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明末帝
字体: 16 + -

第10章 内阁首辅

    沉龙殿作为皇帝的休息睡觉的地方,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沉龙殿分内外两处,内殿是休息睡觉的,除了皇帝极其信任的人,没几个进过内殿。

    外殿则是帝王闲来无事,下下棋看看书,大致是用来招见大臣,玩乐的地方。

    魏忠贤和田尔耕也没这个资格,至少现在的朱由校是这么认为的。

    朱由校摸着木椅的雕刻,做出冷漠的表情说道:“魏忠贤,你应该知道今早发生的事了吧?说说吧。”

    魏忠贤一听,心中有些慌张,他早知道今早皇帝关了二十来个太监宫女的事,全部都关进了镇抚司,一个上午,全部都死了。

    私通大臣,泄露帝王内事,也算死有余辜了,可是魏忠贤奇怪的地方不在这,在他的记忆和印象中,朱由校可是很少“亲手”杀人的,为人算是和气的了,可是这一次,有点狠啊,一出手就是二十个。

    而他魏忠贤算是太监大总管了,出了这篮子破事,他自然逃不了干系,所以魏忠贤马上就吩咐亲信再进行了一次大检查和清洗,结果扫出了一百来个大小太监宫女,真是吃里扒外的东西,已经全部被他“处理”掉了。

    以他和朱由校的感情,应该没什么问题,但是魏忠贤也保不准,朱由校变化太多了,就好像和以前不是一个人似的。

    “陛下,此事是老奴监管不力,泄了内事,老奴已经令人又审查了一番,共查处一百六十九人,男一百一十三,女五十六,还请陛下阅过,请陛下恕罪!”

    魏忠贤把早就写好的记录表递了上去,然后跪在地上,低着头,没有再说一句话。

    朱由校有些想笑,我本来就打算处罚你,怎么自己就想了那么多。

    不过不用自己亲自吩咐,就洗一批人出去,也是好事,虽然不可能完全杜绝这类事件,也可以起到降低泄露和起到震慑作用。

    那一百六十多人的下场,可想而知,以魏忠贤的手段,定是生不如死几天,然后再死。

    “嗯,干的不错,朕本来就没打算罚你什么,起来吧。”

    “谢陛下!”

    魏忠贤擦了一把冷汗,真是越来越难琢磨陛下心思了,一会打雷刮风,一会晴空万里,一会阴雨密布,难伺候,难伺候。

    朱由校看向站在一旁的田尔耕,问道:

    “田尔耕,那天统军搞的怎么样了?”

    “陛下,天统军的分配工作和初步统计已经完成,陛下是否要看看?若是需要,臣现在就回去拿。”

    “不用了,过几天朕会亲自去看看,天统军现在有多少人?”

    田尔耕听到这句话,心里一慌,他就知道朱由校会问这个问题,若是深查下来,这些年他们自己贪的兵饷钱也不少,怕是要出些问题。

    “回陛下,原有二十二万人,经过臣调查和整合,现有九,九万八千人。”

    朱由校听到九万两个字时,有些惊讶,虽然猜到了会表里不一,但是没想到能这么少,这和字面上差的太大了,这可是皇帝内军啊,朱由校记得一卫最少也有五千人,现在这。

    “那你抓了多少人?又给朕收了多少银子回来。”

    “回陛下,共五十七人,其中有羽林左卫大将军李华山,金吾后卫。。。。”

    “嗯。”

    本来这声“嗯”没什么意思,听到田尔耕耳里就好像是疑问,暗意是:你还要藏多久,还不如实招来。

    “扑通”一声,田尔耕跪在地上,额头死死的贴在地板上,那壮硕的身子居然微微发抖起来,连语气都变得不安和恐惧:

    “臣,臣有罪!有罪!臣自入朝为官九年,收了私银二十六万,古玩字画三百余幅,田地百亩,还有,还有,请陛下网开一面,臣不敢了!不敢了!”

    朱由校被这一出整懵圈了,你这是干什么呢,刚刚魏忠贤让我懵了一下,现在你也要来?难道这就是“思想迪化”?

    我可什么都没问,你自己就招了?朱由校知道田尔耕绝对贪了不少钱,二十六万,呲呲,一百万银子还勉勉强强。

    不过现在还不是办田尔耕的时候,田尔耕有一定的才能,且到目前为止没干过什么伤天害理的事,留着比杀了更好。

    放眼整个官场,也没几个没收过钱的,朱由校觉得,田尔耕和那堆大臣比起来,简直就是善人级别的了。

    “田尔耕,你还要骗朕么?”

    “臣真的只有这么多了,真的没了啊,陛下!”

    田尔耕那副表情,看起来也不像是假的,难不成这个世界线的田尔耕没那么坏?朱由校纳闷不说话的时候,魏忠贤可是吓坏了。

    若是皇帝办了田尔耕,自己也跑不了,自己少说也贪、收了两三百两万银子了,干的脏事没百八十件也有五六十件,虽然和那些大臣比起来算少,也能死个十来回了。

    “田尔耕,你可知罪?!”

    “臣知罪!知罪!望陛下开恩啊。”

    “呵呵,那就好,朕打算在京郊外建一处收养流民乞丐的“流民村”,你可知该怎么办?”

