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归玉门关
字体: 16 + -

第4章 大义王后

    “你手中的粮草还有多少?”匈奴刚刚退兵,耿恭心中现在最担心的就是粮草问题,于是问石修道。

    石修盘算了半天,答道:“若是节食半饱,仅可维持一月之用。”

    “催补给的人派出去了吗?”耿恭又问。

    “匈奴昨日退兵后,我便派出六人探查情况。他们分三路而去,一路去都护府,一路去柳中城,一路去敦煌。若是没有敌情,将会带回补给。”石修向耿恭禀报着自己的安排。

    耿恭想到这三个地方,便皱起眉头,担忧道:“眼下周遭各国颇不安分,反复无常。匈奴隔数月方才来攻,只怕已经联合了其它小国。这几个地方,难保不会成为目标。因此,我们还需想些别的办法,早作打算才是。”

    “我手下一个士卒,其母是车师国人。据他所说,当今的车师王后,有一半汉人血统。只是那王后从小便长在车师国,未必有相助之心。”张封想起了跟士卒闲聊时了解到的情况,便接过话说道。

    耿恭此刻已经顾不得许多,一点点希望,他都要去尝试,于是对张封说:“无论有没有相助之心,我等都要一试。疏勒已是孤城,而今别无它法,任何机会都不可放过。你去将那士卒唤来,再寻一名可信赖之人同来。”

    “校尉,不知属下是否合适?”没等张封回应,范羌主动请命道。

    耿恭看向范羌,这个军吏自从跟随左右以来,忠勇果敢,虽然舍不得,但在他心中,是最合适的人选,遂点点头应允。接着伏案,耿恭挥舞狼毫,写着一封给一个陌生人,并且未必能有作用的信。在他盖上“大汉戊己校尉”的印章之后,他的心中对这封信的期许,又增加了几分。

    等那士卒来到营房,耿恭问道:“你认识车师王后?”

    “不认识,但母亲曾跟我描述过她的模样,我能认出来。”那士卒答道。

    “你可会说车师国的话?”耿恭又问他。

    “会,母亲曾经教过一些简单的话。”那士卒继续答道。

    “好!我欲派你去车师国,联络车师王后。只是此去凶险万分,你怕吗?”耿恭接着问。

    “不怕!上次出城杀敌,我便是第一队的。虽然我们队只剩三人归来,但没有孬种!”那士卒铿锵有力地答道。

    耿恭心中五味杂陈,只是此刻,他不能有妇人之仁。于是,赞许道:“好!你们都是硬汉,都是大汉的好男儿!去把你的家书,托付给你的兄弟,整理行装,即刻出发!”

    “得令!”那士卒毫不犹豫地应答着,接着便退出营房去准备行装。

    耿恭转向身旁的范羌,吩咐道:“此行你二人,换上车师人的装扮,潜入车师王庭。务必见到车师王后,将我的印信亲手交给她。如果她依然不为所动,你可自行对其动之以理,晓之以情。切记,不可强求,否则将适得其反。”

    “属下记住了。”范羌坚定地回道,而后从耿恭手中接过印信,揣入贴身的衣物中。

    耿恭看着他,又嘱咐道:“此去凶险万分,你二人务必小心,拜托了!”

    耿恭一边说着,一边对范羌行礼。范羌回礼后,便去收拾行装了。

    五日后,派去柳中城的斥候回来了,带回了令人失望的消息。在匈奴从疏勒城退去后,北单于得到消息,大怒,命大军转道攻天山另一边的柳中城,目前柳中城尚在被围困之中。

    耿恭听到这个消息,心中一痛。他多想去驰援,当初一同被封戊己校尉,受命镇守柳中城的,就是曾与他同生共死的兄弟——关宠。那是同他并肩作战,在烽火中一起摸爬滚打的兄弟。而今看着关宠领着数百人孤军奋战,他却无能为力,心中悲痛万分。然而他清楚地知道,他不能去救,若是让他手下数百人,弃城而出,在宽阔之地与几万匈奴铁骑厮杀,无异于以卵击石,很快就会被匈奴大军淹没。

    十日后,派去西域都护府的斥候也回来了,带回的更是令人绝望的消息。在发兵之前,北单于就已经串通好焉耆、龟兹两国。等到匈奴大军兵临疏勒城,焉耆、龟兹两国也发兵攻打了西域都护府。耿恭的斥候到达时,西域都护陈睦的尸身,被赤裸地绑在木桩上,放于炎炎烈日之下曝晒。

    “咚!”听到这消息,耿恭忍不住击案而起。耿恭瞋目切齿,义愤填膺。等到夜间冷静下来后,他又陷入了绝望之中。如果西域都护府都已不复存在,那敦煌就算能遣送补给,也无法穿过重重敌阵,抵达疏勒城。眼下最渺茫的车师王后,却成了最后的希望。

    -

    在车师国宫城里,范羌二人历经重重困难,终于乔装打扮,潜入王后的寝宫。

    范羌捂住正在睡觉的王后的嘴,让同行士卒对王后用车师国语言说道:“王后莫慌,我们是大汉的使者,现在想请求你的帮助。我放开手,你不要呼叫,好吗?”

    被惊醒的王后,睁大眼睛看着身前的两个人,思绪回归正常后,用力的点点头应允。

    范羌放开手,王后坐起身,用蹩脚的汉语问道:“你们是怎么进来的?想让我怎么帮助你们?”

