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之英雄本色
字体: 16 + -

第24章 鏖战

    日军第26师团长黑田重德放下手中的望远镜,对对面81军的防线也表示赞叹。这是一条耗费了巨大精力构筑而成的防线。

    防线地处沙漠戈壁地带,为防备日军机械化军团的冲击,81军在阵地前挖掘了一道三米深、三米宽的反坦克壕。

    在这道壕沟的后面设置了防御阵地,隐藏着守备部队和诸多火力点。在前期火力侦察中,黑田重德发现这条防线前轻后重,轻重火力交叉设置,炮火支援范围合理,从平面作战的角度看,防线堪称完美。

    但是,时代已经变了。单纯依靠地面火力作战的模式已经过时了,这条防线注定只能成为证明帝国勇士英勇的踏脚石,黑田重德叹息着摇摇头。

    黑田重德是此次进攻的前线总指挥。

    这次进攻日军做了周密的安排,分三路合进包抄。右路由黑田重德的26师团负责主攻;中路由骑兵集团和第二混成旅及绥西自治联军的三个师组成;左路由伪蒙军的三个骑兵师助攻。

    26师团这一路在攻击前进中虽然受到频繁的袭扰,但师团在日军序列中属重装部队,有坦克、装甲车及汽车近两千辆。并伴随炮兵和空军保障,是一支武装到牙齿的部队。一路滚滚行进,犹如有着獠牙利齿的豪猪,让袭扰部队根本无从下手,故而推进速度极快。

    虽然26师团明显突出了战线,呈孤军深入态势,但整个绥西地区没有能与之相抗衡的部队,黑田重德根本不担心自己会被敌方分割包围。他只担心自己战功少了,会被同僚盖了风头。

    因马鸿宾去了重庆述职,此次指挥81军作战的是35师师长马腾蛟。在补给匮乏的情况下,81军将士磨亮了马刀,不惜用血肉之躯捍卫防线。

    清晨的阳光明晃晃的挂在东边的天上,在塞外的飒飒寒风中,没有一丝温暖的威力。

    日军的进攻开始了。

    日军选择的攻击点是防线的正中,一旦从这里打开缺口,26师团就可以向左、向右包抄守军,在最短的时间内击溃守军,拿下这道防线。

    黑田重德之所以把攻击时间选在清晨,是因为这个时间有利于进攻方的火力观察、攻击组织和联络。

    海峰是35师101团的一名迫击炮手。他的战位在防线的偏后位置,一旦战斗打响,他的主要职责就是为重机枪阵地提供火力掩护,压制日军的进攻支援火力。他的迫击炮已经跟了海峰好几年了,属于旧军阀混战时代的产物,性能并不好,炮弹飞出去竟然带着黑烟,与时下流行的日式、德式甚至国内仿造的迫击炮都不可同日而语。但就这样的迫击炮,在101团都属于宝贝,作为“杀手锏”,不到关键时候是不能暴露的。

    这会儿,在防线后面的躲避洞里,海峰正被负责守备正面防线的101团1营营长马海清嘲笑。

    “你说你小子一个大男人家的,怎么腰里系着一条红绳绳,难不成是拿错了谁家小媳妇的?”

    躲避洞里一片哄笑。

    海峰在这方面哪里是马海清这样老油条的对手。立即赤红了脸解释,“不是,不是。这是我从家里出来的时候就有的。”

    另外一个人插嘴问:“你老娘给你的?”

    海峰摇摇头,“不是。”

    后边的一个战士立即说:“那就是你媳妇给了喽?”

    海峰笑笑,“我还没娶亲呢。”

    马海清咧着嘴说:“都不是。那这条红绳绳从何而来?难不成是前一阶段咱们行军的时候你从老百姓家里偷的?这可是违反马军长的军令的。”

    海峰急红了脸,“怎么可能是偷的?这是红霞给我的。”

    一帮兵油子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这里许多人都没有成亲或者相好的,海峰有。大家开始赤裸裸的嫉妒羡慕恨。

    马海清不怀好意的问:“红霞?相好的?”

    海峰红着脸点点头。

    马海清大手一挥:“这红霞能给你红腰带,说不定也给你穿上红裤衩了,弟兄们,咱们把他的裤子扒下来,看有没有红裤衩?”

