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宇之池:南宋背嵬军策
字体: 16 + -

第17章 一场关扑

    苏湖熟,天下足。姑苏——繁华,富饶,如天堂。

    宋徽宗宣和三年,大宋内忧外患,庞大的帝国开始疲惫的喘息,华夏民族的浩劫已然风雨欲来。

    此刻平江府苏州城的应奉局内,实为刘克雷宅,正紧锣密鼓的盘点封存花石纲,自方腊建国以来,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其势日渐庞大,刘克雷接朝廷诏书,停止应奉褚事。

    不日宣抚使童贯大军将至,朝廷草诏:调集秦、晋等地藩、汉兵勇前来合兵一处征讨方腊……

    这刘克雷原是一个泼皮落魄之人,怎料那娘家的舅舅在京得了势,升任平江知府,于是连他这样“爬虫式”的人物也都升了天,应了个美差——搜集花石纲,此人无恶不作,搜刮民财,强抢民女。

    这日闲来无事,正赶上“关扑“开禁,刘克雷身后跟着一群阿谀的家丁,在街上闲逛。

    有个乡下的远亲,老实巴交的,跟在他身后问道:“大表哥,这关扑是甚意思啊?“

    刘克雷拍着对方的后脑勺:“四儿啊,哥带你见识见识去,这关扑啊,是咱们大宋衙门允许的节日博戏,愿赌服输,不过只有节日才可以耍,今个是什么节啊?“

    那个叫四儿的人说:“元宵节。那,哥,这怎么耍啊?“

    刘克雷不置可否,咬着个草棍,凑近一个路过的年轻女子,陶醉的闻了闻,吓的那女子忙闪躲,他却“哈哈哈”的淫笑起来。

    旋即他又唉声叹气:“哎,下次就到清明节才可以再耍了。去了你就知道了,什么都可以押的,银子、首饰到田宅、骏马、宝物、歌姬,嘿嘿,都可以押。“

    这个叫四儿的人左看看,右望望,面对琳琅满目的各色货物,优雅独特的亭台阁楼,内心里充满了新奇和恐惧。

    到了“关扑”的场子中心——姑苏最繁华地,这里人头攒动,喝彩声不断,有杂耍的卖艺的,有弹唱的,还可见到南洋、西夏、吐蕃这类偏远地界的奇怪物品。

    小四儿正在一摊贩那里拿着一串珍珠贝壳欣赏,身旁的刘克雷却盯着人群里一小哥,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呦呵,好啊,有好东西,诺诺,快看,那小哥身上的宝刀。”

    小四儿看了看场子中央一英武不凡的小哥,正玩的起劲,看样子他关扑的手艺不错,也赢了一些银两。

    想必刘克雷说的“宝刀”便是他那腰间挂着的物件!乍一看他的配刀,刀鞘朴实无华,但从刀柄纹路和配饰就觉是把好刀,却也说不出来个好的缘由。

    明明是正月正寒,此时北方正值严冬,大雪纷飞之际,而姑苏这里却是烈日当头,场子里佩宝刀那小哥身穿皮袄,早已经是汗流浃背。

    刘克雷一眼看出他定是北方的汉子,看他身高八九尺,天庭饱满,眉目刚毅,仪表不俗,心下想着:需使巧计方可赚了那宝刀去。

    想到这里,刘克雷使了个眼色,家丁立刻会意。

    他们玩关扑自有一套“好办法”,摆“场子”的官员也都认识,只稍在投掷碗和钱币上下点功夫就能降低参与博戏者的投掷率。

    那小哥哪里是这泼皮市井加应奉局背景的刘克雷一伙人的对手。只几轮,便输光了所有。

    刘克雷觉得时机已到,这时摇摆而出,凑到那小哥身边,看他满头大汗,脱了皮袄,仰面望着这小哥,笑嘻嘻的一拍对方:“小哥,好身段,练过武吧?”

    边又对身边的人说:“去,把爷爷的飞鹰马牵来!“

    这小哥一听,顿时来了兴致,不多时候,只见人群散开,家丁牵来一匹健壮的马,一身金细卷毛。

    刘克雷大脑袋一歪,吐了嘴上衔着的草根:“各位,上眼观瞧,西北良驹,当年十三太保李存孝爷爷就是骑得这飞鹰马,哼哼,我这匹小黄,天神也难配享!“

    那小哥见此马果然喜爱,前后围着飞鹰马转了三四圈,细观此马种,认出是一匹绝佳的黄骠马。

    此马,黄马带白点,白点分列两肋,马头一撮白毛,状如满月。

    小哥准备去摸一摸它,那马通人性,见了眼前的小哥,也乐意让他摸。

    刘克雷为吊他胃口,分寸拿捏到位,一把抓住那小哥的手:“哎?兄弟莫非识得此马。可是不巧,纵是黄金万两,本官也绝对不卖。”

    小哥不以为然,忘我的沉浸在飞鹰马身上,不禁赞叹:“哼哼,真难得一见的宝马良驹,此马产自西凉,又名‘西凉玉顶干草黄’,看,这‘玉顶’,好生饱满啊……”

    刘克雷的应奉局宝物多如牛毛,却少有几人品评一二,当下他也来了兴致:“好!好啊!小哥好见识。再说说。”

    这小哥接着说:“即便喂此马再多草料,来看,它依然是肋条外露,因此又名“透骨龙”!足见此马,日行千里尚有余力,唯大将用之,方不屈才!这匹飞鹰黄骠马,观神态得其万一。当年十三太保初得黄膘马时,那马骨瘦羸弱,但观神态确实不凡,大将识才,慧眼如炬……“

    不待那小哥说完,刘克雷阴晴不定的肥脸一阵冷笑,忽然拿鞭子抽了这马,飞鹰马痛的嘶鸣,正欲跃起,四五个家丁按住它。

    好容易才稳定住,刘克雷又是一鞭子上去,意有所指:“你就是条龙,不还是落在本大爷手上吗?不就是个胯下的畜生吗?再叫,再叫宰了你!”

