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鹤门
字体: 16 + -

第8章 桃院竹海

    那萧秀杰与董海川两人自与杨露禅、李洛能在西安分别,便一路向北进了湖北,到了襄阳城了,这襄阳是片英雄地,有刘备三顾茅庐、又出杜甫、孟浩然等诗人才子,就连那药王婆婆的师父、王家兄妹的师祖————王聪儿也是襄阳人士。

    故萧秀杰和董海川在襄阳多逗留了一日,感受风土人情。之后又换了水路,一路搭船沿江下流,过了随州、武昌,最后到池州九华山。

    九华山古称九子山,唐代诗人李白写《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因而改名九华山。

    那九华山地形奇特,多怪石、奇峰,山中寺庙道观林立,是最有名的释、道家名山了。

    那山气候温和、湿润,多毛竹、红枫等,萧秀杰上山之际正好入秋,那红枫大片片的,只把那山染的火红,那好像鸡爪般的叶子那样多,天霞若近也映的红了,正是枫叶如丹照嫩寒的光景。

    萧秀杰和董海川一路上山,董海川边走边对秀杰道:“我那师父原名叫陆碧城,自称碧乘道人,云盘老祖是外人尊他的名号,故而知道云盘老祖的多,知道碧乘道人的少,你去了只管叫他师祖,莫叫错了。”

    又道:“我师父如今也有百来岁,心性让你难以捉摸,脾气怪异,忽仰天大笑,忽又有乐极生悲之状,你只不说话让他清净会儿便好了的,还有这山林之中庙宇多的很,你莫贪玩误闯了别人的圣地。”

    萧秀杰一一点头答应,须臾,已到了那云盘老祖的道观门口。

    萧秀杰先前以为云盘老祖人人皆知,闻名于世,自家的道观绝对风光十足、香火不断,谁知倒是被眼前这景象吓一跳。

    只见那道观除一正观外,也就一栋侧屋,那侧屋还是土坯造的一间厨房罢了,再看那正观,低矮狭小,破破烂烂,墙上长满青苔,正门上木匾额刻着三个字:燕子观。那院落呢,除了一棵大桃树、几株菊、兰外再无别的了,但那桃树生的极其好看,现在虽不开花,但树枝干形态百变,也是曼妙。

    那董海川携萧秀杰走进庙屋里,里头暗淡,只有两个半截的火烛闪耀,灵台上供奉了一个木头刻的不怎么像的小人,上头写的字体弯弯曲曲并不是太清楚,但室内有莫名香气扑鼻,让人有淡淡醉意。

    董海川命萧秀杰一起对着右侧的房门跪下便道:“师父徒儿看您来了。”

    一时间无人搭话,董海川复而又道:“师父,不肖徒弟董海川看您来了!”

    还是无人回应,忽只听见那木门房内传出阵阵鼾声,越来越响。

    萧秀杰也一旁忍住笑声,董海川也无法,长跪门口不敢弄出半点响动,怕惊了老祖睡觉。

    那董海川和萧秀杰越跪越久,那袭人的香气也越来越浓,不一会儿那董海川跪着跪着只渐渐倒下睡去了,也打起如雷的鼾声来。

    萧秀杰摇了摇董海川并不见其醒来,自言自语道:“二师父内功高强,如何跪着跪着就睡着了,我却越跪越精神?!”

    说还没说完,只见那木门发出咯吱声响竟然打开来了,只见一只穿着黑底白边布鞋的脚先踏了出来,萧秀杰抬头看去,走出一个模样怪怪的老神仙来,便是云盘老祖了。

    那云盘老祖身材矮小,只有董海川一半身高,双眼细小、眉毛松垂、鼻子扁平,颧骨和下颚极为突出,下巴不长胡子,只在唇上垂两根白长的胡子下来,银发间插一桃花枝,身穿灰色道袍子,双手背在后面,似笑非笑道:“我这死徒弟,生来块头大,睡了打鼾也像个牛一般响,扰了我的午睡。”说着朝董海川背上踩了两脚,也不见董海川醒来,萧秀杰见他这个德行只嘻嘻笑起来。

    老祖问萧秀杰道:“你是谁啊?!”

    萧秀杰磕头道:“师祖在上,徒孙萧秀杰拜见,我董师傅送我上山学艺来的。”

    老祖道:“董海川这毛小子这大把年纪了,还收你这个小娃娃为徒弟,论辈分他做了师祖都成了!”

    萧秀杰笑道:“这样也好,不过如此一来我得叫您老人家一声老祖师爷爷了!”