    马海清的狗腿子孙得禄立即带着人把海峰压倒在地上,伸手去抢海峰的红腰带。

    正在打闹间,前面防线里的观察哨吹响了喇叭。洞里立即安静了下来。

    喷着满嘴的白雾,一名观察哨连滚带爬的跑了进来,气喘吁吁地说:“日本人的飞机来了!”

    说话间,伴随着飞机俯冲轰炸的尖啸声,一枚枚航空炸弹落在了101团的防线上,整个阵地上顿时火光冲天,烟尘滚滚,在沙地上构筑的阵地大部分被炸得不成样子。

    在后线躲避洞里的战士们被爆炸造成的震动和巨大轰响震得头晕耳鸣,有身体素质较差的已经忍不住呕吐起来。

    这是以往不曾见过的作战模式。

    洞外爆炸扬起的烟尘遮蔽了光线,洞里伸手不见五指,只听到大家紧张的急促呼吸声。过了一段漫长的时间,飞机轰炸终于停止了。远处响起了日军进攻的冲锋号。洞里的人正要往外冲,马海清伸手拦住了大家,对躲进来的观察哨说:“你先出去看看。”

    观察哨窜了出去。

    不一会儿,就在外面吹响短促的喇叭。

    洞里的人又坐回了原位。

    带着一路烟尘,观察哨这次跑得比上次快得多,他急促地说:“不对劲,对面的日军没有冲锋。”

    马海清冷笑着说,“这是想请咱们吃回锅肉呢。先不忙理他。”

    他对着孙得禄一摆头说:“你带挺机枪出去,再去一个班。打完一梭子子弹赶紧回来。”

    孙得禄一挥手带着人出去了。

    外面响起了“突突突”的机枪声和“乒乒乓乓”的步枪排枪声。

    孙得禄一伙儿窜起来比观察哨利索多了,刚躲回洞里,外面就响起了炮弹的尖啸声。

    “通通通”几声后,又停歇下来。

    大家又想动,看到马海清铁青着脸在洞口观察,于是压抑住冲动,继续待在原地。

    “轰隆隆。”“轰隆隆。”

    外面响起了铺天盖地的炮火声,一个炸点接着一个炸点,比夏天狂暴的雷电还要紧密,洞里的许多新兵白赤了脸,想想要不是马海清拦着,刚才冲出去,这会儿肯定连骨头渣都不剩了。

    足足十分钟的炮击,马海清早先布设在阵地上冒充守军的草人被炸得连灰都不剩了。

    观察哨又冲了出去。

    过了一会儿,前面响起了激烈的喇叭声。

    101团各个躲避洞里的营、连、排、班长振臂高呼,“小鬼子上来了,弟兄们出来打鬼子了。”

    战斗一打响就异常激烈。

    轰炸刚结束,大群的日军排成散兵线,以娴熟的战术动作向前攻击。

    101团的阵地上轻重火力一齐开火,喷射着火舌,发泄着威力,不断有冲锋的日军被打倒。在这个距离上,各支撑点的重机枪火力发扬了最大优势,泼洒出交叉的金属弹幕,把一个个气焰猖獗的日军打倒在地。

    日军气势如虹的进攻节奏被打乱了。但他们并没有停止冲锋的脚步,而是继续加快步伐,跳进了81军阵地前的反坦克壕里,暂时避开了重机枪火力的压制。

    这个距离已经比较接近81军101团的阵地了,双方据壕相互射击。本来用来阻挡日军坦克的壕沟,这时为日军提供了现成的战壕掩护。而101团的战壕在第一轮轰炸中支离破碎,这时反而处于劣势。

    攻击的日军被重机枪压制的抬不起头,守方的101团赶不走日军,双方一时陷入僵持。

    这时,日军制式装备的体系优势就显现出来。由火炮、迫击炮和掷弹筒组成的远中近火力开始狂叫,对101团阵地上的重机枪阵地进行压制。不断有暴露发射阵地的重机枪阵地被炮火掀翻,射手们血肉横飞。更多的重机枪为躲避炮火,不得不实行短促射击后快速转移阵地的战法,这又严重影响持续火力的作用发挥。

