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华传
字体: 16 + -

第2章 夜幕降临 风云涌动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赵王自问亲理政务以来,对于国事丝毫不敢有所怠慢,通宵达旦处理国事,但民心涣散,国力渐不如前。

    “儒华你告诉赵王为何。”

    “诺”

    “臣之话,若有违大王,请王恕罪。”

    “臣久居山中,曾问山中狩猎者,赵国可是仁义之国,那人久久不语,给臣一个苦涩的笑容。”

    赵王心神不定,将茶水一饮而尽,平息而问:“狩猎者何言?”

    “只得五字,苛政猛如虎。”

    赵王大笑一声,当今天下战乱四起,赋税不重,如何保军队物资,如何保国家安危,如何护万民安全,山野村夫处江湖之远,焉知庙堂之事。

    天下不乱,赋税不重。

    “百姓终究是百姓,身处民间,终究不知帝王之苦,寡人怎不知苛政之毒,然若无苛政,国库空虚。”

    “战争不止,强秦虎视眈眈,试问谁为寡人养百万军队以拒强秦?”

    “若无苛政,赵国必亡,寡人身为赵国君主,护万民,守疆土,乃是寡人之责也。”

    确实,儒华并不否认赵王所说,七国动乱,偌大赵国,若无军队百万,赵国便为他国鱼肉,何谈护民守土。

    想必其余六国亦是如此,苛政养军。

    守祖宗之地不失,赵王不易,却也不是一位合格君主,万民流亡,不能安居不能乐业,乃是君王之责。

    “大王所言有理,儒华不敢有议,守土护民自然缺少不了军队。”

    “可大王可知,何为真正国家?百姓安居乐业,君臣各司其职,四海归一,国泰民安,方为国家。”

    赵王守住江山,然万民无家可归,有国无家,并非国家。

    “自西周朝灭亡以来,天下便是战争不止,四海归一?谈何容易!”

    “寡人守先人之土不失,便以自足,争取天下,寡人不感兴趣。”

    儒华心中感叹,如今天下暗潮汹涌,赵国君王胸无大志,恐离灭国不远矣。

    “大王以为如何守江山?”

    “非军队不能。”赵王如是说。

    “非也,军队护江山一时易,护江山万世难。”儒华诚然说道。

    夫子自始至终不曾说一句话,儒华所说深得夫子心意。

    “寡人征战沙场,护江山,守国土,军队必随左右,如何说军队护江山万世难!尔敢欺君,按罪该杀。”赵王呵斥。

    “大王容臣道来。”面对一位杀伐果断的君王,儒华却是面色不改。

    要知道赵王可是身经百战,杀人无数,赵国朝野上下无一不惧怕他,儒华不过是一名儒家子弟,面对赵王能如此淡然,就连赵王自己不免吃惊。

    “国家由万民构成,有民才有家,有家才有国,先民后家,先家后国。”

    “赵国如今赋税繁重,一年收入皆上交国库,万民何以为家?无家又怎会待于赵国,若是万民皆逃离赵国,即便土地山河守住,又有何意?”

    “国家与万民不能分离,两者如同水与舟一般,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大王若想守万世江山,切不可弃万民不顾。”

    赵王深思,口中重复:“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身为一位君王,赵王从来都没有想过国家与万民的关系,他始终觉得身为君王守土护民便可。

    十年如一日,征战沙场,先王留下的土地一寸没少,赵王认为有国土便有万民追随,到今日才知自己错了,甚至错得荒唐。

    儒华曰:“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赵王道:“所言甚是,请受寡人一拜。”

    赵王随即参拜儒华,儒华双手扶住赵王,不敢接受这一拜。

    为人臣子,岂敢受君王参拜。

    “七国动乱,请先生出山护我赵国。”赵王深知若得儒华,赵国之危可解。

    “夫子年迈,臣必躬亲抚养,望大王恕罪。”

    儒华志不在赵国,他以救天下万民为自任,天下归一,九州太平,方为儒华之志。

    “大王,李牧将军来信,西北突现秦军铁骑,30万有余,请大王速回主持大局。”传令兵来报。

    秦军铁骑号称秦国最强军队,所到之处寸草不生,所向披靡,战无不胜,从未有过一败。

    “何人领军?”赵王心中一震,秦国铁骑不过50万,此刻却有30万出现在西北,恐有大事发生。

    “秦王嬴政!”