    小哥立刻恼了,心痛此马,一把挡住刘克雷的第三下马鞭。

    刘克雷觉着手上一麻,心想此人好大的力,遂瞪着眼:“想干啥?我打自家的马,用得着你来管闲事?”

    小哥想了想,慢慢的松开了手。

    他环顾了一下四周,发现百姓原本拥挤,现在都不敢靠近,可见面前此人定有来头,又观其神态,八成是个贪官无赖,心中憋了一口气,当下不好发作。

    刘克雷斜视那小哥,觉得“鱼“已上钩:“吆?哥儿识货,又惜才,好一个侠客。今儿爷高兴,就赌这飞鹰马,如何?敢不敢陪我关扑一把?“

    那小哥为难,却又不舍:“眼下已无银两可扑了?“

    刘克雷摆了摆手:“哈哈哈,无妨无妨,图个乐呵,你情我愿,咱们官道上的关扑,谁说非要银两的,身上玉佩,刀剑都可啊。“

    那小哥色难,又委实疼爱此马,摸了摸腰间宝刀:“挚友所赠,不可轻率!“

    刘克雷故意激将:“什么宝刀?不亮相,就只是砍柴的刀!“

    其余家丁也开始吆喝:“看一下!”“喂,兄弟,拿出来,看一下啊!”

    那小哥自打云中玄武山悬空寺出山以来,从没经过这些市井的套路,当下意气用事,逐渐“入局”。

    此刻,他甩开皮袄,“噌呤“一声,拔出那宝刀,伸手极快,果然是个练家子,刀锋所指刘克雷,把这胖墩墩的老小子吓的退了三退,哆哆嗦嗦丢弃马鞭,在场的人也都怔住了:“好宝刀!果然好刀!“

    那个叫四儿的家丁,从乡下来到姑苏,第一次见这场面,张着嘴,被对方的气概折服。

    但见这刀,刀口精纯,刀身纹路刻的是松柏和雄鹰,寒光逼人,古韵犹存。

    曾记得静虚小僧教过自己诗仙的《侠客行》诗句,这小哥甚是喜爱:“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这正诠释了儒家传统刀剑文化的:入鞘则朴实无华,出鞘则锋芒毕露。

    此刻,刘克雷连连告饶:“小哥,小哥,别,别激动,你这刀只稍不留意,我家小命就不在了,快快,快收起来,我见识了,见识了。敢问小哥名姓,你家古刀尊名?“

    那小哥收刀极快:“晋城李未奢,法号静宇,此刀唤作鹰松古锭刀!据杏林子所说,江东孙文台正用的此刀。“

    众人皆叹服,殊不知这小哥还是个佛家武僧出身,都说晋地多藩蛮,可这小哥相貌果真俊朗,若不看身材,还以为是江南才俊呢,真是:

    松涛一孤鹰,凌峰涯边落。

    苍穹越百溪,飞入云霄侧。

    江上蓑笠客,温酒独酌酌。

    雨打竹排上,弱水三千过。

    大浪惊风雷,沧海巫山诺。

    花落叶相随,蓬莱觅因果。

    目下刘克雷觉得“鱼”已完全上钩,遂拍手叫好:“此刀正和飞鹰马相配。下面,只看你的手艺了。公平!刺激!来吧,兄弟,李未奢是吧!扑一场吧,别败了大伙的兴致!“

    在人群的簇拥、怂恿中,李未奢进了这一场关扑的“局”……

    章节名字个别解释:*应奉局:北宋末年始设官署。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置造作局于苏州、杭州,制造宫廷所用珍巧器物。四年,又置应奉局于苏州,搜罗东南各地奇花异石、名木佳果,由水陆运送京师,称花石纲。宣和三年(1121),方腊起义时一度废罢,事后复置,宣和七年罢,为害东南二十余年。

    *关扑:以商品为诱饵赌掷财物的博戏。是赌博娱乐的一种,官方不定期允许公开的赌博。

    *平江府:北宋政和三年(1113年)升苏州为平江府。治吴县,长洲(今苏州市)。

    *姑苏: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的历史已有4000多年,公元前514年建城,太湖流域,现地处苏州中心。

    *云中:唐代天宝元年(742年)将云州改为云中郡,今山西大同市。

    *玄武山:即北岳恒山,亦名“太恒山”古称玄武山。今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城南10公里处,距大同市市区62公里。

    *悬空寺:是国内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恒山悬空寺始建于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后期,北魏迁道家道坛于此。道家“不闻鸡鸣犬吠之声”的历年打造,悬空寺,庙宇宏敞,建筑巍峨,古朴壮观,中国古代建筑精华的体现。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