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求
字体: 16 + -

第四章 名落孙山

    应考之人最怕的就是放榜之日,有人欢喜有人忧。大红榜上会把前三甲最出色的文章张列出来以供人品读。文天安看着榜上的三个名字,前几日与自己喝酒之人分列状元,榜眼,探花。文天安由看见了他们的文章,自嘲一笑,想来还是自己太天真,没有了再看下去的打算。回去坐在仙客来的酒楼里,吩咐小二上酒。



    店小二打听了近日是放榜的日子,瞧瞧这主知道是没有考好的,每年的虽然屡见不鲜,但都是别人家店面里的,自己家里住的不是官宦人家就是富贵门地,打通关系没有不上榜的,这样的真是少见。于是立马去准备,自己也算是头一遭此后这样的主。



    正想着门外进来了两个人,一妇人年龄不小了,穿着什么都是上等打扮,身后跟着的侍女一身衣服也是造价不少。店小二上完了这边的酒,立马就低头哈腰的上前去。谁知她们理都不理,不禁让店小二啐了一口狗眼看人低。不过下一秒就有点蒙,一来是猝不及防被掌柜的打了一巴掌,二来是看见掌柜亲自接待二人没有怠慢,便更加蒙了。



    自己家的掌柜的可是传闻与太宗皇帝有交情,尽管市井里的说法不一,但是当小二曾经看见过英王殿下与掌柜的曾经平起平坐便时,便相信了传说中的所有版本。如今却毕恭毕敬的对待这二位奶奶,难道是女皇不成?不能吧,都城早就不是长陵城了,女皇如今应该在洛安啊?



    妇人被安排在一张干净的桌子边坐下,一旁的侍女也紧贴其左右,较有兴致的看着周围的一切。侍女小声问道:“夫人,刚才的掌柜可是宇文大人?”



    妇人轻轻点了点头,似乎不愿意聊这个话题,问道:“婉儿,你没有来过长安?”



    被称作婉儿的姑娘急忙回道:“夫人,婉儿自小在里面长大,从来没有出来过。”



    妇人一笑说道:“今天是放榜日,一会儿状元要游街,应该是颇为热闹。”



    “今年的状元郎是谁啊?”



    店小二学了乖,边端着上等的好茶水边搭话说道:“今年的状元郎是司马家的大公子司马阳。”



    这时一旁的文天安已经大醉,听到这里一声嗤笑,起身欲离开。店小二一把抓住说道:“客观,您还没给钱呢!”



    文天安笑道:“店家,我有满腹诗书能不能兑换一顿酒钱?”



    店小二一愣,真是今年怪事特别多,笑道:“客观,您那个可不值钱,您这是想吃霸王餐。”



    文天安哈哈大笑:“店家,倘若我是当今状元您还会找我要钱吗?”



    店小二鄙夷道:“如果真是那样我自然不能要钱,可是您不是啊,前三甲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不像一些穷书生,没有家世硬冲场面,这仙客来没有银子您可是不能轻轻松松的离开。”、



    文天安大吼道:“你去把三甲叫来问一问文章是不是他们写的,那三篇放榜文章皆出自我的笔下,你说我该不该当这个状元!”



    “客观,您这是做梦呢。您要是说有一篇是偷盗您的,我去与老板说说,老板心软兴许就把你放了,如今这个谎可是圆不上。”



    “倘若赴京赶考就是这样我也无法上榜了,要钱没有,我只有一条命给你收下吧。”



    一旁的妇人对婉儿笑言:“每年的科举舞弊都屡禁不止,今年不知闹得如何,只是这个书生怕是喝多了,没有那么离谱的事。”



    婉儿点头,起身说道:“穷书生,你既然满腹诗书,可否容我问上一问。”



    文天安也吵得累了,还喝了许多酒说道:“说。。。说来听听。”



    接下来的一幕着实有趣,但凡是读书之人,皆以四书五经为最。叫做婉儿的女子自幼饱读诗书,自认可以问翻了这满口胡言乱语的书生,却被这昏昏欲睡的穷酸小儿对的无话可说。连妇人也起了兴趣,随口问了几句诗词歌赋。文天安醉的不省人事,却是仅凭着习惯便答了上来,丝毫不差。店小二一窍不通,问道:“两位贵人,这书生是不是喝多了胡言乱语啊。”



    婉儿摇了摇望向妇人,妇人说道:“你刚才说上榜之文都是你写的,可能再一字不差的写出来?”



