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位面武道
字体: 16 + -

第3章 平一指

    第二天清晨,出生太阳慢慢从天边露出一角,白色透明的阳光照射再天边的白云上,映出一片光芒四射的的彩霞。

    赵子阳母子一行人在开封城门刚开启后就出了城向朱仙镇性趣,一行人速度不快,半晌才从开封城到达朱仙镇,中途将到镇上时,路过路旁的“杨将军庙”休息了片刻后径直来到镇上买的院落门口。

    赵母牵着赵子阳,被何婶搀扶着从马车上下来,一行八九人鱼贯进入院子里,赵母也不管其他人,带着赵子阳跟随着赵果向着夫君赵珺所在的屋子里走去。

    屋子里躺在床上的赵珺听到门口有动静,不待他起身,就见门口一名挺着大肚子后面跟着一海通的妇人快步从门口向床边走来,待看清来人面容,赵珺是又是惊又喜,来人不是他夫人和儿子又是何人,他万万想不到有孕在身的夫人会万里迢迢赶到开封府来,想到这里,他有时感动有时内疚,挣扎着想要坐起来。

    赵夫人看着床上形容枯槁的夫君连坐起来的力气都没有,眼泪都差点没溜出来,快步走到床头,将赵珺扶起来靠在自己肩头,“夫君,我和阳儿来了。”赵夫人忍住眼泪道。

    “来了就好,来了就好。”赵珺伸手抚摸着赵夫人的肚子,一脸心疼得说道。

    赵子阳跟在母亲身后进了屋,趴在装边上,看着父母之间的交流,接着清脆的的声音对着父亲赵珺说道:“阿爹,你生病了吗?可要快点好起来,阳儿还想要阿爹教阳儿读书呢。”这是他作为人子,该对生病父亲说的话,但这话刚说出,就看到父亲的眼泪流了下来,哪个男儿不流泪,只是未到伤心处。

    “阿爹不哭,阿爹不哭,阿爹一定会慢慢好起来的。”赵子阳看到这情形只能奶声奶气的出声安慰。赵珺用手抚摸着儿子圆乎乎的脸,慢慢停止了流泪,似乎真是赵子阳的安慰起了作用一般。接着就听他对母亲赵夫人说道:“让赵果扶我出去晒晒太阳,你们也安排住下来。”

    赵夫人应了声,接着叫了站在门外的赵果进了屋,两人一起将赵珺扶下床朝门外走出,赵子阳也迈着小腿亦步亦趋的跟在后面。院子里,一行人聚在树荫下,看到赵珺夫妇出了屋子,赶紧将另一边的躺椅挪了过来让赵珺躺下。

    赵子阳也不管大人们如何安排,独自一人在院子里四处张望,院子肯定不如赵家宅子那般,但占地大概也有半个足球场大小,十几间房间和一道两米多高的泥砖墙在院子最外围围了一圈,大多房间都是坐北朝南,只有两间厨房是坐东朝西,两间偏房坐西朝东,院子大门在院子的南边,是两扇厚厚的简易木门,大门两米多宽,院子中间是一颗蓬松的大槐树,大槐树下是一片碎石整平的平地,平地外是两条十字交叉宽两米左右的碎石路,两条碎石路将整个院子分成四片,南北走向的碎石路刚好连通院子大门、大槐树下的平地、正厅大门,东西走向的碎石路连通厨房和偏房,一口水井位于厨房边上,在院子的东南角,四片空地上稀稀落落的长了一些杂草,看样子应该是菜地,但是荒废了很久。

    想到刚刚进镇的情况,这处院子离朱仙镇进镇牌坊不远,也不知怎么就荒废下来,现今被赵家买下来,看院子的情况,花销应该不小,但这也不是是他一个小孩子所能操心的。

    正在赵子阳观察自己今后生活的院子时,赵父赵母那里也安排好了今后的事宜,他们先是让人去镇子上酒家买些午食,又让赵果坐上马车去买今后生活所需用品。随后又给跟随来的这些人分配房间,告诉他们接下来一年留在这里帮衬,家里的田地也不用操心,赵家会请人帮他们耕种,包吃住并且每人还有十两足银作为薪资。最后等买吃食的两人回来后,又将每人剩下的三两足银发下,算是安定了大家的心,要知道这个时代,普通农户一年下来也不一定能有十两银子收入,这一下子每人都有五两银子收入,虽然这一趟的确很疲劳,但有了回报,也没人会不知足。

    用过午食之后,赵父回到屋子里躺着,等药熬好了之后服下就睡了过去,赵母躺在床边的躺椅上,何婶在旁边照看着两人,张麻子带领着大家伙一起收拾屋子,赵子阳坐在大槐树下的石桌边拿着书认字,虽然《三字经》和《千字文》他都会读,但是要是书中每一个字单独拿出来,他还是要想半天,也是不熟悉的缘故。看着手中两本书,他有时也会疑惑,为何这个世界也会有这两本书,并且和真实历史上的两本书没有丝毫差别,连作者都是一个人,“到底是什么样的伟力才能创造出这般相同的世界,除了有了武功之外,其他基本没有什么不同。”心里真思索着,手上的书也不自觉放下了。

