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危亡录
字体: 16 + -

第90章 探五国城

    五国城,本来是一个军事重镇,它是生女真五部的头城。哪五部?剖阿里、盆奴里、奥里米、越里笃和越里吉部。

    契丹人为了方便管理,将它们的会盟之城定在离黄龙府(今长春市农安县内)最近的越里吉,也就是五国城(今哈尔滨市依兰县西北)。这里离金上京(哈尔滨市阿城区南)更近,但也最偏远。如图:

    五国城

    所以后来,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将从宋朝俘虏来的赵氏皇族迁往五国城居住,就是为了让他们多受点儿苦,体验一下北国风光,同时方便监视。

    而五国城,则成了赵氏皇族最后的伤心之地。宋徽宗和宋钦宗天天都盼望着能逃出牢笼、重归故土,但这一愿望伴随着他们生命的消逝而永远地长眠地下。于是五国城,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坐井观天。

    五国城

    那么在五国城,宋徽宗他们的结局如何呢?

    在金上京的时候:

    宋徽宗的5名皇后皇妃除韦妃(宋高宗赵构母)落入浣衣院外,其余4人均跟随宋徽宗到五国城。另31位嫔妃和108名婕妤、才人、贵人、美人和御女等,大部分被金国贵族瓜分或下落不明,只有几人回到了宋徽宗身边。

    宋徽宗的21个女儿(帝姬)全部落入金人之手,要么被折磨而死,要么被瓜分做了小妾。

    宋徽宗的29名皇孙女除了宋钦宗的女儿柔嘉公主外,其余的命运和上面的相同。

    宋钦宗的1后1妃,朱皇后不屈而死,朱慎妃随宋钦宗入五国城。

    宋钦宗的10名姬妾和27名侍女,除了2人辗转来到五国城外,其他的命运和上面相同。

    赵氏皇族的34名皇妃中,除了5人安全抵达五国城,其余的命运和上面相同,这其中包括宋高宗赵构的妻子邢氏。

    赵氏宗族子弟,唯有燕王赵俣、越王赵偲、义和郡王赵有奕有记载到了五国城,其余下落不明。

    剧照

    在五国城:

    宋徽宗和宋钦宗的软禁待遇其实没我们想象的那样凄惨,这是后世过分渲染的缘故,目的大家心里明白。

    宋徽宗虽被封了“昏德公”,宋钦宗被封了“重昏侯”,但这只是从精神上的一种侮辱。实际上,“昏德公”属于正二品,级别相当于左右丞、副元帅,俸禄为:“钱粟各一百五十贯石,曲米麦各二十二称石,春罗秋绫各二十二匹,绢各八十匹,绵三百五十两”;“重昏侯”属于正三品,级别相当于大将军,待遇也不低。几年后,宋钦宗还被加封为“天水郡公”,级别又上升一级。

    所以,宋徽宗他们的物质条件应该是不错的,特别是随着金国和南宋战场形势的变化,他们的待遇还越来越好。

    宋徽宗

    此外,从他们在五国城期间的生育情况也可以看出他们的生活条件:宋徽宗在这里生活的几年中,和后妃生下了4个儿子和8个女儿;宋钦宗生了2个儿子、2个女儿,更是活了20多年,直到海陵王完颜亮篡位后,宋钦宗才死去。

    但,这永远也无法改变五国城成为宋人的耻辱之地。而且,海陵王登基后,对南宋展开全面战争,双方关系达到历史最低点,宋徽宗的很多子孙都被海陵王诛杀。

    小说《说岳全传》和民间传说,将徽钦二帝被俘五国城说得极惨,说是囚禁在井中“坐井观天”。给人感觉金人战犯政策特别不人道。

    然而,真相如何呢?

    这要首先要看看同在金国战俘营中的蔡京第五子蔡鞗后来在其《北狩行录》是如何描述的。

    《北狩行录》是一种笔记类的史料作品,学界的评价是评价为“可资异闻”。蔡鞗是同二帝一起被俘的,又同时被迁往金国东北方鹘里改路的五国城。他同二帝始终生活在一起,徽宗十五子赵愕,驸马都尉刘文彦诬告徽宗谋反事件发生后,蔡鞗同“二逆”作斗争中表现得很勇敢、很仗义。在五国城的许多活动他都亲身经历过,亲自参与过,而且所记之事与正史又大体相合,因此《北狩行录》所记述之事应是可信的。

    《北狩行录》记载,徽钦二帝不是住在井里,而是住在有门有窗的住宅中。也就是说,金国是给徽钦二帝解决了比较舒适的住房的。在饮食上,他们自己种植粮食和蔬菜,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按二帝所封的级别,按月发给饷银,并按季发放布匹、衣物。

    尤为令人称奇的是,这部书说,徽宗和嫔妃被俘后生有四子、八女。他被俘9年,生14个孩子,平均每年生1.55个,这个量是可以的,说明这九年中他的身体满不错的,而且,至少由两个女人帮他完成这个量,这也说明金人给他的政策确实很宽松。钦宗的嫔妃在他被俘后也生有子女四人,其中有一女生于五国城。钦宗被俘30年,生四个孩子,虽然比父亲不如,但也够可以的。而《靖康稗史》也说了这个生育情况。看来饮食起居还是不错的,第一保证二帝能与嫔妃住在一起,第二保证作为人类生育的基本营养。如果是生活在井里生活,那么阴暗潮湿的地方,不大可能。况且,父子俩个何以同时在一眼井里与嫔妃们龙凤呈祥?这也不大可能。

    二帝在五国城囚禁期间,尽管远离故土,条件比较艰苦,但却可以读到书,“太上好学不倦,移晷忘食”。他们在五国城可以看到《唐史》以及《春秋》等书。每次读史之后,徽宗都会同臣下相互交流读书的体会,对自己重用奸佞,导致江山丧失而感到深深地诲恨。

    徽宗在囚禁期间心情较好时,还同皇室成员赋诗属对。在一次唱和诗词时,徽宗曰:方当月白风清夜,郓王赵楷对曰:正是霜高木落时。徽宗曰:落花满地春光晚,莘王赵植对曰:芳草连云暮色深。那段时间徽宗竟作诗词“千有余首”。

    徽钦二帝在五国城生儿育女吟诗作赋,一方面说明金国的战俘政策是可以的,根本不似后来小说家者言那样的妖魔化。另一方面也说明他们本身基本上没有心,虽是政策优厚,但毕竟是战俘,是亡国之君,竟有心思生育而且生那么多,爷俩比赛似生,竟有心思吟诗作赋,产量和生育一样的大,而且还“方当月白风清夜……落花满地春光晚”我的天哪,这除了证其亡国属于必然之外,还能人证明别的什么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