    没办法啦,明朝穷啊,办这流民村,钱还不少吧,十万上下银子应该要吧,地朱由校有,钱也有,但不能用在现在,这个事上。

    日后的吃食该怎么处理,杂事谁去管,都是个问题,既然田尔耕有钱,不如就让田尔耕先接了这个盘,日后再慢慢改善。

    流民问题是一定要处理的,就先拿京城来试试看,再是整个京师地区,乃至全国。

    “知道知道,费用全由臣出,不用陛下担心,那些大明落难百姓,以后就是臣的亲人朋友,一定善待。”

    在朱由校的暗示下,田尔耕很快就会意了,就这样,两人从“台阶”上走了下来。

    从田尔耕口中得知,这次整合清扫排查,抄家都抄出了二十三万两现银之多,这大明的贪污腐败,真的是严重的很。

    “那朕让你们调查百官的事,办的怎么样了!”

    “禀陛下,已经查的七七八八了,再有七天左右时间便能完成。”

    “那就好,记住,要仔细查,一个都不能放过。忠贤,你这个人嘛,应该对流民村多加支持和帮助,懂么?”

    朱由校不知从哪里掏出一锭银子,扔在桌子上,笑呵呵的看着魏忠贤。

    注意,是扔。

    魏忠贤顿时就明白了,朱由校这是没直说,暗意是自己干的事皇帝也知道,可能是看在这么多年情分上,就不说出来追究了。

    但是流民村自己得搭点银子进去,给个十万两银子就差不多了,二十万也不亏,二十万银子换皇帝的信任,值!

    “就这样吧,天色晚了,朕要休息了,若是有事明日再谈。”

    “那臣二人就先退下了,”“嗯。”

    在外面玩了一天,朱由校有些小疲劳,自己简单洗了个澡就回内殿睡觉去了。

    说到洗澡,第一次时可是让朱由校好生不适。

    洗个澡居然还有太监帮你洗,哇,尴尬的要死,便说以后洗澡一个人洗就成,可就为这事,朱由校和赵通义等人也僵了半天。

    莫非这古代皇帝都没想羞耻心的么,自个可是正儿八经的良好青年,虽然是很爽,但是真的接受不来。

    接下来的几天朱由校闲的发慌,每日的日程:上早朝,回殿睡一会,起来批奏章,吃饭,睡午觉,批奏章,吃饭,睡觉,上早朝。

    只有上朝时熊廷弼和那堆大臣们的冷枪暗箭能让朱由校有点乐趣,三大营和天统军的总体体系也开始逐步完善,流民村也建了起来,还有十几天就可以完工住人。

    乾清宫时不时还会传出朱由校的吼叫声,其中不乏粗鄙之语:

    “靠!忍不住了,老子要去浪!批个屁奏章!”

    站在门旁的赵通义默不吭声,他已经见怪不怪了,而且朱由校也吩咐,让他不要来打扰他,说是调节控制情绪什么的。

    这几天朱由校一批奏折,没一会就会生闷气,严重时还会大吼大叫,说一些他没听过新词语,估摸着大抵是那些大胡子洋人的语言。

    乾清宫内,朱由校趴在御案上,面前是一沓沓小红本子,小蓝本子,粗略一扫也有近百本,这什么鬼啊,难不成什么事皇帝都要亲自看一遍?

    某省某城要修个庙,上奏。

    什么地方要种一片树林,上奏。

    某位排的上名的大官家里出了什么大事,上奏。

    某地某种粮食大产丰收,上奏。

    ???

    朱由校怎么有种在批清朝奏折的感觉,明朝的奏章都是这玩意?不应该啊,内阁的票拟哪去了?

    你们倒是体谅下皇帝啊,皇帝也很累的,以前还觉得那些不勤政的皇帝太懒,现在明白了,不是皇帝懒,是那些勤政的皇帝们太“变态”!

    在深受这些垃圾奏章坑害的第三天,朱由校在上早朝的时候发话了:

    “内阁首辅,陈思民,可在?”

    明朝内阁的权力在前期是较低的,到后来,内阁权力越来越大,已经超过了丞相,其中一个权力就是所谓的“票拟”,虽然是诸辅臣商量,但实际都是首辅来决定。

    本来吧,天启年间皇帝不理政事搞木头去了,政事就给了魏忠贤,还有内阁的辅臣们处理。

    现在倒好,直接不干了,全部推给皇帝,朱由校都怀疑他们是不是故意的,想借此暗示朱由校,批改奏章太麻烦了,您回去玩木头吧,这些小事交给我们就行了。

    假如原来的天启皇帝,可能已经打退堂鼓,回去玩乐了,可惜,此朱由校非彼朱由校。

    在朱由校的记忆中,现在内阁首辅应该是叶向高,而现在的首辅叫陈思民,兼礼部尚书,一个长的很憨厚的老头,而且体格高大,和那些武将比起来也差不多。

    虽然长得憨厚,其实贼的很,但胆子比较小,典型的有贼心没贼胆,干过几件脏事,不过都没涉及大问题。

    走在百官前排的一个高大老者缓缓走出,一脸恭敬的说道:“臣在。”

    靠,好一个舔狗样,可惜舔到最后,你会一无所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