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风飞扬
字体: 16 + -

第101章 赵国朝议

    赵王琳对周子其以国宾之礼相待,却绝口不提出兵之事,只招呼他饮酒作乐。

    周子其眼珠一转,高声道:“大王,不知可否让外臣讲一个故事?”

    王宫内所有人都被周子其之言吸引,赵琳不好相驳,道:“燕使的故事,必吸引人,汝可道来,让孤听听。”

    周子其整理好衣袍,站起朝赵琳先鞠躬,缓缓道来。

    “相传,有两兄弟,哥哥富裕,家有奴仆百人,良田千顷,弟弟相较没这么富裕,但也吃穿不愁,安稳自在。

    有一天,兄弟俩家外来了一伙强盗,他们窥视两家的财富,但又担心自己打不过哥哥,就从弟弟处先下手。

    强盗冲入弟弟家,哥哥明明可以相救,却选择了袖手旁观,结果弟弟家被强盗抢劫一空。

    强盗得到了弟弟的财务,更大规模招兵买马,打造兵器,不用半年,势力远超哥哥,最终有一天,强盗攻进了哥哥的家里,哥哥临死前,才后悔万分,不该当初袖手旁观,坐看弟弟灭亡。”

    故事讲完,周子其举杯朝群臣朗声道。

    “燕国现正被蒙恬大军攻打,而吾来出使,尔等闭口不谈国事,整天风花雪月,海饮湖吃,燕臣子其无能,却不甘在此坐看国家沦陷,今天就向赵王请辞,回去拿起武器与蒙军拼杀,也绝不愿苟且活着,见蒙恬将燕、赵逐个吞食。”

    周子其一言震惊众人,说罢做样欲离席而出,赵国群臣面面相觑,若让他就此离席,赵国还不沦为天下笑柄。

    “周公且慢,兵乃国家大事,岂能操之过急,不如先问问大王意思。”

    赵相朝廉坚行个眼色,廉坚连忙站起,拉住惺惺作态欲要离席的周子其,将他按回席上。

    赵琳面余难色,一方面周子其言之有理,若蒙恬吞并了燕国,那直接面对河套军的势力就是赵国了,另一面赵国虽然有几十万大军,但比较起蒙恬的精兵强将还是远不够看的。

    万一自己军队卷入蒙、燕之中,蒙恬弃了燕国,大军压进赵国,自己这身骚怕是洗不干净了。

    “众卿家有何良策?”

    赵琳也没了装样子的心思,身处河套军势力旁,是赵国悲哀,蒙恬威名远播,已震慑华夏二十载,他的虎须谁敢去抚。

    现在并州声望如日中天,华夏商旅如过江之鲫纷纷到并州寻求买卖,加上蒙恬唯才是举,天下文人武士也源源不绝赶往并州。

    蒙恬虽然兵力不多,地盘也只有一州之地,却是天下最不可忽视的一股力量。

    赵国不救燕国,等蒙恬收拾了燕国,必然剑指赵地。

    若救,恐提前激怒这头猛虎,赵王宫群臣面对赵琳的询问,人人低头不敢表态,万一出错了注意,反害了赵国可万死难咎。

    左丞相童路深懂赵王心意,即想救燕国,又不希望与蒙恬交恶,等了半天,大殿无人做声,作为首臣不得不站出来。

    “大王,不如先礼后兵,派人出使蒙恬,要求河套军队退出燕国幽州,大家化干戈为玉帛,先试试蒙恬反应。”

    赵王抚案,正思量是否可行,大将李复站出道。

    “河套军在高柳郡节节胜利,不到半月连克十一城,现燕军在幽州西部四郡,兵力加起来还不到五万,估计最多三个月,河套便可占领燕国西境,单凭一人出使并州,就让蒙恬退军,岂有这般容易。”

    李复之话说的是事实,步红尘领五万军队是一路高歌,攻城拔寨连下十几城,眼看就要打到郡城高柳。

    而燕国西境的兵力都集中在高柳,等待与步红尘一战。

    若败,整个西境再也无兵力可守,不但高柳,连沮阳、涿县、蓟县立即告危,相当于三分之一领土,而步红尘只要再下土垠,兵锋就可直逼燕都襄平。

    无论谁出使并州,靠一句话就让蒙恬吐出口中利益,谁也不敢接这个差事。

    “爱卿说,那该如何?”

    赵王用平视眼神望向李复,若说赵国谁的声望最高,就属此人。

    李牧之子,统领全赵兵马,是他首先知道项梁起兵,马上迎回落魄不堪的赵琳,把他扶持上王位,收拢旧赵势力,一举攻下赵国旧都邯郸,赵才得以复国。

    “此事不难。”

    李复四字如千斤落地,殿中之人无不惊愕,又见李复反过头看向周子其。

    “周公,燕国曾言河套退兵,可将高柳郡送于我国,可做数?”

    “当然,此时燕王金口玉言。”周子其接口道。

    “好,我国不要高柳郡,只需燕国提供八十万石粮草,五万匹军马,吾令蒙恬半月内退兵。”

    啊——

    李复此言一出,殿堂一阵喧哗。

    李复居然自作主张,放弃一郡之地,比起八十万石粮食,五万匹军马来说,一个郡岂止这么一点。

    战国打了几百年的仗,为的就是土地人口,放弃一郡就等于放弃了十几万百姓,人在当时是唯一的生产力,有人才可以产粮、征兵,所以匈奴每次南下,除了抢粮,最主要就是抢人。

    殿堂议论纷纷,赵王不得不轻咳几声,将下面议论之声压下,看向李复,听他解释。

    李复轻笑,对周子其道:“不知吾这条件可否?”

    周子其一时语塞,高柳这个烫手山芋居然送不出去,尴尬赔笑道:“为报赵国出兵之义,高柳郡理当送赵国,怎好反悔,还请赵王收下。”

    一个要送,一个不收,周子其与李复两人的哑谜将赵国众人弄糊涂了。

    不过童路、廉坚这等人又岂是糊涂之人,转瞬间便明白了燕国之意,不由一阵恼怒,说是送一郡之地,原来是将赵国挡枪来使。

    “燕王打得好一手如意算盘,真拿赵国当无人了。”

    想明白厉害关系,廉坚这个老好人脸色也变得难看,对周子其不阴不阳说道。

    他父子一生为赵国出生入死,就算逃往楚国,廉颇临死还恋恋不忘赵国,联燕抗蒙恬是出于赵国安危考虑,得知差点被周子其卖了,哪还会有好脸色给周子其。

    周子其尴尬不已,当初还荡气回肠的指责赵国不知唇寒齿亡的道理,转眼就被人看穿。

    “赵国条件如大将军所提,汝先回去与燕王商量,若同意本王再议出兵之事。”

    赵王虽不太明白群臣为何义愤填膺,但也知道燕国不安好心被自己人看穿,拂袖对周子其言道,直接送客之意。

    “赵王息怒,燕愿遵照大将军之意,送上八十万石粮食,五万军马。”

    周子其见赵王逐客,慌忙同意,若他返回与燕王商量完赵国再出兵,也许燕国已经不见半壁江山了,他赌不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