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字体: 16 + -

不要怀疑领导的决定先执行,再提意见

在公司里,下属每天都会有很多日常工作需要跟领导沟通,而领导也会就日常工作中做出各种各样的决定,然后让下属去执行。作为下属,在面对领导的决定时,首先要做的就是执行,不要怀疑领导的决定,就算是真的有问题,也要先执行,后提意见。

然而,在现实中,很多员工不知道如何面对领导的决定,当他认为领导的决定有问题时,不会选择先回答:“好的。”而是质疑领导的决定,提出很多观点来反驳领导的决定,结果因为他们的“不服从”,既让领导感觉没有权威感和尊严,又让自己因为不会说话而被领导冷落了许多。

一个聪明的下属在领导做出决定的时候,不管是对与错,都是先去执行,然后在执行的过程中,发现有什么样的问题,再去私底下找领导去协商,去处理。懂得这样和领导沟通的员工,不但会让领导感觉自己是一个忠诚的,听话的员工,而且会让领导认为自己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员工。

老杨是一家饮料公司后勤处的处长,有一天,公司老总来电话说:“员工餐厅操作间太热了,给他们装个空调,越快越好。”

老杨当时就怀疑老总的决定有问题,因为员工餐厅要抽风、排烟、散热,根本就没有办法密封,怎么能装空调呢?但是他知道,对于领导的决定要做的首先就是服从,于是他回答说:“好的,我这就去做。”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老杨时刻都在思索“怎么办,怎么办才好”。那么大的一个空间,并且还没有办法密封,装一般的空调肯定是不行,只有想办法变通一下,既完成老总交办的任务又符合了实际。

老杨那几天是东奔西跑,后来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家工厂的高温车间里发现了一个特殊的空调环保“水冷空调”。看到这个高温车间的环境和自己公司的食堂操作间都是要抽风、排烟、散热,并且没办法密封。老杨心里顿时高兴了一下。

老杨立即让后勤采购员联系环保“水冷空调”的供应商并且报价给他。很快,供应商在采购员的引领下来见了老杨。在看过食堂现场后,他给出了一万两千元的报价。

这时候,老杨向老总打了电话,告诉他,食堂操作间由于空间特殊没有办法装普通空调,只能装一种环保“水冷空调”,供应商报价一万两千元,问老总装是不装?

老总回话,可以安装。

在得到老总的回复后,老杨为了稳妥不吃亏,并没有立即安装,而是又货比三家,通过很多渠道咨询了更多的环保“水冷空调”的供应商,让他们来现场考察后给出相应的报价,最后,老杨选择了一家经销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价格最终敲定在:八千五百元。

安装完成后,老杨又分别请了高温车间使用过环保“水冷空调”的车间主管和工程部经理,到食堂操作间实地验收安装的质量是否合格,他们都说,符合饭堂操作间要求,质量好,价格超出他们的想象。

老杨这时长长出了一口气,打电话给老总说明了一切情况。老总听了后,非常满意,夸赞老杨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好员工”。

老杨这种“员工”在领导眼里是真正能解决问题的员工。他在面对领导的决定时,尽管也有自己不同的意见,有过怀疑,但首先考虑到的是坚决执行,有什么意见或建议等到在执行的过程中再说,也许这就是老杨能成为处长的“不二法门”。

作为下属,试想一下:在领导做完决定时,你能像老杨一样坚决去执行吗?如果领导决定让你去办一件事情,你会不会不去立刻执行?会不会质疑领导决定的正确性?会不会先提出一大堆的意见?如果你的答案是肯定的,那么你就要小心了。因为没有一个领导能忍受自己的员工有这样的工作态度,你这样做的后果只会是:领导会认为你不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

那么,在日常工作中,作为下属,如何才能让领导明白你是一个能解决问题的人呢?

首先,在面对上司的决定时作为下属不要去怀疑。领导交代完事情,作为下属首先应该对领导说“好的,我马上去办”、“行,我现在就做”之类的话,这样既表明了你的工作态度,也向领导表明你是一个有能力解决问题的人。

其次,在执行领导的决定时,要灵活理解领导的决定,不能死板、机械,要领悟领导的思想、意思。否则,执行到最后,结果不是很好,就会被领导认为下属无能。

再次,在执行领导决定时,不能闷着头做事,在执行的过程中和取得结果时,要及时与领导沟通,向领导汇报。要让领导对你执行他的决定的过程和结果有所了解。

说话感悟

在日常工作中,领导作出决定,下属去执行是天经地义的事情。聪明的下属在面对领导的决定的时候,不但不会怀疑领导的决定,坚决地去执行,还会说领导爱听的一些话,比如“好的,我马上做”、“行,我立刻办”。就算认为领导的决定值得怀疑,那也是执行后再去提意见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