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三国之锤震九州
字体: 16 + -

第8章 濮阳守卫战(中)

    黄巾军的攻城梯非常简陋,就是百姓平时自己用的那种木梯,只不过经过了搭接,勉强到达了城墙的高度。但是这样的梯子,有一个非常大的缺点,就是非常的不稳。即使城下有许多人同时扶着梯子,但是因为高度过高,上下又一样宽。因此只要两三个戟兵在城头上一起合力,非常轻易的就可以将梯子推倒。本来按照正常战争的节奏,此时黄巾士兵可以用弓箭攻击那些探出身子,想要用长戟推倒攻城梯的汉军,以此来来保卫己方的攻城梯。但是尴尬的是,黄巾军连最起码的长刀都没有,更别说弓箭这种高端货了。

    于是绝望的一幕出现了,经过漫长的攀爬,好不容易快要到达城头的黄巾士卒,凄厉的惨叫着,随着摇摇欲坠的攻城梯一起向后倒了下去。不但他们自己摔了个粉身碎骨,还将下方不少的倒霉鬼砸了个半死。

    “滚木垒石,预备放···。”同时,早已经堆积在城头的滚木垒石也在武安国的命令下,投入了战场。一块块碎石,一条条短木,这些平时看来并不足以致命的东西,在高度的加成下,也纷纷的变成了无情的索命利器。

    “啊,有东西掉下来了···。”

    “快躲···,啊···。”

    “闪开,快闪开,额···。”

    那些自以为躲在城根下很安全的黄巾士卒纷纷被这些利器夺去了性命,如此一来,黄巾士卒就陷入了一个进退维谷的尴尬境地。进,即使是冲到城墙下,也无法通过攻城梯登上城墙。住,在城根下还要遭受滚木垒石的攻击。退,不说早已等候多时的督战队,就是逃回去路上的箭雨,也足以夺去他们大多数人的性命。

    不得不说,人在绝望的时候,所爆发的潜力是无限大的。进退都是死,陷入绝望的黄巾士卒爆发了巨大的潜力。躲在城墙下的他们,三两个人一起,共同举着死去的同伴的尸体,作为盾牌,遮挡着城头上落下的滚木垒石。而且随着更多的攻城梯,随着一波波送死而来的黄巾士卒到来,竟然有越来越多的黄巾士卒登上了城头。

    “快,加派更多的士卒上去,我们的人已经登上城头了。”本来已经陷入绝望的张伯,还以为自己看到了胜利的曙光,急忙调派更多的人加入攻击。

    “别慌,刀盾兵上前,清除城墙上的敌人,其余人继续坚守各自的位置,压制城下敌人。”连远在城下的张伯都发现了,在城头上的武安国更不可能没看见。一面不慌不忙的下达命令,一面提起自己的长柄雷公锤,朝着黄巾士卒聚集最多的地方走了过去。

    “你们去别的地方帮忙,这里交给我。”说着,武安国提着大锤冲进了黄巾士卒中。

    “围,围住他,啊···。”

    “哇····。”

    “额···。”

    看到他走过来,黄巾士卒还以为走过来一条大鱼。纷纷围上来,想要杀掉他立功。然而没想到的是,预想中的大鱼却是一个死神。

    比普通人都高,足足一米八多,通体铁铸的雷公锤。连锤柄带锤头,全部加起来有一百五十多斤。这是武安国有感于前世上的吕布战武安国后才特意花大价钱请名家打造的。历史上武安国和吕布打的时候用的是什么武器?链子锤,虽然同样也是一个铁锤头,但是却是用铁链连接的。这样的武器有什么好?既不利于控制,也不好遮挡敌方的武器。这样的武器,用来虐虐菜也许还行,但是用来和高手对战在武安国看来就是找死,因此才特意打造了现在的雷公锤。至于原来的链子锤,则被武安国当成了暗器,作为一个杀手锏使用。

    一百五十多斤的铁锤,一旦挥舞起来,那可真是擦着死磕着亡。被正面击中的,不是是直接被打成了肉泥,就是被锤到了城墙下。霎时间,武安国所在的这一段城墙就只剩下他自己一人。

    虽然不同于武安国那样的虐杀,但是其余地方的汉军作战也是异常的顺利。你道为何?简单的对比一下就知道了。汉军刀盾兵的正常配置是全身铁盔铁甲,左手牛皮大盾,右手五十炼长刀。而黄巾军士卒的配备是什么?全身的布衣,好一点的是镰刀锄头,差一点的则是扁担木棍。如果宁要死扣的话,最多加上头上的黄巾,除此之外,不能再多了。

    更不用提双方一方经过长时间训练,擅长搏杀。一方则是毫无经验,根本就是泼皮斗殴。因此就算没有战技上的巨大差异,仅仅是装备上的差距,汉军对上黄巾士卒也碾压。

    于是城头上的黄巾士卒再次绝望了,好不容易冒着箭雨,跑到了城墙根。又冒着垒石滚木,登上了城头。结果却发现根本没得打,敌方武器装备精良,自己用手里的家伙给对方来上一下,根本造不成致命伤害,甚至造不成伤害。当然,前提是打的到的话。而对方只要给自己来上一下,那么差不多自己就玩完了。如此巨大的差异,怎么打?

