渊龙传说
字体: 16 + -

第九章 钦使

    这一夜的经历,对苏星泽而言可谓是跌宕起伏,精彩之极,单是那小蛮姑娘,便让他心生敬佩,惊叹不已,后面那个黑衣人,出手之诡异,更是让他大开眼界。



    



    想起空地上两人的对话,以及后来青年男子那一句,王家一案,基本已算解开,不过城守大人的表情,却又让苏星泽浮想联翩。好的是案子算是结了,接下来如何处置,估计此刻人已不在城里,无非是行文清江府,发下海捕文书,苏星泽这里便算是没了担子。



    



    慢悠悠回到家中,方过寅时,妻子玉娘仍在灯火下纳着小孩儿的绣鞋,见得苏星泽回来,上前仔细检查一番,见他身上并无异样方才放心。



    



    苏星泽只小睡了个把时辰,城里城外又闹起来。三个兄弟倒醒的快,他起来时,几人已回了躺家拿了罩衣过来,四人一路闲话,一路往码头去。



    



    昨日之前,这清江城外的码头货栈一片,多少人便是听他苏星泽号令,如今做了班头,张有行顺水推舟也就把这一块事务划给了他。



    



    出了城外,三个兄弟自去找那往日相熟的,苏星泽先到公房走了一圈,税丁巡检早跟他混的熟了,都围上来恭贺一番,苏星泽也不多说,扔了两贯钱,叫他们下了值自去喝酒。



    



    不多时,手下的巡班也都赶来,苏星泽做了班头,原来的茶摊子便不开了,又有人来请他喝茶,顺便问些那小块地方的安排打算,也算不得什么事,苏星泽便随口许了他,这人也喜笑颜开的去了。



    



    茶摊子对面,官修的二十间货栈仓库一溜儿排开老远,都是各地行商常年订着的,此时陆续的也都开了门,茶摊子一头,一众推销自家货物的小商贩们也都支起了柜台。



    



    苏星泽随意走动一圈,力夫们见苏长卿过来,乱糟糟的打着招呼,有那一两个消息灵通的,站起来喊声恭喜。苏长卿四周看了一圈,略点过人数,比昨日又多了几个生面孔,想来又是北边来的。



    



    苦哈哈的日子不好过,总是要照顾一下。苏星泽也没赶人,走到几人身前,跟他们说了些规矩,几人一一应了,又说些托他照顾的话。



    



    巡视一番回来,正好远远的城头上绑子响起来,苏星泽朝那税丁头目示意一下,那人从公房里拿了个大木槌来,照着屋檐下挂着的铜锣使力敲了下去,余音袅袅中,旁边两个扯开喉咙喊了一声:“开市!”



    



    整个码头区一下鲜活起来。



    



    清江城外运作了这几十年,苏星泽也坐镇快两年,一般都没的什么大事,行商们都是做老了的,过巡检,交税钱,力夫们早编了队,自有领头的带着人搬货上船。



    



    苏星泽在公房坐着无事,又去外头晃了一圈,同些掌柜的说些生意闲话,收了些额外的孝敬,生意场上的人买个心安,也不好拒绝。



    



    “苏哥儿,听说这码头过两天要停上几天?”



    



    曹家的钱总是给的足些,苏星泽便一直刻意照顾,今日开市没多久,货便发了出去,掌柜的便来寻苏星泽闲话。



    



    “曹掌柜的从哪里来的消息?”苏星泽听的这话楞了一下,马上认真的反问了一句。



    



    这等话可不是能随便说说的,虽然现在生意比不得往年,但就这一个码头,便是整个清江府商税的八成着落,更不说其他私下里的好处。若真个停上几天,只说这近百人的苦哈哈,银钱生活便没了着落,到时要是生出什么乱子来,怕是那城守张大人也担不起这责。



    



    曹掌柜的人精一般的人物,自然明白苏星泽所想,话音方落,马上笑着说道:“苏哥儿放心,我自然知道轻重。”接着话头一转,笑也收了去,接着说道:



    



    “户曹那边传来的消息,说是王都有钦使西行,还有什么要紧的大人物,张大人怕出的什么事,就决议封停三天,等钦使过了再开。”



    



    苏星泽虽是过江龙,地头蛇,但手下人等地位不高,这等衙门消息,他却不曾听闻,不过想来这曹掌柜的既然相问,定不是空穴来风。



    



    “掌柜的也知道,我昨日才做了这副班头,衙门里的消息,我实在不知。”苏星泽说了两句,有些歉意的笑了一下,又接着道:“若是此事属实,掌柜的有什么需要,我倒可以安排一下。”



    



    “至于消息是否当真,想来即使封岸,也不会就在明日,等我探探张大人口风,明日再与掌柜的答复如何?”