    天空似乎乌云密布,如有雷声响切,仿佛有一种看不见的力量笼罩着整个赵国。

    赵王深吸一口,表面还算冷静,内心早已经惊慌,秦王嬴政亲率30万精良铁骑,意欲何为。

    “回城!”赵王匆匆拜别夫子,转身急忙离去。

    儒华望着远去的赵王众人,秦王嬴政亲率30万铁骑逼近赵国,所谓何事,即便是他也看不清其中原因。

    隐约感觉,天下风云变幻即将来临。

    “儒华,随我来。”夫子推开尘封许久的一间茅屋,扑面而来的是满地的灰尘。

    儒华跟随夫子隐世于此地已有十余年,这间茅屋夫子从来都不让人进来,儒华对茅屋也是极为好奇。

    夫子曰:“秦王嬴政亲率大军出征,风云已起,从此天下再无安宁之日。”

    儒华踏入茅屋,站于夫子的身后,只见一张布满灰尘的长桌上横放着一杆长枪,枪身枪头皆是被灰尘覆盖,也不知在此地放置多少年了。

    “枪名龙胆乾坤枪,精钢黄金混铸而成,端的是金光闪闪,霸气十足。枪长一丈三尺七寸,重九九八十一斤,枪锋锐利,点到必死,枪身巨重,扫到必亡。”

    儒华提起龙胆乾坤枪,灰尘掉落,长枪赫然有一道金光一闪而过,儒华兴奋道:“好枪!”

    赵国西北城墙之外,秦国30万铁骑黑压压的一片,看不尽头,唯有震耳欲聋的呐喊声,如同雷响般响起。

    城墙上赵国军队严阵以待,尽管对方是七国最强,但他们似乎不惧,因为他们身后是赵国山河与亲人,容不得他们退后半步。

    城墙之上,一位身穿战甲的将军远眺秦国铁骑,他道:“区区30万铁骑便想破我赵国,痴人说梦,我有李牧在,即便是你嬴政亲征,也休想动我赵国一花一木。”

    秦国铁骑中,秦王嬴政身披黑色龙袍端坐在战车上,望着城墙上的李牧,微笑面对:“李牧百年难遇的名将,可惜不为寡人所用,可惜可惜,敢挡寡人之路者,杀无赦。”

    “杀,杀,杀。”

    30万铁骑异口同声,如同雷响。

    “蒙恬”

    “臣在”

    “寡人给你10万铁骑,去试一试赵国虚实,不必硬拼,寡人倒想看看李牧如何用兵。”

    “诺”

    浩荡的二十万大军如洪水一般退去,秦国大将蒙恬却是满面忧愁,这一场大战该怎么打。

    若败,士气必竭,王上定要拿他治罪,以壮军威。

    若胜,有违王命,王上定要拿他治罪,以示众人。

    王命不可违也。

    “传命,大军就地安营,一万大军轮番巡视。”蒙恬无奈只能暂时让大军扎营。

    悄无声息,夜幕降临,夜晚开始吞噬最后的光芒,这是注定难以平静的夜晚。

    蒙恬立于大军主账,握着腰间的佩剑,望着那高高的城墙,对方主将李牧极为了得,今夜就让他来会上一会。

    “将军,一切就绪。”副将来报。

    “传令,一万铁骑弓弩手待烟雾起时,全部往城墙最中央射出。”

    “一万铁骑步兵攻城,其余人马随本将军列阵。”

    “诺!”

    秦国铁骑每十万配置一万铁骑弓弩手,一万铁骑步兵,用来偕同作战。

    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与此同时,儒华在夜光下练习枪法,身姿武动,一枪一势,行云流水。

    锵!龙胆乾坤枪在地面刮出一道火花,转瞬即逝。

    “谁!”

    夫子房子传来一声惨叫,房屋当中烛光熄灭,隐约可见几个身影从窗户跳出。

    儒华感到不妙,一个飞身纵跃,龙胆乾坤枪直刺一人影,只见一滴滴鲜血滴落,枪出,又是一个反身横刺,将一人刺穿,插在地上,其余身影不敢恋战,分散跑去。

    儒华推门而进,将燃烛点上,夫子倒于地上,早已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先师!”儒华抱住夫子哭泣,悲痛欲绝。

    夫子乃当世至圣先师,誉满天下,并未有任何世仇,且归隐多年,如有世仇为何偏偏只选今天。

    儒华立马想到了一个人,赵王!

    回想今日,赵王两次邀请却被拒绝,儒华想到此处,深深自责,若不是今日以躬亲夫子,恐不会发生今夜之事。

    若猜测不错,门外那两个已死之人,必要是假冒的秦国刺客。

    儒华出门一探,果不其然,刺客上带着秦国令牌。

    夫子遇难,秦王出征,夜幕降临,风云涌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