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的痴妄
字体: 16 + -

第十二章 滚滚长江

    “真的假的?”就在钱堃饶有兴趣问完后,他的脑海中断断续续出现了莫名的记忆:秦始皇寻找长生不死药,徐福东渡日本,日本倭寇……渐渐的,钱堃看到了一艘铁船,铁船的中央有一根大柱子,正喷着浓浓黑烟。此时,这艘铁船正在快速地撞向另一艘铁船,另一艘铁船上挂着一面类似太阳放光的旗子。



    此刻的钱堃仿佛就站在那条巨大的铁船上,大声喊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



    一旁的公输谦见原本好好的人,一下子变得癫狂,并且开始胡说八道起来,慌得他直叫唤道:“喂,你怎么啦?怎么啦……”



    钱堃却似没有听见一般,继续怒吼着:“倭舰全赖吉野号,撞沉此舰,就是胜利!”



    “全速前进,今日誓要撞沉吉野号!”



    “……”



    钱堃更加发疯地叫喊起来,吓得公输谦求饶连连:“我不寻死了,真的不死了!你别吓我了好吗?求求你啦!我再也不寻死了,不骗你,真的不骗你!”



    岸边等船的众人听到钱堃二人的大喊大叫,都急忙赶来。



    祖郎一把拎起公输谦,逼问道:“快说,你把我们公子怎么啦?”



    公输谦早已被吓得不清了,一个劲地说着:“不管我的事,真不管我的事!”



    欧冶婧焦急地上前,踮起脚一把抓住钱堃毫无意识的身躯,大力摇晃起来,叫喊道:“醒醒……”



    一阵尖锐的声波直冲钱堃脑海,更是冲散了似回忆般的幻象。他浑身一颤,回过神来,只见欧冶婧还在奋力地摇晃着他,急忙喊道:“停停停,婧儿你干嘛?”



    欧冶婧见钱堃回复了心神,才停止了摇晃,大声喝道:“干什么?你还好意思问,刚才你站那疯疯癫癫的,嘴上还胡言乱语,幸亏本小姐把你弄醒,要不然你就惨啦!”



    正当钱堃摸头自问:“我这是怎么啦?”一旁被祖郎拎着的公输谦急着向钱堃求救道:“公子快救我啊!”



    钱堃这才看到旁边祖郎正拎着公输谦,就像老虎叼着猎物一样,忍不住一阵笑后,才道:“放下他吧!”



    公输谦被放下后,急忙躬身作揖道:“谢谢公子救我,没其它事的话,我先走啦!”说完转身就跑。



    “等等!”钱堃喊道。



    公输谦却假装没听到,脚步更快了,心中嘀咕着:离这群神经病远点,远点……



    “我替你还债!”钱堃继续喊道。



    听到“还债”二字,公输谦瞬间跑了回来。



    “替我还债?真的?”公输谦跑到钱堃面前,不敢相信的问道。



    “当然真的,不过……”钱堃挠了挠后脑勺,刚才明明想到要留住公输谦干嘛,却怎么又一下子忘记了呢?



    “不过什么?”公输谦焦急问道。



    “我想想……”钱堃拍着脑袋,突然想起来大船来,便说道:“你替我造船,我替你还债。”



    “造船?造多大的船?”公输谦疑问道。



    “你能造多大,就造多大。”钱堃不假思索地回答。



    “真的?不骗我?”公输谦兴奋不已。



    钱堃没废话,唤过董袭和凌平,吩咐道:“你们两人现在就带四十万钱,跟着这位公输谦兄弟去把债还了。”



    “是,公子!”



    公输谦见俩人真从马背上解下沉甸甸的包裹,真的要替他去还债,他心中下定了主意:不管以后怎样,跟了这位钱公子便有希望,只要有希望就能有实现梦想的一天,我决不放弃。



    于是,公输谦跪地真诚地请求道:“今后只要公子能让我造船,让我做牛做马都行!”



    替公输谦还债耽误了两个时辰后,众人登船已经是日昳时分,船缓缓驶向江中。



    钱堃站在船头,望着波澜壮阔的江面,思绪云骞,触景吟赋道:“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妙哉!妙哉!”同船的蔡邕听罢,不禁赞叹,更不顾船体摇晃,起身请教道:“请问公子,此赋何名,谁人所作?”



    钱堃也被自己能吟出此赋惊呆了,只能老实回答道:“先生见笑了,此赋区区也不知道何名,更不知道何人所作。”



    “这……”蔡邕遗憾道。



    “蔡大人,我家公子前段时间头部受过创伤,患了失忆,所以一时想不起来,这一定就是我家公子所作的。”一旁严舆解释道。



    “公子真大才也,此赋慷慨悲壮,又洒脱超俗,若传将出去,定能风靡朝野,还请公子再吟唱一遍,让在下记录下来。”蔡邕意犹未尽道。



    欧冶婧也拉着钱堃衣袖道:“木头,再吟唱一遍吧!真好听!”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黄昏,众人赶到了阜陵,在驿站休息了一晚。



    次日清晨,蔡邕欲拜访当地好友,便向钱堃告辞道:“有劳钱公子一路同行,在下受益良多,本欲同随公子去洛阳,不期与好友相聚之日将近,只能先赴好友之约,期望我们洛阳再叙。”



    “蔡议郎博学多识,一路上让在下获益匪浅,实是不舍啊!”钱堃真诚道。



    朱儁亦拜别道:“学生身受救母之恩,又承诺堂兄之托,故不能跟随您去了,还望老师见谅!”



    “受人之恩,当衔环结草为报,公伟你做的很好!”蔡邕扶起朱儁,一边掸着他身上的尘土,一边安慰道,“来日方长,日后再见吧!”



    钱堃见朱儁虽是拜别,实则依依不舍,心中不忍,对朱儁劝说道:“公伟,你随蔡议郎去吧,你看我这人强马壮的,一路也无所事故,而蔡议郎携带着小童,多有不便,有你随同,我也放心。”



    “可……”朱儁左右为难,一边要报救母之恩,一边蔡邕师徒上路确实令人不安。



    思虑再三,朱儁终于做了决定,对着钱堃深躬一鞠,说道:“也罢,玄黄你保重,待我安顿好老师和师兄,必来回报知遇之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