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事命局
字体: 16 + -

第7章

    冬天眼瞅着就要过去,春天悄悄来了。气温还很低,老人们说,一打春,人身上的汗毛孔就张开了,身子骨会觉得更冷。不过,天气再冷也是冻人不冻水了。

    春种秋收,繁忙的春务劳动开始了。家家户户都一样,胸膛里还呼吸着乍凉的空气,心底的热潮却按耐不住地升腾起来,象池塘里不住气的水泡。不管去年的收成好孬,也不知道今年是否风调雨顺,“庄稼不收年年种”,这是老来语了,夹带着往年的遗憾,寄托着未来的希望,大伙精神抖擞地挽起衣袖,裸露着粗糙通红的手掌,拿出搁置了一冬的农具,仔细擦拭着,磨砺着,修补着。

    铁匠铺里人头攒动烟雾缭绕,汉子们吸着自家种的旱烟,粗旷地说笑着,盘算着,满腹的打算都与知己的乡亲共享。盖房子,外出打长短工,嫁闺女,娶媳妇,一番番热腾腾红火火的山村美景,映照着铁铺熊熊的火焰,伴随着铁锤的奋力击打,迸射出耀眼美丽的火星,人们那份痴迷的向往如同滚热的铁器伸进水里,爆发出“吱吱”的声响,浓郁的白气迷漫了大伙儿明亮的眼睛。

    春天不仅改写着自然的景色,更象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胚胎孕育进大地,膨胀的热力感染着角角落落,陶醉着世间的万物。土壤开始松软,池塘里的冰层悄悄融化了,水开始泛蓝色,树枝开始柔软发绿,芽孢鼓胀起来,背风朝阳的旮旯里,小草已经探出了初生牛犊的头颅。

    谷良的回巢夜探,让谷山俩口子心里实落了很多,血脉是割舍不断的,再怎么流落也还是惦记着老窝,虽说没能拴住这匹野马,他们相信儿子早晚会回来的。老头子谷山心里实实落落地盘算着,赞同着自个的心思,不停地点着脑袋,竟然渐渐养成了习惯,怎么也改不掉了,进进出出象只不停啄食的老公鸡。谷穗和奶奶看着,都偷着好笑。

    谷山俩口子同样卷入了春忙的劳动里,生活的残酷早把山里人训练成了铁的意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春种秋收。夏日锄禾日当午,冬日蓄肥寒透天,一年四季,劳碌已然深深扎进了山里人的神经,想停也停不下来,一旦不能劳碌,生命也就丧失了火热。

    儿子的出走曾让谷山俩口子看不到太阳,垂暮之年的日子本打算破罐子破摔,麻木得连对膝下的骨肉也丧失了温情。可儿子的夜探归去,在谷家的天空下捻亮了微弱的灯光,夜色一下子不再死寂冷怯。

    脑袋里添加了温馨的水波,肉体也就升高了温度,冬季不再漫长,生活的滋味哪怕还是苦辣酸甜,也让舌根“啧啧”生津。

    “老头子,打春暖和了,咱得赊点鸡崽喂了。”老伴念叨着。

    “呃!”老头子磕打着一窝子烟灰,揉搓着膝盖,多年的老毛病了,夜里老是疼得睡不塌实,“我跟山里亲家合计合计,他家养着不少狗羊崽,借咱两只,当年就能下崽,一窝下好几个哩。”

    “闺女都没了,人家还认你?”老伴使劲摇着头,认为老头子精明的不是地方。

    “能怨咱?!”老头子另一番说道,“是咱掐死她还是毒死她的?糊涂!领进家门,咱可是打心里疼惜,吃了咱多少好粮食呀!怪就怪她命薄,没给咱多生养几个。唉!就算她死了,不是还养了个闺女吗?好孬也管他们叫姥爷姥娘!他们寻思得开,跟咱走好了是多门子亲戚。俗话说:亲帮亲,抓把灰就比土热!他们白便宜拣了个外孙女,要说不认亲,得是咱不认他们。就算良儿以后再娶一个,他们不照样多了个添还闺女?好事都成他们的了,好帐赖帐他们算得清楚。”

    谷山的一番话合情合理,说得老伴也象母鸡一样频频点头:“敢情这样就好了,借两只羊喂着,秋后就能哺生不少,还他们两只,咱还能变点钱哩。咱老了,脸面不值钱,可咋说穗儿也是个女娃子,老邋遢下去不好看。良儿要是再回来,咱哪有脸面交代,再说穗儿一落地就死了娘,也没疼过一天!”

