栖鹤门
字体: 16 + -

第5章 药王婆婆

    须臾,众人已到洞前,原来洞前还有一石碑,上头刻了一排字,董海川等细看去:

    “清嘉庆庚申年,白莲教乱,举世浑浊,暗无天日,名不聊生,吾等户县乡民惶恐度日,又逢山鬼作乱、野兽横行,壮丁从军,妇孺可怜,哀鸿遍野,幸得药仙,治病解毒,疗伤止痛,起死回生,救人危难,热心诚意,慷慨解囊,功在千秋,懿行善举,令人敬佩,故记其芳名,彰表其德,美扬其名,流芳百世,昭示后人,弘扬善德,薪火两旺。”

    后是乡绅落款,看毕董海川等更是敬佩其为人了,那杨露禅道:“你家师父真正的是位豪杰啊!”

    那王姑娘笑答道:“我家师父乃是女中豪杰,面慈心善的活菩萨一般呢!”

    如此说来,原来这位药王师父竟然是一女子,众人心中更是敬佩。

    进洞中更深,但并不暗,洞中绚烂彩石只照的洞府金灿灿的,再往里去却大是宽敞,居然是一堂室,仰头看有一天窗,日光照来,这宽敞的堂室明亮许多,再看这堂室的布置,东西各有两厢门,堂室之中有一山内暗流,水击声轻快,周围长满青苔奇草、灵芝山参。

    再看中央,有一灵位,上头供奉一位手持双刀的行者,灵位之下摆一组石桌椅,远远看去那石椅上正坐有一位老妪,身侧站一女童。

    听那老妪说道:“你母亲的痢疾是外邪入侵、膳食不净的结果,得需白芍、川连、木香、金银花等药材调息,我写了药单子,你寻月娥抓药去吧!”说毕拿出一张药单递与那女童,那女童谢过,回身又见了王姑娘等走进,冲王姑娘笑道:“月娥姐姐,陪我去抓药吧!”

    王姑娘笑道:“不着急。”说毕引着各位到那老妪面前,作揖道:“师父,这几位是路过的前辈高人,请来歇脚的。”

    那老妪缓缓起身,转过正脸来,萧秀杰仔细看去,只见那老妪鬓发如白雪,面容慈祥和煦,弯眉笑目,身形微胖,穿一立领对襟褂子,朴实无华,盘发处顶一黑绒银丝的金花钿子,右手执一桃木拐杖,缓缓道:“四位高姓大名?”

    杨露禅道:“在下杨露禅,这三位是我好友董海川和李洛能,还有个小徒弟萧秀杰。”

    王家兄妹大惊,京城三圣的名号如雷贯耳,原来却是这三位,自己当真有眼不识泰山了。

    那老妪温和笑道:“原来是三位大宗师大驾光临,有失远迎了。”

    于是请坐,命王家兄妹备了果子来。

    董海川问道:“还未请教阁下。”

    那老妪道:“老朽名叫王金花,因略懂些医术药理,故被人叫药王婆婆。”

    老妪又问:“四位是要哪里去啊?”

    杨露禅道:“我等去西安城里,再转站回京。”

    药王婆婆道:“如此北上十几公里便入长安城了,各位在寒舍休息一晚,明早我命两位徒儿为其引路。”

    杨露禅道:“阁下既然医术高明,我等还有一事相求。”

    药王婆婆道:“但说无妨。”

    杨露禅命萧秀杰站到身旁来道:“这孩子不久前被毒蛇咬伤,虽大毒已解,但余毒尚存,还请阁下开些外敷内服的药调理。”

    说毕便提起萧秀杰的裤脚容那药王婆婆看了看伤疤。

    药王婆婆笑道:“好说好说,毒我最是善解。”

    董海川哼笑一声道:“论解毒之能阁下这话言之甚早吧!”

    那药王婆婆早听说过京城三圣武功奇高,性格又古怪,李洛能之冷、杨露禅之善、董海川之倔都有所耳闻,又说这董海川善八卦之术,走的八卦阵,打的八卦拳,家中还有一鼎八卦炉专炼制丹药,尝闻解百毒的奇丹‘龙葵清露丸’便是董海川最是得意东西,是以但凡有人自称解毒圣手,那董海川都要讥讽几句。

    药王婆婆笑道:“论解毒之能,天底下哪有人比得过董老前辈一颗龙葵清露丸呢?!不知先生可带有几颗?好让老身看看这神仙丹药的模样。”

    董海川听着顺耳舒服,故而笑着从那赤红蓝丝带的荷包里拿出一粒道:“阁下请看。”

    药王婆婆接过那龙葵清露丸,仔细端详,又送与鼻下闻了一闻笑道:“果然好药,奇香无比。”

    萧秀杰接道:“是呢是呢!吃下去清凉刺喉、甘甜可口。”

    药王婆婆对秀杰道:“你是好福气吃到这东西,不仅解毒,还有年年益寿、增进内气的功能呢。”

    萧秀杰看着堂屋那供奉的行者画像好奇便问:“婆婆,你这堂屋里干甚么挂一和尚的画像,这和尚不剃光头只拿着两把双刀做什么?”

