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宋危亡录
字体: 16 + -

第89章 桦叶四书

    洪皓说:“我称呼你为青云吧。前朝有诗云,白发悲花落,青云羡鸟飞;圣朝无阙事,自觉谏书稀。我并不羡鸟飞,只希望你是这飞鸟,有此青云之志。”

    我拜谢,洪皓笑道:“青云,我们赶路吧。”

    洪皓上车,我上马,他的牛车走的极慢,因为拉的东西实在是多。

    我禁不住好奇问:“洪大人买这么多书籍和文房四宝,是做何用?”

    “你问这些啊”,他拍拍身后堆积如一座小山的油纸包,“我所在的冷山,孩子们不识字,也没有书读,那里虽然清苦,但都是好人家,家家户户以狩猎为生,从来不知仕途为何物,因为太穷,没有钱请教书先生,我在那儿就暂时代理一个教书先生,但也没有纸笔书籍,就想起来入关采购一些,跟完颜希尹大人说了一下,他很赞同。”

    我不由得叹道:“金人还真是放心您,也不派人盯着。”

    洪皓凌然道:“文人不屈不苟且偷生,我即是金人流放的,也一定要等到金人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光明正大的放我回去,自己偷偷摸摸的走了,有失我大宋使臣的气节。”

    还真是迂腐的一个半百老头子,如此好的机会不趁机逃脱金人魔爪更待何时。然而我不是他,也不能以我行伍之人的角度来揣测读书人,武人兵不厌诈文人戛玉鸣金,各司其职,各安天命。

    这一程,足足走了三十日。越往北,越觉得空气清爽,森林植被越多,如果不是战争的话,效仿唐朝剑客李白周游,这关外倒是一个不错的去处。洪皓有完颜希尹的路牌,一路上倒是少了很多麻烦,顺利的抵达了冷山。

    冷山之所以为冷山,就是因为东南西北都是常年积雪的大山,只有中间一片平原。我们到时,目之所及是聚集在一起的部落,一座座毡营帐篷,鲜有砖木结构房子,这些帐篷就散落在草原之上,大人穿着兽皮布衣,但形制与我大宋截然不同,与金国主流的衣饰也不尽相同,更原始更简陋一些,男人多佩戴狼牙,女子宝石明珠倒是不少,叮叮当当坠在身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绝不相信如今还有如此原始的生活方式,部落的空地上有很多火堆灰烬,看来他们平时吃的就是烤肉,也鲜有粮食了,可能这也是洪皓大人变瘦了的原因吧,我与他一同出使金营的时候,他就以素食为主,鲜有吃肉的时候。

    洪皓见我若有所思,倒是猜到了我的心思:“这里的山珍野味与中原不同,习惯了还可以,我现在逐渐适应了,清瘦是因为也要上山打猎的原因吧。”

    我苦笑。我大宋堂堂一品大员,竟要流落到在异国他乡狩猎为生的境地,弱国无外交,自古以来皆如此。

    “洪先生回来啦,洪先生回来啦……”

    不知道谁喊一句,一群孩子舞舞喳喳的从各个帐篷里跑出来,奔到洪皓面前,围住他不停的欢呼,洪皓笑着摸摸这个,又摸摸那个,连说:“回来啦,回来啦,你们有书看啦。”

    孩子们兴奋的大喊有书看了,就跑到牛车上去搬书,金国的孩子都非常有力气,如果是宋人的孩子,这些书未必搬得动,但金人的小孩都憋足了力气,抱起一捆捆的书踉踉跄跄的往营帐中跑,几个女真成年人也来帮忙,其中一个腼腆的说:“真是辛苦洪先生了,为孩子们的事情尽心尽力。”

    洪皓摆摆手说:“应该的,天下的道理都是读书为善,善莫大焉。”

    我拴好马,走到洪浩旁边说:“没想到你还真受这里人的欢迎。”

    洪皓叹一口气:“我看到他们对知识的渴望,”然后他跟我介绍那位腼腆的女真汉子,“这位是这里的首领蒲察康,你叫他蒲察就可以。”

    他又跟蒲察介绍我:“青云,我以前的朋友,在路上偶遇,带他来看看。”

    我拱手道:“久仰久仰。”

    蒲察展露出草原汉子特有的爽朗的笑:“欢迎远方的客人,希望这里能带给你最美好的经历。”

    我也笑道:“早就听闻蒲察是女真第二大姓,没想到在这里遇见了。”

    “哎……”蒲察摇摇头说,“名不副实的第二大姓,我们虽然人口众多,但多是女子与完颜部落联姻,因此地位与第二大姓并不匹配,现在的大金国,以军功论,更何况在冷山,只有我一户姓蒲察,你说是不是很有趣。”

    我忙说有趣,洪皓就带我去看他们的学堂。

    学堂其实是大一点的帐篷,帐篷中有数十张原木做的桌椅,倒是显得古朴。我发现在学堂一角有一堆桦树皮,整整齐齐的码放在那里,随手拿起一张看,上面写着“发奋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又拿起一张,上面写着“大学之道在于明德,在于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我不禁叹道,没想到在这里能看到我中原经典儒家文学,便打趣道:”洪大人做的书摘可不少啊。“

    洪皓正色道:”这不是书摘,而是完本的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完本都在这里了。“

    我惊讶道:”这些都是洪大人默写出来的。“

    洪皓点点头:”这里的孩子要读书,大人没有一个识字的,只有我来教,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没有纸张,因为这里远离中原,交通不便,中原所产铁器纸张布匹无一不缺,只好带着孩子上山剥桦树皮,选取桦树皮里面洁白的部分剥离出来晒干,作为纸张。“

    我听后不禁感慨,洪大人学富五车,竟然把这几本书都记在心里了,在物资奇缺的极寒之地,依靠一己之力凭空创造出四书的教材,无异于愚公移山,其难可想而知。我对洪皓深深的鞠了一躬:”宋金虽互为敌国,但洪大人使我知晓,何为读书人心怀天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