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这个冬天结束过后我却感觉意犹未尽,那种寒冷的天气一直持续到院子里堆起来的雪完全化掉大概有一个月或者更久,但我仿佛不那么觉得反倒只希望它可以更加漫长些。我知道是那些让人垂涎的肉香依然在作祟,不管是炖的肉汤还是红烧的肉块,直到外面的冰雪完全消融,寒潮完全消退,冬天干冷的气息渐行渐远我都无法完全从那种心满意足的美食享受中完全自拔。这些都源自楚平王的恩赏,尽管对我的先生没有大张旗鼓地表彰与抬举,却也没有比这更为切实而婉转的肯定了,何况我的先生也不希望弄得人尽皆知。但这种不动声色的肯定与赏赐是否还有其他更为深层次的意味,或者是某些我完全没能察觉的目的?我不知道。而我是不是应该把这一段故事写下来,记录在那些竹简里呢。可惜整个冬天我都没有提过笔写过什么,当然并非我有意偷懒或者没有动过这种想法,因为即使是最简单的将以往书简上的内容进行抄录的事我也没有做成。有一天当我整个人坐在案前预备抄录某些过往竹简上的文字时,只感觉拿起的那只被冻住的笔会随时碎裂了一样,笔尖上毛刺已经结满了冰晶,而墨盘上的墨汁也几乎凝固了。而我也不觉得自己的手在被冻得发抖的情形下还可以拿稳笔写好一个字。我一直记得就可以,没有非记下来不可的理由。我觉得自己是不会忘记这些事的,即使我没有记着也不代表我忘记了,将来的某一天因为某件无关痛痒的事我一定可以想起来。而我的先生也跟我说不用在这个时节费这个气力做这些文字记录的工作,天气好转些不如出去走走,不要闷在屋子里。这些事可以来年开春转暖了再做。
冬天,南城那些密集而交错的街道看起来要比其他的季节冷清的多,以至于几乎完全无法想象往日里那种人头攒动的情形。代代相传的居住经验使得人们都知道在大雪过后要及时把各自门前与屋顶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因为一旦天气转暖雪化了以后雪水就会顺着房顶上的缝隙漏进屋子里,同时不断开化的雪水也会让房屋周围的土地变得泥泞,地基也会因此变得松软从而导致房屋倾斜甚至坍塌。受限于南城那种拥挤而逼仄的空间,清理出的厚重积雪在四通八达的街巷中几乎无处安放。人们只好滚起一个又一个雪球并把这些雪球推向与北城相隔的那条宽阔的大路边上。为此这条大路两旁堆砌出了两条串珠般的雪球,这道奇特的人工雪景让人不禁觉得惊奇又诡异。后来即使是在雪已经化去大半而城里城外的道路都清晰可见之后,南城的人们也并不怎么出门,街道上依然人迹稀少;与之相反的是北城里的贵族尤其是那些将门子弟,他们没有那种南城居民们长期闷在屋子里烧炭取暖的习惯,他们在父辈的带领下背弓别剑骑马结伴而行,呼号着狂野张扬的调子出城冬猎。守卫城门的军士在这种寒冷萧索的时节也变得格外慵懒而笨拙,省去了往日里那些形式化的盘查询问,为这些冬季猎手们大开方便之门,作为相应的回馈他们在收获甚丰回城之时也会丢给城门卫兵们一打兔子或者一头鹿之类的野味,彼此在相安无事的默契里各取所需。
在高高的城墙上看这些骑马的猎手们在白茫茫的原野上驰骋是无法切实感受那种激情与血性的,远远看去他们都像是在雪地里缓慢地蠕动爬行的黑影。这个冬天有时我漫无目的地正走在南北城交界的那条宽广的大路上时,也许某一刻脑子里的确闪过那么一个念头,亲眼近身看看甚至体验在雪后的城外冬猎的情形,哪怕只是看看城外那种辽远广阔的雪景也好,但这个想法并不强烈、我甚至不愿意继续待在外面,更不要说真的出城了,外面真的很冷,冷得让人不愿意多走一步路。我走在这条路上只是不得已服从我先生的吩咐而已,他把平王赏赐的那件裘皮大衣丢给我说让我出去说这样出门就不会那么冷了,我将来总会要适应这种寒冷,他又说我出去哪里都可以,城里或者城外任何地方只是不要闷在屋子里就好。