    所以城头上的黄巾士卒理所应当的绝望了,当然这次他们没再爆种爆发。毕竟绝境爆发这种事,可一不可再二再三。绝望的黄巾士卒大部分选择了投降,其余的选择了死战,被汉军围杀。还有不少人,也不知道是昏了头还是怎么了,竟然从城头纵身跳了下去。结果不然而喻。除了一两个人品爆发的,掉在了护城河里,或者掉在尸体堆里,其余的全都摔了个粉身碎骨。

    见城头上的同伴下场如此的凄惨,城根下的黄巾士卒就算被滚木垒石砸死,也再不肯登上攻城梯了。后方的张伯看到这一幕,愤怒的目眦欲裂,叫嚣着要派更多人上去,还要处死那些畏战不前的士卒。还好梁仲宁还保持着清醒,眼见如此,天色又完了。果断命士卒鸣金,下令收兵。

    听到后方传来的敲铮声,城下的黄巾士卒总算松了口气。虽然撤回去的路上还要再经历一次汉军的箭雨袭击,但好歹有了活下去的希望。于是这些人就扛着同伴的尸体,冒着城头上汉军的射击,一路的撤了回去。结果,又有不少人倒在了撤退的路上。

    “赢了····哇哦···耶···万岁···。”

    看到黄巾士卒的撤退,城头上的汉军爆发出了巨大的欢呼。虽然今日的战斗汉军一直是碾压,但是他们的心里实际上一直在打鼓。毕竟黄巾军的人数实在是太多了,那密密麻麻的人头就如同一座泰山一样,横亘在所有人的心头。

    对于手下士卒的欢呼,武安国并没有阻止,只是微微的一笑。经过今日的一战,汉军的自信已经树立了起来,相信明日的战斗会更好打。

    当然,即使武安国没有阻止,汉军的欢呼也没持续多久时间。毕竟人的体力是有限的,更何况这些人还经过了一天的搏杀。随即武安国就开始安排善后工作,将城头上的俘虏押送给陈恒收监。同时派人打开城门,派人到城外回收箭矢,还有就是换岗安排人巡逻,最以后就是叫人给城头上的士卒送饭。

    做完这一切,武安国回到了城门楼中,在战时,此处就暂时是武安国的办公地点和家了。“真累啊···。”一头躺在睡榻之上,武安国常常的舒了口气。他之所以说累,并不是身体上的累,而是心头上的累。一方面是他毕竟首次带领这么庞大的部队与如此多的敌人作战,难免心里压力大。再就是杀人,没错,就是杀人。虽然他在穿越后,特别是任兵曹从事史后也杀了不少人。但是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四有青年,对杀人这种事心里难免有道梗。更何况今日死的人实在是太多了,就连空气中都弥漫着一股血腥味,时刻刺激着他的神经。

    正当他打算趁着晚饭送来之前的这段时间假寐一下的时候,守门的士兵却进来报告到:“禀将军,陈大人和孙王等大户的家主求见。”

    这几人中的陈恒,不但是自己的同僚,还在自己带兵作战的时候坐诊后方,提供物资。另外几人则是自己今后仕途的保证,以免自己的功勋被黑,因此都怠慢不得。武安国赶忙从睡榻上坐起来道:“快请。”

    不一刻的功夫,陈恒和孙昭他们就一脸兴奋的走了进来,虽然从黄巾军撤退到现在时间不长,但是他们已经很详细的了解今日敌我双方的对战过程,以及敌我战损比。原以为以黄巾军的实力,今日濮阳守军的损失会很大,没想到武安国仅仅用微乎其微的损失就重创了敌军,这让他们都很高兴。

    “恭喜武安将军,今日重创了城外的黄巾军,为我大汉立下一大功。”人还没走近,陈恒就高声祝贺道。

    “同喜同喜,今日之胜,诸位也同样功不可没啊。”武安国抱了抱拳,同样恭喜道。

    双方分宾主落座,又说了一些没营养的客套话后,孙昭突然开口道:“听闻今日将军在作战时抓获了不少俘虏?”

    “确实。”武安国一愣,有些搞不清楚对方要干什么。今日作战,能逃过城头弓弩手射击,安全抵达城墙下的黄巾军,十成中不足四成。能够登上城墙的人,更是不足其中的一半。因此今日抓获的俘虏并不多,只有三四百人而已。孙昭、王耀这些大家家主,上千人的奴仆说献就献出来了,这几百人,应该不值得他们重视啊。

    “那不知,往后将军俘虏的黄巾士卒能否卖与我等。放心,我等定会出一个让将军满意的价钱,当做是将军损失的那部分功勋的补偿”然而,孙昭,王耀这些大家家主还真是为这几百人的俘虏而来。

    “这···,当然可以,只是区区几百人而已,那里劳得几位家主亲自走一遭,派人过来说一声就行。”略一思考,武安国还是觉得不值得为了这几百人损了双方的关系。

    孙昭却是盯着武安国的眼睛,一脸的贪婪:“将军听清楚了,我说的是今后的俘虏。”

    “嘶···。”武安国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