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科医生
字体: 16 + -

第二章,加个垫儿

    sun jun 19 19:10:17 cst 2016

    孟长发主任遭遇病人金贤哲的那个早晨跟往常一样平淡无奇。导诊领着金贤哲进来时,孟长发正往茶杯里冲热水,茶香扑鼻。

    二年多的江湖磨砺让孟长发主任得了职业病,看见病人眼睛就放贼光,每个进来的病人,孟长发都觉得是一叠在风中飘摇的钞票,让人着急的是这沓钞票的厚度和能不能抓到手。

    来北方专科医院这一个多月,孟主任每天业绩排名一直垫底儿,着急上火口苦便秘;血压也居高不下,始终保持在100~160。血压天天高升,业绩却每况愈下,如此下去快要走人了。老板可是什么都不看,管你职称多高,经历多丰富,都别提,老板只看业绩,只关注你今天给他赚了多少钱。

    像掘金者梦想一揪挖出块狗头金,孟长发时刻期盼着下一个狗头金病人。否则,难以挽回自己被炒鱿鱼的命运。

    导诊带着病人进来,把门诊手册放在桌子上,对病人说,这是天津的专家孟主任,有什么问题跟孟主任说,导诊说完诡秘的一笑,这一笑让你觉得非同寻常,却说不出哪儿不寻常。

    孟长发扫了一眼门诊病历的姓名栏,上边撩草地写着:金贤哲。

    金贤哲中等个儿,不胖不瘦,此时一脸痛苦,弯着腰象煮熟的大虾,搭拉着脑袋;左手扶着桌沿儿,右手兜着裤裆;面色苍白如纸,一头冷汗。

    孟长发第一印象:急诊!简单问一下病情,到里间检查,就见下边肿得像个大紫茄子。

    孟长发急切地说:“怎么搞的,这是怎么整的吗?”

    金贤哲上气不接下气地说出了原委。

    昨天到了崔弦浩那儿,一壶热酒,几盘小菜,两人边喝边聊。

    崔弦浩是朵奇葩,上中学时数学,化学考试没有几次及格过,物理却把把满分。这成绩与高考无缘,给老师送了礼才拿到高中毕业证,拿到毕业证后就迫不急待地把课本撕个稀巴烂,一身轻松地回家开起了农机维修配件中心,几年下来,竟然红红火火买了车置了房;金贤哲念了个三流大学,上学前啥样儿,毕业后还啥样儿,非说那儿不一样儿,就是大学里处了三个女朋友,其中两个跟他开过房,再就是网络游戏打得更专业,大学里毕竟高手林立。崔弦浩与金贤哲平时两人各忙各的,几个月也难聚一次,这次**打炮,两人都纠结,不得不再聚一次。

    老友相逢,酒菜齐备,两人边喝酒,边分析了南北局势。

    金贤哲说战争可能会爆发,北方蓄谋已久;崔弦浩说北方是虚张声势,实力肯定打不过南方,何况南方有美国人撑腰。

    金贤哲说,北方有核武器;崔弦浩说那玩艺儿吓唬人行,没人敢用。两人争论不出胜负,就把话题转到了别处。

    崔弦浩家的坑上到处散落着机器零件。金东贤无意中发现了一个橡胶圈儿,问崔弦浩,这个你还有用吗?

    崔弦浩看了一眼,说没用了。

    金东贤晚上回家就带回去一个橡胶圈儿。

    到早晨就肿得比大号茄子还大了二号。疼得他满地转圈,哼哼了一宿。

    满地转圈也不光是因为疼,是因为拿不定主意要不要去医院。应该去医院还是去崔弦浩的农机修理部,取下这个橡胶圈是医院更专业还是农机修理中心更拿手。

    最后还是老婆执意去医院,电视里广告天天在播:“男人的事儿,当然去北方专科医院”。所以,大清早搀扶着他来到北方专科医院。

    天下之大,无奇不有。孟发长也遇到过滥吃壮阳药,瞎涂壮阳油,药物过敏引下边水肿的病人,用大号针头扎破皮把水放出来,消炎治疗几天就痊愈了。像金贤哲这样,加个垫儿退不下来的事还是闻所未闻。

    孟主任是内科出身,出道时先是看肝病,后来发现看肝病没有作男科赚钱,就改作男科,图个赚钱多,这几年练得都是嘴上功夫,基本是忽悠人的,真正动手,心里打怵。一时没了主意,急忙找郭宏昌商量。

    郭主任亲自给金贤哲检查一番,使劲儿扒开**,能看到黑黑的橡胶圈儿,心想:只要能看到就好办,不就是个橡胶圈儿吗?剪断不就完了?心里有了底。跟金贤哲一说,一百个同意,只要快点弄下来就成。别的没意见。

    孟长发心中暗喜,终于挖到了狗头金。这样的急诊病人,挨宰没商量,正是作业绩的好机会。手术取下来,再消炎,消肿治疗七天,没一万块钱不会放你走。

    老孟跟郭主任一合计,让金贤哲老婆去交三千八百块手术费,金贤哲老婆有些许犹豫,觉得手术费太高,但看一眼老公疼痛难耐,冷汗直流,再耽误一会儿那宝贝真要是废了,可如何是好?事到如今有想法没办法,只要快点弄下来,保住那宝贝,再多八百也不敢商量。金贤哲老婆跑步去刷了卡。

