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国家的崛起
字体: 16 + -

第三章 林间刺杀

    wed feb 25 15:46:47 cst 2015

    时光流逝,到了腊月初二这一晚,在这个偏僻的货栈内,一帮壮汉运来一个硕大的木箱,四周围着厚厚的棉布,看不清里面装着什么,只听见里面传来阵阵低吼的声音,很吓人。老少二人就站在木箱边,老者对着青年说道:“少宗主,此物已经饿了数日,野性早已激发,只待今夜放入围场了。”

    青年人略一点头,道:“死士可曾安排好?”

    老者回道:“早已安排妥当,十三名死士,都是先宗主留下的,均是独身,亲人俱惨死清妖之手,与鞑虏有不共戴天之仇。此番行事,更是训练了一年有余,可堪重用啊。”

    青年人回过身来,对老者又说道:“文长老,你是传法使,又是家父至交,你办事我自然放心。这些教中兄弟自然不会有什么问题,只是那唐三,终究不是老人,又久在清廷,恐不堪大任啊。”

    “少宗主,忧虑的是。不过那唐三早已是我教傀儡,且不说离不开我教的极乐丸,就是这些年和我们干的这些事情,也足够清妖灭他九族几回了,这个时候他是不从也得从了,再者,我们此番除却一些死士,他并不知我等底细,他若反水,与我们也无甚损失。反倒是他,本就不容于清妖,又得罪于我们,两头都要杀他,料他是不会做这种糊涂事的。”

    “文长老所言甚是,那清妖孽种的行程可可有把握?有多大把握引的那狗皇帝前来?”

    文长老这时扶须微笑,很是自得的说:“这个少宗主更无需担心,当年大事未成,先宗主弥留之际托我等于清宫中布局细作,以图后事。十数年来,老夫也偶得几个暗子打入清宫。此番,便是道光十一年间入宫的暗子,若非他暗通消息,也没有我等此行了。”

    青年人闻言,也有兴趣,便进一步问道:“此人如何?”

    文长老答:“此人九岁进宫,奉天人,是个小户人家,他七岁时,瑞亲王府的豪奴往盛京采办物什,看中他母亲,便强行掳走,更是将其父活活打死,后来,他母亲不堪羞辱,也自尽了。只留下他和一个六岁的妹妹,后来辗转流浪到了顺天府,在我教一处产业中干些零散活计,养家糊口。我见他口齿伶俐,心思缜密,加上与清妖有不共戴天之仇,所以便留意于他,后觉其可堪大用,便与他兄妹二人洗了身份,认他妹妹做了干孙,使他净身进宫,十几年来,经常与他银两以作活动之用,他也争气,做了贴身的侍从,更是传出不少清宫秘闻,此次狗皇帝行猎,也是他事先透的风声,我们才可以从容准备。”

    青年人听完,放心道:“那如此便是万无一失了,很好。即使引不来狗皇帝,杀他一两个儿子,让他尝尝丧子之痛,也是好的。文长老,详细安排去吧”

    老者奉命而行,下去安排行动的细节了。只见过了没多久,一行十几个死士骑着马,驾着一辆马车,装着那个大木箱,借着微微的月光,也没有燃起火把,从货栈出发,一行向北而去,做了大概有三十里左右,隐约看到前面的阿拉超尔营,见营房守备严密,也不敢大意,绕过阿拉超尔营的防区,转东又走了一段路,此时天快亮了,只见头前有几个绿营兵,中间是个领头的,几个人骑着马在那里候着。

    这边打马出来一个人,径直朝那领头的而去,两人交头接耳了几句之后,留下了几个大包裹,然后又各自散开,那人招呼人过来把包裹装好之后,由此往北又行了大概二十余里,在一处密林里面埋伏下来了。

    此时天已大亮,这些死士安排斥候在林口张望,其余众人在林中挖些陷阱暗桩后,也各自和衣而卧,养精蓄锐。时至中午,忽听得斥候一长两短的哨音,知道目标已经来了,也不声张。将那笼子打开,此时方知笼子装的竟然是一只老虎,他们将老虎驱赶出林子,然后尾随走到了林口。只看见那老虎本来就饿了很多天,又被一帮人又驱又赶的,早就烦躁不安,走到了林外空旷地方,又看见一直血流不止的野猪,早就忍不住了,大啸一声,忽的就扑了过去,只是这样一扑,反倒把六阿哥奕?给下来一跳。

    奕?虽然骑射不错,但你也想一想,奕?毕竟现在只有十三岁,放到现代还是读初一的小屁孩,你说古代人早熟,可再早熟,身体还是熟不起来,又加上马类对于老虎这种猛兽有天生的畏惧,一时间马一惊就四下发狂乱蹦乱跳,奕?年纪小、力气又不大,就被颠了下马,本来身上的盔甲就已经颠的散落,好死不死的又磕到了路旁一块坚石,竟然直接给摔得血肉模糊,昏了过去。

    奕詝此时离奕?大概十米左右的距离,一看到弟弟昏了过去,也是急的没了分寸,当即从怀里拽出一把短枪,朝着老虎就是一枪。可是枪法不好,打偏了,没打中老虎,反倒是把老虎给彻底惹毛了,老虎一发威,大啸了起来,这下可不得了,虎啸山林本就是极为恐怖的事情,连着后面侍卫的马一起,全都给惊了,奕詝身体本来就差,三下五除二,随了奕?的后尘,跌落马下不提。

