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龙驭凤
字体: 16 + -

第33章 三战火羊

    火羊凭借着象群,又在部落中树立起了自己的威望,让族人们重拾信心。申农氏部落不再只为生计而奋斗,开始策划如何夺回中原故地,重振辉煌。很快地,在火羊的训练下,部落中的士兵也可以像他一样骑上象背了。一只由二十三只大象组成的象兵部队建立了,第三次大战,又将开始上演。这一次火羊有象群相助,不知战争的果实会花落谁家啊!

    有了象群相助,火羊和长老们商议决定,先解决掉帝鸿氏部落的骑兵,再夺回村庄。如何解决掉这些骑兵,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大家都觉得不能再硬碰硬了,毕竟多次战败,都是败于骑兵之手。这次必须仔细部署,才有翻盘的机会。

    申农氏部落的策略是诱敌深入,然后再让象群踩死这些骑兵。这招在历史上可谓是屡试不爽,很多战役都是利用这一简单战术致胜的。其实仔细想想,所谓的兵法,也没有那么的高深莫测。战场之上瞬息万变,中华几千年来,兵书不下几千部,到最后还不是被游牧民族吊打。

    这次派出的骚扰小分队跟以往不同,是十几人的骑兵,没有一个步兵。骑兵才能引起帝鸿氏的重视,有了这个香饵,钓鱼变得容易多了。牧长老还是和往常一样,在村落的周围巡查。几个月来,战事趋于缓和,他也渐渐放松了警惕。先来没事,就拿出了羊皮酒囊,在马背上开怀畅饮。

    不过这一次,牧长老可能要倒大霉了。正在他喝完酒,微醺之机,偷袭的敌人突然出现了。十几个申农氏的骑兵,用弩朝他们放冷箭。几个帝鸿氏骑兵猝不及防,中箭落马。中原的骑兵在古代主要是用弩的,尤其是汉朝的骑兵。汉代骑兵发达,强弩长戟是其主要装备。

    西汉以后,远射兵器弩有了长足发展,在弩机外加了一个匣状外壳郭。弩机的各种机件,用栓塞按一定组合关系装入郭内,再把郭装在弩臂的基槽内。当外国人见了考古发掘出来的铜弩机构件时,惊叹不已。甚至有的老外认为,中国的弩机和近代欧洲来复枪的扳机不相上下。

    上古的弩,结构还很简单,威力也不是很大。但是很小巧,携带方便,适合这些偷袭的骑兵使用。如果用弓箭来装备骑兵,华夏部族的骑射能力还是比较弱的。跟日后女真人的铁骑还是不能比的,满清之所以能够一统天下,靠的就是这只一日千里的骑射大军。射术之精,连装备先进火绳枪的明军,照样败走麦城。

    杀伤力虽然不大,但十几只弩箭齐发,不仅让牧长老一惊,也让帝鸿氏折损了几个勇士。躺在马背上睡觉的牧长老,也是被嗖的一声惊醒,接着传来了好几个士兵的惨叫声。那不怎么说,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呢?人如果不居安思危,太平的日子过得救了,很容易麻痹大意,给敌人以可乘之机。

    当年那只一日千里的虎狼之师,短时间内就扫平南明,平定中国了。然而短短三十年,八旗子弟就贪图享乐,迅速腐化,丧失了战斗力。吴三桂起兵抗清时,年轻的康熙帝只能重用绿营(满清将收编的明军及其它汉兵,参照明军旧制,以营为基本单位进行组建,以绿旗为标志),来对付叛军了。

    牧长老自然还没堕落成晚清那些玩鹰、逗鸟、抽大烟的八旗子弟,很快就反应了过来。赶紧组织人马反击,他的这对骑兵可是有百余人啊,对付十几个偷袭的自然不在话下。申农氏骑兵见偷袭有了效果,也没继续放箭,而是向密林方向跑去。

    帝鸿氏的骑兵自然是紧追其后了,跟往常一样,大家都认为这是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只是这一次,猫和老鼠的角色进行了转换,帝鸿氏这些骑兵们会变成“老鼠”。很快地,牧长老带人追到了树林边缘,只见这十几骑兵跑得飞快。由不得牧长老犹豫,再不追击,这些敌人就跑得没影了。

    除了几个兄弟被袭身亡,让牧长老很愤怒之外,酒精也是起到了鼓动作用。这里要借用交警的宣传广告词: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虽然是酒壮怂人胆,酒也让英雄冲冠一怒为红颜啊。牧长老就这样带着一百多兄弟进了密林,被十几个“诱饵”引入了密林深处。

    申农氏的骑兵,逃跑过程中,还时不时地朝后面放几只“回马箭”。这让牧长老更加锲而不舍地追击,直到他们落入了火羊精心设计的圈套之中。突然,帝鸿氏骑兵的头几匹马中了陷阱。马蹄陷到坑里,坑里是密密麻麻的木刺,马腿被刺得血肉模糊。骑手根本驾驭不了重伤的马,纷纷倒地。

