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11章 噩耗

    军营里闹出这么大的动静,作为张伯被抓走后,这只黄巾军的唯一统帅,梁仲宁不可能不知道。事实上在武安国率领骑兵攻入大营的那一刻他就知道了,只是他不想管,而且也知道自己管不了。草草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金银细软,骑着马就想开溜。

    不过他还是没有想到武安国率领的骑兵能这么快就攻到自己这里,要知道为了安全,他可是特意把自己休息的地方由中营移到了后营。好在梁仲宁不是张伯,他的骑术虽然不是非常好,但也是很熟练。远远的看到武安国带人冲过来,他也不管亲兵了,爬上营中仅有的几匹马之一,然后策马就跑。

    “贼人休逃···。”可惜的是,在这样的情形下,骑在高头大马上的梁仲宁就如同黑暗中的火炬一般。再加上完全迥异于普通黄巾士卒的皮甲,让武安国一下就叮住了他。

    “快,给我拦住他。”听到武安国的大喝声,梁仲宁吓得浑身一颤。今早武安国怎么碾压张伯的,他可是全程观看的。如今见这么个煞星对着自己冲过来,魂都吓飞了。

    十几个正在争抢剩余那几匹马的亲兵倒也忠心,听到梁仲宁的命令后,立刻放弃了争抢,有马的就骑马冲了过来,没马的则是徒步赶了过来。

    “死开···。”面对过来阻拦的黄巾兵,武安国爆喝一声,手中长枪怒刺而出,一枪将一个骑着马迎面而来的黄巾士卒刺死,然后挑着这名黄巾士卒的尸体,将长枪在自己周围画了一个巨大的圆,那些从四方围过来的黄巾兵纷纷被打落马下。接着一甩长枪,将枪上的尸体甩落一旁,一夹马腹,再次朝着梁仲宁追赶过去。

    其余的亲兵还想阻止,却被后面赶来的汉军骑兵挡住。没有了阻拦,又因为武安国今日特意减轻了武器铠甲的负重。,他坐下的塞外良驹和梁仲宁坐下的劣马差距被完美的体现了出来。仅仅十几个呼吸,武安国就追上了逃跑的梁仲宁。“还跑···。”猿臂一伸,就将梁仲宁从马上揪了下来。

    “给我拿了。”长枪遥遥的指着倒在地上,被摔得七晕八素的梁仲宁,武安国对身后身后跟着的汉军骑兵吩咐道。

    搞定了梁仲宁,武安国本想带着骑兵回头再去冲杀一番的。但没想到的是,等他们冲回来的时候,看到的却是跪了一地,黑压压的黄巾降兵。

    “去,你们赶紧回城报信,就说我们已经彻底击破了这只黄巾军。同时让陈大人派更多的人来,帮我们押送俘虏。”仅仅五日,武安国就领军击破了围困濮阳的黄巾军,并且还生擒了率领这只军队的两个渠帅。说不高兴那是绝对是假的,此刻他甚至是有点志得意满了。

    从传信兵哪里得到武安国已经击破敌军,生擒梁仲宁的时候,俘虏无数敌军的消息的时候,陈恒还有些不可置信。毕竟此时离武安国率人出城不过才一个多时辰而已,而对方可是足足数万大军。如果不是这几名回来报信的将校他都认识,而且对上了口令,他都要以为这是黄巾军糊弄的诡计了。

    得到了濮阳城内派出的援军后,武安国才组织人将此战俘虏的黄巾士卒分拨押回了城中。再加上整理战场,回收武器箭矢等工作,等到武安国等人返回濮阳城的时候,天已经微微的发亮了。

    同上一次一样,陈恒这一次还是早早的在城门内等候了。不过相比于上一次,这次却是阵容更庞大,也更隆重了些。除陈恒本人外,孙昭,王耀,濮阳城内稍微有头有面的人,差不多都来了。远远的看到武安国带人走来,就一通长揖道:“呵将军击破逆贼,为我大汉再立不世之功,同时也解我濮阳人之危。”

    “哈哈,同喜同喜,这一切都是我们大家共同努力而来,本将岂敢独自贪功?陈大人还是赶快派人查点一下,我们这次抓了多少俘虏为先。”一面从马上跳下来,伸手将陈恒扶了起来,一面对他使了个你懂的眼色。

    “如今不但解了濮阳之围,还尽数歼灭了城外的逆贼。武安将军,不知接下来你有何打算?”片刻之后,一行人说说笑笑的回到了太守府的府堂。再次互相道贺,并分宾主落座之后,王耀开口问道。

