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生求
字体: 16 + -

第二章 儒生书门

    自古长陵人显贵,抬头颔首,均能看见说这是某个官员的亲戚,就连窑子里的红人,也没准是哪个皇亲贵族养的。所以好多人挤破了脑袋来长陵谋生,为的是得到长陵的户籍,自然比别人出身高出不少。



    文天安满脸堆着笑容的向守城门的军爷一笑,军爷也报以一笑,随后叫来两个人来着重查这个装书生的小子。心想你小子就栽在这一笑上了,瞎傻笑什么啊,搞得军爷我浑身不舒服。文天安刚刚还幻想着长安繁华,此时便被人搜身搜得一穷二白,想着进城还需住几日才行,正要骂娘,猛然间头上一个身影飞过,看身手便知是江湖高手,守门的军爷都骂骂咧咧的拿着刀去追赶。



    文天安低头见地上躺着那位军爷丢下的自己的银票,未来得及欣赏这千古城楼,便抱起来急匆匆的进城里去,迫不及待要会一会自古英雄来往的地方。



    然而长陵城终归让他失望了,放眼望去,街头的人来人往虽然不在是少数,但终归没有传说中那般富饶。只因如今这中原九州姓的是武,而非周啊。自女皇登基,一来彰显其功德,二来不愿意在姬家的大树下乘凉,另立门户,迁都洛安,带走了长陵六分气运。如今这条龙脉苟延残喘,好歹将英王姬桓留了下来。京门人显贵,不是京门就另说了。女皇上位以后,科举之外多了武状元,群臣力荐,好歹让天下士子登高的机会还在长陵城,才锁住了这条龙的死门。复周的人都说英王凭借这股子气运,早晚会再登龙椅。



    当然失望归失望,既然是要考状元的总不好扭头就走。长安城里照样有人吆喝着江湖秘籍,神丹妙药,脱去了那层权欲熏心的皮,留下的反而是百姓的淳朴。文天安来到一家客栈,名曰“仙客来”,这名字可有讲究了,不说别的,这一路走来,书生看见的大都是这一个名字,开了分院也不该挨着啊。出来的店小二将汗巾那么一搭,颇有几分奸商的味道。文天安倒是不在乎,开口要了一间上房,但是说出的价钱还是吓了他一跳,肉疼的拿出了平常百姓人家够花一月的银子,狗日的才知道这家才是真正的“仙客来”。不是神仙谁会有这么多钱!传闻太宗皇帝落难于此,店家曾经救过他的命,待太宗皇帝登基之后,亲笔书写其门匾,赐金边,扬言有大周在便有仙客来。文天安抬头看门匾上的皇印,知道店家没有骗他。后来女皇登基,迁都洛安,也没有断其烟火,大概也是感念当年救太宗皇帝之情。



    这次如果不能中榜可真是亏大了,怕是只能一路乞讨回乡了。文天安这么想到,想起当初自己扬言不名满天下不归乡的壮举,不禁有些心虚。正在想着有几个同为考生的人便徐徐走来,向文天安施礼。文天安回礼本不想多做纠缠,却莫名其妙的被捧了起来:“能在这仙客来要上房的公子,必然不是一般人物,敢问公子师从何门?”



    原来长陵洛安先后两个都城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却大多是豪门都是互相认识的,谁家的公子请了哪家的老师大多门儿清。所以既然同是考生,问门第不如问师从。



    文天安笑而不语,令其他几个考生更感深不可测,纷纷做起了自我介绍。领头家世最大,乃是文渊阁大学士司马门之子司马阳。还有一个脚步轻浮瘦弱不堪,一见便是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主叫做王怀,其父是当朝兵部尚书,当年好歹是马上将军,可见虎父犬子即便在大周也比比皆是。还有一个是礼部尚书之子高玉,生的倒是守身如玉的面像,倘若不是其恶名远扬,在长陵城外几十里就被人叮嘱骂了皇帝也不能骂高家人,皇帝好歹是人心,高家可是蛇蝎心肠,文天安都信了他也就是柔弱一书生。文天安一一还礼,但就是没说自己的出身,只是说了自己的姓名。



    偌大的两座王城,姓文的世家还真没听说,难不成是化名?几个人正在胡乱猜测着,门外传来一阵喧闹,远远骑马走来一队,领头一人颇为年轻,鲜衣怒马,身上的绸缎皆是上品,人们纷纷议论着这是英王世子殿下回城了。



    世子殿下下马来到仙客来门前,三位皆上前行礼。如今的朝堂姬家和吕家分立朝堂,吃香的,是这些有权势的大臣们,两家都可着劲的拉拢。所以世子殿下也没有故意拉高架子。世子姬隆皱着眉头看了一眼文天安,问:“这位是。。。”