我知道在这种盲目的独行中任何一线宛若游丝的冒出想法也可以很轻易地影响本来看似毫无目的的路线。我也许就是因为那个闪念在一种犹犹豫豫的迟疑中不知不觉靠近了东边的城门。临近城门时守城的卫兵就发觉了我的靠近,他们对这样一个身着裘皮大衣却不骑马的人一定感到奇怪,远远地就露出一副警觉而狐疑的样子等待着盘问我。“你是谁,要出城干什么?”我硬着头皮回答说我是这个城里典史官先生的弟子。至于出城干什么?我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没有想好,哪怕是一个胡编乱造的理由也没有。于是只好楞在那里。而他们对我的回答明显也并不满意。因为我没有告诉他们我要出城干什么而我也的确没想好我出城干什么。难道我可以跟他们说我只是想出城看一下雪景?这个理由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我们只好彼此都在一种尴尬的沉默里傻站着。过了一会儿,尽管他们似乎也觉得我不像一个会做什么坏事的人,只是在我周围来回踱着步子搓着手取暖而我也只好站在原地不动却也没有让我离开的意思,就好像在等待我编好一个合适的出城的理由一样。我没能编出那么一个理由,不管是外出打猎还是探亲访友,在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都不怎么合适,这都是说不过去的。我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感到无所适从。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一阵哒哒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紧促,我赶紧侧身让在路边一回头便看见四个人骑马疾行而过。“唐氏司马家里的人,”一个卫兵说道,“还是那么傲慢,一个招呼也不打。”我忽然想起来自己在哪个时候哪个场合也许见过那个领头的被称为唐家司马的重臣,在某次祭祀或者某次庆典群臣毕集而我又恰好在场的时候?可我并没有看清。正这样想着,又听见策马回身马嘶鸣的声音,我望向城门方向看到那个人骑着马渐渐朝我这里走来。我逐渐看清这个中年男人,他身披着棕黑色的茸毛斗篷,里面裹着一套紧致的黑色皮质甲胄,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靴,腰间露出一截精致雕纹剑柄,他的脸色蜡黄仿佛因为寒冷又显得有些刻板,眉毛粗重而棱角分明,眼神坚毅而犀利,随即熟练地翻身跳下马,一边朝着我走一边以一种雄浑敦厚的嗓音问道,“是本朝卜尹观从先生门下的弟子吗?“我点头称是。虽然我知道我的先生的确有兼任卜尹这样一个算命卜卦的官职,但也知道那不过是一个有名无事的闲差,因为他似乎也觉得这是个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虚职进而更重视典史官的身份与工作内容。我也因此从不在别人面前提及他卜尹的身份。而基于礼法上的尊敬也不会正面提到他的名字,只称作先生。但我对这个据称是唐家司马的人实在一点印象也没有。他又是如何知道我与我先生的身份的呢?他似乎一眼看出了我的疑问,却也没有同我讲明,径直问我是不是要出城。我说是的。守城的卫兵们对于这突然发生的一切感到目瞪口呆,只有纷纷让开道路。他完全不正眼瞧那些守城的卫兵,牵着马和我一同走出城门外,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我看另外三个人已经下马在等着他了。