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力演讲法则:当众讲话的艺术
字体: 16 + -

第三十二章

卖道理不如卖事例

举例子让演讲“言之有物”

演说者为了便于读者理解,在说明中心观点的时候举出实际事例,让抽象事物具体化,这种说明方法叫举例。如果一个人的讲话,充分表达各种理论与观点,却没有任何的事例,这样难免有枯燥之感。举例是一种演说者必须学会并用好的讲话技巧。

一、举例的好处。

绝大多数的当众讲话,传递的核心内容是抽象的观点或理论知识,而举例通常属于附属性、支持性的,目的在于通过举出实例来证明上述内容的正确性与重要性。演说者通常在什么时候需要举例呢?当演说者发现听众的表情有些迷茫的时候,他会条件反射一般地想到举例。举例的好处主要有以下方面:

1通过列举典型事例,能够具体有力地证明中心论点,增强语言表达的说服力。

2让演说者有话可说,保证内容的丰满充实,避免语言空洞。

3让表达更生动,吸引听众引起注意、产生兴趣。

4放松自己,放松听众,尤其当演说者举出的例子是故事形式的时候颇为有效。

二、举例的方法。

举例的方法,通常可以分为事例和语例两类:

1事例:以当前的或者历史事件或人物作例证。事例也分为具体事例与概括事实两种。

所谓概括事实,也即泛例,通常是讲一个大概,说出事实的要点;或者,是一个或一组统计数据,以及生活中的普遍现象或一类现象。以下这个例子就属于属于概括事实的举例:

“人们都渴望自己成才,更希望做一鸣惊人之才。殊不知,一鸣惊人需要有百鸣千鸣做基础,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此理。例如,达芬奇画《蒙娜丽莎》之前,已经有着千百万次的修炼,据说他画蛋就画了很长时间。”

用详细举例的方法来说,例如:

“人们都渴望自己成才,更希望做一鸣惊人之才。殊不知,一鸣惊人需要有百鸣千鸣做基础,正所谓‘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正是此理。我们不妨来看看世界知名画家达芬奇的故事,达芬奇十四岁开始学画,他开学的第一天所学的内容就是画鸡蛋,第二天仍是如此,第三天还是这样,失去耐心的达芬奇厌倦了无休止的画鸡蛋,他甚至认为,鸡蛋不过是一个圆圈而已,为何要这样反复枯燥地练习呢!

老师看出了达芬奇的心思,对他说:‘如果你认为画鸡蛋很简单,那么你就错了。要知道,在一千个鸡蛋中从来没有两个形状完全相同的情况,即便是同一个鸡蛋,变化一下角度观察,它的形状也会立刻发生改变。因此,要想在画布上将一个鸡蛋的形态惟妙惟肖地展示出来,不下一番苦工是不可能的。’

达芬奇听完老师的这番教诲内心非常震撼,于是他开始耐心地练习基本功。每天清晨便对着鸡蛋画起来,直到夜深人静,他的画布上呈现的还是鸡蛋的形状。功夫不负有心人,三年后的达芬奇技艺大长,他所画出的鸡蛋不但形状各异,而且逼真极了……”

2语例:用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的话语作例证。语例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引用,也分为正引与反引两种。

正引,演说者以一种肯定的态度来引用专家、学者、知名人士的话语,这种引用主要用在与自己与对方的观点如出一辙的情况下,用别人的话来增强自己演讲的说服力。

反引,演说者为了让自己的观点更加鲜明,刻意引用他人的观点,但明确表示出对该观点的反对之意,倘若他人的观点是人尽皆知的,那么观点的反面也很容易被理解,这是一种带有评判色彩的引用,能够达到讽刺或标新立异的目的。

反引的形式有三类:其一,照录原,首先亮出原或原话,然后加以修改和否定;其二,在原或原话上直接进行改动,指使最终所表达出来的意思与最初的稿或语言出现相反的意思;其三,在原或原话的中心大意上进行评判,以新的方式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如,鲁迅在《南腔北调集关于妇女解放》一中曾将反引运用的尤为巧妙:“孔子曰:‘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女子与小人归在一类里,但不知道是否也包括了他的母亲。后来的道学先生们,对于母亲,表面上总算是敬重的了,然而虽然如此,中国的为母的女性,还受着自己儿子以外的一切男性的轻蔑。”

运用举事例的说明方法说明事物或事理需要注意两方面,即例子的代表性和例子的适量性。演说者在确保例子具有代表性和适量性的基础上,可以尝试丰富扩充案例,在养成举例子的习惯后,演说的效果也会得到提升,演说者也能够提升自身的说服力。

举例子要遵循一定的原则

演说者适当列举案例能够在丰富演说内容的同时增强演说的活力和说服力,所以,案例的使用受到了很多演说者的青睐,但是案例的运用并不是不择不选、信手拈来的,如果演说者不加分析地随意罗列事例,这样有可能会造成事理脱节,举例失当。所以,了解举例子的原则非常必要:

一、举例要适量简练。

通常情况下,举例无需长篇大论,只要能够对中心思想加以证明即可,如果事例过多,则有可能出现喧宾夺主的情况,一方面浪费时间,另一方面也给听众疲乏之感,反而失去了举例说理的初衷。如果事例过少,又难以将中心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给人一种单薄之感,缺乏说服力。所以说,保证举例数量和质量是非常重要内容,它甚至关系到演讲最终的效果。

二、举例要紧扣论点。

演说者在选择事例时,要看事例本身是否有代表性,是否蕴含着所要论证的观点,越是典型、有影响力和代表性的案例越能够增强说明的效果,给听众带来冲击力和深刻的印象。其次,由于事例本身往往具有多义性,在叙述事例时,还要有意识地突出事例中与论点的关联性,不能泛泛而谈。再次,演说者需要保证所举例子与所说明的问题的一致性,切忌似是而非的情况出现,更要避免出现张冠李戴,否则不但起不到说明事物特征的作用,还会令听众感到生硬别扭,贻笑大方。

三、举例要易于理解。

举例是为了说理,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例子更受听众的喜爱,他们不用费尽心思地参透演说者生涩的词汇,也不必反复思考自己的猜测是否与演说者相一致,而是能够通过简单易懂的案例了解演说者想要表达的内涵,在第一时间与演说者达成心灵上的共鸣。尤其是当演说的内容是科技说明类型的,穿插简易生动的案例更能够让听众感觉到有可信度,更能说明事物的特征,语言表述恰到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