    说时迟,那时快啊!火羊率领着二十三只大象,从林子里冲了出来,朝帝鸿氏骑兵合围过来。见着这些大象,还有坐在大象脖子上的敌人,都被惊呆了。火羊居然能驾驭象群,这怎么可能?牧长老和骑兵们大惑不解。虽然大象在帝鸿氏不多见,但是连四大神兽都被皓天驯服了,没想到火羊也能驯服大象,早知道就让新首领早点驯化大象了。

    还没来得及多想,大象就朝他们飞奔而来,身后跟着申农氏的步兵。大象虽然看起来笨笨的,好像很呆萌的样子。但他的奔跑时速可以达到24.2千米/小时,马的一般奔跑速度也只有20千米/小时。虽然现代的赛马,最快时速可以高达60千米/小时,但只能持续一两分钟。所以象兵的速度,可以说比骑兵还快,尤其在大象熟悉的密林之中。

    大象很快就杀到了帝鸿氏骑兵跟前,开始了疯狂的“踩踏事件”。骑兵们被大象踩得人仰马翻,被踩到的人那是非死即残,被踩死的马躺在地上不停嘶吼。象兵们则坐在大象上,用小弩不停地射杀敌人。霎时间,密林里的这个陷阱,好似屠宰场,成了人间炼狱。甚至比屠宰场还不人道,屠宰场杀猪用的是刀,这里用的是“榔头”,“猪”是被“象腿”敲死的。

    申农氏后续的步兵,都不费吹灰之力,就把受伤的骑兵们都解决了。这是一场完美的步坦协同作战啊!大象就是上古时代坦克一般的存在,在坦克的掩护下,步兵终于战胜了骑兵。当然,牧长老的反抗还是非常激烈的。虽然战马不能跟大象抗衡,他就带着骑兵突围。

    大象的包围圈还是有很大空隙的,当他看到象兵来时,急忙命人分散突围。自己带了十几个亲信,朝着回去的路突围。突围的希望也是渺茫啊,除了象兵,上前步兵已经包围了他们。手下人也是拼死相抗啊,终于杀出了一条血路。百余人的骑兵,最终只剩下了九个人,逃回了村庄。

    逃回村庄的牧长老,也是心有余悸,看来是被象兵打败了。连忙怕传令的骑兵,赶回大屋,去禀报新首领皓天。自己也不敢在村庄里多待了,怕火羊来乘胜攻击。于是召集了剩下的几百名士兵,护送老弱妇孺回部落,放弃了根据地。退到了原先两部落的交界之处安营扎寨,等待皓天的命令。

    一场战斗之后,申农氏几乎没有什么伤亡。那些骑兵基本都被诛杀了,躺在地上的马匹也都救不活了。为了让它们不再痛苦,也都安乐死了,最后成了申农氏的肉粮。马肉肉质鲜嫩,脂肪较少,且含有独特的鲜香味道和丰富的营养价值。并具有恢复肝脏机能并有防止贫血,促进血液循环,预防动脉硬化,增强人体免疫力的效果,是欧洲等国的烹饪传统中重要的一部分。

    但在中国古代文献中有称马肉有毒,明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曾记载:“食马肉中毒者,饮芦菔汁,食杏仁可解。”《随息居饮食谱》亦云:“马肉辛苦冷,有毒,食杏仁或芦根汁解之。其肝,食之杀人。”

    《日华子本草》:“马肉只堪煮食。余食难消,渍以清水,搦洗血尽,乃煮,不然则毒不出,患疔肿。”唐·孟诜:“同姜食,生气嗽,同猪肉食,成霍乱。”《千金食治》:“下利者,食马肉必加剧。”《食疗本草》:“患疮人切不得食,加增难瘥。”

    其实吃马肉只要喝酒,就没有毒了。秦穆公曾对三百野人说:“吾闻食骏马肉不饮酒者杀人。”于是赐给分吃马肉的人每人一杯美酒。这些人都觉得很惭愧,当即加入了秦国的部队,暗中誓死要回报秦穆公的恩德。后来这三百人在大战中,俘虏了晋惠公,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打扫完战场,把人的尸体都就地掩埋了。把马的皮都剥下来,马肉烤起来。火羊和族人们享受着胜利的喜悦,喝着仅剩的一点美酒,吃着烤马肉。这滋味,自从躲到林子里以来,从来没这么快活过。这一百多匹马,全都烤成了肉干,部落的肉食也有了着落。

    胜利的申农氏决定收复故土,没想到一来到村庄,连个鬼影都看不见。火羊还是谨慎的,没被胜利冲昏头脑。帝鸿氏这是唱得哪出啊,不会是个陷阱吧,里面可能有埋伏啊。他还真是多虑了,空城计要两千多年后的诸葛亮才演给司马懿看,这还是千年之后《三国演义》中杜撰的桥段。

    派了几个前锋进去打探,还命部队到四周巡视,这才确认没埋伏。火羊也是兴奋的回家了,接回了在密林中藏身的老弱妇孺。组织起来一道防线,带领象兵巡查,防止帝鸿氏再次反扑。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