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宣王散打四十六年
字体: 16 + -

第42章 喝茶不是简单的事

    喝茶也是考验对大周忠不忠心的方式。

    前书说过,宣王要求制定了一套喝茶与敬茶的流程和方法,并在全国推广,宣王亲自主持了启动和示范仪式。宣王心里想的是:“借茶道艺术统一人们思想,凝聚共识,凝聚力量。”

    宣王要借喝茶来考验地方诸侯王的忠心程度,他想以小博大,通过一个最简单的“喝茶”考查人心向背、力量对比,而且改变力量的多寡。

    一天,杜伯建议道:“王上,茶策已经施行一年多,据各地报上来的情况来看,黎民百姓比较喜欢和拥护这项政策,已经形成了喝茶种茶的社会风气,还请王上百忙中去视察下,了解真实情况,体恤民情,作出最高指示,以利于下一步改进。”

    宣王道:“择日便去,你也知道我一直很忙,抽不出来时间去视察,今天你提出来,我们就安排一个时间下去,检验一下推广效果怎么样,但是,我们不要敲锣打鼓,我们要微服私访,才能了解到真实情况。”

    于是,杜伯便着手安排宣王去微服私访茶道政策执行情况的调研视察行程及安保事项。据报上来三个方案,他综合的情况判断,他选择了洛邑(现洛阳)作为考察调研方位,将洛阳之东的老君山作为调研点位。

    几次都准备动身了,临时得到内务府的通知,宣王不是要接见地方诸侯来求见,就是接待国外国王或者代表团来访问。终于一天,宣王推掉其他应酬,下决心出宫成行,一则考察民情,调研一下王朝城市和乡村建设情况,再则散心小住。

    洛阳之东有稠梗山,其山势绵绵不绝,风景优美,灵山秀水。此山不简单,因“守藏室史”李耳到此归隐修炼,被道教尊为太上老君,唐太宗易名为“老君山”,沿袭至今。至于李耳他在骊山以东的函谷关披头散发倒骑青牯牛(公牛)装逼的事,我就不在这里炒回锅肉,班门卖弄了,只简单说说他装逼成功后的事吧。

    守藏室吏,相当于中央档案馆馆长,级别不算高,职权不算大,但也是京官,在中央上班,属于“中管干部”了,有些人,一辈子都干不到这个级别和层次,所以,李耳也算是有理想有抱负有行动的有志青年了,也许,他自恃才高八斗,处处好为人师,中央觉得他是人才,但让他去主政诸侯,或者带兵御敌方面,稍微有点“书生意气”的用人风险,所以让他当中央档案馆馆长,这也是人尽其才,用人所长,综合考虑的结果了。

    道德真君李耳骑青牛出了涵谷关,第一站游历之所,先到的洛阳稠梗山修练,三年修成通天仙人,四年修练参悟天地人伦,五年磨刀刻简,终于写成《道德真经》一部,有些年轻人对此书无感,但只要知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句,就算是读过了,在则不肖,知道“道法自然”,也算是内行了;知道法的意思是“遵循”的,也算得上得道之人了。

    您算老几呢?

    传到后世汉代,道教之创始人张道陵将他的理论发扬光大,据此创立道教,成为指导国家社会和个人的一套经典社会行为规范,也是我国土生土长的教派,至今仍然有旺盛的生命力,如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四川青城山,都是道教名山,信众无数,可以这样说,在中国,佛教是表象,道教是内核,儒家是功能。

    这,又扯远了,还是说回来吧。这稠梗山,后世称为老君山。

    当宣王一干人等行至老君山半路,便展开了明查暗访,遇见一个老者:宣王便向他询问老君山的情况,那老人是个智者,是个读书人,说话带着文采,他说:

    “不论是阳春艳丽的辉煌之日,还是阴雨晦涩的暗淡之时,只要你端上一把冬暖夏凉的镐京竹椅,随便地往上一坐,当然,得有一桌一茶,轻呷一口,你便仿佛看见那山上山下,山前山后,村口路旁,到处是一丛丛,一垄垄生机盎然的茶树,那绿色的生命散发着诱人的芳香,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那繁茂的森森古柏,像一团团绿色的墨云在重峦叠叠的老君山上飘荡,眩人眼目,迷人神思。

    听得宣王一行魂牵梦萦,真的想上山去考察一番,体验一回那喝茶的乐趣。

    现代在北方基本看不到竹子了,其实不要惊异,周代那时,秦岭以北的气候、植被和和现在南方的差不多,竹子也是能生长的,不过,只是竹子做成的用器一般是上层社会人们奢侈用具罢了。

    接下来的大老半天,不管是在山下的农家歇脚休憩,还是徜徉于乡间的花径小道,都会听到远近的人们感叹和称赞说:“游老君山不品老君山的茶,等于白来。”然而更令他们如醉如痴的是那古朴的茶俗茶风和茶味。

    美丽富饶的关中大地,独具特色的盖碗茶。盖碗茶初称茶船,相传是轩辕皇帝之女在宁夏平罗县发明,这就是我们后人见到的茶盖、茶碗、茶船三位一体的格局,这也是现代盖碗茶的雏形。到了后世,茶馆不仅是关中人,特别是川西平原蜀国人的休闲之所,也是川西平原蜀国人解决邻里纠纷,亲朋相聚的好去处。老君山的茶廊,当然主要是休闲解困。