    “首先,因为城外的敌军已经肃清,所以我们要趁这个机会将张伯,梁仲宁等贼首押送洛阳,同时将我们的情况上报朝廷,然后等待朝廷的命令。自太平道谋逆,至今日已经许多天了,我想朝廷必然已经收到了消息,而且已经做出了相应的剿贼安排,我们还是静待命令就好。至于这期间,我想率军扫灭濮阳以西的小股逆贼,同时派哨探仔细的探查东阿,东武阳,阳平的情况。”

    打了这么大个胜仗,当然是要找朝廷要封赏喽。如果武安国没有记错的话,黄巾起义前期,朝廷对上黄巾军可以说是败多胜少,甚至没有什么胜利的。如今他们取得了这么大的胜利,即使不是独一份,想必朝廷的封赏也不会轻了。更何况,朝廷对张氏三兄弟的悬赏可是赏千金,封万户侯。这张伯,梁仲宁二人虽然远不及张氏三兄弟,但是相比也可以让他官升几级吧。

    至于接下来继续围剿东郡内黄巾军的打算,则是一方面为了继续积累功勋,一方面则是为了和张昭,王耀这些世家大户的人口买卖。据哨探报,整个东郡的黄巾军大致可以分为两股。一股是来自东郡西南部的张伯,梁仲宁部,也就是他们刚刚歼灭的那只。另一股则是来自武安国刚刚所说的东武阳,阳平,东阿三地的卜己部。

    然而不同的是,来自东南部的张伯,梁仲宁部,虽然也是从白马,燕县,以及相邻的陈留郡,济阴郡等地拉起的队伍,但是他们却并未攻击当地城县,反而是直接朝东郡的治所濮阳而来。这也是他们被剿灭后,未发现有裹挟的百姓的原因。相比于张伯,梁仲宁部,卜己部则是完全不同,他们不但攻下了相邻的县城,更有王度这种献城附逆的。如果能剿灭卜己部,那么想必会捕获大量的俘虏。

    如果放到前世,武安国或许会觉得自己的人口买卖如同禽兽无疑。但是身处在这个乱世,他才亲自了解到了在这个乱世中,普通百姓的无奈。就算没有武安国的人口买卖,只要是和谋逆的黄巾军沾了边,东武阳,阳平,东阿这三县的百姓在乱平之后照样会被贬为奴隶,或者流放。同样的结果,那为什么自己不掺上一脚?除了给自己带来巨大的金钱收益外,即使是为奴,他们好歹也能留在家乡。所以这笔人口买卖,武安国做起来是一点都不心虚。

    武安国正和张昭,王耀他们闲谈间,却见陈恒一脸怒气腾腾的走了进来。也不与众人见礼,也不说话,就这么板着脸,回到自己的位置跪坐了下来。

    “怎么了,陈大人,为何生这么大气。我们刚刚取得了如此巨大的胜利,应该高兴才是啊。”众人面面相觑,互相对视了一眼,最后还是武安国开口问道。

    “这群畜生,没有人性,丧尽天良,东阿,东武阳,阳平都完了,他们···,他们怎么敢···,呜呜···。”听到武安国的问话,陈恒如同点着的炸药一般,一边锤着自己的大腿,一边愤怒的咆哮。说道最后,竟然捂着脸“呜呜呜”的痛哭了起来。

    这陈恒又叫又哭的,完全违背了他平时一副老好人的样子,弄得大家一时间都摸不着头脑。只得招来了门外的士兵,让他将陈恒的随从招了过来,对他问道:“你们陈大人刚刚干什么去了?”

    那名随从同情的看了一眼陈恒和在场的诸人:“将军不是请我们大人去差点一下捕获的俘虏人数嘛,完事之后,陈大人又顺便提审了一番张伯和梁仲宁,结果···。”说道这里,那名仆人犹豫了一下。但是见堂内的众人全是一脸关注的等着自己,只得继续道:“结果得知他在东阿的家人全部被黄巾军杀害了。”

    原来虽然是独立的两只部队,但到底是同处一郡之地,又都是黄巾军。张伯,梁仲宁部和卜己部的联系自然是十分紧密的。第一天张伯叫战时所乘的劣马,和之前梁仲宁极其亲兵逃跑是所用的马匹,平时都是用来给两部之间的信使使用的。所以虽然张伯,梁仲宁二人虽然人在濮阳城下,却对卜己部的事情知之甚详。

    而陈恒虽说也是本地人,但是却和张昭,王耀这些人不同。因为他是东阿人,只是因为出任仓曹史的原因,才来到了濮阳,但是其家小却都留在了东阿。据武安国的了解,陈恒这一脉,到了他这辈只有他一人,幸好他有两子一女。之前两人谈到东阿的卜己部,他还曾担心自己的家人来着,没想到这么快就变为了现实。白发人送黑发人,老来丧子,这么形容陈恒此刻的处境也许不太现实。但是在这个年代,年逾四十的他,已经很难再有子嗣了。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失去家人,再断绝香火,也难怪他会如此的伤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