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录行
字体: 16 + -

第7章 惊变旧事

    秦三十六年,隆冬。这一天,晨曦微露,大秦当朝刑部尚书刘柏奇从他的府邸里出来,如往常一样前去上朝。当他的车轿行至永安门时,突然一道寒芒疾飞而来,令人猝不及防。

    劲弩穿透了刘柏奇的车轿,射中了他的大腿。紧跟着一名黑衣人从天而降,这名黑衣人身手极佳,他先后斩杀了刘柏奇的六名侍从,而此时刘柏奇才堪堪从车轿里爬了出来。

    这位大秦的尚书大人怎么也想不到,在京畿重地竟然会遭到袭击。他先是被刺客剁掉了双手,随后又被钉杀在了永安门的牌匾之上。

    凶案立即震动了整个京师,秦皇闻讯大惊失色,他立即下令全力追索凶徒,凡擒获刺客者赏银千两,授官从五品。

    然而,就在凶案发生的第二天,大秦的钦天监监正柳长三也遭到了刺客的袭击。这位年逾花甲的帝国官员遭到了残忍的虐杀,他的四肢尽数被斩,胸腹被开膛剥皮,内脏散落一地。

    秦皇怒不可遏,这是大秦开国以来前所未有之惊天大案。京畿重地,天子门前,帝国的要员竟接连被刺身亡。刺客之猖狂,手段之残忍,彻底激怒了这位大秦的最高统治者。

    朝堂之上,秦皇杨峥怒发冲冠,他当着群臣的面,将大理寺少卿裴冠骂了个狗血喷头,群臣噤若寒暄。

    裴冠身为大理寺少卿,在其位谋其事,追索凶徒他自然是责无旁贷。顶着秦皇的怒火,裴冠当即请奏:封锁京师四门,遣禁军逐门逐府,查索凶徒。

    秦皇准奏,责廷尉府、大理寺、禁军合力追索凶徒,以十日为限,限期缉拿凶徒。时值腊月,寒风凛冽,一时之间整个京师饕风虐雪。

    太子杨英率神策军,在京师展开了一场地毯式的大清洗,仅三日之内,大理寺监,廷尉府监,竟人满为患,鸣冤之声此起彼伏。

    一场耳不忍闻的刑讯大潮整整持续了九日,然而关于凶徒的线索仍是毫无头绪。

    最后一日夜里,大理寺少卿裴冠顶着鹅毛大雪,从廷尉府归来。此时大理寺仍旧灯火通明,但裴冠的心中却是一片阴郁。

    他坐在长案后,落目之处尽是些无用的卷宗密报,裴冠看着这些所谓的情报,胸腹之内愈加的烦躁。

    他一掌拍在案头,发泄着心中的积郁。禁军大肆抓捕之下,凶徒无半点音讯,却是给了太子打压政敌的天赐良机。裴冠身为太子党羽,大理寺亦不遗余力的支持太子清扫。然而,他从廷尉府归来,却是心中大失所望,更有十分愤慨。

    十日之限即到,明日朝堂之上裴冠难逃失职之罪。失职之罪,这口黑锅他裴冠背得起。但太子却明确表态,叫他引咎辞职。这无异于太子已经放弃了他,当真是如弃敝履一般。自古帝王家里多无情,可见一斑。

    裴冠满腔的悲愤,他不愿坐以待毙,然而此时此刻,大理寺所有能调动的力量早已倾巢而出,他已无计可施。

    失望与绝望渐渐地笼上了这位大理寺少卿的心头,屋内的碳火炙烤得再猛烈,也抵不住他心中的那片严寒。就在此时,一阵脚步声由远及近,嘎吱嘎吱地传到了他的耳中。

    屋外的积雪已经很深,夏桑的双脚踩在雪中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他十指轻叩,恭谨报上:“大人,卑职有要事禀报。”

    裴冠坐在他铺着虎皮的椅子上,眼前的年轻人他没有见过。这个年轻人手中捧着一卷卷宗,连日来裴冠阅过的卷宗实在太多,他的耐心早已被磨灭得十不存一,此时又见到卷宗,裴冠实在是烦乱不已:“你是何人,有何事禀报?”

    “卑职由军部举荐,赴本寺任职,因本寺暂无空缺,所以唐大人便安排卑职整理卷宗。”夏桑躬身,双手奉上卷宗,他向前几步将卷宗置于案头,继续说道:“卑职因闲暇,无意中发现此卷,此卷乃当年七皇子谋逆一案综述,请大人过目。”

    裴冠闻言心中一动,他正襟而坐,展开卷宗一目十行。七皇子谋逆案当年震惊朝野,身为大理寺少卿,裴冠自是心存目识。他双目炯炯如火,眼神锐利如鹰,语气中更加了几分急切:“你继续说!”

    夏桑不敢怠慢,更上几步,将卷宗标记之处一一指出:“当年七皇子谋逆一案,由太子府、钦天监、刑部,廷尉与我大理寺五方督办。本案之中柳长三、刘柏奇二位大人皆是当年主事之人。卑职职权有限,无法查阅七皇子谋逆案详述,只能妄加推断,还请大人周祥。”

    “无妨,你做得很好!”裴冠食指不住地敲点在卷宗上,目光亦是在卷宗上游走来回,旋即他看着****,慎重而道:“当年七皇子谋逆一案并无详述,其中内情本官可以告知与你,但言不传六耳,你要切记。”

    夏桑肃然:“卑职明白。”

    裴冠双目微闭,些许沉吟后,他自顾站了起来,走到炭盆旁,娓娓道出:“当年,柳长三还是钦天监监副,未列朝堂,但他却呈了张折子上去。其言我大秦周天混乱,昭示龙脉有异,更断言有反贼谋逆,斩断我大秦龙脉,崩坏我大秦气运。”

    “陛下震怒,责方士查验,并在渭水旁挖出了一柄断剑。依柳长三所言,正是这把断剑斩断了龙脉。其又奏请陛下前往渭水,以真龙之气补全龙脉。”

    “陛下素来笃信神灵,便率五万禁军御驾亲临渭水。但却遭到死士刺杀,陛下回京时身负重伤。”

    “因为那些死士在弩箭上涂了毒,陛下伤口一直不能愈合。太子殿下听闻,亲自为陛下吸吮出脓疮,并谏言有方士可以施法为陛下疗毒。”

    “那方士施法之后,陛下转危为安,却一直不能痊愈。陛下便向那方士问询原因,那方士言陛下宫中有污秽之气,断定有人暗地里诅咒陛下。”

    “陛下责令太子殿下率廷尉彻查,并在七皇子宫中搜出了木人十三个,一并搜出还有铠甲、战刀共两百套。”

    “七皇子被幽禁在廷尉监牢,陛下龙体也不日痊愈,如此便坐实七皇子谋逆一事。陛下责太子殿下、廷尉、钦天监、刑部以及我大理寺五方督办此案。”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