    



    那曹掌柜的听了这话,连呼不敢,苏星泽也不理会,又说道:“我也不是为了曹掌柜的一人,要是张大人真的有此决议,到时各商行想必衙门自会通知,但这上百夫子,我也要做些安排才好。”



    



    曹掌柜的跟着附和两句,目的达到,便自去忙。



    



    今天的行情跟昨日差不多,这一阵忙活,又是小两个时辰,等的最后一艘船离了码头,日头已上了西凌山。苏星泽打发了三个兄弟,跟着一众人押着一日税银回到衙门,这一日的公务便算完了一半。



    



    刑捕房里头很是清闲,两个巡了早班的在编捕手悠闲的喝着茶,正班头杜九不在,苏星泽想着昨日那混混的尸首还在衙门,现在这天气,放久了可不成,再说虽然昨夜那青年男子解了王家一案,总归是他接手,也要去找张有行了结,便转身往大堂来。



    



    问了门房衙役,说是大人在后院,苏星泽便又转往后院,刚过了二堂,就听的前头一人大声说道:“班头来的正好,大人有请班头。”



    



    后院里头,照例是向师爷陪着张有行,两人在树荫下摆了张案几,宾主坐了,案上几封文牍,一架算盘,向师爷一边拨动手指,一边轻声说着什么,也不知在核对粮赋还是税银。



    



    苏星泽进来行礼拜过,向师爷也便停了手中活计,张有行看着苏星泽说道:“请班头来,一个是那王家一案,昨夜你也在场,知道因果,后面的事本官自有安排,班头你就不用操心了。”



    



    “还有昨日娘娘庙的命案,尸身已检验完毕,班头等下唤人来抬了去。”



    



    苏星泽一一点头应了,一边暗自观察这张大人,自己夫人变成了通缉的大盗,却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来,难道说两人同床共枕之间,他早已看出端倪来?心里一边胡乱猜测,一边又听到张有行说道:



    



    “今日主要之事,乃是城外码头。前些日子,王都行文下来,有钦使西行,原本安排的行程是从黎桐关过的,不想昨日北城发来文书,改了方向,要从我们清江城过。”



    



    “天下安定百年,这清江城从不曾接过钦使,事务繁杂,苏班头年轻有为,本官便要多给你点担子了。”



    



    张有行这拳拳爱护之意,苏星泽自然听的出来,连忙躬身行了个大礼说道:“大人但且吩咐,下属自然尽心尽力。”



    



    张有行看着苏星泽颔首微笑,又继续说道:“无需如此,苏班头的本事,本官是知道的。只可惜本官将要转任他处,不能多加栽培于你,为朝廷添一干才。”



    



    此等言语,苏星泽身份低微,便接不得,只能老老实实的听上官教诲,心里却不知道要派他去干些什么。



    



    “整个西疆数十年不闻天使,此次钦使西行,清江城作为西疆门户,自然要办的热热闹闹,又不能出任何乱子,所以本官决议,到时暂停码头交易两日。”



    



    苏星泽听到此话,暗想那曹班头果然消息灵通,虽然从三天变成两天,想来张大人也是希望尽量减轻那些行商负担。爱民之心,确不负青天之名。



    



    “此次迎接钦使本官主理,行程规制自有定例,有向师爷负责,其他杂务,便就交给苏班头,有何疑问,找向师爷即可。”



    



    张有行说完,便叫上茶,却见一人急匆匆进来,乃是他贴身小厮,来人直接在张有行耳边低语几句,苏星泽只见得张有行脸色变了一变,又点了点头,那小厮又匆匆出了院子。



    



    苏星泽心中猜测又不知出了什么大事,听的张有行加快语速说道:“具体事务,向师爷等下跟你交待,你且退下吧。”



    