    范羌二人单膝跪地,对王后恳求道:“尊敬的王后,我们无意冒犯。数日前,匈奴围困疏勒城,我们的粮草已经快要耗尽。我们知道你的身体里也流着汉人的血,与我们同宗同源,算是同族之人,大汉也是王后未归的故乡。因此在深陷绝境之时,我带着我们将领的印信,来找你,渴望能得到你真诚的帮助。”

    “印信在哪里?”王后问道。

    范羌听完,立刻从贴身的衣服中取出信,双手呈上。

    王后拿过信,看着上面方方正正的汉字,颇感亲切。自从父亲去世之后,她已经很久不写汉字了。只是她现在还不能答应下来,于是对身前的二人绝情地说道:“你们起来吧,我帮不了你们。车师国王现在正在宫中款待匈奴人,不日就将出发去攻打你们。念在血脉之情的份上,我不会去告发你们,趁着夜色,快回去吧!”

    “王后······”同行的士卒很激动,十分不甘心,想再劝说一番。

    只是没等他继续说下去,王后便打断他了:“不必多说了,我不会帮你们的,走吧!”

    范羌皱着眉头,拉住同行的士卒,站起身,对王后行礼,之后便拉着不甘的士卒趁着夜色出了王宫。

    望着二人的背影消失在月色中,王后紧紧地攥着印信,再也忍不住伤感,眼泪夺眶而出,顺着美丽的面庞,滴落到被子上。她不是不想帮,也不是不能帮,只是无法在此刻表露心迹。因为在这座宫城之内,全是匈奴人,稍有不慎,未等粮草送出城,便会头颅落地。但她在心中告诉自己,不帮故国之人,那与无情的畜生有什么区别。所以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施以援手。于是她收起悲伤,掀开被子,起身向自己最信赖的随从所住的屋子走去······

    王后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一面缠住车师国王,全力拖延车师军队与匈奴军队出发的时间。另一面命令自己信赖的随从,从王宫的府库和集市上,抓紧筹措粮草。车师国王与匈奴人定下半月后动身的约定,在还剩十天的时候,王后的随从扮成商队,从王城出发了。

    范羌二人并未带回粮草,反倒是带回了车师国再一次背叛大汉,准备与匈奴一起攻打疏勒城的消息。耿恭没有怪罪范羌二人,因为他知道车师王后愿意相帮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虽然他也曾抱有过期许和幻想。也许没有抱太多希望,所以听到消息的那一刻,并没有多少失望。也或许是没有了失望的心情,这半年多来,坏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失望了太多次,已经没有什么更大的事情能刺激他的神经了。

    只是在此刻,他不能软弱,不能退缩,哪怕粮尽草绝,他也不能面露惧色,因为他是将,是所有士兵的表率,是这只军队的灵魂!所以他只能扛着一切,挺直脊梁,强撑下去。他不断激励士卒,擦拭武器,检查装备,积极备战。

    数日后,在一个艳阳高照的中午,王后的随从带着十几车粮草来到疏勒城脚下。

    “快打开城门,我们是车师王后派来,给你们送吃的。”王后的随从一只手遮住太阳,一只手拍着身旁的粮食,冲着城楼上的士兵用不流利的汉语大喊。

    接着挥舞手中的印信,士兵们用绳子将印信吊了上去,随后迅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耿恭,并将印信呈上。

    耿恭看着自己亲笔写的印信,问范羌道:“你可是亲手将印信交于王后?”

    “是!”范羌肯定地答道。

    耿恭的疑虑减轻了几分,但依然保持警惕,接着对张封命令道:“张封,命你带人在他们进城后,围在其周边警戒。只要他们稍有异动,就地击杀。”

    “张封得令!”张封应答后,就出门点兵去了。

    随后耿恭让石修打开城门,放车队进城,将王后的随从带到营房。

    “这是我们王后亲笔写的信,让我带来,交给将军。”王后的随从在营房里,顿首行礼,双手奉上王后的信。

    耿恭双手接过信,让随从起身。接着他打开信,认真读起来,信中这样写道:

    尊敬的大汉将军,我是车师国王后。你们派来的人,我已经见了,他们让我想起了父亲小时候跟我描绘的大汉的月亮。我看着他们的背影,眼里的泪水止不住地往外流,因为我深深地知道,自己身体里流淌着汉人的血脉,你们都是我的故乡人,我怎么可以对你们说“不”。但我最终还算说了,因为现在的车师国内到处都是匈奴人,我不能明目张胆的为你们筹措粮草,愿你能体谅我的难处,不要责怪于我。

    现在,我让我最忠实的奴仆,将粮草送到你们手中。请原谅我能力有限,无法筹措到更多粮草,但愿能稍微帮到你们一点。这个奴仆是我从奴隶市场买回来的,我救过他的命,他十分可靠,将军不用怀疑他。他动身后的第十天,就是车师和匈奴一起发兵的日子,你可以问他在路上用了多少天,他会真诚地回答你。

    在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可能已经被杀了,但是我不后悔为你们做的这些事情,这是我身为大汉女儿的责任。请你不要为我难过,更不能冒险来收拾我的躯体。无论我的身躯在何处,我的灵魂都将飞去大汉,在大汉的国土上保佑你们能战胜一切困难,最终荣归故里。

    还要拜托你一件事,告诉我的奴仆,我已归还他们自由,让他们不要再回到车师国去。我祝愿他们能永远自由平安。

    最后,对你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愿天神保佑你!

    车师王后绝笔。

    烈日无情粮草尽,天山涧水一城孤。

    椒房沥血莫收拾,只愿忠魂归大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