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年到白发
字体: 16 + -

第15章 红色的硬皮书

    实柱子分在一队,队长赵汇祥刚刚二十二岁,是新一代年轻的干部。工作上,赵汇祥走的是群众路线,将群众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将一队社员们是否满意作为衡量自己工作成败的标准。将能不能多产粮食、多解决群众的困难作为自己行为的准绳。与老支书和大队长唯我独尊、唯令是听的工作作风截然相反。凡事他都征集一下社员们的意见,解决问题都要求尽善尽美。比如:今年这块地种啥,那种地种啥,咋样管理,收成咋分配,劳力咋样调谴等等。

    除了广泛采纳社员们的意见之外,更多的方法还来源于他的智囊团。赵汇祥在学生时代因智商不是太高,学习成绩总是在中游徘徊。因而对聪明好学,成绩优秀的同学总是投以羡慕而敬佩的目光。

    如今当队长了,周围的人多了,总少不了有出心眼儿,定心骨的,不过人多嘴杂,众说纷云,很难统一起来,很有必要建立一个智囊团。自己是年轻人,智囊团的成员也得年轻。因为年轻代表着活力,积极。

    实柱子的聪慧,在雁来泊是很闻名的。虽然比自己小几岁,但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所提的意见,却是很有见识的,自然是智囊的成员之一。曾与实柱子同班同学新近才高中毕业的熊家老二熊福德,要算是泊上不多见的文化人儿了。这几年在县城里念书,认识人多,见识广。也是智囊团的一位成员。智囊团里除了实柱子和熊福德两个年轻人,还有赵汇祥的一位本家老哥哥赵宝祥,人老实巴交。庄稼地里的活计样样通、样样精。在田间管理上是一位好帮手。三人智囊团成员各有分工,各负其责。实柱子管决策,这块地种啥,那块田种啥,以及劳力的调遣;熊老二负责队员的账目和田里收入的分配;赵宝祥负责庄稼管理。人虽然是智囊团旦的成员,但在上工方面却谁都不能误贻。这是赵汇祥给他们定下的制度,说是要廉洁制队。以身作则。

    当赵汇祥带领着实柱子他们认准了一队的地块时,太阳早巳经溜进了被窝。月亮也挂上枣树梢头。如华的月光透过密匝匝的枣叶子撒落在路面上,斑斑驳驳。树干上粗糙的枣树皮手扶上去,一动就噼啦啦地响,动静很殷实给人以稳重的感受。

    倒是陆陆续续张开的枣花放出一股股幽香,钻进人的鼻孔里,甜甜的。皎洁的月色中,依稀看见许许多多勤劳的小蜜蜂,依然围着枣花采蜜,它们上上下下,起起落落,嗡嗡的,忘了回家一样。又像是在加班干活。

    在岔道口临分手的时候,赵汇祥对实柱子他们说:晚饭后咱们到宝祥哥那儿开个会儿。合计合计都是种啥好。福德你先算好咱队总共多少地亩,等会儿我给个底子。

    实柱子脚踏进门槛的时候,娘已经将饭盛在碗里了。实柱子匆忙地洗了把脸,端起碗便狼吞虎咽地吃了个底朝天。实柱子擦了擦嘴角的饭渣对娘说:您早歇着吧,赵汇祥说开个会儿。您不用等了,掩齐了门就行。

    实柱子一边走一边用食指剔着牙缝儿里的食物残渣。刚刚吃过晚饭,浑身一股股热,额头上渗出了汗珠,出了门,迎面而来的微风送来一身凉爽。温柔的月光象流水一样静静地泻在乡村大道上。土坯房的背影映在宽敞的村路上周周正正的。

    进了门,赵宝祥一家老小正在吃晚饭。吃的是刚能饱人的粗茶淡饭,但他们却吃得很香甜。庄稼人就是如此容易知足。赵宝祥让了让实柱子,实柱了说我已经吃过了你们快吃吧。实柱子坐在炕沿上,向炕里顺眼望去;一张鞋样儿,盖着厚厚的一本书。挪开鞋样儿,展现在眼前的是一本《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红色的硬封皮,正面镂刻着马克思恩格斯两个人的头像,金闪闪的。信手翻开一看,里面夹的满是鞋样子,大大小小,有大人的,有小孩的、有棉鞋样儿,有布鞋样儿。书却不缺页。

    赵宝祥媳妇是泊上有名的巧媳妇儿:”鞋做得最受看,无论谁家大人小孩作双鞋都要请她给剪个鞋样子,拿回来照着做。宝祥媳妇也留着一份夹在书本里,要是谁家的丢失了再来索要。这样就夹了满满一书本的鞋样子。按泊上的辈份,赵宝祥喊实柱子为叔。可赵宝祥岁数长,实柱子就称他为哥,称他媳妇为嫂子,宝祥媳妇喊实柱子“小叔公”。

    实柱子问:“老嫂子你夹鞋样子的这本书哪里来的?”

    “跟亮庭叔要的,咋啦?小叔公”

    “噢!’

    “想看呐,念过书的人就稀罕书。这样吧,你拿本没用来跟我换吧,我好夹鞋样儿”

    “好”看看该聚会的人还没齐,实柱子一留烟跑回家。娘问“这么快”实柱子说“我找本书”:一本是小学语文第三册,另一本是小学数学第三册,看看都没有啥用处,拿着就跑。换了书,宝祥媳妇问“这书好么?我不识字,纸可是挺硬的。”

    实柱子头也不抬,看着书说“好、好”。

    会议决定泊东六十亩白沙地种地瓜,泊西一百八十亩水浇地种玉米、小麦;泊南四十亩旱田种五谷杂粮和棉花。接下来的一个难题是解决瓜秧和种粮食。他们决定由队里统筹统支。

    计划执行阶段的第一个任务是砌瓜炕,沤瓜秧。瓜炕的结构是一个半地下结构,上面搭上棚架,摆瓜放瓜,在下烧火提温。一切就序队长安排智囊团的成员轮流值班烧炕、看秧。

    转眼间半月的时光过去了。秧出土了,黄黄的象刚出壳的小鸭子的绒毛,看上去很脆弱,瓜秧由黄到绿,由弱到强,一团团一簇簇熬是喜人。这半月间尹士龙来视察过两次,看了看瓜秧的长势,问了问值班看秧的情况,走的时候脸上带着狰狞的笑容。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