    谷山紧紧闭上了嘴巴,扭身收拾锄头去了。谷穗是他的心病,封建老脑筋让他不喜欢孙女,打小对孙女的痛恨在儿子面前丢尽了老脸,可期盼儿子回来的希望又似乎拴在了孙女身上,或许儿子知道家里有了孙女就能回来过日子。谷穗在老头子的心里就是颗疼痛的后槽牙,拔了,嚼不动饭粮食,不拔,真是咯硬得慌。

    唉,看来是前世的缘法,托生在咱家里,不是讨债的就是还债的。老头子在心里安慰着自个。

    人手是山村宝贵的资源,众人拾柴火焰高。看看人家,几个膀大腰粗的大小伙子,虽说闲时整天让爹妈操心生气,可一伸手,家里地里的活儿就一眨眼干完了,剩下的功夫就忙着盘算别的养家发家的门路了。瞅瞅自个家,儿子不在,老伴哮喘,稍微一动就喘得跟老母猪似的,喉咙里拉风箱一样“呼哧呼哧”作响,听在耳朵里心尖子都哆嗦,老捏着把汗,生怕她一口气上不来憋死了。她要真的伸腿走了,这日子可咋过哎!再看看孙女,拉屎撒尿还不利索的尿泡娃子,除了会吃会玩,又管啥用呢!还得拉扯她活命哩,冤孽呀!

    生活的重担压在了谷山干瘦的肩头上,时光似乎退回了从前,儿子小时候不也是这样吗?还不照样熬过来了!俗话说:只有享不了的福,没有受不了的罪!穷人富人活的都是一口气,这口气只要断不了,日子就能过下去!再说了,还有儿子哩,不在跟前不等于没有儿子!想到这里,老头子觉得腰杆似乎硬朗了起来。

    人们看到谷家老少一起动手,老头子是主力,老伴帮衬着,孙女小狗似的跟着。笨鸟先飞,俗话说:不怕慢,就怕站!没有人手就白天晚上不歇手,别人早完工,俺们也落不到哪里去!老少三口,老头子白发苍苍,老婆子气喘吁吁,小孩子诸事不懂,情景可怜又可叹。

    别人家在特别忙碌的季节往往会找人帮忙,谷山清楚儿子不在家,自家没力量偿还人情,也是窝囊了大半辈子的缘故,宁肯自个受苦受累,轻易张不开嘴求人,怕别人冰冷的拒绝。人情在于礼尚往来,没有回报的礼仪似乎不多,世态炎凉在头脑耿直的山里人身上表现得更为直接。

    吃苦耐劳是山里人合格最基本的条件,山村容不得好吃懒做的人,力量有大小,本事有高低,重要的是要肯干,要勤快,两头见星星似乎是对勤快人最高的褒奖。谷山老俩口真的可以骄傲地说清楚满天里星星的数量与位置。

    跟殷实人家不同,谷家没有肥壮的骡马牛羊,积攒不下肥壮的肥料。猪圈里的那头瘦猪,也许是嫌弃猪食清汤寡料,也许是迷信说法猪圈方位不对,整天学狗跳墙。别人家的猪吃饱了躺下就睡,身上的膘眼瞅着长,可谷家的猪养来养去都快两年了,还跟只半大狗似的,身材瘦小得倒也跟家境应景合辄,三五天挤下几颗算盘珠子似的粪蛋,拉不出肥硕的粪便,没法囤攒下足够的肥料上地。

    贫瘠的田地太需要肥料滋养了,缺乏肥料的土地勉强长出的庄稼,也跟婴孩头上的毛发似的癞了吧叽的,不是光棍秸杆就是凑合着结点干瘪的果实。粮食越少,人畜越吃不好,长不出喜人的肥膘,也沤不出肥壮的肥料。恶性循环,穷的越穷,富的越富,难怪说富人家的猪也膘肥体壮呢,先别说喂猪的泔水桶清楚体现出穷富的巨大差别,连猪圈里沤出肥料的成色也是家境好孬的铁证。

    庄稼一朵花,全靠肥当家。谷山尽力靠不懈的劳动弥补肥料来源的不足。青草茂盛的季节抓紧割草造土肥,把草剁烂了,用池塘水湾里淤积发黑的烂泥搅拌均匀,严严实实地糊成一道土丘,利用日晒高温让草在烂泥里发酵肥化,来年春天就能当成肥料运到地里,但毕竟原料是草,发酵的能量有限,肥力短暂而且肥劲不足。

    还得另想法子积攒肥料,自己没有不会四处踅摸吗?古山点着脑壳子子寻思着。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