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话说到领导心坎里:一分钟打动领导的说话术
字体: 16 + -

抛开心理负担,敢说比会说更重要

很多员工在公司里很有工作能力,和同事相处得也很不错,但就是和自己的顶头上司关系处理不好,这其中抛去领导自身的原因,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他们有心理负担,看到领导心里就紧张、忐忑,不敢和领导沟通,这样的员工,领导根本就不知道他的才能,更别说要重用他了。

俗话说:敢做比会做更重要。要想和领导更好地相处,在公司更快地发展,首先需要克服自己的紧张心理,抛弃一些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在遇到领导的时候,告诉自己:勇敢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错了也没关系。当你真的做到这一点时,你会发现原来这一切并没有自己想象得那么困难。时间长了,你就能体会到经常与领导沟通对自己发展的重要性。

李开复刚进入微软公司的时候,在工作中和同事进行一般的沟通与交流没有任何问题,但是一到了比尔盖茨面前,他就不敢讲话,总是担心自己说错话。

一天,公司又要进行改组。比尔盖茨召集十多个人开会,要求每个人轮流发言。很快就轮到了李开复,他当时想:“既然一定要讲,那不如把心里话都讲出来。”于是,他站起来鼓足勇气说:“在我们这个公司里,员工的智商比谁都高,但是我们的效率比谁都差,因为我们整天改组,而不顾及员工的感受和想法。在别的公司,员工的智商是相加的关系。但当我们整天陷在改组‘斗争’里的时候,我们员工的智商其实是相减的关系……”

李开复说完话后,整个会议室都鸦雀无声,大家都为他所发表的言论而佩服不已。会后,很多同事给他发电子邮件说:“你说得真好,真希望我也有你的胆量这么说。”结果,比尔盖茨不但没有因为李开复的“大胆”发言而恼怒,反而接受了他的建议,改变了公司这次的改组方案,并在与公司副总裁开会时引用他的话,劝大家开始改变公司的化,不要总是陷在改组的“斗争”里,造成公司的智商相减。

作为一名下属,在和公司领导说话时,要避免采用过分胆小、拘谨甚至唯唯诺诺的态度说话,而应该大胆、自然和充满自信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在一些关键场合,更不必害怕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只要你是从公司的角度出发,摆事实、讲道理,相信一个为公司着想的领导是会予以考虑的。

无论何时,下级在遇到和上级一个场合的时候,都要拿出自信,“大胆”地与之沟通和交流,找好说话的角度,该顺从时就顺从,该反对时理应站出来反对,只有这样才会与领导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从而把工作做得更好。

那么如何才能抛弃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大胆”地和领导相处呢?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考虑:

1单刀直入,承认自己很紧张

为了避免紧张心理加剧,当你走进办公室,见到领导的那一刻,不妨直截了当地对他说:“见到您,我心里十分紧张!”这个时候,很多领导都会在心里想:难道我平时很严肃,很正经。这样一来,一些领导就会对你表现出格外的随和与热情,即使你还是很紧张,他们也会理解你的心情。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你承认自己的紧张心理,就放下了自己的心理包袱,情绪就会慢慢轻松起来。事实通常都是如此:你越不承认自己紧张,心理反而越来越紧张。

2相信领导是一个通人情的好领导

有些员工不敢和领导交流,主要是因为平时很少和领导沟通,害怕领导态度不好、不通人情。抱着这种心态去面对领导,能不害怕吗?因此,说话前,首先要相信领导是通人情的。事实上,许多领导干部都是喜欢与员工接触的,通人情、讲道理、态度好的领导是绝大多数。只要你讲的事情合情合理,即使是为了个人,他们也会认真听取。

3相信自己能成功

有些员工不敢和领导交流,是由于对后果考虑得过多,生怕交谈不成,反而给别人留下一个不好的印象。针对这一点,要学会淡化交谈的意义,把与领导的交谈视为和常人的交谈,即使不成功也没什么大不了。淡化交谈意义的同时,要相信自己能够成功,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取得好的交谈结果。

说话感悟

与上级说话的成功与否,不仅影响上级对你的印象,有时甚至会影响你的工作和前途。然而由于自我意识的存在,下级总是会非常关注自己在领导眼中的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与领导相处,自然免不了紧张、不安和担心等情绪反应。这个时候,为了让上司赏识自己,身为下属的你应该拿出自己的勇气和自信,大胆地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发挥自主性、能动性,摆脱依附性、服从性,从而表现自我并获得上司的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