    很快的,日军火力逐步开始压制住101团防线的火力。被压制在壕沟里的日军步兵嚎叫着又开始冲锋。

    这时,布设在阵地后方的迫击炮开始对壕沟内的日军进行压制,刚起身冲锋的日军被炸翻一片,又龟缩进壕沟里躲了起来。快喘不过气的防线暂时稳住了。

    炮位上,海峰打出了他有史以来最高的射速,每分钟8发。对面日军的迫击炮阵地在头两分钟的对射中被他打哑了。这会儿,他继续狠咬着牙用迫击炮压制日军的掷弹筒小队,已经有四门掷弹筒被打哑了。

    但危险正在向他逼近。海峰知道在己方火力处于劣势的情况下,长时间在一个地方停留意味着被消灭。但他不得不咬牙坚持,阵地已经处处告急,如果不压下日军的支援火力,日军一个冲锋就能攻破阵地。

    在双方激烈的炮战中,101团的迫击炮位不断被日军发现、追踪、摧毁,海峰这里已经是最后一门还在发射的迫击炮了。

    炮位的其他炮手被海峰赶跑了。现在他一个人坐在迫击炮旁边,把一箱迫击炮弹一枚一枚的快速打出去。

    迫击炮炮管已经打得滚烫。海峰不管不顾,继续装弹发射,他的炮位上腾起股股黑烟,为远方日军火炮炮位的瞄准提供了再明显不过的目标。锁定了海峰的射击位置,日军炮手推炮弹入膛,指挥旗手举起了胳膊。

    在那一瞬间,海峰想起了家中的老母和弟妹,还有隔壁会用眼睛说话的红霞姑娘。现在他们应该已经打扫干净院子,坐在一起剪窗花了。红霞的手很巧,剪出来的窗花很精致,老母亲很看得上红霞的乖巧,常常拉着她的手舍不得放开。

    “不要紧,只要我在这里把鬼子挡住,他们每天都可以坐在热腾腾的炕上剪窗花,唠家常,红霞以后也可以生许多孩子围着她转。”

    想到红霞被孩子们围住闹得不行的样子,海峰忍不住笑了。他往迫击炮里塞进了人生中最后一发炮弹,看着炮弹出膛,带着一股黑烟向日军阵地飞去。早晨的太阳清亮亮的挂在东方,从耀眼的光环中冒出许多小黑点,以闪电般的速度向海峰扑来。

    海峰继续笑,他在太阳里看到了红霞剪窗花的身影。光亮透过窗口,照出她脸上淡淡的汗毛,一双长长的睫毛不住的忽闪,眼底有幸福的羞涩和喜悦,漂亮极了。海峰感觉自己被巨大的幸福包裹,让他忘记了被日军炮弹已经打断了腿的疼痛,他就在那里像小孩子那样腼腆的笑。

    在一股冲天而起的烟尘中,81军中部防线最后一个迫击炮支援点被日军远程火炮击毁了。

    “万岁!冲锋!”日军阵地响起一片欢腾声。

    在一片狂野的呼喊声中,步枪上上好雪亮刺刀的日军潮水般向101团阵地扑去。

    在那片被炮火一遍一遍犁过,似乎已经没有人类存活迹象的地方,这里一个,那里一个,摇摇晃晃的站起一个又一个衣衫被炮火撕得破烂的身影,他们紧紧把马刀握在手里,任由耳朵嗡嗡作响,任由眼前天旋地转,只是死死盯着冲锋而来的日军。

    咳嗽两声,喷出肺里的烟尘,先缓过劲来的人已经迎着日军冲了过去,雪亮的马刀射出比日军刺刀耀眼万倍的光芒,舞出绚丽的刀光和满腔的热血。

    就像海浪碰在礁石上被击得粉碎,狂妄的日军没想到他们引以为傲的刺杀技术如此不堪一击,在一片刀砍入肉的“噗噗”声中,冲锋的日军成片、成片的倒下,如潮般涌来的日军又如潮般退去,留下了一地尸体。

    这一幕出乎日军所有人的意料。

    帝国的勇士靠刺刀曾经打败过人高马大的苏俄人,怎么可能会输给这些中国人?

