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江湖
字体: 16 + -

第12章 草亭煮茶,初逢人雄山东王

    三人立于山巅,俯仰天地,各自感悟着眼前天地造化,转眼间大雪骤起。三人忘我,恍若未觉。且不论他二人如何,单是我,因刚历经生死,眼前万象大道无形,胸中气机磅礴,于修行,于眼界,于武艺俱是更上一层楼。果如圣人言“登泰山,小天下。”

    感悟大道,浑然忘时。醒来见大雪如席,铺天盖地。一僧一道俱是疑惑地的望着我,和尚更是上下打量。我低头一看,原来我身上覆满白雪,已没至双膝。遂内劲一震,霎时,化作丝丝热气升腾。二人暗赞。稍稍整理了衣衫便向二人稽首道“多谢二位大师为小僧护法。”

    “呵呵,大师不必客气,缘分一场。”和尚爽朗道。

    “大师,现在大雪骤急,想看山色已是不行。不如到前山亭子里吃杯茶去?”青衣道士询问道。

    我也未推辞“那,便多谢。请”

    “洒家先去了,你们慢慢来。谁输谁煮茶。哈哈....哈哈”和尚说完,衲衣鼓动,双脚凌空大踏步,如猛虎跳涧向前而去。

    “呵呵。这疯和尚,成心卖弄,岂不知高人就在眼前?要不大师我们就比比?”道士言。

    “好,顾所愿,不敢请尔,道长先请”我欣然应道。

    “请。”道士话音刚落,人已化作残影向前掠去数丈。

    见二人俱是身负绝学,也不敢怠慢。忙猛提一口真气,紧随其后。

    百丈之间,那道人已隐有越过和尚之势,和尚自是不许,只听大喝一声“贼老道,勿要超我。”而后全身真元笼罩,金光隐隐犹如一只大鹏鸟振翅高飞。原来是佛家密宗的不世身法《佛度九天》?

    有书记载,云:“有位佛家大师一日打坐时睡着了,梦见佛祖化作一只金色的大鹏鸟在九天遨游,醒来,便悟得此无上身法,修习至极致,纵是万水千山,也在须臾间。”也是当世三大轻身功法之一,被佛家密宗收于藏经阁顶层,唯有本派内室弟子方可修习。

    这布衣和尚虽未练得千山等闲过的境界,但也修行时日不浅,江湖少有敌手。天下间能学此身法着本就不多;练至这般境界的除了密宗三大长老、五个院寺首座、和方丈了空禅师外再无他人;而有此境界者、又行走于江湖的、除了‘七绝’之一的‘拳绝’了智禅师外不做他想。

    那么那青衣道人的身份也昭然若揭,传闻:江湖上有一僧一道,多锄强扶弱,行侠仗义。僧者拳法威猛、当世无双,赠号“拳绝”;道者剑法卓然,少有敌手。时人欲称其“剑绝”,然道者言自己剑法第二,棋力第一。一时几多棋坛大家纷纷向其挑战,也纷纷落败。最后被公认为当世棋中圣手。赠号“棋绝”。清尘道人是也。

    能与当世公认的高手相遇雪山之巅本就是人生幸事,更何如还能与其切磋技艺?

    知道二人虽未以轻功身法闻名,却丝毫不敢大意。《无心》默念,气机由丹田至肺腑到四肢充满全身,磅礴如海。一步三两丈间,足间轻点,于树颠,于怪石,踏雪无痕,步步莲花生。

    眨眼间,与二人只相隔数十丈内。二人见我逾进,又是真元暴增。如此而来,你追我赶,已去千丈之远。

    山势已变,原来三人只顾着飞跑,全然不知此时已跑出了泰山巅。遥见对面山崖间弯弯曲曲,曲曲折折有些石梯,半山腰一草亭迎风屹立在突出来的一块巨石上,离此约摸百丈。那二人犹如未觉,纵身向对面那草亭俯冲而去。我自是不落人后。也是一步一莲花,俯冲直下。

    转瞬,胜负即分。“哈哈。和尚认输,两位都好身法。”和尚双脚落地,豪爽一笑道。胜负全然没放在心上。

    “想我俩花甲之年,今日却还是输给了大师。难道真是老了跑不动路了么?”老道说完也是爽朗一笑。

    我是有话说不得,暗自想到,“若说老,我比你们二人加起来还大个三四轮呢。”也只得哈哈一笑道“承蒙二位大师相让,小僧侥幸,那我便坐下等着喝茶了?哈哈!”

    “啊,哈哈。那我也坐下等和尚烧水煮茶。”道士显然想调笑那和尚。

    和尚也不恼“愿赌服输,我这便取水烧茶去。”说完,便在亭中安置一应事物。

    想来二人早就计划来这亭中煮茶,一切早已被齐,茶具、点心,吃食,碗碟,棋盘,甚至连柴火都堆满一角。

    亭子名曰“观云”字如万里云海欢腾。虽说这是亭子,还不如说是一栋楼。上下三层,分成房间若干。青瓦红墙,一边贴着崖壁,一边是上山路,一边下山路,另一边直面云海,对面便是泰山颠。六根壮如水桶的柱子支撑整体,横梁、楼板、屋檐、栏杆、桌椅、锅灶、烛台......。无不精雕细琢,还有可以活动的窗子,真可谓匠心独运,巧夺天工。应这是登泰山的必经之路,帝王将相多有往来,于唐朝年间,玄宗命能工巧匠依巨石倚崖壁而建。古来登山之人多会在此停留,或观云海,或品茗下棋,或写诗作画,或览前人名家遗作......。

