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痴妄
字体: 16 + -

第十一章 公输谦

    九月初七。



    到了秣陵已是傍晚,钱堃决定在城中留宿一晚,准备明日渡江西行。



    秣陵驿站内,钱堃从怀中掏出孝廉凭证递给驿丞,询问道:“可还有客房?”



    驿丞看过凭证,还给钱堃,迎笑道:“客房还有三间,二十钱一宿,下房通铺还有一间,一钱一位。”



    紧随着钱堃的严舆拿出二百钱给驿丞,吩咐道:“客房和通铺我们都要啦,再给我们准备点吃的。”



    驿丞接过钱后,殷勤地说道:“行行,我这就为公子准备吃的去。”



    “有劳!”钱堃致谢后,吩咐严舆道:“去叫众人进来休息吧!”



    此时,门外进来一名儒士打扮的中年男子,手中牵着一位六七岁的孩童。



    中年男子走到柜台前,询问:“驿丞何在?”



    正要出门的严舆听闻有人住宿,便回绝道:“客房已满,请到别处去吧!”



    男子听罢,无奈地牵起孩童,回身离开。



    “夫子且慢!”钱堃见此人儒雅超群,心生好感,不由喊阻。



    中年男子听到背后有人叫唤,回身施礼道:“公子何事?”



    钱堃作揖赔礼,道:“刚才下人不懂礼数,请夫子勿怪,在下有客房三间,可让与夫子一间。”



    中年男子见钱堃礼数周全,也好感顿生,问道:“不知公子如何称呼?”



    “区区会稽钱堃,字玄黄。”钱堃自我介绍道。



    “原来是孝名远播的会稽钱堃钱公子,失敬失敬!在下陈留蔡邕,字伯喈,感谢公子舍房。”蔡邕拱手还礼。



    刚进门不久的朱儁听到蔡邕自报名字后,心中大惊,他曾经为了救获罪的前太守尹端,到过洛阳,那时他便听闻蔡邕博学多才之名,今日不期而遇,不禁脱口而出:“阁下莫不是议郎蔡伯喈?”



    “正是鄙人。”蔡邕谦逊道。



    确认无误的朱儁,瞬间跪地叩首,请求道:“学生会稽朱儁,已仰慕您许久,只恨不得相见,今日得见,还请您收我为学徒!”



    蔡邕见跪地之人,一身游侠,却不乏儒雅之气,倒也没有推托,答应道:“朱公子若不嫌鄙人才疏学浅,那就随吾学吧!”



    “谢老师成全!”



    朱儁行完拜师礼,一直跟随蔡邕的幼 童鼓手叫道:“我是师兄喽!”



    “雍儿不可无礼!”蔡邕训斥道。



    朱儁见小孩被训斥后一脸无辜又可爱的样子,明白这是老师怕他难看,才训斥他的,其实小孩说的没错,自己是后入门的,自然是学弟,于是,他对小孩作揖道:“见过学长!”



    小孩一听,叫他学长,马上眉开眼笑,绕着朱儁直喊:“师弟!师弟……”



    在场众人都开怀大笑起来。



    随后,钱堃敬酒祝贺,众人一同用餐后,各自回房休息去了。



    钱堃与朱儁同住一房,不由聊起了前程。



    “玄黄,若策试成功,入选为郎,往后你最想担任什么官呢?”朱儁问道。



    “只要能使天下黎民富庶安康,不使异族祸乱,什么官都行。”钱堃回答后,也问道,“公伟,你若有朝为郎,你最想做什么?”



    “我啊,没玄黄那么大理想,如果能让我坐上九卿之位,光耀门庭足矣。”朱儁看似和缓地回答,其实他内心已经惊涛骇浪了,能让天下黎富庶安康的官职?三公?皇帝?朱儁不敢想下去了。



    次日食时,蔡邕与钱堃等人一同到了渡口。



    严舆奉命跑去租船,船夫告诉严舆,要运输十多个人和马匹,必须二条船才行,现在只有一条船,船夫叫严舆在码头等下,他去叫其他船来。



    严舆回报,众人只能等待。



    无聊的钱堃若有所思地看着涛水拍岸,忽见不远处,一名衣衫褴褛的青年男子站在江边,口中不知在说什么,像似要寻短见。



    钱堃一时好奇,悄悄走了过去,为了听得清楚,他越走越近,只听得那人自言自语道:“愧对列祖列宗啊,不如死了,一了百了!”



    那人自语后,正欲跳江,却发现有人近在咫尺,“啊”的一声,吓得往后退了几步后,摔倒在地。



    “你是人是鬼?”那人躺在地上指着钱堃道。



    “你都要寻死了,还怕鬼吗?”钱堃逗趣道。



    那人看清楚来人有影子后,站起来道:“你这人怎么跟鬼似,走路没声,还偷听别人讲话。”



    钱堃故意让开一边,说道:“我只是想听听,人寻短见的时候会说些什么而已,你可继续啊!”



    “你……”那人指着钱堃,但又说不了他什么,气愤的直跺脚。



    “我什么啊,有什么事不能解决的,非要寻死。”钱堃劝说道。



    “看你穿得富贵,怎么知道穷苦,若没被逼到绝路,谁想死啊!”那人反驳道。



    “是什么把你逼上绝路?说来听听。”钱堃好奇地问道。



    那人叹声“唉”后,便一屁股坐在岸边石块上,讲起了自己的悲惨经历:“也罢,早死晚死不急一时,告诉你也没所谓。我叫公输谦,是公输般的后人,祖上避祸迁居到此地,已经四百余年。我家世代为人修建船只,到我这代已颇有家资,但我不愿就一辈子帮人修船补洞,我要建造百丈大船,去畅游无尽大海。于是我不断试验与完善,正当我有信心能打造时,家产却已经被我花尽了。我不甘心啊,于是我东借西讨共得了二百万钱,又买好了木材堆在船坞中,正当我准备大干一番时,却不料一场风雨冲走了所有木头,也冲走了我所有梦想!呜呜……”公输谦越说越伤心,痛哭起来。



    哭了一会,他擦去泪水,继续讲述道:“后来,亲朋好友纷纷找上门来,要我还钱,我只能变卖了所有可卖的东西,还掉了一百六十万钱,可剩下的,我实在没法偿还啦!我东躲西藏到现在,已好几天没吃东西了,所以才来这里寻死,却不想遇见你这个多管闲事的。”



    “什么叫多管闲事的,我那是救你,还百丈大船呢?吹吧!”钱堃轻蔑地反驳道。



    “百丈当然夸大啦,但长十余丈,宽三丈的船,我绝对有把握能造出来,想当年始皇帝派人下海寻找长生不老药,所坐的海船,都是我们公输家建造的,要不是那个叫徐福的,一去不复返,我的先人也不会躲避在这里啊!”公输谦自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