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台
字体: 16 + -

第六十八章 奋勇当先

清军进入射程后,明军炮手们争相点燃了火炮。 随着一阵隆隆的炮声响起,实心铁球从炮管中飞出,砸入清军队伍中。立时有三辆盾车被击中,打得木屑横飞,车架散乱,盾车后的清兵吓得慌忙逃跑。

    孔有德大怒,派出督战队,用弓箭刀枪把清兵逼了回去。

    一轮炮击过后,明军炮手开始清理炮膛,装填弹药。清军利用此间隙,快速向前推进,很快进入弓箭射程。在盾车、木盾的防护下,清军弓箭手齐齐向城上射箭,明军立即发射铳箭还击。铳声如炒豆般响起,箭簇如雨,双方不停有人倒下。清军不顾伤亡,疯狂冲到城下,架起六架云梯,向城墙上爬来。

    明军将士冒着箭雨,扔下滚木礌石,打落爬梯的清兵。可是孔有德派督战队驱赶清兵,接连不断地攀爬云梯。明军士兵有的合力倒下金汁,烫得清兵摔下云梯;有力大者伸出铁叉,推倒云梯;还有的向云梯上掷出火罐等火器。顿时喊杀声、惨叫声震天动地,双方打得难解难分。

    孔有德见即墨城急切难下,立即下令清兵撤退。 看到清军如潮水般退去,城墙上的军民群情振奋,欢腾庆祝;而城内民众则奔走相告,争相劳军,送来食物和热水,帮助救护伤员。

    半个时辰后,清军擂起战鼓,列成整齐的战阵,呐喊着再次向即墨城攻来。此刻,孔有德正趾高气昂地指挥清军进攻,全然忘记先前攻城不利。

    原来奉命大将军阿巴泰派兵搬来一门大炮,名为“神威大将军”。这门大炮是皇太极命炮匠在锦州铸造,铁心铜体,重达三千八百斤,用火药五斤、铁弹十斤,安装在四轮炮车上,是攻城拔寨的利器。

    待炮车进入射程后,清兵们闪开一条通道,露出威风凛凛的大炮。炮手们装好弹药,瞄准北城门调整炮筒。孔有德脸上露出狞笑,拔出佩刀挥下,亲兵急忙传令发炮。

    炮手点燃引线后,不多时就炮响如惊雷,铁弹飞出,击在女墙上,打得砖石纷飞,三个明军士兵当场阵亡。明军士兵胆战心惊,纷纷找地方躲避。

    负责指挥守城的指挥使喝住士兵,急令发炮还击。炮手们手忙脚乱地发炮,无奈射程近,炮弹到了清军阵前,力度大减,被盾车挡了下来。而清军炮手已清理好炮膛,装填了弹药,调整炮位,重新瞄准了城门。

    随着炮声接连响起,西城门被清军大炮击破一个洞。清军推着炮车前进,继续向城门发炮。数炮过后,城门被打碎。

    孔有德欣喜若狂,立即派出五百清兵向城门口冲去。指挥使大惊失色,急忙派出一队明军下城,与城下的将士汇合,齐向清兵射出羽箭。可是清军已冲到了城门口,与明军短兵相接,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清兵们前赴后继,源源不断地冲上前来,如同波浪般向前推进。明军奋力抵挡,但被清军压制得步步后退。

    黄宗昌急得满头是汗,抓住于七的手,焦急地说道:“乐吾快到城门口堵住清虏!”

    “大人放心!我这就去杀退清虏。”于七慨然道。

    黄宗昌急忙请指挥使派三百名士兵,又让黄基、葛明鉴相助。众人跑下城墙,列阵迎战清军。前方的明军已精疲力竭,急忙从军阵侧面退后。清军士气正盛,气势汹汹地扑来。

    于七、黄基、葛明鉴奋勇当先,拼杀在最前方。但见于七抡起大刀抢入清军队伍中,刀光闪闪而过,鲜血从清兵脖颈飞溅而出,数个清兵倒在地上。

    于七吼声连连,纵横砍杀,气势威猛,把近前的清兵全部砍倒在地。葛明鉴紧随于七,棍扫剑刺,瞬间杀死了三个清兵。黄基挥舞着宝剑冲杀,不幸被流矢贯额,可他仍力战不退,直战至昏倒在地。明军士兵们深受鼓舞,浴血奋战。

    此时,呐喊声、兵器撞击声、战马嘶鸣声震耳欲聋,但见白刃飞舞,利矛穿骨,血肉横飞,双方不时有人倒下。

    清军人多势众,攻势猛烈,步步紧逼。明军虽英勇抵抗,但人员伤亡甚众。于七全身被飞溅的鲜血染红,如同血人一般。可是他虽勇武能战,却敌不住清军的大队人马,只好率军边战边退。

