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之如来密码
字体: 16 + -

第十二回 和亲嫁女最为高

    话说,世人常把西牛贺洲的西部,习惯性的称之为大印度国。而事实上,所谓的大印度国,从来就不是一个单独存在的国家。



    千百年来,这片被恒河之水润泽的神秘土地,不但分布着大小不等的十六个部落小国。而且每个部落国中,都保持着与众不同的传统与特色。



    比如末罗国一直以种姓确定身份高低;迦尸国则始终保持着左手排便,右手吃饭的良好习惯……等等。这些优秀传统风俗,在本部落世代沿袭同时,有的还会被它国学习仿效。对于增强各国间的亲善认同,产生了极大的促进与推动的作用。



    但由于恒河两岸的部落国众多,有些部族因风俗过于保守陈旧,虽经数百年的沿用,却依然得不到普遍的赞同与认可。



    位河北岸的拘萨罗部族一向坚定的认为,所有女子都是由猪、牛、马、羊等牲畜脱生而来,自降临人世那一刻起,就不该有任何地位。甚至在女儿出嫁时,也要在选在月黑风高的夜晚,将人偷偷送到男子家中。



    他们这种对妇女的极端歧视,不可避免的遭到世人的鄙夷与唾弃。当时整个恒河流域联姻结盟之风盛行。接儿送女的车队在诸国间穿梭往返,几乎没有一日停歇。唯独拘萨罗的街头,清冷无比。莫说部落国之间的联姻,就是普通百姓间的嫁娶,也难觅踪影。



    拘萨罗六世王清楚的知道,联合交融,带来的是强大繁盛。孤立自封,就意味着衰弱消亡。若为一项传统的保持,最终使自己的国家被吞并奴役,那是每个自强的族人都不愿看到的结果。



    于是,在他的倡导下,拘萨罗人经过几代人不断的探索和努力。终于在五十年前,抛弃旧俗,开始了崭新了婚嫁方式。



    他们大力提倡媒灼定情,吉日迎亲。为了从根本上提高妇女的地位,每户人家在女儿出嫁时,无不准备大量的财物,赠送给男方。以期女儿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受到公主般的待遇。



    可拘萨罗人千不该,万不该。最不应该做的,就是在提高妇女地位的同时,夹杂进嫁妆这个因素。



    当一部分拘萨罗人站在路边,眼见富足家庭的送亲队伍汇成长河,各式嫁妆,堆积如山。不可避免地在脑中渐渐形成一种错误观念。他们又开使坚定的认为,只要生了男孩,富足、奢侈的生活就会主动送上门来。



    更有一些到了婚龄的男子,在媒人面前,累累抬高价码,如果女方的嫁妆达不到自己的满意,宁肯毁弃前约,也不要送到门口的女人。



    随着这种风气愈演愈烈,穷困的家庭只能想尽一切办法筹措财物,嫁出女儿。可当女儿出嫁后,轻者债台高筑,重则倾家荡产。一次婚姻,竟成了人们半辈子挥之不去的噩梦。



    于是,拘萨罗人被逼上绝路,年轻的父母们为了避免日后受到要挟,一生潦倒。只要生下女婴,便立即被抛到荒郊野外。甚至还有人干脆捂口鼻、浸水缸,以种种残忍的手段,一杀了之。拘萨罗族女子的地位在经过短暂的提高后,很快又一落千丈。



    此时拘萨罗的王位,已传至第十世子孙。面对国家里出现的这种严竣形式,十世王不得不召集臣僚属下,共同商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众大臣商议了数十日后,无计可施。十世王只得亲自出面,将已在家中清养数年的首席大祭司再次请出。



    大祭司的祖上乃是拘萨罗一世王的表弟。当年二人携手打下江山。一世王封表弟为国中首席大臣。任祭司职,并世代传承,永不退位。



    这位大祭司蒙祖荫,十岁掌职。到七十岁时已辅佐过三代君王,在拘萨罗国内向被尊为第一智者。因年事已高,数年前回到家中静养。得拘萨罗王相邀,不得不重新蹬上朝阶。



    老祭司经过深思熟虑,乃上奏曰:“传统一旦形成,再想立即改变,谈何容易。但我王也不必为此忧心冲冲。臣有一计,却不知当讲,不当讲。”



    拘萨罗王乃道:“爱卿有话,但讲无妨。”



    老祭司道:“以老臣看来,男多女少的局面非但不是我国的短处。一旦时机成熟,反可以成为拘萨罗强盛的根本。我王只需颁下一旨,准许同性间寻找情感宣泄。则 民心自安矣。”



    拘萨罗王大为不解,乃曰:“男女居室,为夫妇之大伦;燥湿互通,乃阴阳之正窍。迎风侍月,尚有荡检之讥;断袖分桃,难免掩鼻之丑。人必力士,鸟道乃敢生开;洞非桃源,渔篙宁许误入?设黄龙府潮水忽至,何以御之?”



    老祭司曰:“大王不必担心,近年来,老臣我静养家中,于闲暇时发明出一种印度神油,有了此物,一切难题,应刃而解。”  



    拘萨罗王大喜,道:“既有此神物,孤无忧矣。”



    老祭司又奏道:“治国之道,上行则下效。我王虽用老臣之谋,但民心不可愚。还需大王以身做则,亲为典范。”



    拘萨罗王大惊道:“什么?你的意思是——要将我后宫的美女,都换做男人么?”



    老祭司笑道:“大王误会了。臣向闻,玻璃者,乃传说中最贵重的宝石。自今而后,一切在同性中寻找真爱者,不但应谓以玻璃人的称号,臣还希望,即日起,正式确立大王子为国之储君,加封其为琉璃王,以彰显我王对这项政策的鼎力支持。”



    拘萨罗王听罢,欣然准奏。乃连颁数道王命,将此议传遍全国各地。



    转眼间,十年过去。拘萨罗王逝世,琉璃王继承大统。



    拘萨罗王当初制定的国政,虽得到了国人一致拥护。但仍没从根本上解决重男轻女的现象。随着女婴的出生率持续减少,拘萨罗国连年大旱,土地龟裂,满城腥臭。拘萨罗族的男女比例已到了可怕的百之比一。而自男风盛行以来,民众再没了顾忌,玻璃人在街头勾肩搭背,做尽丑态。哪怕长了五根修长柔嫩的手指,都成了众人疯狂争抢的对象。



    面对种种令人堪忧的局面,琉璃王再难泰然处之。忙使人至老祭司家中,求问良策。



    老祭司此时已病体沉疴,下床不得。只能修表一封,呈上朝堂。



    琉璃王,展表细看时,却见其上仅有一句话:“是时候了!”



    琉璃王经三日三放苦思冥想,终于恍然大悟,道:“果然高明。”乃立即征集了一支十万人的玻璃大军,沿恒河而下。先后攻克鸯伽、末罗、迦尸、苏罗婆等周边数国。



    琉璃王英勇善战,残忍嗜杀。每战过后,所俘女子全部带回本国,男子则一率斩首劈头。



    至此“劈颅琉璃王”的大名,威震恒河两岸。拘萨罗国也一举成为大印度境域内的最强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