    就在赵子阳暗自思索的时候,一个看着有五十岁左右的矮胖老者进了院子,这矮胖子脑袋极大,生一撇鼠须,摇头晃脑,形相十分滑稽。老者从院子大门进来,沿着碎石路径直想赵父所在的屋子走去,路过赵子阳时,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赵子阳看老者也不理自己,向着父亲房间走去,有些奇怪老者的身份,就起身跟在老者后面进了屋子。屋子里的赵母和何婶发现来人不认识,就叫醒了沉睡的赵父,赵父醒来看见老者,就想要做起来,但是发现自己浑身无力,何婶看到赵父想要起来赶紧上前扶他坐起身来,赵珺做起身后,这才对刚进来的平一指道:“珺实在无力起身,失礼之处请平大夫多多担待。”

    赵子阳听父亲如此说话,这才知晓这个怪异的矮胖子就是平一指,不由得把目光放在他身上,就见平一指也不多话,径自坐在窗前的木椅上,拿过赵珺的手就开始诊脉。赵子阳注意到平一指居然只伸出一根食指搭在父亲手腕处给他诊脉,不由得对平一指的名字多了一些了然。

    平一指闭目给赵父诊脉,片刻后睁开眼睛,阴阳怪气的说道:“明明浑身无力,还偏要逞强坐起身来,读书人就是多礼,一点也没有江湖人的直爽。”顿了顿,他又接着道,“我不是说过吃了药后要多休息,不能乱动,你如此不知好歹,要是成了废人岂不是显得我平一指无能,败坏我的名声。”他这一口带有现代河南腔的口音说的赵父一阵尴尬。平一指看赵父面露尴尬,这才语气稍缓,转像赵母,看着她挺着大肚子,一脸紧张的盯着自己,顿时脸露不愉之色,“这书生中的大嵩阳掌虽然难治,但还难不到我平一指,不过你们可按照我的要求找来了神童,若是我不满意我可不会再管这书生死活。”

    “平大夫放心,这是我儿,他自幼聪慧,从小读书,现在虽然才六岁,但已能背诵识得《三字经》、《千字文》,你看是否合适?”赵母赶紧回道。要知道这个时代书籍虽然由于活字印刷的普及而泛滥,但也不是大部分普通人能读书的,更不要说读书的神童了,这放在哪个大家族中不是一块宝一样,特别是他们江湖中人,大多数更是不识字,武功秘籍都考口口相传,所以听到赵子阳才六岁就能背诵认全两本蒙书,也是不由得再多瞧他两眼,但即使如此也就多看两眼罢了,“做我的童儿跟随我学医可不是被两本书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有没有毅力和悟性。”这么说着,平一指又瞅了赵子阳一眼,又道:“这娃娃虽然小了点,但还算入眼,既然你们将他交给老夫做童子,这书生的伤就包在老头子身上,娃娃年龄太小,每天清晨去老夫那里两个时辰,其他时间你们自己带着,老头子可不会照顾孩子。”

    听平一指这么说,赵母心里稍缓,“那我夫君的伤怎么样了?”紧接着她又赶紧问。

    “有老夫在,你夫君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以老夫的本事治这区区大嵩阳掌力轻而易举,将他肩膀伤处露出来,看老头子为他施针。”平一指一边吩咐一边从行囊里拿出各式各样的一包银针。

    赵子阳看着平一指以顺畅的手法在父亲肩上掌印处扎上银针,想着刚刚平一指的话,“大嵩阳掌,难道是那个心狠手辣的费彬,将来定然斩了这厮。”暗自下着决心,目光却紧紧盯着父亲伤处,只见原来来深红色的掌印随着道道黑血从银针处流出而变淡,赵子阳暗自诧异,好厉害的针灸之术。

    平一指看扎在伤处的银针不在流出黑血后,一边拔下一根根银针一边说道:“我以特殊的手法将大嵩阳掌力顺着银针引了出来,看样子掌力入侵并不是很深厚,所以再施针几次就可以消除掌力,再配合我先前开的药方,差不多半年就能康复,不过我再强调一遍,药方上的药每日餐后服用两次,服用后一个时辰内身体无力不能动,不然出了差错就是一辈子瘫痪。”随后又在伤处摸了一些不明药膏。

    听了夫君半年就能康复,赵夫人心情放松下来,道:“我们定当准照平大夫的吩咐。”接着又看了眼儿子说道,“那不知小儿何时开始跟随平大夫。”

    “就从明天开始吧,明天一早你们将他送到我哪里,我看看他手否一块学医的料子,丑化说在前面,就算他不适合学医,也要在我那里给我做药童二十年,不然别怪我心狠。”平一指先是平和地说道,谁知话锋一转就阴狠起来,看他那恶狠狠的面容,赵子阳猜这矮胖子八成被谁骗过了。

    赵夫人被他转变的态度吓的心里陡然一冷,赶紧说道:“定然,定然······”赵夫人话还没有说完,就见平一指也不听她说话,转身开始收拾行囊往门外走去,头也不回的离开了。

    见平一指真就这么走了,赵夫人先是楞了一下,接着就转身想夫君赵珺看去,看他面容果然红润了许多,接着问道:“夫君身体感觉可还好?我看你脸色变好了许多,不再似原先那般苍白。”

    “的确不似原先那般难受了,原先肩膀一阵阵灼烧般刺痛,,现在却是清凉了许多。,虽然还是浑身无力。”赵父边说着自己的感觉边让何婶扶自己躺下。

    “那夫君就先好好休息。”赵母说了一句,让何婶留下照看赵父,就带着赵子阳匆匆离去。不说接下来赵母对赵子阳又是一番敦敦教诲,让他明天好好表现,努力拜平一指为师云云,就单是赵子阳自己也对明天开始跟随平一指学医充满了期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