    死士们一看,这两个阿哥都已落马,心头大喜,暗道机不可失,所以也不管其他什么了,一拥而上,就像把这两个人掳走。可惜天不遂人愿,一是北国苦寒,这些人冻了一夜,有不曾生火吃些热食,身体难免僵硬,动作不便;二是清军护卫此时也是舍命护主;三是这帮人也知此番刺杀也是为后事铺垫,不必在意结果。所以,两边一相接触,发现事不可为,死士们也很光棍的各自拨马朝密林回撤,看见四阿哥奕詝坠马之后,正又踉踉跄跄的站起来了,知道他没有受什么致命伤,所以都各自张弓搭箭,一齐向他射来,奕詝身中两箭,吃痛不止,晕过去。

    丰庆这个时候看到两个皇子在自己眼皮子底下发生这种事情,哪里肯答应。留下几人护卫,发了狂似的领着余下几人去追,可林深树密,加上之前早已布置得陷阱暗桩,只看得刺客扬长而去,丰庆也是恨得牙根直痒痒,但无可奈何,又怕杀手们又有什么后招,那几个兄弟护卫不过来,所以也就打马而回。

    此时僧王正好率军赶到。也不多说,先命随军医官赶紧救治,然后下了封口严令,叫众人不得走漏消息,否则军法从事,接着命丰庆和刘成去御帐大营急报皇上,自己领着护卫营护着受伤的阿哥回驻地去了。

    且说那些死士在林中绕行了约莫有半个时辰,待摆脱了丰庆之后,在一个隐蔽的地方,打开早已藏好的那几个大包裹,里面是一些绿营的兵装。众人换上后,从林子里出来,一人寻路回了货栈,余者往南径直投唐三的绿营而来。

    嘉道年间,承平日久,绿营军纪涣散,早已不复当年征南伐北的勇武,此时,唐三营的营门大开,既没有卡哨,也没有盘查,更没有巡视。将官兵丁三三两两或在营帐中聚众赌博饮酒,或去村落扰民狎妓,整个大营是乌烟瘴气,一点没有军营应该有的样子。军纪军容之差,让人瞠目结舌。这些人进到营区之后,居然兜了大半天也没有人上来问上一句,这些人也乐得不与其他人接触,只是入了营后,于营盘后面,寻了一处空账,隐藏其间。

    再说那人返回货栈之后,寻到文长老,向他禀明了事情经过,老者示意知晓,让他退下歇息,自己转入里间,屏退了左右,向那青年人说道:“少宗主,一切正按原定计划进行,已重伤了那两个小孽种,现在就看那狗皇帝是否上钩了。”

    青年人道:“谋事在人,成事在天。我等尽力去做就是了,虽然希望可以能够毕其功于一役,毕竟偶然因素太多,不可贪图求全,此番能够杀了那两个孽种,让那狗皇帝断了续统,就已是大功一件了。”

    文长老点头,赞成道:“清廷虽然已是苟延残喘,但毕竟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杀了狗皇帝,固然最好,如果不能,断了他的续统,令其愈发疯狂昏聩,也与神教有百利,还是少宗主思虑周全啊。”

    两人落座,品茶对弈,检视自己的计划有无漏洞。约莫两三个时辰之后,外间进来一个绿营兵,说有事情禀报。青年人闻听知道自己不便露面,就转身躲至屏风,叫文长老接待。文长老等青年人藏好之后,就叫人将其领到里间,待其到了之后,文长老端坐在上,问话道:“你是何人?”

    那兵丁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小的是唐守备的亲兵侍从,叫李三。见过大老爷。”

    文长老接着说:“原来是唐大人的亲随,便是自家兄弟,起来说话吧。”

    李三谢过,起来说:“谢过大老爷”

    “你家大人叫你来有什么事情么?”

    “回大老爷,我家大人叫小的给您捎封信。”说完,李三从怀间掏出一个密封信封,也未写什么封题,毕恭毕敬的上前递给文长老。

    文长老接过信封,看没有开过封的迹象,便开开信封,信中也没有什么隐秘之事,只道道光帝圣驾明日回銮返京,令各部驻军整军回防,不得延期耽搁云云。文长老看毕,也没有什么表示,只道知道了。然后叫随从赏了这个兵丁一张二十两的银票,让其回去复命便是。

    李三得了银票,欢天喜地的回去复命不提。青年人转过屏风,接过信来一看,文长老在旁边颇为可惜道:“这个狗皇帝,心肠倒是狠,自己的亲儿子重伤也不前往探视,倒是让我等白白筹划此局了。最道天家无恩情,这清妖皇帝到底是虎狼之种,全无半点人伦情分。”

    青年人长叹一句:“我看未必,只道是一动不如一静,这道光也是有点本事,他知我等潜心谋划,如若仓促出行,反倒会让我等有机可乘。这个圣旨无非是安抚各部,不叫自己乱了自己的阵脚而已。也罢也罢,天意如此,不可强求。今日杀不了老子,就杀他两个儿子,也是够了。传令下去,计划提前,今夜动手。”

    正是这一句,却又是一场腥风血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