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忠良
字体: 16 + -

第12章 元璋广纳将才 念义相聚群龙

    念义得知郭子兴命朱元璋攻打和州,以解决滁州的粮草短缺问题,就直接去找朱元璋。朱元璋和徐达攻克和州之后,朱元璋被郭子兴任命为和阳总兵,驻守和州。不久,以元太子为首的元军围住了和州,朱元璋等人用尽了法子,都很难解除围困。如果这样下去的话,和州囤积的粮食将不够城内百姓和军士食用,在和州城内的念义了解情况后,写了一张纸条,托人送到了朱元璋的营帐中。

    “大哥,纸条上写得是什么?”徐达问到。

    朱元璋把纸条递给徐达,徐达念了出来,“声东击西,这是什么意思呢。”

    “我也不太清楚,把地图拿过来。”朱元璋说道,徐打把地图拿了过来。

    “大哥,拿过来了,请看地图。”

    “元军的主力在什么位置?”

    “主要集中在南门附近,东、北、西门三侧则只有小部分士兵把守。”

    “声东击西,声东击西。”

    “大哥,是不是让我们虚实结合,看似进攻东侧,实则进攻西侧呢。”

    “虚实结合没有错,但是声东击西决不是那么简单,东西方进行骚扰的话,元军在南门的军队可以分为两部分,分别支援,无论我们把哪边作为实际进攻点,我们都无法取得太多的时间,占得太多的先机。”

    “大哥,那这样的话,是不是说声东击西,并不是单指具体的方位呢。”

    “你说的这个有道理。”朱元璋说道,“哦,我明白了。”

    “大哥,你说。”

    “我们可以派小股力量,分别从东、西、北三侧佯攻,等元朝军队分散后,再从正面进行攻击。”朱元璋说道。

    朱元璋按照此方法,与元军展开了厮杀,但是元军的数量过于庞大,并且他们的回防速度也很快,各个部分之间有条不紊,最后都能回防到南门。又陷入了困境中。

    念义见此情况,又给朱元璋送了一张纸条。

    “大哥,这次写得是啥?”徐达说道。

    “暗渡陈仓。”

    “吩咐下去,明天将军队分为三组,东、西、北三侧直接进行佯攻,然后撤回军队,再从南侧进行佯攻,佯攻的同时把部队集中在东西两侧发起攻击,让他们不知道我们到底要从哪侧进攻,疲于应付我们的战术,我们则可以一鼓作气,把他们打散。如果他们逃跑,我们直接撤回城中,逃兵莫追。”

    “好的,大哥,我这就下去整合一下队伍。”

    “明天你去东侧,我去西侧。两头夹击,打他个措手不及。”

    这次战役取得了初步的胜利,元太子看见军队惨败,下令撤退。朱元璋的部队则回到城中,继续休整,防止敌人卷土重来。元军在南门外二十里处扎营,整顿军队,策划下一次进攻。

    常遇春投奔。

    “大哥,外面有一个人,说要找你。”徐达说道。

    “是谁?”

    “不认识呢。”

    “让他进来吧。”

    “你找我何事呢?”朱元璋说道。

    “我看到朱将军的部队纪律严明,没有残害百姓,与元军相比,那就是天壤之别,我准备投奔于将军,为将军效力。”常遇春说道。

    “你是不是吃不饱肚子,想到我的队伍中混饭吃?”朱元璋的态度很是冷淡。

    “我曾经在刘聚的手下,打家窃舍,并不愁吃的啊。”常遇春说道。

    “一个强盗,也想跟着我大哥干。”徐达在旁边说道。

    “我就是看着朱将军是做大事的人,而那个刘聚只是一个强盗,没有出息,所以决定投奔将军的。”常遇春说道。

    “那你是看不惯刘聚的做法,才投奔我来的,是不是。”朱元璋说道。

    “是这样的。”常遇春说道。

    “你今天背叛刘聚,来到我这里,那以后也会背叛我,到其他地方去。一个盗匪,跑到我这里来混饭吃,来人呀,把他赶出去。”朱元璋说道。

    常遇春就这样被赶了出来,在大街上咒骂着,“还说的什么平易近人,待士卒如弟兄,我看呢,都是瞎传的。”

    “这位兄台,你说的是谁?”念义说道。

    “还能有谁,谁驻扎在城里你不知道吗?”常遇春看了拿着禅杖的念义说道。

    “难道你说的是朱元璋朱将军吗?”

    “那还能有谁呢。”

    “这位兄台消消气,我也听说朱将军是个仗义豪侠,不像是你说的这样对待访客啊。”

    “你还不信呢。”

    “这位兄台,我和你一起过去,看情况到底是什么样子呢。”

    “我不去了,都被羞辱过一次了,难道还想被羞辱一次啊。”

    “兄台,或许是人家误会了呢。你把你说的话给我说一遍,我给你分析一下。”