    这是军旗的荣誉绝不允许的。

    黑田重德冷酷的命令,停止炮火支援。进攻的大队重新组队,用刺刀把阵地上的支那人全部捅死在阵地上。用铁与血捍卫帝国勇士的尊严。

    一队一队的日军重新整队,列出冷兵器时代的紧密阵型,端着刺刀,高唱着军歌向面前的阵地推进。

    阵地上残存的人已经不多了,马海清拄着马刀坐在阵地上,看到日军的这番做作,极不屑的往地上吐口唾沫,连带着将嘴角的烟屁股吐在地上。

    “还有喘气的没有?”他朝四周喊。

    “你个狗东西,我们肯定在喘气。不但喘气,还且比你喘得气粗多了。”周围乱七八糟地响起来一片叫骂声。

    马海清爽朗的笑笑,“还喘气就好。拿好手里的家伙,咱们再给对面这帮狗东西点颜色看看,让他们知道知道真正的刀是怎么玩儿的!”

    阵地上响起了肆无忌惮的笑声,有马刀的拿起马刀,没马刀的上好刺刀。伤兵们没手的背起没腿的,互相用绑腿带牢牢捆在一起,身上绑满炸药和手榴弹,作为最后一个冲锋波次站好了位置。

    近了,更近了,近到双方士兵能看清对方脸上的眉毛。在相互的对视中,日军眼里充满了残忍的血色,守军眼里全是不屑的鄙视。

    在到达冲锋线的一刹那,双方的士兵呐喊一声,以排山倒海的势头向对方压去。

    又是一轮生死较量。双方不断有人倒下,刀断了,刺刀弯了,枪托折了,就用铁锨劈,拳头砸,用脚踹,用牙齿咬,用头碰,双方就像野兽一样搏杀。日军占了人数优势,往往四、五个人围住一个中国军人,但即使这样,仍然占不到上风。双方已经在用最原始的本能在厮杀,这是一场没有胜者的战斗。

    不断有胆怯的日军从围攻刀光闪闪的守军那里退了下来。看到摇摇摆摆的伤兵们,眼中露出残忍的笑容,他们决心要把所有的仇恨都报复在这帮实际没有自卫能力的中国人身上。

    不知是否确实没有了力气,日军围住伤兵后,刺刀总是很容易就刺入对方的身体。但不等他们高兴,就发现伤兵们分工很明确,用手拉住刺入自己身体的刺刀后,伤兵们拉响了绑在身上的炸药,此起彼伏的爆炸不断响起,每一声都炸倒一片日军。

    在这场生死搏杀中,已经不足一个连的残余守军生生打垮了一个日军大队的冲锋。这在任何一场战争中都是奇迹。

    看到败退回来的帝国勇士们变成了一群瘟鸡,再也没有冲锋的勇气,黑田重德怎么也不相信自己的眼睛,怎么也无法说服自己。

    对面守卫阵地的真是中国人吗?

    阵地还牢牢掌握在对方手中。这是黑田重德无论如何无法接受的。

    他摆摆手,制止了手下的军官试图再组织一次白刃战的努力。黑田重德纵使有十万个不甘心,但为将者的素质还是提醒他,现在不是意气用事的时候,必须要节省军力,顾惜士兵们的生命,不能作无谓的牺牲。

    他朝身后的人轻声说:“让大家先休息吧。炮兵准备,用1号弹攻击对面的阵地。”

    身后的人一愣,怀疑自己听错了,询问道:“将军,您确定是用1号弹吗?”

    黑田重德始终用望远镜盯着对面的阵地看,微微颌首,轻轻地说:“是的。去执行吧。”

    日军炮兵阵地重新响起了震耳欲聋的发射声,炮弹落在81军阵地上,腾起股股白烟,到处弥漫着呛人的刺鼻气味。

    日军在绥西战场首次使用了毒气弹。

    81军其他防线虽然向日军攻击点派出了增援部队,但对日军大规模使用毒气弹作战准备不足,路上损失惨重,遂形成“添油战术”的不利局面。

    两天后,日军突破了防线中部的攻击点,81军整个防线随即崩溃,面临巨大的危机。

    这一章已经发布了,但有不和谐的词,一直发布不出去。我修改了好几次,仍然不过关。索性重写了,所以推迟一天发布。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关心。希望大家多多点击阅读,不吝手中的票票,始终的、持续的、坚贞不移的支持我,哈哈。谢谢大家!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