    其他人没来得及介绍,文天安抖了抖衣袖,说道:“庶民文天安,见过世子殿下”



    文天安也同样打量着这位世子,他的家世不可谓不大,英王在高宗逝世后可是当了几天皇帝的,后来无奈吕后权势滔天才禅让了贤人。女皇也自觉理亏,封其为一字并肩王,将繁华的长陵城赠与了英王殿下。眼前的人是英王的独子,可见是这长陵城最大的官二代。



    姬隆一来此时听见了身边的三个高官子弟将书生渲染的多么神秘,二来真正读书之人和靠一身衣服撑场子的人委实不一样。姬隆的父亲英王是当过皇帝的人,从小耳濡目染多少也学会了看人。面前的人长方脸蛋,器宇轩昂,有几分文曲星的相貌,尤其和另外三个人站在一起鹤立鸡群,气场瞬间就显现出来了。姬隆还礼言道:“文先生客气,姬隆有礼了。”紧接着他开口相邀说道“我们同龄人难得聚在一起,不如我请客,预祝各位金榜题名。”



    另外三个纷纷称是,世子殿下请客怎有拒绝之理?唯有文天安略显犹豫,世子唯恐他拒绝说道:“文兄莫非要拒绝不成,这长陵虽然不比洛安,却也是少不了好酒楼,大可以随意挑选。”



    文天安情知躲不过去说道:“既然世子如此说,我便不推辞了,只是能不能别叫我文兄,怎么感觉怪怪的?”



    姬隆大笑言道:“好的文兄。”



    正如姬隆说的,长陵城不及如今都城洛安,但是山珍海味一样不少,毕竟这里大小住着一个见皇帝不下跪的王爷。今天世子请客的地方唤作醉花楼,这地方听着就让男人喜欢。可是委实不是读书人来的地方。文天安百般推脱才将身边的女子推开,不过菜品确实是不错。传闻这里的厨子是前朝的皇家御厨的后生,被人花高价在乱世卖了命,来到醉花楼卖弄手艺,说起来大周王朝也不过几十年啊,来吃的人纷纷赞不绝口。酒水也不差,喝得姬隆并几个大家子弟极是开心。姬隆借着酒水问:“几位皆要应考,敢问一句谁可当状元啊?”



    高玉倒最是会说话:“必然是我们司马大公子,论家学渊源,本届考生无人能及啊。”



    司马阳喝多了只是笑着逗弄着身边的美人也不答话。而王怀见高玉捧了司马阳,自己闲着也不是办法就说:“倘若世子应考,必得大魁天下。”



    文天安冷笑不止,端起酒水一饮而尽。



    李隆说道:“你们就不要说些不靠边际的话了,我看状元郎啊,非文兄莫属,不是你们这些草包可比的。文兄可有想说的?”



    文天安也是喝多了,张口便说:“敢问各位,女帝这些年可重视这科举?”



    姬隆一愣,不再说话,看向另外三个人。



    高玉见没人吭声,笑道:“这几年女皇陛下的武举办的热火朝天,加上陛下在未登基之前最是痛恨一个读书人,登基之后更是大力扶持佛教。长陵白龙寺趁势而起,压的儒教抬不起头来。所以啊,这科举的确不太受重视,这才导致大量官宦子弟都来换一纸功名。”



    见没人应声,高玉接着说:“不过这几年出了个柳襄阳算半个儒生,也算找回了些场子,前些日子还赢了空镜大师一场。所以说读书人还是有出路的。”



    “柳襄阳啊,半个儒生”文天安笑道,也是喝多了杯中物:“如高公子所说,科举如此模样,世子殿下参加科举,必然是状元。”



    姬隆沉默不言。



    “不过世子殿下享人间富贵,何苦要去那万象殿低着头呢?所以啊状元郎还是司马公子的。”



    司马阳笑笑也没有说话。



    “除非......”



    只有姬隆竖起了耳朵,听着文天安的下文。



    夜深了,文天安与一众人等都互相扶持着回往仙客来。姬隆停在门口看着对方消失在夜里才准备打道回府。



    车夫问:“殿下,今天好像喝得尽兴啊,记得你最是讨厌这些官宦子弟了。”



    “今日不一样,大概是遇上了有缘人吧。”



    “你说的是那个小子?我查过了,没什么背景,只是装阔绰罢了。”



    “能不能查到他的出生地?总觉得像一个人。”



    “是”



    “也好,不算是迂腐之人。他应该是中不上榜了,你帮我盯紧他,倘若落榜,先不要让他出长陵城。”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