    宣王带着一众人等,人模人样地拾级而登,仿佛穿越时空,回返古然,与天师共业,与老子共德,饱览稠梗风光,精领道家深华,走进回廊曲折的茶园,也没有完全按照朝堂上的礼俗,而是象一队普通茶客一样,随意地落座。

    茶园的主人陆居风一派仙风道骨的模样,也没有发现这一群人身份的不同,他们并不认识宣王。这个好理解,那时候,没有电视、广播,也许有画像,但是毕竟和真人有很大的区别,认不出来,太正常了,所以,官员出行,如果不敲锣打鼓,幺喝开道,一般不会有人认出来的。

    沏茶的李小二脸上堆着笑,打着哈哈,热情招呼,噼噼啪啪地摆好茶沏上茶来,那自然与宣王平时在朝堂里、办公室里喝的特供招待茶大不一样。

    陆居风介绍说:各位尊号,请观我的茶:此茶形如雀舌,如梭似毫,汤鲜色亮,清香四溢,芽头在徐徐展开中显现奇观,叶片轻盈向上,立于杯中,好似长在那枝头上一般。”

    宣王不发话。一行中资深茶道者亦不敢插话。一行中有一个来自蛮蜀之地邛崃山江源郡的刀笔小官本来是懂茶爱茶解茶的人,但是他更“懂事”,没有多嘴插话。

    秦川洛邑人种茶饮茶,上诉历史,可至夏商年代以前,传说女娲娘娘补天、后羿射日时即采撷过秦川平原的茶叶泡水喝,不知是不是采了稠梗山上的。

    后来茶叶传入南方蜀地,有史可查的,三国时代已有产名茶的准确记载。古蜀“丝绸之路”向北经秦川平原,商贾即饮秦川平原的茶洗去波斯湾的烟尘,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云“将军身率益洲之众出于秦川。”那将士们临行前喝了秦川平原的盖碗茶,战斗力倍增,所以,才致使诸葛亮“出师未捷身先死”,蜀吴两国归服中原,司马父子完成“三国归晋”的统一大业,否则,历史,将改写,三国归吴?三国归蜀?都有可能。

    李白、杜甫、陆游、司马光、司马相如、三苏二王他们都饮过秦川的茶,他们佳作传世,英名百代,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秦川人民种茶乐业,饮茶成俗,以茶馆为依托,形成独具地方特色的茶文化。客人来了,待茶为先,工余闲瑕,饮茶为乐,人情交往,香茶相赐。

    秦川平原因土质、雨量、气温、光照、无污染等诸多优势、为茶叶生产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远的不说,就说镐京马王镇产的“玉液冰心”,品种主要以晒青、炒青为主,特点是内含物质丰富,具有“色泽翠绿,汤色碧绿,叶底嫩绿”的三大特点。茶叶外形蜷如螺,匀净,有锋苗,汤色清澈明亮,清香持久,滋味悠长,叶底嫩绿,乃茶中精品。

    满三道水时,陆居风说:“这茶是‘一茶二水三精华’,第三次才是真正的茶味。”杜伯忍不住,看了一眼宣王后,问:“请问茶主,此茶名号如何称呼?”

    陆居风说:“此茶不是一般的茶,是宫中周宣王亲自研制,为茶陆子所赠茶种,我历经三年种植研制,逐步形成此茶,但至今没有尊敬的人来命名,我看这位先生面相不凡,一定是在福大贵之人,如果愿意为我的茶命名,那一定是让我的茶香飘千里,传播四方。”

    宣王面露悦色。看了一眼杜伯。杜伯会意,说道:“王上,此茶尚好,可否命名?”

    宣王道:“可”。宣王为此茶命名为“稠梗仙丹茶”。

    宣王和一众大臣端起杯子,细品三道真茶。初品,觉得味很美,淡过之后,有些小苦,又品,苦之后,有些粘嘴,微觉苦得耐人寻味,再品,苦中放香,其味极浓郁,入肚之后,一股沁人肺腑的凉意油然而生。

    品了三次之后,茶味越来越香,丝丝缕缕,绕鼻盘旋,让人回味无穷,于是宣王分咐内庭人员买了若干,分赐给随行的所有陪同人员回去品尝。“不品稠梗茶,枉游稠梗山”,不知何方不肖仙逸之客居然在山上的尊天亭柱上刻下斯语。但是,自始至终都没有暴露自己是大周国君的身份。

    从这些情况来看,宣王的茶叶施政措施执行的是比较有成效的,说明他的决策是正确的。黎民百姓的接受程度是非常高的,甚至已经深入到了生产和生活当中,名山大川的道士、信众自觉研究制造,倡导饮茶制茶风气,黎民百姓,都自觉推广和研究茶道,自觉传承和传播茶道。

    想到这里,宣王越发觉得自己是正确的,是伟大的,是光荣的,是舵手,是航标,是大周王朝独一无二的人,是天之骄子。

    宣王在洛阳如此雅致享受,乃至于沾沾自喜,但是在七百多里之外的镐京,却正在经受一场干旱之灾。可以说耕地干裂,赤地千里,颗粒无收。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眼看就要滑入刀光剑影之中。险、险、险,悬、悬、悬。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了,下回再接着讲。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