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花记闻
字体: 16 + -

第九章:(二)

    第九章:少林未平江湖风云起,一心赶路怎料误他途



    老头子手一拍,说道:“妙啊,这就是太祖的妙处。你们这些人岂能理解太祖爷的意思。”底下有的人不乐意了,什么叫你们这些人,正待掰扯两句。没想到老头子又开始讲了,“这初始啊,朝中大臣与百姓也都是这样想的,但是谁也不敢说。你想想这结拜兄弟都被撤了,其他人还敢说什么。这江翰徽啊,一看自己的奏折被准,心里还挺高兴,虽说不能回长安吧,但是杭州也不错,江南之地,烟柳如画。待日后年老,一纸奏折上去,回长安也不是什么大问题。留下家小在东京国公府,自己只带了几个随从便跑到了杭州去了,游山玩水,访友问道,曲水流觞,那是好不快活呀。可是到底自己半辈子征战沙场,几年下来,如今技痒,可又无仗可打。前话以表,江翰徽天赋异禀,对各种武器无一不精。一日无事,突然想要自创武功,此念头一起,从此江翰徽犹如疯魔一般,开始闭关修行。一年后,江翰徽刚刚出关,此时一封圣旨到,命江翰徽即刻返京。江翰徽到京后,便被召入皇宫,三日才回,太祖亦三日未朝。第四日,太祖宣布任江翰徽为殿前都指挥使,直接向太祖负责。江翰徽受昭以后,率领步军一万,驻扎于杭州城西八十里的镇子上,迁徙住民,不准外人进入。两年后,此处撤军,只留数百人在此,并成为新镇甸,名永治镇。后来据传此处原本是太祖陵寝之地,所以才会如此隐秘,并且让自己的异性兄弟亲自主持修建,以为永久。但一年后,太祖驾崩,葬于永昌陵,令人着实称奇。世人皆以为那此处便为废陵,却未想到江翰徽俩年前回京交差,再次辞去殿前都指挥使之职。而后太祖驾崩之后,便带除长子以外全家安家于永治镇。修建一庄园名曰望北庄。此时闲言风语遍起,都在推说为何一个废陵竟使得开国功臣,太祖异性兄弟守望。几年后,太宗南巡,夜宿望北庄。江翰徽与太宗彻夜详谈。太宗南巡归还,赐名御陵庄,世代相传。此后,每位御陵庄主都是皇帝亲封。此时,江湖遍地相传,御陵庄守护的废陵原本就不是修建给太祖。据传太祖未驾崩的几年前的夜晚,曾密召一道人入宫。而那时江翰徽上表辞官未准,几天后太祖态度逆转,准江翰徽所奏,与此事有莫大关系。据宫中所言,此道人入宫是因为太祖让其推算大宋国运。其所推演如何,已不可知。但是太祖从那时起,便性情有所变化。而后两年后突召江翰徽入京。二人密商要事,是因为那道人为太祖上表一法,太祖两年后终于采纳,并让自己的异性兄弟亲自掌控全局,以保万全。江翰徽领命来到永治镇修建此陵。太祖死后遗诏便是关于此陵的由来,并说此陵之内的东西关乎大宋存亡之所在。而太宗南巡亦是亲自入陵观察,以印证遗诏所说。归京便改了庄名,升任江翰徽之子江华为枢密副使,将护国公之爵位改为世袭罔替。一时间更是印证此前所传之说。所有人都在猜测这座陵寝之中到底所藏何物,有人传说,曾见过半夜在御陵庄外看到数百辆大车的车队,上边装满金银珠宝,都是从大宋被灭之国运送来的,珠光宝气,萦绕不绝。这个车队进到御陵庄,再次出现时,车上没有装载任何东西。也有人传说,此地为大宋龙脉之所在,修建此陵是为了镇住龙脉,永世为大宋所用。那时江湖是众说纷纭啊。”所到此时,老头子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而底下鸦雀无声,众人也听的口干舌燥不知是天气,亦或是书中之事。“您老快点啊,咱都等着呢。”过了一会儿有人喊道,“急啥,这天还早呢。我老头子不得歇歇啊”,听得此话,众人也觉得此话不错。于是纷纷讨论那陵里到底是啥宝贝,一下子炸开了锅一般,吵闹不绝。楼上的女子此时亦在思索刚刚所说之事:这回要去的地方来头如此之大,但是为何却从未在江湖上听说过,这次要不是爹爹说起,我都不知道有这么一个庄园。



    



    那老头子歇够了,“哎哎,听还是不听了。”“当然听了,您老继续。”众人应和道。“那老头子我就继续啦。那时江湖就如同你们刚刚这般。有道是三人成虎,这说着说着,有人可就动了歪念头了。这里边到底有个什么东西,进去看看不就知道了吗。于是有胆大的人开始夜探御陵庄。然而皆是有去无回呀。这有人一看,单枪匹马不能成事,那就几人一起前去,然而又是杳无音讯。江湖上诸人此时才逐渐意识到御陵庄里有些不对劲。然而这些却在侧面印证了御陵庄确实有些什么,否则不会有高手在里边。整个江湖都在更加热烈的讨论,仿佛那里边就藏着无尽的宝藏与奇妙的东西。终于黑道上的人按耐不住,江南长江水匪蛟龙帮,与杭州地界响马将军寨,两家合伙偷袭御陵庄。却未想到第二天御陵庄南四十里的树林里挂满了两百多具尸体,江湖震惊。而与此同时,自称御陵庄庄主的江翰徽开始在江湖上行走,其为了震慑黑道恶贼,十天之内连挑了五十二家寨子,十五个帮派,无一活口,一时名动江南,江湖上无一不称奇。而后,江翰徽自南向北,虽口说请教,然实则立威,连败泰山,九华山,等各大门派,大小七十余战,无一败绩,已然武林称雄。此时江湖上早已无人再敢明面上打御陵庄的主意。俗话所说,木秀于林,风必摧之。江翰徽如此之行径,惹得江湖上各大门派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于是众人商议,齐上嵩山,请当时少林住持天湖大师出面主持公道。然天湖大师一代高僧,宅心仁厚,心怀菩萨之心。告知众人江翰徽杀了黑道上诸多恶贼,虽杀念太多,却实属替天行道,而如今与各门派交手,又无杀人,属武林纷争,少林属佛门圣地,不可管束红尘俗事。天湖大师这样说,然其弟子被这些人蛊惑,争强好胜之心一起,少林达摩堂座下四大弟子不辞而别去往江南御陵庄,四人大败而归。而后当时达摩堂首座亦按耐不住,前往切磋,亦败。一时间少林与御陵庄之间争斗不断。天湖大师虽再三禁止,然习武之人好生想起,必要比试。眼见得局面收拾不住,江翰徽亲上少林赔罪,以安少林众人之心。江翰徽以实情告知天湖大师,并非其闹事,行走江湖实属无奈,不愿他人在骚扰御陵庄。二人闲谈之后,相谈甚欢。天湖大师闭门三日与其交谈。而在这三天里,江湖上却早沸腾不已。原来江湖各大门派放出风去,说是江翰徽上少林只为挑衅,天湖大师为武林着想,与江翰徽约定好与十日后,在太室山顶比武切磋。一时间天下英雄皆往嵩山赶来,以求观此一战。二人知道后,便知此事已无法回头,骑虎难下啊,他二人必须赴约。转眼之间,那日就到了,太室山顶人满为患。中午时分,二人如约而至。大战一触即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