    药王婆婆笑道:“这位不是什么和尚,是个行者模样,婆婆我是雪花镔铁刀的第四十代传人了,雪花镔铁刀源起清宗祖师武松,故拜行者武松为祖师爷常年供奉。”

    李洛能最善形意拳,多处招式是从刀法剑法脱胎出来的,往日他面冷如冰,但一到武学之处便好奇问道:“听说雪花镔铁刀法变幻无穷,江湖上从未见过,我还只当传说,如今竟已传至四十多代了??”

    药王婆婆道:“此刀法学会者极少,学精纯的就更难,我练了四十多年尚未了悟其真谛,自明初以来除我师父无人学成。”

    萧秀杰问道:“那你师父又是谁呢?有这样的本事!”

    药王婆婆低头叹道:“我师父便是白莲教王聪儿。”

    众人一惊,药王婆婆道:“不瞒各位,那年白莲教不满清廷****,我师父王聪儿便领军起义,连战连捷,不过在茅山遭了敌人包围战死,战乱连累庶民,师父死后我流落至此,见乡民之苦便极少习武,决心从医,筑屋山林,这王家兄妹便是那乡村之中的孤儿,父亲战死,母亲病亡,我见其可怜便收为徒弟,授其医术、又传其刀法。”

    董海川等心道:原来这位婆婆是王聪儿的徒弟,想来武功不差,那王聪儿曾凭借两把弯刀杀清兵无数,一时间所向披靡,江湖上向来崇拜,与那太平军都是忠义之士。

    董海川道:“原来都是英雄儿女,阁下可知我这位小徒弟是谁?”

    药王婆婆摇摇头。

    董海川道:“这孩子叫萧秀杰,是当年太平国南大王萧朝晖之子。”

    药王婆婆奇道:“我原以为太平军余党皆被处决,还好老天有眼,居然让这孩子逃过一劫,。”说着让秀杰过来,好好看了两眼又道:“可怜末世,内忧外患,孩子,你要好好和三位师父学艺,往后才不至于被恶人捉弄啊!”

    萧秀杰道:“婆婆放心,我以后若有了本领,见了恶人便教训教训,如何被他们捉弄??”

    药王婆婆道:“你还小,不知道世道之险恶,人心之奸诈。”说毕从桌上拿起一本黄皮书来说道:“这是我十年来苦心记载的《百毒解谱》上头有千百种的毒物以及其解毒之法,我把这本书赠与你,你拿去好生学习,学会了往日江湖之上行走方便。”

    萧秀杰还不识字,并不喜欢什么书谱,但见那婆婆真情实意,只好收下。

    杨露禅道:“阁下客气了,这本书是阁下十年来的心血啊。”

    药王婆婆道:“此书既然是我写的,内容自是了然于心,如今也只盼有个传人,这是我的一个心愿。”

    众人无话可说,于是萧秀杰接命谢过,将书收入行李里去。

    大家又吃了些果子,说了些话,一会儿那侍立一旁的女童复求王姑娘道:“月娥姐姐,带我去给母亲抓药呢!”

    药王婆婆听了道:“是了,与人抓药治病要紧,你且去吧,这里你哥哥侍候着。”

    王姑娘接了命,正要携那女童去抓药,萧秀杰忽道:“好姐姐,也带我去顽吧!”

    药王婆婆笑道:“你就带他一起出去走走。”

    王姑娘点头,杨、董、李等也叮嘱秀杰跟去不准顽皮,早去早回,秀杰应声去了。

    于是三人结伴出了洞来,王姑娘对萧秀杰道:“你如此好运,那本《百毒解谱》何其珍贵?师父却给了你!”

    萧秀杰听出醋意便笑道:“姐姐若是喜欢那本书,待我回去找来送给姐姐。”说着做个回身的样子。

    王姑娘忙呵斥道:“你莫顽皮,既是给你便给你的了,耍那个贫嘴干嘛?”

    秀杰笑道:“我之前在那潭边说姐姐漂亮,姐姐便是这般呵斥模样,如今越是好看了。”

    那女童在旁听着只咯咯偷笑,秀杰便偏头去瞅她,只见那女童也与他一般大小,虽身量小巧却也温柔可人。

    王姑娘只道秀杰第一次说她漂亮是小孩胡乱玩笑,如今再次夸赞自己,心中也不免暗自开心,以为小孩子并不说谎讨好,又看他说的真真切切,偷偷欢喜,于是道:“你想我带你好生在这外头玩玩也不用如此讨好,你只莫说多话,我便带你去那龙口飞瀑去顽去。”

    萧秀杰听龙口飞瀑的厉害名字,便道:“快去快去,我不吵不闹便是!”

    王姑娘便道:“不成,得先采了草药。”

    萧秀杰心想也当如此,便不再多话,入林去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