    那老祖笑道:“你这顽皮小子倒是比你师父会说话,你先起来吧!”

    萧秀杰依言起身来。

    老祖复而又道:“我今日还有一个约,既然你来了,就带你去玩玩!”

    说毕拉了萧秀杰的手就要出门。

    那萧秀杰道:“师父在地上躺睡着,莫要着凉了,还是先叫醒他吧!”

    老祖不耐烦道:“哎!他一时半刻醒不来,管他做什么,你跟我来,我带你去见一个好玩的人。”

    话还没落,那老祖把袖袍一卷便把萧秀杰卷起来,一个飞身已到了庙外竹林之中。

    萧秀杰大惊道:“师祖,您的轻身功夫这样厉害,我一眨眼就到了这里了,比我大师父的轻功还有厉害一些呢!”

    老祖道:“什么轻功?我只蹬腿放了个屁,谁知就冲到这里来了!”

    萧秀杰听了只哭笑不得,又想起董海川故道:“我师父怎得睡的这样的死?怎样都醒不来了?”

    那老祖哼一声道:“那个死人,活着一辈子了,道上也混了几十年,竟也不知道我在那麝香中下了药呢!”

    萧秀杰道:“既然是下了迷药,为何我闻了却没事,师父那样好的内功却昏睡过去了?!”

    那老祖道:“我那自制的迷药怪的很,名叫‘古灵精怪、菩萨垂眉、金刚摇头、无色无味、摄人魂魄九转紫阴安眠散’。”

    秀杰又咯咯笑了,心里道:这老祖师也有一百多岁了,竟还如此爱诓人取笑,故而问道:“当真如此神奇?如何古灵精怪法了?”

    那老祖摸了摸两根唇上垂下的胡子道:“我这药,越是武功厉害的人闻了睡的越快、越熟,若是武功越差反倒没事,不会半点武功的闻了还能年年益寿、增进内功。”

    萧秀杰笑道:“此神药如此神奇,我便一辈子不想学武功的。”

    老祖道:“哎!不学武功是好事,最好一世不要会武功,学不成急功近利想学成,学成了也是磨人的紧!”

    说着,已到竹海深处,见远处有一个竹屋,干净、清新,竹屋外院小桥流水,又多养鸡兔。

    老祖道:“我约了一个人比试武功,这个人讨厌的很,长的也是丑陋至极,不堪入目,令人作呕,他找你说话你只莫要理他,你只在旁看着。”

    萧秀杰答应了,于是两人走到竹屋跟前。

    老祖敲门道:“老酒鬼!开门。”

    见无人答应老祖轻声道:“莫是又醉了睡着呢?!你小声点莫吵醒他。”

    萧秀杰点头答应。

    刚说完,那老祖忽然用力踢了两脚竹门,扯着嗓子喝道:“死酒鬼快起来啦,你家鸡圈遭黄皮子了!鸡毛满天飞啦!”

    萧秀杰被他这么忽然一下吓了一跳。

    话音未落,这竹屋里忽然飞出一个人来,直奔鸡圈嘴里忙问道:“哪儿呢?哪儿呢?”

    那老祖只拍掌大笑道:“你这死酒鬼,睡到这个时候!我看你也别自称什么竹海酒仙了,只叫懒虫老妖好了!”

    那人转过身来,萧秀杰仔细看去,倒要看看师祖所说的这个丑陋至极的人到底什么模样。

    原来看去那人也是有百岁的容态,只不过并非如师祖所说的那样不堪,相反那人剑眉大眼、高鼻深目、白发干净顺滑、白髯齐胸,一身白衣,模样清新,和祖师邋邋遢遢不求边幅恰恰相反,晾想年轻时也是美男子一个。他被师祖这么一闹,怒道:“你这老不死的,拿我家鸡开什么玩笑?!!再惹恼了我,把你庙前那桃花树砍咯!”

    老祖笑道:“我那桃树是与九华山同根,你若有撬动山的本事,你只管去吧!”

    那白衣老头瞟了一眼萧秀杰问道:“这是谁啊?!”