一个背弓别剑的壮士,一个弱冠素服的男子,一个及笄束发的女孩。他的家臣、他的儿子还有,他的女儿。走近些看清这三个人我立时这样想到。“你穿的这件大氅,就是我女儿缝制的,”他一脸骄傲地看向那个女孩,“在这个城里只有她才有这样精致的手艺。这这样的大氅原有两件,原本都奉送给了平王。我知道后来这些都被赏赐给了你家先生。可你穿着看起来有些大了,等过几年你再长高长大些却也刚好。你叫什么名字?“子不语,我恭敬地回答道,我的先生不希望我多说话。“那你刚才准备出城是要----?”没等他问完我便紧接着回答道,只是走走。但他却因此露出一种恍然大悟好像什么都明白的表情。我不确信他真的理解我的意思或者想法,因为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出城的目的,我更加不清楚的是他如何就知道了楚平王那次看似隐秘而低调的赏赐,又或者其实对于这些豪门贵族来说王宫内外都有他们的眼线,没有能瞒过他们的事情?“留下你们年轻人聊吧,看起来你们也不情不愿。“他以一种稍显遗憾而无奈的语气对着他的大儿子和小女儿说道。进而又用略带自嘲的口吻命令那个壮士,“走,我们去打猎。“他们敏捷地反身上马扬鞭而去,不多一会就消失在远方的田野里。
(本章完)
冬天,南城那些密集而交错的街道看起来要比其他的季节冷清的多,以至于几乎完全无法想象往日里那种人头攒动的情形。代代相传的居住经验使得人们都知道在大雪过后要及时把各自门前与屋顶上的积雪清扫干净,因为一旦天气转暖雪化了以后雪水就会顺着房顶上的缝隙漏进屋子里,同时不断开化的雪水也会让房屋周围的土地变得泥泞,地基也会因此变得松软从而导致房屋倾斜甚至坍塌。受限于南城那种拥挤而逼仄的空间,清理出的厚重积雪在四通八达的街巷中几乎无处安放。人们只好滚起一个又一个雪球并把这些雪球推向与北城相隔的那条宽阔的大路边上。为此这条大路两旁堆砌出了两条串珠般的雪球,这道奇特的人工雪景让人不禁觉得惊奇又诡异。后来即使是在雪已经化去大半而城里城外的道路都清晰可见之后,南城的人们也并不怎么出门,街道上依然人迹稀少;与之相反的是北城里的贵族尤其是那些将门子弟,他们没有那种南城居民们长期闷在屋子里烧炭取暖的习惯,他们在父辈的带领下背弓别剑骑马结伴而行,呼号着狂野张扬的调子出城冬猎。守卫城门的军士在这种寒冷萧索的时节也变得格外慵懒而笨拙,省去了往日里那些形式化的盘查询问,为这些冬季猎手们大开方便之门,作为相应的回馈他们在收获甚丰回城之时也会丢给城门卫兵们一打兔子或者一头鹿之类的野味,彼此在相安无事的默契里各取所需。
在高高的城墙上看这些骑马的猎手们在白茫茫的原野上驰骋是无法切实感受那种激情与血性的,远远看去他们都像是在雪地里缓慢地蠕动爬行的黑影。这个冬天有时我漫无目的地正走在南北城交界的那条宽广的大路上时,也许某一刻脑子里的确闪过那么一个念头,亲眼近身看看甚至体验在雪后的城外冬猎的情形,哪怕只是看看城外那种辽远广阔的雪景也好,但这个想法并不强烈、我甚至不愿意继续待在外面,更不要说真的出城了,外面真的很冷,冷得让人不愿意多走一步路。我走在这条路上只是不得已服从我先生的吩咐而已,他把平王赏赐的那件裘皮大衣丢给我说让我出去说这样出门就不会那么冷了,我将来总会要适应这种寒冷,他又说我出去哪里都可以,城里或者城外任何地方只是不要闷在屋子里就好。我知道在这种盲目的独行中任何一线宛若游丝的冒出想法也可以很轻易地影响本来看似毫无目的的路线。我也许就是因为那个闪念在一种犹犹豫豫的迟疑中不知不觉靠近了东边的城门。临近城门时守城的卫兵就发觉了我的靠近,他们对这样一个身着裘皮大衣却不骑马的人一定感到奇怪,远远地就露出一副警觉而狐疑的样子等待着盘问我。