    文天安终于醉的昏睡了过去,没有答上妇人的话。妇人摇了摇头说道:“无论是真是假,如今都木已成舟了。”



    婉儿点点头说道:“如果是真的翻案,不仅让科举变得无信,还得又搅起风波。小二,这个人的钱我们付了。”



    “贵人,这人的住店钱还没有付,即便是付了酒菜钱,恐怕小的还是得踢他出去。”



    “总共多少。”



    “纹银二百两、”



    婉儿倒吸了一口冷气,这点钱对他们来说着实不算什么,但是却赶得上平民百姓家好些年月的花销,竟然被这穷书生几日花完了,不仅气氛的踹了他一脚说道:“酒钱我付,店钱就免了,我再给你二十两,劳烦你把他拖到不远处的草垛里,让他睡那里吧。”



    店小二脸上乐开了花:“好勒客官,您说了算。”



    此时此刻,世子姬隆坐在马车上出神着望着前方,问道:“刘叔,你可知父亲为何让我出城?”



    “世子殿下放心,这不就送您回去了吗?只是让你在洛安露个脸。那个时候,你在城里不合适。但是明天预计三公主会来,你不在又不合适。所以让你出去几日,今天还要送你回去。今天晚上殿下就别睡了,免得后半夜天凉得了病。”



    “我又不是娇生惯养的,”姬隆没有放松深情,而是紧绷着自语道:“我听闻陛下前日离开了洛安,可是与这有关?”



    被叫做刘叔的人不说话,自顾自的驾马车。



    “备马!我要速回长陵!”姬隆吼道,见刘叔不理睬,便欲跳车。



    “殿下别急,英王殿下没那么不爱惜自己的性命。”



    “怎么,动手的另有其人?”



    刘叔只是说道:“殿下,我与英王殿下乃是生死之交,不会看着他往火坑里跳。此番送你出城只是为了稳妥起见,倘若真的被那些文官参了一本,也好反驳。”



    姬隆才静下心来,为自己驾车的人从小就叫他刘叔,刘姓是大姓,被叫做刘叔的人很多不足为奇,倘若说此人是英王府里的刘瘸子,一定会让人肃然起敬。此人乃是江南人士,科举三次不中,怒而弃文从武,太宗皇帝末年天下仍未太平,大周国南北边境战乱不断,北方有大将军白羽堂镇守,南方便是有此人才得以平定,在军中几十年摸爬滚打练就了一身硬本事,文武兼顾,当年素有北白南刘之称。后来战场上被敌军射了一毒箭,勉强保住性命,才不得不退出兵营,入英王府门下做个管事。传闻当年英王从军,与他有过命的交情。是以世子殿下也不敢对他太过无礼。



    姬隆闭上眼睛,叹到:“但愿如你所说,真有人有那个胆子去刺杀。”



    “殿下,这个话不能乱说的。”



    待文天安醒来后,已经是傍晚。迷迷糊糊看见几个光头看着自己,文天安才发现自己躺在了一堆稻草之中,原来这些和尚要搬弄自己身下的稻草。心道了一声惭愧,自己只记得吃了霸王餐,好生丢了读书人的脸面。抬头看见了不远处的仙客来,想来自己的行李还留在那里,只得硬着头皮去讨要。



    店小二时不时的偷听二位奶奶所说天下奇人异事,不禁暗中竖起了大拇指,这二位聊了一下午,以她们的见识即便不是洛安皇宫里的人地位也低不了。正想着,却见那个中午喝醉的书生前来,原来是想要回自己的行李,店小二不免又一噘嘴:“我说少爷,您那些物件值二百两白银吗?不值这个数还不跑掉偷着乐去?”



    文天安正要反驳,店里面被妇人叫做婉儿的姑娘站了起来,说道:“你们这些穷书生摆阔,没有本事中榜到头来分文不剩,好在中不上榜,做了官还不得祸国殃民。”



    文天安道:“我落榜了我认,随你怎么说。”



    “真不知你们这些儒生读书何用!难怪人说百无一用是书生。”



    文天安怒道:“怎么,学佛门整天念经讲慈悲对那些战乱家破人亡的百姓就有用?学道家修行炼丹求长生对那些饥饿的百姓就有用?大周国轻儒,难道不是悲哀吗?”



    婉儿不待反驳,便有一光头笑呵呵的探过头来,向文天安问道:“施主刚刚是在蔑视佛法吗?”



    文天安看也不看哼道:“我只是在说事实,你们又凭什么看不起读书人!”



    说到这,他忽然觉得声音不对,便回头一看,十几个和尚在对他怒目而视,唯一的一个笑眯眯的正是刚刚说话的那个,不过看起来更瘆人。



    “我只是......就事论事。”文天安有一点点心虚。



    “没有关系”笑和尚说道:“只是施主对我佛有些偏见,此地离白马寺不远,不如去少坐几日,也好化解这误会。”



    “我我...不去了,我只是落榜的书生,准备拿了行李就出城了。”



    “施主客气了,还是随我们去吧。”



    于是,婉儿就看见一众和尚拖着文天安走了,向着白马寺方向渐渐没了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