    在此关键时刻,黄宗昌亲领二百多义勇赶来增援。戚玉莹亦随着来到城门口,手持祖传的戚家刀冲上前,挥刀向清兵砍去。

    孔有德见迟迟攻不进城里,又派出五百名清兵,并让侍卫首领白云龙上前督战。清军大队人马如同巨浪般卷来,逼得明军节节败退,一直退到街道上,即墨城危如累卵。

    “援军来了,快把清虏赶出去!”城墙上的明军高声喊道,城外传来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

    攻进城门里的清兵们无心恋战,纷纷向城外退去。明军士气大振,紧追不舍,直至将清兵逐出城门。

    但见前方有队人马杀入清军阵中,左冲右突,纵横驰骋,把清军战阵搅得一片混乱。这队人马有一千多人,当先一个壮汉骑着高头大马,手执镔铁大枪,枪花上下翻飞,实是勇不可挡。此人是杨遇吉请来的杨威,率军从清军阵后杀来。

    于七见机会难得,率领三百人马出城接应。孔有德见即墨城来了援军,急令收拢队伍,排成军阵,用盾车、盾牌掩护,且战且退。于七与杨威汇合后,准备退入城内。

    “叔叔,趁清虏慌乱,毁其大炮!”戚玉莹忙道:

    于七点头称是,率领众人追击清兵,直杀到大炮前,把火药塞满炮筒,余下火药放在周围,点燃药线,这才向城里撤退。

    众人尚未入城,只听身后传来巨大的爆炸声,回头一看,清军大炮的炮管和轮子被炸飞起来。退回城里后,于七领葛明鉴、戚玉莹拜见杨威。

    只见姜楷从队伍中走出来,乐哈哈地向众人打着招呼。葛明鉴、戚玉莹高兴地迎上前,双双向姜楷施礼。

    “多谢杨将军出兵救了即墨城!”黄宗昌陪着县令赶过来,县令向杨威施礼道。指挥使亦从城墙上走下来,向杨威道谢。

    “各位不用客气!当下应尽快修复城门,防止清虏再来攻城。” 杨威摆手道。

    指挥使点头称是,急忙令人堆集沙袋,先堵住西城门入口,再派人去找结实木料,让木匠制造城门。

    却说孔有德收拢清兵,发现伤亡五百多人,还损失了大将军炮,不由得勃然大怒,便要继续攻城,被募僚劝住,这才拔营去抢掠别处。

    清军把怒气发泄到周围村镇,烧杀掳掠,百姓们深受其害,家破人亡,死难无数。即使侥幸逃得性命,也是颠沛流离,饥寒交迫。

    清军撤退后,即墨城里的百姓放起了鞭炮,庆祝保得平安。县令看望慰问了官兵,并于当晚宴请有功人员。

    黄宗昌关心儿子黄基的伤势,向杨威、于七等人敬过酒后,急匆匆地回府。他刚踏入府门,听闻哭声一片,甚是悲痛伤心。

    原来黄基伤重身亡,其妻妾殉节,家中殉难五人。黄宗昌和家人忙着处理后事,直至天明。

    大年初一的早上,于七和葛明鉴、戚玉莹在客栈吃过水饺,接着去军中拜访杨威、姜楷,但见军士们正在收拾行装。

    “我军在外战斗一个多月,兄弟们都想家了,准备今日就返回招远。于兄弟若是回栖霞,正好与我们同路,一起走罢!”杨威道。

    “我准备到崂山盘桓几日,然后再回栖霞。”于七道。

    姜楷询问葛明鉴到何处去,葛明鉴便把要回成山卫的打算告诉了他。辞别杨威、姜楷,于七即与葛明鉴、戚玉莹到黄宗昌府里拜年。得知黄基身亡后,三人甚是悲伤。

    “人死不能复生,请黄大人节哀!黄基兄弟为保卫即墨城而殉国,正所谓死得其所。” 于七安慰道。

    “即墨城免于兵火,百姓不受蹂躏,基儿若是地下有知,也该宽心了。”黄宗昌叹息道。

    “黄大人,现下时局动荡,该早些找块墓地,尽早把黄基兄弟的灵柩下葬。”于七劝道。

    “老夫已在崂山选好地方,准备把基儿葬在哪里。”黄宗昌道。

    次日,黄宗昌让家丁抬着棺材、祭品,找来泥水瓦匠,带着砖头、石灰等材料,慢慢向崂山走去。于七带领家丁,与葛明鉴、戚玉莹同往。

    来到崂山南麓一处向阳之地,家丁们拿来挖掘工具,轮流干活,不多时就挖出一个大坑。瓦匠砌好墓穴,将黄基及其妻妾合葬。

    摆上祭品后,华严庵的僧人们开始做法事。慈沾方丈口诵偈语:“诸行无常,是生灭法。生灭灭已,寂灭为乐。”然后领弟子们诵经,超度亡灵。众人甚是难受,黄宗昌悲痛欲绝。

    办完丧事后,黄宗昌谢过众人,即和家人返回即墨县城。于七带着葛明鉴、戚玉莹,跟随慈沾方丈向华严庵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