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江湖
字体: 16 + -

第14章 今年元夕,几度烟花照不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行至开封时逢人间元旦佳节。虽这座古城刚经战火,却是一片万家欢乐,灯火如昼。擦身在熙攘的人潮中,

    “值此新春佳节,皇帝陛下仁慈,出宫与民同乐,周围百姓速去城楼前参拜。”一声高昂的公鸭嗓音划破这喧闹的人海。这老太监刚刚喊完,就从宫门里整齐如一的走出一队衣着明亮的军士,只见那领头的身穿玄黑将军甲,肩披暗红蟒袍,胯下一匹枣红色的战马,腰间宝剑寒光闪烁。端的战神临世,此人正是那闻名天下的宗泽大将军。种大帅病危,如今的京城一切防务全部交由大将军负责。今日皇帝与民同庆,自然万事小心。

    “那今夜皇上安危,全仰仗大将军了。”老太监见宗泽大将军出了宫门,忙前身相迎道。

    大将军翻身下马也手抱拳对那老太监言道:“,高公公客气,宗泽受命守卫京城,自责所在,定不负皇上重托。”

    “既如此,那将军先安排着,咱家这就去请皇上。”说完转身进了宫门。

    “嗯,那就有劳公公了,公公慢走。”大将军客气道。只到老太监转身进了宫门才对手下将士吩咐安排。言罢,那一干将士便全部散开隐没在了城门附近各个角落。

    一阵鼓乐笙箫,从宫门里杳杳传来。围观百姓知道是皇帝銮驾出城,连忙安静的站城两排,空出中间的大道。

    “陛下驾到,”一声高喊,紧接着便是礼乐齐鸣,一群宫廷乐师摇头晃脑的走出来,然后便是钦宗圣驾了,明黄色的鸾帐,高高耸起,隐隐约约见里面端端正正的坐着个人,似乎还有个女子依偎在他怀中。圣驾富丽堂皇,似飘在空中的楼阁。百多个力大无穷的昆仑奴抬着。见圣驾经过大道,周围的百姓自觉叩头参拜,三呼万岁。鸾帐过后便是大宋朝的一干文臣武将,按阶品而行。走在第一的便是那混乱朝堂的钦宗宠臣唐恪了。

    待得钦宗登临城楼,城墙河岸霎时烟火似起,璀璨夺目,照亮整个夜空。钦宗皇帝意气风发地站在城楼上,威严四海,接受着万千子民的朝拜。或许,他也只能在这一科觉得自己才是真正的人间帝王吧。

    烟花还未凋谢,天空中便有数到黑影向城楼急急掠去。突然,人群中有人大喊道:“有刺客。”话如炮弹一样,炸得四周人仰马翻,乱做一团。钦宗又惊又惧,连忙后退。城头上百官武将,顿时将他们的帝王围起来。

    宗泽大将军剑已出鞘,全神注视着盘旋在天空中的黑影。原来刺客用帆布架起一双如鸟翼一样的翅膀,从高处滑下,得已顺利进入城中。

    盘旋在天上的黑影见下面乱做一团,迅速解开双翼,从空中直接向皇帝袭击去。惊的百官六神无主,

    元旦佳节,普天同庆,钦宗皇帝却命悬一线。眼见天上人影急急袭来,人间帝王早已傻眼,一动不动,呆若木鸡,全没了刚才的君临四海。说时迟,那时快。就在刺客利刃悬于钦宗头顶时,那老太监,和大将军化身两道残影,向天上来人撞去。敢在京都刺杀当今天子,来人定不是柔弱之辈。

    两强袭来,刺客已知再无近身可能,在空中扭转身子,落在身后百官之中。吓得一群平日里作威作福的官员四处逃窜。那几个刺客许是见今日刺杀皇帝落败,索性顺手宰几个贪官污吏也不算为民除害了。顿时狼入羊群,死伤一片。大将军见那几个人在人群中横冲直撞,早就怒火中烧,自己又要护卫皇帝,真是进退两难。

    “大将军,还不快去,你要青眼见着那群贼子将大宋的官员杀个干干净净吗?”老太监色严声厉地尖声道。

    “可是皇上?”大家将军略微疑虑。

    “大将军放心,咱家在这守着,量这天下间也没几个敢来。”浑浊的眼光射出丝丝阴寒。

    大将军见皇帝沉默不语,圣心难测,已知这是暴风雨来临的前兆,自己恐怕在劫难逃了。躬身对钦宗道“臣自知死罪,还请皇上准许罪臣擒了这几个乱臣贼子。”钦宗却是不答。

    “去吧,皇上这会忧心国事,希望将军能戴罪立功,切莫在另皇上忧心了。”

    “嗯,一切有劳公公。”微微抱拳,风动人去,众臣如见救星,能在鬼门关捡回一条命,也不在乎平日里的威严了,连滚带爬的向身后军士跑去,心有余悸。

    “诸位,犯上作乱可是死罪,若能缴械投降,我可以向皇帝求情,留你们你个全身。”大将军威严道。

    “哈哈,还不到名震天下的大将军却是如此啰嗦,我等今日前来,本就是为民请命,只可惜未能杀得这昏庸无能的皇帝。”领头的黑衣人恨恨地望了一眼被老太监护在身后沉默不语的钦宗皇帝道。

    “既如此冥顽不灵,那就休怪宗某无情了。”气沉山岳,势若猛虎。已千钧雷霆之机向那领头的黑衣人袭去。

    黑衣人见宗泽招式如此沉猛,暗自佩服,身法如电,急急向身后城墙边退去。另外几人俱是横刀在握,已应不测。眼见后面便是城楼边缘,退无可退,宗泽去来势更猛,黑衣人牙关紧咬。双腿如弹簧般,越上墙垛之上,腿一曲一伸如劲弦疾箭,向宗泽射去。