    苏星泽领命退出院子,来到二堂偏房等了一会儿,向师爷也走了进来,苏星泽拜了私礼,向师爷也不啰嗦,招呼着人上了茶,把整个接待钦使的安排从头说了一遍。



    



    向师爷说的仔细,这一说便是小半个时辰,又确认一遍他是否记下,又指点了一番他当下便要准备的。苏星泽诚心谢过,便出了衙门。



    



    大白天的,反正没人,这清江城的刑捕房便没有巡街一说,出了衙门,便算下值。苏星泽一面往家走,一面默记着刚才向师爷所说。



    



    来的钦使,说是王都高官,什么中原大族司马家的。苏星泽出身平民,长与草莽,对这些朝廷,家族什么的并不了解,也不知这人来头到底有多大,至于同行的大人物,却是有所耳闻。



    



    整个渊龙大陆,一条清江分了两半,江从西北而来,一路蜿蜒,到了蒙川府转个大弯,经过清江府再掉头往东北而去,江西这块,世人称为西疆。



    



    西疆三十二寨,人算不得多,当年中原战乱,各寨唯恐波及,便结了个联盟,后来虽然解散,但当年的寨首凤鸾寨却在这其中异军突起。



    



    到的中原平定之后挥师渡江,一众西疆子民过惯了自己的小日子,哪容的他人往头上套个箍儿,凤鸾寨便又召集了大伙儿,与王师周旋了数十年,逐渐便成了这西疆之子。



    



    等到圣王降世,西疆也打累了,大江两岸还是成了一家人,圣王看着西疆凌乱,从中原迁了数十万丁口过来,大大小又修了数十城,麾下战功彪炳的皇族猛将也成了安西郡王,永镇西疆。



    



    凤鸾寨主领着大伙儿俯首称臣,寨主之子被王上看中,班师之时便带去了王都,后来不知怎么就变成了定例。这个大人物,便是将来的凤鸾寨主。



    



    说是如今的安西郡王年迈,膝下数子都不堪造化,王都朝廷看这西疆数十年祥和安定,便要撤了安西王府,把西疆又交回给西疆人,便送了这大人物回来。



    



    对于苏星泽来说,这些都无关紧要,他在码头上打混这两年,各色人等见的多了,书读的少,世情见识却多,眼下西疆安定,大家伙的日子都还不错,谁来做这西疆之主,并不打紧。



    



    一个人回到家中,孙六几个早上听了昨夜城西大战的消息,一个个懊悔不跌,都聚在他家中等候,他方进门,便围了上来。



    



    “苏哥儿可不仗义,这么难得的场面,昨晚上也不叫我们。”白马先锋自然是孙六。



    



    “枉你自称千杯不醉,这时候又赖上我了。”苏星泽一面从徐妈手里接过宝贝闺女,一面笑着打趣他两句。



    



    几人玩笑着在树荫下坐了,玉娘也从内院出来,陪着说话,又招呼徐妈去弄茶水。



    



    苏星泽烦孙六不过,把昨夜大战的情形说了一遍,几个人连玉娘都听的津津有味。待到最后,听到那男子说王家一案乃是潘夫人所为,城守大人面不改色之时,都大惑不解。



    



    “还是嫂嫂厉害,一早就想到是个女子,不过却也只猜中了那小蛮姑娘。”孙六大大咧咧的,话里满是遗憾,“可惜了,昨夜真不该喝酒。”



    



    同为女子,玉娘对那小蛮姑娘倒是极有兴致,连问了几句,问的苏星泽都有些羞赧起来,“真想不到那小姑娘十多岁年纪,竟也那般厉害,我这八年算是白练了。”



    



    玉娘听的此话,忙去握住他手,温言说道:“小户人家,安安生生的过日子,保的自家妻儿就好,练的那般又有什么用。”



    



    苏星泽本无多大追求,也便放下此结,又说起钦使一事。刚才向师爷曾说起,若他到时人手不够,可去衙门做个报备,把孙六几个临时征召起来,反正接完钦使,又是粮赋征收时节,刑捕房说不得还要分出人来下乡督促,他几个要是做的好,转去衙门做个长期帮闲也未尝不可。



    



    孙六几个听了也都欢喜。苏星泽看着几个兄弟,又看看玉娘,只望得这日子就如此这般,家人兄弟,这一世平安喜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