    郭主任在金贤哲下边打了10毫升利多卡因,麻醉起效后,找了把尖嘴组织剪刀,戴上乳胶手套,开始作这例特殊的手术。按说这根本就不是医生的活儿,外科医生应该是开膛破肚,断筋接骨,像这种加个垫儿,取个垫的活儿应该是农机修理工或是消防队的事,但现在圈儿是套在了人身体上,为了业绩,医生偶尔也心甘情愿地客串一下农机修理工和消防队的活儿。

    橡胶圈儿嵌在肉里,孟长发和秦文汉帮忙扒开**,暴露出术野,郭主任用尖嘴剪刀小心翼翼地去剪橡胶圈儿,用的是蚂蚁啃骨头的技法,还真剪开了橡胶的一层皮,接着大胆深入用劲剪,很快就剪断了橡胶圈的一半处,之后就遇到阻碍,剪刀打滑,再也剪不动了。

    原来橡胶圈儿里面还包裹着一个钢芯儿,剪肉的剪刀怎么能剪断钢圈儿呢?郭主任也没办法了。

    金贤哲用了麻药就不痛了,安安静静地躺着,冷汗也不流了,面皮有了血色。郭主任,孟主任,秦大夫三个人折腾了一通没取下来,一筹莫展,到外间商量下一步怎么办。

    商量的结果,剪刀看来不管用,得用骨科专用的一种咬骨钳,或者电工用的一种尖嘴断线钳,也许能咬断里面的钢芯,咱医院没有这种钳子。再拖下去可能会缺血性坏死,那麻烦就大了,谁也负不起这个责,还是转院吧。

    说到转院孟长发不太愿意,病人一走,三千八的业绩就是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前后一算一万块的业绩没了,心里有割肉的感觉,不过不愿意也是有想法没办法。

    当今医院虽说都把病人当作赚钱的资源,有钱赚千方百计留下,但有麻烦的病人,还是要赶紧推出去,推慢了将来就是债主。留病人医生可以自作主张,但转病人需要请示主管领导,也就是老板林国龙的小舅子,门诊经营主任的黄胜荣。

    孟长发电话请示黄胜荣,黄胜荣问,郭主任看了没有?他什么意见。孟长发说:郭主任在这儿呢,转院是郭主任说的。黄胜荣同意了。秦文汉就打了120。

    十几分钟,120就把金贤哲接走了。

    病人转走了,一个小麻烦却留下了。

    金贤哲让急救中心的120拉走了,交的三千八百块手术费就退还了。郭宏昌,孟长发,秦文汉三个人白忙活了一大早晨,一分钱没收到。

    这个病人太特殊,按常理应该给老孟补一个号,就是再分一个病人给他。私立医院的医生天天就是盯着号,有了号才有业绩,有了业绩才有提成,才能赚到钱。

    私立医院,虽然广告满天飞,来的病人并不多,一个医生一天也就平均三五个号,少一个号业绩少一截,多一个号业绩多一截。

    这个圈子的生存法则是一切以业绩论英雄,业绩即关系自己的收入,也关系医生的去留。业绩好的医生老板高看一眼,自己收入也多;业绩差的医生老板冷言恶语,随时都可能被炒鱿鱼。

    全院的号都控制在经营主任黄胜荣手里,怎么分配他说了算。

    老孟觉得瞎了一个号,自己吃了亏。先是瞒怨导医啥也不懂,不该收这个病人。之后就请示黄胜荣,要求补一个号。

    黄胜荣有意难为老孟,说啥也不给老孟补号,说进了屋就算一个号,接不住,病人走了是自己没本事。

    孟长发说这个病人多特殊啊!百年不遇,是医院没有设备,要是有咬骨钳,说不定也取下来了,又不是我的原因没接住。

    黄胜荣说医院有规定,这种情况不能补号。

    老孟好说歹说,黄胜荣就是不答应,最后干脆不睬他了。

    老孟越想越生气,气得在诊室里来回转圈:业绩本来就落后,再瞎了一个号,这个月就无法翻身了。这个病人这么特殊,按常理补个号再正常不过,黄胜荣这是不讲道理啦,欺负人嘛!

    老孟怒火中烧,在诊里抽烟,转圈,转圈,抽烟,当抽完第五支烟,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打电话叫来了黄胜荣,拍了桌子,指着黄胜荣的鼻子大吵一通。吵完了就去找老板林国龙,提出辞职。

    表面看来老孟是一气之下主动离职,其实老孟抽烟转圈时心里已经想明白了。他来这一个多月,几位医生中他的业绩一直排在最后,黄胜荣这是有意难为他,挤他走。如果这事摊到郭主任身上,肯定痛痛快快补一个号,现在摊到自己身上,就看人下菜碟,这口气实在难咽,北方人的性子,面子最大,你伤我面子我就敢掀你桌子,装孙子的事儿做不来。事已至此,那就自己主动离职吧,免得让人家炒了鱿鱼,传到江湖上好说不好听,将来还得在这个圈子里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