    两虎相斗,处处杀招,不留余地。大将军修的是《九杀劫》,讲的是一将功成万骨枯,招式沉猛如山,千军不挡之势。另外一人修得一身绝世身法,行踪飘忽难料,每每都能险之又险得躲过大将军的剑锋。两人越站越酣,更为对手实力而心惊。

    “流星逐月。”只见大将军手中的剑突然消失,下一刻,人也化作流星向黑衣人袭去。黑衣人已不再似先前一般左右躲闪,而上双掌聚满真气,准备硬接。

    两掌相碰,真气被强强压迫,在空中凝结成透明的屏障。两人相互僵持,周围一丈之内,坚硬的城墙一慢慢化作齑粉。

    突然,有一剑似月光般明亮柔和,似烟花般璀璨夺目。从天上向着黑衣人落下。众人无不为大将军武艺而喝彩。我见此剑如破九霄而来,该是大将军的杀招,一剑之下,黑衣人绝难生还。

    “哎。”心里一叹,“师傅说你会是我尘世里的劫,此番了了,以后便不再遇。”

    从地上拾起两枚石子,注满真气先向着天上打把剑弹去。

    “叮。”声音尖锐刺耳,第一枚石子瞬间化作齑粉。剑势未去。

    “叮。”又一枚石子破碎,剑势稍微移动。

    两枚石子用了九成九的真力,却只是稍微弹偏了一点去势,可见大将军技艺高绝,该是纵横天下,莫逢敌手。

    我知道虽只是稍微偏了一偏,落下却会差开很多。她。也该无虞。

    大将军见自己杀招被破,要诛杀刺客已是再无可能。唯有用自己强横重创对手。心里念道,双掌真力再盛。

    屏障瞬间破碎,黑衣人一口鲜血喷出,向后凌空急飞。

    “走。”眼见黑衣人就要撞在城墙垛子上,却是随身一翻,犹如燕子点水,双脚向墙垛一点,人借势向墙外飞去。

    其他刺客见领头之人已安然脱险,也不恋战,闻言化作残影向城墙外飞去。

    一场刺杀皇帝的大戏就此落幕,留下的该如何?

    城下看的胆颤心惊,久久未曾回神。城楼上却是一团浆糊。

    “皇上,大将军护卫不利,让刺客逃脱,臣愿率军追捕。”一将领单膝跪地向钦宗请命道。

    皇帝犹如未闻,身旁的老太监只得作答。

    “哼,不自量力,连大将军都留不住的人,就凭你?”说完还重重一哼,完全不看那将领的脸色。

    “臣,宗泽有负圣望,请皇上责罚。”大将军跪倒在地。

    皇帝依然沉默。

    众臣见皇帝沉默不语,遂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纷纷参伐大将军。由以唐恪等人为甚。

    “宗泽,枉负圣上如此看重你,将京畿重地交由你把守,你却让皇上在天下人面前被刺客袭击?如今更是让刺客眼睁睁的从你手中逃脱。皇上请将宗泽罢免,交由刑部严审。”唐恪理直气壮的职责大将军。

    “臣等,复议。宰辅所言极是。”一干大臣躬身道。全然忘了自己刚从刺客刀下逃脱性命,纷纷七嘴八舌指责推诿大将军。

    大将军自知今日之事自己无话可说,却是不看也不看唐恪,又向钦宗请罪道:“臣,有负圣望,自愿已死谢醉,但如今,外强犯境,内强分聚,还请陛下准许我这无用之身,战死沙场,保家卫国。”说完重重叩地不起。

    钦宗却是一如既往的沉默,也不管一群大臣的互相推诿。负手而立,背对着众臣,望着城楼下面的百姓,眼神难测。

    众臣见钦宗迟迟不语,更加变本加厉的编排起大将军来,言其与刺客沆瀣一气,言其目中无人拥兵自重....。

    许是,皇帝也听够了后面一群大臣如麻雀一样叽叽喳喳吧,转过身来,厉声道:“够了。你们不就是想着朕能处决了宗泽吗?朕便如你们所愿。”“来人,将宗泽压入天牢,三日午时东门处斩。唐恪监刑。”“回宫。”

    重臣都是一愣,连着从小便待在皇帝身边的老太监也是一愣。微微迟疑的问道:“皇上。这.....。”

    “怎么?对朕有疑义?”话未落,人已经转身向城楼下走去。

    “皇上起驾回宫。”一声尖利刺耳的声音才将重臣拉回现实。

    又是一阵山呼,重臣便赶忙跟紧皇帝离去,经过大将军声旁时,视若无人。待到朝臣走的差不多了,上来两个军士,面容戚戚,对大将军道:“大将军,得罪了,君命不可为。我们所有兄弟都相信大将军会吉人天相的。”

    “嗯,我不在的时日,京师安全便交给你们了。可要好好守护这天下黎明百姓啊。”大将军语重心长道。

    “将军放心,我等誓死守卫。”说完便压着大将军随群臣而去。

    跪在城楼下的百姓,对城楼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历历在目。眼见这大将军被收押天牢,三日后便被处斩,帝王的无情离去,群臣的鼠目寸光。无不纷纷落泪。为这个名不聊生的乱世,为这个昏暗腐朽的朝廷。“皇上圣明啊,大将军为国为民,不该杀啊。”百姓纷纷乞求。皇帝却置若罔闻,眼见着钦宗銮驾越走越远吗,消失在宫墙里。余下一群百姓,大骂奸臣当道,昏君误国。

    今年开封的烟花盛开,不知来年山河依旧否?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