    常遇春把自己对朱元璋所说的话给念义说了一遍,念义笑着说道,“哎呀,你这样说,人家肯定会误会的啊。”说完,拉着常遇春又去了朱元璋那里。

    “报告朱将军,外面有两个人找你。”士卒甲说道。

    “没看见我和徐达在商量军事吗?门外的人是谁啊?”朱元璋说道。

    “就是刚刚被你赶出去的那个壮汉,还有一个拿着禅杖的人。”士卒甲说道。

    “呦,这个汉子找了个帮手过来了。”徐达开玩笑说道。

    “让他们走吧,告诉他们,让他们回山里做强盗吧,我这里不适合他们。”朱元璋笑着说道。

    士卒甲把朱元璋的话转给了门外候着的念义和常遇春。常遇春火一下子就上来了,“你看,我不来,你非要让我来,还得受着气。”转身就要走。

    “兄台莫急,再等片刻。”念义说道。

    “还等什么等,都这样了,站在这里让其他人看笑话啊。”常遇春说道。

    “再等等,就会有转机了。”念义说完后,掏出玉佩,递给士卒甲,说“把这个给你们将军。”

    不一会儿,朱元璋就和徐达出来了,朱元璋道,“哎呀,大师好久不见啊,你终于来了。”

    “朱将军好久不见。”说着和朱元璋抱在了一起,又和徐达拥抱了一下。站在旁边的常遇春傻眼了,想不到他们还认识呢。

    “大师,赶快进屋,咱屋里聊。”朱元璋说道。顺便把念义搀扶着,迎入营帐中。可是常遇春还呆呆地站在那里,不肯进去。

    “兄台,就别闹脾气了,进去吧。”念义说道。

    “哼。”常遇春哼了一声。

    朱元璋见状,和念义会心一笑,说道:“这位兄弟,刚才是我的不是,误会了你。还请见谅。”

    常遇春见这位将军承认了错误,又向自己鞠躬道歉。想着元朝的军官,哪个会向一个小兵道歉的。连忙跪下说道,“还请朱将军恩准我进入军营,做一个士卒,定当为将军效力。”

    “我四处征战,你也愿意跟着我吗?”

    “将军到哪里,我也就跟到哪里,坚决服从将军的命令。”

    “赶快起来吧,咱进屋说。”说完和念义转身进了军营。

    “将军的意思是?”

    “还傻跪着干什么,赶快进去吧,将军准了。”徐达搀扶起常遇春说道。

    营帐内。

    “无我(念义)大师,为何到军中找我,是不是遇到什么难事了?”朱元璋说道。

    “贫僧已经还俗,名字叫做:林念义,将军不要再称呼我的法号了。”念义说道。

    “那你此次来是为了什么?”朱元璋道。

    “跟着将军,为国效力。”念义半跪下,说道。

    “赶快起来,朱某得先生者,犹如刘备得赵子龙也。”朱元璋道。

    “想必送纸条,为我们解围的人,也是林兄了。”徐达说道。

    念义点了点头,朱元璋瞪大了眼睛,说道“先生真是高人啊。”

    “原来是兄台献计,才能使得守城军士打败元军的啊。”常遇春说道。

    “主要是朱将军和各位兵士的功劳,在下只是尽了微薄之力呢。”念义说道。

    朱元璋说,不习惯大家叫他将军,四个人就各自报了生辰,以后四个人就以兄弟相称了。朱元璋老大、林念义老二,常遇春老三,徐达老四。四人发挥各自的优势,整顿军队,操练士兵,做好应战的准备。

    “报,元朝军队在外面叫阵。”士卒乙说道。

    “这么快就来了,念义,你看我们该如何行动。”朱元璋说道。

    念义想了想,说道,“元朝军队的粮草在南面二十里处,他们已经在此地停留两个月之久,我想他们一定有充足的粮草,我们派一队人马,趁着他们出兵,营帐内留守士兵较少时,烧毁他们的粮草。后方失火,粮草被烧毁,必定军心不稳,从正面和侧面出击,形成包抄之势,相信此战定可胜利。”

    “念义,真是条妙计啊。”朱元璋说道。

    “此战的关键在于烧毁粮草,而烧毁粮草的重任就交给三弟了。”念义说道。

    “二哥,我保证完成任务。”常遇春笑着说道。

    “切记,烧毁粮草后,立马返回,不可恋战。”念义说道。

    “二哥,那我做什么呢。”徐达说道。

    “你守候在东门,待大哥带领士兵从南门杀出去以后,你就去东门杀出去,从侧翼击溃元军。”念义说道。

    “知道了,二哥。”徐达说道。

    这场战争以朱元璋的完胜告终,和州之困就此解除。

    “告诉将士们,今天晚上准许大家喝酒狂欢,但一定要遵守纪律,不可酒后闹事。”朱元璋说道。下面的将士们都兴奋了。“二弟、三弟、四弟,今天我们四个兄弟,好好地喝一场酒。”四个人点头同意。

    “第一杯酒,我敬二弟,我朱元璋能得到你,真是有幸。你不仅帮我们解决了和州之困,还大败元军,长我军士气。来,干了。”朱元璋说道。

    “大哥,如果不是您当初救我一命,小弟早就死在元军手里了,这杯酒应该是我敬给您的。”念义说道。

    “兄弟,咱就别客气了。干了。”朱元璋说道,两人都把酒喝了。“这第二杯酒,是一杯赔罪酒,来,三弟,当初你来的时候我羞辱过你,大哥先干了。”

    “大哥,是小弟不会说话,所以才闹出这个事儿。是小弟的错。”常遇春说完,就干了酒。

    四个人喝了很多,徐达和常遇春都喝醉了,朱元璋去了自己的房间,念义也回到了自己的房间。为国效力,为民族的觉醒而努力,念义,迈开了第一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