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华传
字体: 16 + -

第3章 龙出潜渊 纵横天下

    “今生不踏平赵国,誓不为人。”夫子对儒华恩重于山,赵王此举已经触犯儒华的逆鳞。

    “赵王!”儒华怒发冲冠,受业恩师惨死,此仇不共戴天。

    一位德高望重的至圣先师,竟被刺杀身亡,如今这个世道,已经到了非整治不可的地步。

    所有陪同夫子隐世于此的弟子们闻声而来,皆是放声大哭,哭声传遍四周。

    “请公子继承夫子之位,尊至圣先师,统御儒家弟子,踏平赵国,为夫子复仇。”众多弟子暴怒。

    诸子百家立誓救世,却并非从文,百家当中能文能武不在少数。

    儒家,历经数百年的发展,弟子众多,不下十万,归至圣先师统御,尊先师令。

    夫子为当代至圣先师,如今遇刺,至圣先师之位空缺,儒家群龙无首,儒华深得夫子喜爱,在儒家弟子中也拥有极高的威望,最有资格继承至圣先师位。

    “儒家弟子不过十万,赵国拥有百万军队,更有李牧那等运筹帷幄的大将,想灭赵国几乎不可能,再者众多弟子分散于七国,无法集合。”

    “尊先师令,言夫子已逝,凡我儒家弟子今后不准为赵国效力。”

    “如有违背者,定不轻饶。”

    赵王派人刺杀夫子,便是儒家的仇人,儒华自然不能让儒家弟子在赵国效力。

    此仇不报非君子。

    “公子,往后我等如何是好。”众多弟子跟随夫子隐世于此,如今出事,他们亦是不知道何处何从。

    自然尊儒华为至圣先师,理应追随。

    “天下动乱,六国弱而秦强,秦国倒是个好去处。”儒华抱起夫子的尸体,跨门而出,想必夫子也希望他能前往秦国。

    若想救万民于水火,非秦不可。

    秦国虽推崇法家,但秦王嬴政招贤纳士,诸之百家存于秦国最多,儒家不少弟子亦在秦国王都效力。

    “夫子曾说过,若是他哪天离开了,不要为他守灵,身为儒家弟子心中装的应是天下。”熊熊烈火,映射在众人眼中,儒家一代至圣先师就此消失人世间。

    “子献,子贡,命你二人前往六国召集我儒家弟子,秦国汇合。”龙胆乾坤枪握在手中,儒华已经决定以秦国为支点,颠覆六国,救万民于水火,定天下,护苍生。

    子献,子贡互相对视一眼,这可是儒家有史以来第一次号召所有弟子。

    “恐怕儒家其他几位先师会全力反对。”子献道。

    儒家最高地位为至圣先师,其次是先师,往后一律皆称弟子。

    至圣先师仙逝,按理本该从先师当中择选一位继任至圣先师之位。

    “无妨,你二人持先师令,召集众弟子,几位先师不敢有意见。”儒华从怀中掏出先师令,递给子献。

    “先师令”子贡惊讶,先师令存于至圣先师处,怎会在儒华这里,难不成夫子早早就传下了先师令。

    子献连忙整理衣服,双膝下跪,双手抬起,恭迎先师令。

    见先师令,如见至圣先师!

    子献小心翼翼的接过先师令,这可是儒家至圣先师的身份象征,跟随夫子多年也仅是见过一次而已。

    先师令上正面刻着一个“儒”字,而背面则是一个“孔”字,传说这“孔”字是为了纪念儒家第一位至圣先师孔夫子才印上去的。

    孔夫子不仅是儒家第一位至圣先师,更是儒家的祖师爷,儒家正是起源于他。

    “我二人定当不负至公子所托。”子献恭敬说。

    儒华扶起子献,便道:“未来道路必然困难重重,儒家只有团结一致,才能完成夫子之愿,拯救乱世,解救万民。”

    子贡也极为赞同,夫子隐世于此地足有十年之久,儒家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十年来缺少至圣先师统领,早已经是四分五裂。

    现在急需一人,重新重整儒家,定天下,护八方。

    “传令,儒家至圣先师出山。”儒华吩咐道。

    子献子贡跪于地上,他们身后数十位的儒家弟子齐刷刷下跪,齐声应道:“诺!”

    熊熊烈火将夫子的尸体化去,只能剩下一点定的骨灰,突然风起,将夫子的骨灰吹散,吹向万里山河。

    “起身。”

    子贡不免有些疑问,于是问道:“秦王嬴政推崇法家,即便我儒家助他问鼎天下,恐怕也不会奉儒家为正统,何不选择其他五国。”

    儒华摇头,便是道:“为什么选择秦国,一是其他五国没有一统天下的决心,二是五国之王皆是昏庸无能,不配坐拥江山,三是秦王嬴政有一统天下的雄心,四是秦国经过商鞅的变法,已经强大起来,拥有决战六国的实力。”

    “可是…”子贡欲言又止。

    儒华拍拍他的肩膀,微笑曰:“我知道你担心何事,无非是担心若嬴政君临天下,会不会打压甚至清除我儒家,是也不是?”

    “子贡,你要记住,若天下能统一,万民不再受苦受累,即便是牺牲整个儒家,我也在所不惜。”

    “我儒家推崇的是仁政治国,但这一前提必须是四海归一,天下归一,否则我儒家永无出头之日。”

    当今天下,七国割据,征战不止,法家,纵横等学派更受各国君王推崇,而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则是不被推崇。

    天下一统,儒家方可能成为正统。

    “先师所言,令我等汗颜。”子贡有些羞愧,他与儒华相差不大,甚至年长于儒华,但对儒学的领悟不及儒华十之一二。

    不愧是夫子最为看重的弟子,儒家在儒华的带领下,定能登上天下正统之位。

    “先师,我等何时启程?”子献两人问道,他们先前称呼儒华为公子,而此时称呼为先师,表明他们已经认可了这位儒家最为年轻的至圣先师。

    “子贡,子献,你二人最早跟随夫子,夫子曾经说过封你二人为先师,今日我以至圣先师的身份正式封任你们为先师,莫要辜负夫子生前所愿。”

    子贡子献相视一眼,先师身份仅次于至圣先师,二人喜出望外:“诺,必不负夫子及先师。”

    儒华龙胆乾坤枪往地上一杵:

    “儒家龙出潜渊,纵横天下,定乾坤。”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