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录行
字体: 16 + -

第6章 世道如此

    边军的驻地比起彩云里不知繁华几多,虽然名义上是驻地,但其实更像是一个小城。只是,这里的小城没有故事,只有现实。

    夏桑是被记录在册的罪民,非劳役期间进入驻地肯定会遭到盘查。守门的军士叫做程武,他认得夏桑,彩云里的小郎中人缘还算不错。

    夏桑将程武引到一旁,附耳嘀咕了几句,程武便引着他向驻地里走去。

    有时候,人太过于现实并非是一件坏事。在一个只有现实的小城里,人与人之间的距离通常意义上会很远,但有时则会很近,甚至是莫名的亲近。

    夏桑见到了自己想见得人,那人也见到了他想见的东西。在一间偏房中,夏桑打开了包裹,阳光透过格子窗,夏桑看到了那人眼中的贪婪。

    “大人,可还满意?”夏桑坐在一张椅子上,他的嘴角隐含着一丝不屑与嘲弄,只是无人得见。这间屋子只有两个人,一个是他自己,另一个正在查验那白花花的银锭。

    人吃五谷杂粮便可饱腹,可是满足了生的基本需求后,人同样会吃肉,这是欲。每个人都有欲,譬如贪欲。

    那位大人身上的锦缎艳丽,他脚上的官靴一尘不染,他的手指修长而干净,他的笑容亲切和蔼:“兄弟,有话尽管说。”

    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就这样拉近了,锦衣玉食的军官,卑贱的罪民,两个人之间隔着一束穿过格子窗的阳光。阳光映着他们的侧脸,光影中的黑与白谁又能分得清?只有两个称兄道弟的人虚与委蛇。

    军部与户部的回执很快送到了驻地,夏桑的诚意让那位大人很满意,那位大人也没有让夏桑失望。

    自从七岁来到彩云里,虽然谈不上时光荏苒,但十年的光阴里,当年的男童早已变了模样。如今的夏桑束起了头发,岁月不曾在他的脸上留下雕痕,他只是年少,却不再稚嫩。

    驻地的大门前,黎明的熹微里,一位少年郎,后腰里别着把长横刀,他望着前方,一时没有了方向。

    然而,路就在脚下,踏上这条路便只能向前。夏桑翻身跃上了马背,那匹老马迈出了前蹄,夏桑不禁吆喝了一声,驾!

    一路三千里,从蛮荒到富庶,夏桑见识了帝国的广袤,也领略了山河的壮丽。他从彩云里而来,他是一个乡间的穷小子,但他穷,只是因为他习惯了贫穷的生活方式。

    他骑着一匹老马,别着一把横刀,再见到那记忆里巍峨的城门时,他早已满面的风尘。但风尘终究遮不住夏桑那对清澈的双眸,他的双眸似水,荡漾着些微的波澜。

    夏桑引着老马在铺着青石的长街上踢踏着,马蹄的声音很快便淹没在了鼎沸的人潮里。夏桑的眼中满是京城的繁华,心中却想起了记忆里那些曾经的悲凉。

    当年,也是一匹老马,拉着一架破旧的辕车,他就在那辆辕车上无助地蜷缩着。还记得当时他透过辕车的空隙,看到了一位正捏着糖人的老伯。那时的他根本不知道糖人究竟是什么,甚至他根本就不知道甜是什么味道,他只是觉得那老伯捏的糖人很好看。

    有时候,回忆便是最幸福的事情,即便那些回忆并不是那么令人愉悦。夏桑引着老马停了下来,他又看到了那位老伯。

    夏桑笑了,人生里总是有这样或者那样的离别与相逢。也许这位老伯每天都在这里捏糖人,人活着总要有一手的活计。但在夏桑心里,这便是相逢,这位老伯手里的糖人让夏桑真切的感觉到,他回来了。

    也许当年,一个小小的糖人能让夏桑兴高采烈,可是现在,夏桑却只是笑了笑,他拿着一个糖人不知从何下口,小小的糖人在阳光下晶莹剔透,真是一份算不得美妙的回忆。

    夏桑拿着糖人在手中转来转去,渐渐远离了喧嚣的大街。京城里的街道错综复杂,好在几个铜板便能招来个小乞丐引路。

    小乞丐个子不高,但人很机灵。他只问清了夏桑要去的地方,便七扭八拐地引着夏桑来到了军部衙门。

    夏桑向军部递交了自己的履历,还有彩云里那位大人的推荐书。军部的文事看过履历后不禁多看了夏桑几眼,很显然,相对于夏桑的年纪来说,他的这份履历可以算得上是让人惊艳的。

    这位文事大人在官场不知混迹了多少年,夏桑的这份履历中暗含猫腻儿,他一眼便能看出。官场上的事,大家早已是心照不宣。文事大人来回打量着夏桑,先是点了点头,旋即又用力地咳嗽了两声。

    那两声恨不得将肺子咳出来,夏桑心领神会,他上前几步,说道:“大人,卑职这里还有一封书信,劳烦大人过目。”

    文事大人闻言不动声色,夏桑恭谨地将银票递上。果然,看过数字之后,文事大人愈发地对夏桑欣赏起来,他将银票收好,问道:“你既有了军功,白大人的面子我也是要给的,就安排你到禁军里谋个职位可好?”

    夏桑退后一步,躬身回道:“卑职想赴大理寺谋个差事,还请大人应允。”

    “你这便叫本官有些难办了……”文事沉吟一阵,随即便眯着眼继续说道:“你想在大理寺谋个差事也无不可,只是这大理寺交集过广,吏部、刑部免不了都要打通关节,白大人这封书信怕是……怕是有些单薄啊!”

    “大人,卑职这里还有一封黄大人手书,请大人过目!”

    “哦,既有黄大人手书,这便好办多了。”

    夏桑会意,他更进一步,奉上金票,说道:“烦请大人费心,卑职事后自有一番心意奉上。”

    “你倒是会做人,放心吧,有两位大人的面子,本官些许能力还是有的。倒是本官这里不免要提点你一句,京师人多口杂,本官虽然两袖清风,但有时候人言可畏呀!”

    “还请大人宽心,规矩卑职懂得!大人公务繁忙,卑职这便告退,敬候大人佳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