    巨石边上还有个约摸一尺见方的小水潭,有清泉从崖壁缝隙中泊泊渗出,终日白气缭绕,几千年未曾枯绝。更神奇的是,这眼泉水冬暖夏凉,入得每个人口中,滋味却各有不同,如品尝百味人生。故而得名“百味泉”传言这是从泰山里面渗出,得天地滋养。时人多慕名来此取水烧茶,酿酒,炼丹.....。

    有和尚不慌不忙地取水烧茶,我和老道清闲地临窗对坐,观眼前云聚云散,感人生缘起缘落,一时无言.....。

    “来来来,水烧好了。老道,你快去把你珍藏的茶叶取来。请大师尝尝?呵呵。”和尚憨厚地笑道。

    道士一愣,笑言“你不就是惦记着我那几片茶叶么?应拽着我来这泰山,说什么看云是假,喝茶是真。还拿大师做什么幌子?哼”佯怒。

    “是是是,是我惦记,若不是有这眼泉水,哪里能煮得你这茶?”和尚犹自强辩。

    “也是,天下间,怕也只有这眼泉水能配的上我的茶叶。”说完沾沾自喜的离身取茶。

    我微微疑惑。这该是什么样的茶叶?值得二人在这严冬数九里登泰山之巅来取水煮茶?

    和尚见我有疑惑,小声说道“大师不知,这道士藏了一罐好茶,我曾有幸同他喝了一次,只是那次用的是济南城里那“趵突泉”水煮的,虽然也算人间至美,却总觉得那茶叶还有所欠缺。都言这眼泉水得天地造化,便和那道士登山来此煮茶,还有幸遇见大师。”

    “喔?那也算我口服不浅,待会可得好好尝尝才是。哈哈哈哈”也是爽朗一笑。

    不多时,那道士便去而复返。从袖中拿出一个拳头大小的古朴瓷罐,轻轻放在桌上。

    和尚急不可待地摆好茶具,炉子中火苗正旺,泉水正沸。

    道士见和尚如此猴急,却慢调斯文的打开罐子,从中取出数颗雪白的茶叶倒在茶壶中。

    我见这茶叶颜色隐隐觉得熟悉,似寺里那颗千年古茶,又觉得自己想多了,寺庙远在云山之巅,化外一方,凡人莫入。许是世间也有这种茶树也说不一定呢,遂压下心中疑惑,慢慢观赏和尚煮茶。

    和尚俨然精通茶道,先是引沸水至茶壶,轻晃两下倒出,又重新倒入沸水,盖上壶盖。有用刚倒出的水淋湿茶壶,静置。少顷,原本飘在水中的茶叶,在透明的茶盏中如昙花般慢慢绽放,茶水渐渐金黄,一缕幽香渐渐笼罩房中。三人顿时化如老饕,目光馋馋,和尚尤甚。三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是一阵大笑。

    待花朵沉入壶底,和尚连忙打开壶盖,用竹勺子小心翼翼地舀出三杯来,又盖上了盖子。

    “请,”和尚说完,忙端起茶杯,一口饮尽。又大声道“好茶,好水。”

    我和道士相视一笑。道士笑着说“和尚,你这牛嚼牡丹的吃法,能吃出味道?”

    “你们不懂,俗人才是慢饮慢啜,似我这般的才是真饮者,我品尝的是沸水直入脏腑的邻里酣畅,茶留余唇齿间的缕缕幽香。说了你也不懂,大师要不要一试?”语罢。也不望道士,倒是满怀期望的望着我。

    道士见和尚无视他,打趣道“你。你这贼和尚,说谁是俗人呢?还我茶叶来。”说完自顾地慢饮慢品。

    “谁不是穿衣、吃饭、睡觉,忙忙碌碌地来,匆匆急急地去,红尘万丈,谁能逃得了个俗字?”

    言罢,风轻云淡地慢慢饮茶,留二人暗自思索。

    “大师一语顿开,”两人诚然道。

    转眼间,三人一杯饮尽,和尚又添上一杯,和尚还是如先前一般一口饮。我也觉得有趣,有心一试,端起茶盅一杯而尽,顿时无言无语。

    二人见我怔住,一脸好奇。和尚笑着问“大师,怎样?”

    答约“烫!”

    啊。哈哈..哈哈,三人俱是一阵大笑,震落屋檐是的积雪纷纷扬扬。

    人生一场醉,壶中三杯茶。

    “三位大师好性至,某,不请自来。”声音沉稳,从山道那边传来,隐有九五至尊之势。三人惊奇,放下茶杯向外望去。见有一壮汉,身着青蟒衮服,从石梯上缓步走来,身后不紧不慢地跟着几个家丁打扮的人。

    虽然这汉子看着步伐不快,几个转瞬就进了亭子。朗声道“这天寒地冻的,几位大师可否能讨杯茶喝,暖暖身子。”虽是询问,却人已经走了进来。

    道士取出一个茶盅放在另一方,添了杯茶道“相遇是缘,一盏清茶,以慰风尘。”

    那壮汉也不客气,直接坐下,端起茶盅,慢慢品饮。

    气氛为之一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