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字体: 16 + -

用机智的语言来吸引领导的注意力

比尔罗杰斯说过:“幽默感是工作场合人际交流关系的润滑剂,它威力无穷,可以打破僵局,也可以提高生产力。”在职场中,那些游刃有余、左右逢源的人,除了拥有实力外,还有一点,就是懂得掌控诙谐或幽默的技巧,遇到困境或烦闷时,讲个笑话,开个玩笑,娱人悦己,既能缓解气氛,又能摆脱不必要的麻烦。结果同事喜欢,领导爱护,何乐而不为?

有些人在追女朋友时,总是有办法诙谐幽默,逗乐找趣儿,讨得女朋友欢心一片。但是在工作场合却有所顾虑,尤其是在领导面前,不敢将幽默感表现出来,害怕留下浮而不实的后遗症。其实领导也是凡人,恰如其分运用幽默也能给对方带来会心的愉悦,让人感觉到你的乐观和快乐,与这样的人共事更加轻松。幽默能在无形中拉近了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与领导之间的相互了解。

古时候,有一位皇帝从他的相士那里得知:一个人的“人中”越长,寿命就会越长,人中一寸相当于人的寿命可达一百岁。于是在次日的朝会中,他便向大臣说起了此事。

其中一位臣子掩面而笑。皇帝认为是在嘲讽他,顿觉颜面无光,大怒:“你为何发笑?觉得此话很好笑吗?”

这位大臣不慌不忙地答道:“臣并没有笑话您,臣只是觉得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彭祖的样子会是多么可笑,据说彭祖活了800岁,如果按人中长短来推论寿命的话,那么彭祖的人中应该有8寸长了。这么长的人中长在脸上确实很好笑,而且难看。”

皇帝听完,也觉得有道理,不由得笑了,从此再也不提这件事了。

幽默是一种艺术手段。高超的幽默技巧,不只逗人发笑,还能在轻松愉悦中感受到深刻的真理和严肃的内容。单调的工作和谈话总能令人生厌,但是善谈者的秘密法宝就是运用幽默打破僵局,或是给无意义和尴尬的话题裹上一层风趣的外衣,巧妙地摆脱窘境。

一个员工如果只是中规中矩地工作,谈吐有失幽默,只会让身边的人感觉无趣、木讷,如同一本反复翻阅的书籍,找不到新鲜感。工作中,适时地发挥一些幽默劲,会让人感觉你不是一台工作的机器,甚至觉得你可爱、可亲。

秘书小李就是一个既会做事,又懂幽默的人,深得方总的赏识。有一天,一个陌生电话打来,劈头盖脸的就是一句:“我找你们方总。”不知姓甚名谁,小李便很客气地问了一句:“我是方总的秘书,请问您是哪位?”对方似乎不买小李的账,很不耐烦地道:“你不用管我是谁,我和方总是朋友,你只管找他接电话就行。”但是小李也没有就此罢休,很幽默地回了一句:“先生,我很抱歉,方总的所有电话都是我过滤之后再转给他的。”对方愣了一下,也只好自报身份。这事后来被这位先生“泄露”到方总那里,方总听后哈哈大笑,觉得小李做得很好。

还有一次,小李去方总家里送材料并领取新的工作指示。刚坐下不久,方总的太太就热心地招呼小李,结果一不小心将一大杯饮料打翻,全都倒在小李穿的那双新鞋上。方太太很尴尬,方总也不高兴地瞪了太太一眼,小李却不甚在意地笑笑说:“通常情况是先脱鞋再洗脚的。”一句话逗得大家都笑了,尴尬也烟消云散了。

职场中,很多人因为工作的乏味或压力,变得意志消沉,精神萎靡。这时候就需要拿出追女朋友的幽默劲儿,既能为人笑料,又能自我排忧解难、缓解压力。心情开阔,工作也就会变得轻松容易,融入领导眼里,你就是一个机智、**有活力的人。

一位员工总爱在上班时间接打私人电话。有一次,他刚打完电话,一回头,就听见经理愤怒的声音从身后传来:“你每天接这么多电话,你知道我是怎么想的吗?”这位员工自知有错,当然不敢顶撞,但是他很巧妙地说了一句:“您肯定是在想‘接这么多电话,为什么都不是顾客打来的’。”经理被这句话噎得找不到话反驳,火气也瞬时降下来不少。片刻之后,经理换了个温和的口气叮嘱员工:以后上班时间要少接打电话。

这就是幽默的感染力。有时候,员工难免也会有各种不满,受到领导的不公平待遇、被误解等等。作为下级,不可能直接地找领导评论。这时候,如果能使用一些幽默的话语,领导听起来顺耳,效果也会更加显著。

一句幽默的话,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矛盾,让你在和人相处的道路上畅通无阻。然而,面对瞬息万变的人群,幽默没有现成的模式可遵循,只能做到灵活运用,并掌握幽默的火候,场合分明,张弛有度,有达到众乐或化解危机的效果,否则只能适得其反,甚至带来工作上的危机。

说话感悟

幽默是语言通往心灵的桥梁。领导和员工,这种上下级的关系本来就决定了彼此之间的鸿沟。就事论事,就话论话,一板一眼的交流方式只能使得这条鸿沟愈来愈深,更加难以亲近。聪明的员工,更懂得如何在尽力做好自己工作的同时,又能带给领导心灵上的愉悦和放松,而幽默恰到好处地达到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