“你是谁,要出城干什么?”我硬着头皮回答说我是这个城里典史官先生的弟子。至于出城干什么?我突然发现自己其实没有想好,哪怕是一个胡编乱造的理由也没有。于是只好楞在那里。而他们对我的回答明显也并不满意。因为我没有告诉他们我要出城干什么而我也的确没想好我出城干什么。难道我可以跟他们说我只是想出城看一下雪景?这个理由连我自己都说服不了。我们只好彼此都在一种尴尬的沉默里傻站着。过了一会儿,尽管他们似乎也觉得我不像一个会做什么坏事的人,只是在我周围来回踱着步子搓着手取暖而我也只好站在原地不动却也没有让我离开的意思,就好像在等待我编好一个合适的出城的理由一样。我没能编出那么一个理由,不管是外出打猎还是探亲访友,在这种冰天雪地的环境中都不怎么合适,这都是说不过去的。我在这种进退两难的境地里感到无所适从。就在这个时候我听到一阵哒哒的马蹄声从远处传来,越来越清晰也越来越紧促,我赶紧侧身让在路边一回头便看见四个人骑马疾行而过。“唐氏司马家里的人,”一个卫兵说道,“还是那么傲慢,一个招呼也不打。”我忽然想起来自己在哪个时候哪个场合也许见过那个领头的被称为唐家司马的重臣,在某次祭祀或者某次庆典群臣毕集而我又恰好在场的时候?可我并没有看清。正这样想着,又听见策马回身马嘶鸣的声音,我望向城门方向看到那个人骑着马渐渐朝我这里走来。我逐渐看清这个中年男人,他身披着棕黑色的茸毛斗篷,里面裹着一套紧致的黑色皮质甲胄,穿着一双黑色的皮靴,腰间露出一截精致雕纹剑柄,他的脸色蜡黄仿佛因为寒冷又显得有些刻板,眉毛粗重而棱角分明,眼神坚毅而犀利,随即熟练地翻身跳下马,一边朝着我走一边以一种雄浑敦厚的嗓音问道,“是本朝卜尹观从先生门下的弟子吗?“我点头称是。虽然我知道我的先生的确有兼任卜尹这样一个算命卜卦的官职,但也知道那不过是一个有名无事的闲差,因为他似乎也觉得这是个无关紧要可有可无的虚职进而更重视典史官的身份与工作内容。我也因此从不在别人面前提及他卜尹的身份。而基于礼法上的尊敬也不会正面提到他的名字,只称作先生。但我对这个据称是唐家司马的人实在一点印象也没有。他又是如何知道我与我先生的身份的呢?他似乎一眼看出了我的疑问,却也没有同我讲明,径直问我是不是要出城。我说是的。守城的卫兵们对于这突然发生的一切感到目瞪口呆,只有纷纷让开道路。他完全不正眼瞧那些守城的卫兵,牵着马和我一同走出城门外,在离城门不远的地方我看另外三个人已经下马在等着他了。一个背弓别剑的壮士,一个弱冠素服的男子,一个及笄束发的女孩。他的家臣、他的儿子还有,他的女儿。走近些看清这三个人我立时这样想到。“你穿的这件大氅,就是我女儿缝制的,”他一脸骄傲地看向那个女孩,“在这个城里只有她才有这样精致的手艺。这这样的大氅原有两件,原本都奉送给了平王。我知道后来这些都被赏赐给了你家先生。可你穿着看起来有些大了,等过几年你再长高长大些却也刚好。你叫什么名字?“子不语,我恭敬地回答道,我的先生不希望我多说话。“那你刚才准备出城是要----?”没等他问完我便紧接着回答道,只是走走。但他却因此露出一种恍然大悟好像什么都明白的表情。我不确信他真的理解我的意思或者想法,因为连我自己也不清楚我出城的目的,我更加不清楚的是他如何就知道了楚平王那次看似隐秘而低调的赏赐,又或者其实对于这些豪门贵族来说王宫内外都有他们的眼线,没有能瞒过他们的事情?“留下你们年轻人聊吧,看起来你们也不情不愿。“他以一种稍显遗憾而无奈的语气对着他的大儿子和小女儿说道。进而又用略带自嘲的口吻命令那个壮士,“走,我们去打猎。“他们敏捷地反身上马扬鞭而去,不多一会就消失在远方的田野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