    老祖道:“这是我新收的小童子!叫萧秀杰。”复而又向秀杰道:“这位是竹海酒仙玉宇棠,九华山出了名的酒鬼,好耍无赖的。”

    萧秀杰笑道:“见过酒仙先生了。”

    玉宇棠点头示意,又对老祖道:“来,昨日的还没比完,我们接着比。”

    说着拉着老祖的手入了竹屋。

    萧秀杰跟随其后,心里想:老祖方才说找人比试武功,想来就是这位前辈了,老祖是董海川的师父,武功虽然不露,但凭借见面时那轻身功夫,萧秀杰就知道是非同小可的,能与他比武切磋的人,绝不是等闲之辈,刚才这酒仙闪出竹屋,犹如一道白光,萧秀杰就已经佩服至极了,却不知他们两个比试起来是怎么的厉害。

    随老祖、酒仙两位近了竹屋,秀杰见里面摆设简约、清雅,正堂屋中间摆一凉席桌面,旁边堆满书籍,有黄皮纸的、绢帛纸的、羊皮纸的,甚至于古老的竹简都有,木桌上放一香炉、茶具、蜜饯果盘,还有一摞书纸,上面密密麻麻写了很多字,周围一些空酒坛子东倒西歪的,凌乱不堪。

    秀杰只道他两要比武,谁知道一进屋就一屁股坐下,萧秀杰只侍立在旁。

    酒仙对秀杰道:“你到隔间活板门下面取两坛子酒来,红绳系了。”

    秀杰应声去了,到了隔间,里面陈列了花瓶、玉器,墙上又挂满字画,再看角落底下,果然有一暗门,萧秀杰只走下去,便到了地窖之中,里头果然一坛一坛,数不尽的酒坛子,他找到了壶口系有红绳的两坛酒便出来了,放到两位桌上,复而又在旁边侍立着,看看他们打算如何。

    那酒仙打开酒坛来,吃了一口笑道:“如此收个童子也好,端茶送酒也方便。”

    老祖哼道:“只你把他当下人使唤,这是我徒孙,上山学艺来的。”

    酒仙奇道:“哦?徒孙,不知道是你哪个徒弟门下的?”

    老祖道:“京城那个姓董的毛头小子。”

    酒仙故而问秀杰:“你师父董海川人呢?”

    不等秀杰搭话,老祖道:“让我用迷香迷住了,一时醒不来,不见他也清净。”

    酒仙又对秀杰道:“如今你来了山上,便算不得你董海川门下的了,跟你师祖做小道士,便要给你取个道号。”

    老祖道:“是了,给你个道号叫护桃童子好了。”

    萧秀杰应声答应了,忽那酒仙道:“不好听,俗礼俗气,护竹童子,叫护竹童子!”

    老祖啐了一口道:“我家徒孙,护什么你家竹子?”

    酒仙道:“你老往我处混酒吃果子,我不与你计较,这回听我的叫护竹童子!”

    “护桃!”

    “护竹!”

    ......

    两人争执个不休,萧秀杰笑道:“不如叫桃竹童子吧!”

    那酒仙一愣大笑道:“好好,就桃竹童子甚好!”

    老祖瞥了一眼秀杰嘟囔道:“你会为外人说话,往日桃园、竹林两处跑动,看他不累死你了。”

    秀杰听了只道:“酒仙是前辈,让我做点事情,我还是当尽力而为的。”

    酒仙笑道:“好孩子,说的好,它日若是你师祖打你骂你了,只到我竹海来,我给你评理做主。”

    萧秀杰傻笑不答。

    老祖不耐烦道:“不与你胡扯,把昨日没比完的比了。”

    秀杰以为比武开始,仔细看去,见他两人只翻开桌上那叠书纸,书纸上写着密密麻麻的字萧秀杰并不认得,但也有些图画他还是认得的,画的一个个小人,人身上多筋脉、骨骼,一看便知是筋脉图,再看其他图画,画的是小人舞剑、打拳的图画,旁边有字辅佐,但都是字多画少的。

    那老祖和酒仙便滔滔不绝地争辩起来,说的话那萧秀杰是一句也不明白。

    老祖道:“鼻息吞入三回,再运内气至曲池,灌入合谷,通手阳明大肠经,勃然崩出右拳攻之该当如何?”

    酒仙道双目紧闭,面色通红,冥思之时,项背竟冒汗气。

    忽而睁眼道:“聚劲天髎穴,甩肩带出柔掌化去。”

    来来回回如此两人争辩数回,那萧秀杰虽不懂说些什么,但似乎明白是在解招,心里道:且说比武,高手之间武功不过三招不到,便输赢已了,这两位真的武功如此登峰造极了??,竟然招都不出了,只解字拆招??。

    如此秀杰在旁听着,渐渐都已经日落西山,天暗淡下来,还不见完事,萧秀杰朦朦胧胧都要睡去了,那老祖、酒仙两人还精力旺盛、凝视冥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