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台
字体: 16 + -

第四十三章 以假乱真

“孔有德叛国投敌,罪该万死!”葛明鉴怒道。

    “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孔有德恶贯满盈,天命诛之。”云霞散人正色道。

    “我定要报这血海深仇!”戚莹玉愤然道。

    “还要夺回绿绮台琴!”葛明鉴补充道。

    “孔有德手里的绿绮台琴是我仿造的,与伯祖造的琴几无差别。” 云霞散人微笑道,接着神色凝重地说道:“五年前,太清宫主持仙去,我接任主持。见玉儿懂事了,便取出收藏多年的绿绮台琴,讲了来历,又教玉儿练琴。玉儿聪明伶俐,不到一年就能弹奏数十首曲子。”

    “都是师父教得好!”戚莹玉插话道。

    “不用抬举我,听我接着讲下去。”云霞散人微笑道。

    戚莹玉没再插话,从旁边小火炉上拿下水壶,冲了一壶茶,倒了两杯茶水,一杯端给云霞散人,一杯端给葛明鉴。

    接过茶水,云霞散人吹了吹热气,轻轻啜了一口,慢慢说起往事。

    “听着玉儿弹曲,看着绿绮台琴,我睹物思人,心中感叹万千,想伯祖能够造琴,我亦能仿造一张。随后看了些造琴的书籍,收集了些木料,可是一直不如意。一日,我到藏书室找书,突然室外电闪雷鸣,接着下起了大雨。雷声响过,屋内竟然随之发出嗡嗡声。我搜遍各处,发现声音发自一块放书的木板,遂取下观看。但见这是块旧梧桐木板,表面已变成灰色,似是年代久远。”

    “我询问观里的一位老师父,得知这块木板是她从摩天岭村民处购买。传说摩天岭大战时,一棵千年梧桐树被战火烧枯,任凭风吹雨打却不倒,还发出了新芽。树干被百姓们锯开,搬回家里,视为神物供奉。老师父云游摩天岭得知此事,就买来一块木板带到观里。她把木板放到藏书室,用来放置祖师传下来的经书。我取过这块梧桐木板,仿造出一张瑶琴,音色不逊绿绮台。”

    “上次你下山后,我在仿制瑶琴的龙池上以隶书刻‘绿绮台’三个字,在龙池右侧以楷书刻‘大唐武德二年制’七个字。接着又用薄木片胶在伯祖传下来的绿绮台龙池上,盖住了字迹。”云霞散人颔首道。

    “师父,这下可好了,假的变成真的,真的变成假的了。” 戚莹玉拍手称赞道。

    “我带着这张仿制的瑶琴来到登州府,把琴卖给一家古玩店铺,随后便在江湖上传出风声。”云霞散人平静地说道。

    “师父让绿绮台重现江湖,只是想吸引闻香教的注意,使爹爹不受追杀。”戚莹玉道。

    “确是如此用意,却不曾想仿制的瑶琴被孔有德这汉奸得到。”云霞散人点头道。

    “这张瑶琴费了师父很多心血,我定要从汉奸孔有德手中夺回!”戚莹玉道。

    葛明鉴禁不住热血沸腾,激动地说道:“大师,我也要助玉儿一臂之力,定要向奸贼孔有德讨还血债,还要夺回您亲手制作的琴。”

    “孔有德当上东虏的王爷,防范定是森严,你们可不要去冒险。”云霞散人摇头道。

    葛明鉴忽然想起打倭寇之事,急忙请教道:“大师,我们想消灭倭岛上的倭寇,您有何良策?”

    “倭寇凶狠狡猾,最好的计策是出奇制胜。若是倭寇有所准备,列出蝴蝶阵,当以鸳鸯阵对之。记住千万不要临阵慌乱,更不能出现逃脱之人,要从气势上压倒倭寇。”云霞散人正色道,便把鸳鸯阵的运用之法娓娓道来。

    葛明鉴看过《纪效新书》,也了解鸳鸯阵的特点,但率领村中少年打倭寇时,总觉得似是而非,威力不足。此时听云霞散人讲解,再回想道姑们用鸳鸯阵击败闻香教的路数,只觉得融会贯通,顿时豁然开朗。他立即跪下磕头,激动地说道:“多谢师父教诲!弟子知道该如何对付倭寇了。”

    “葛明鉴,我师父并没收你为徒,你却自作主张。”戚莹玉娇声道。

    “明儿忠厚老实,武艺又高,如再习学兵法,能够为国效力,那当然很好啊!”云霞散人微笑道。

    葛明鉴闻言大喜,知道云霞散人有收自己为徒的意思,连磕三个响头,算行了拜师之礼。

    云霞散人从袖中取出一本书,说道:“明儿,这本兵书来自《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提取了两本兵书的精华,简明扼要,极其实用。按照这本兵书训练士卒,打个小胜仗不成问题。若是再配以谋略,攻城略地亦不在话下。玉儿已熟读此书,这就送给你罢!”

    葛明鉴接过兵书,只见上书“兵书捷要”四个字,可是闻所未闻的兵书,吃惊地说道:“师父,我从来听说过这本《兵书捷要》。”

    “其实这本兵书是为师所撰。”云霞散人道。

    葛明鉴颇为惊诧,急忙问道:“师父没有领兵作战,怎能写出兵书?”

    “为师研读伯祖的《纪效新书》、《练兵实纪》,起初愈读愈觉得博大精深,难以领会要诣。数年后,为师逐渐融会贯通,便摘其精华,写成这本《兵书捷要》。” 云霞散人微笑道。

    “师父写的这本兵书甚是简捷,却也需要读过兵书的人方能领悟。若是未知兵之人读此兵书,连基本的术语都不清楚,只能越读越糊涂。” 戚莹玉道。

    “练兵和打仗,熟读《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即可,倒没有必要看《兵书捷要》。这本兵书是速成之法,说得不太详细,需要仔细揣摩,方能明白。” 云霞散人说罢,便将兵书递给葛明鉴,又传授些要领。

    葛明鉴恭恭敬敬地接过兵书,跪下磕头道谢。

    “我送你兵书,就是要你保家卫国,弘扬正义于天下。若是助纣为虐、欺压百姓,我立即取你小命!”云霞散人厉声喝道。

    “弟子牢记师父教诲!”葛明鉴连声称诺。

    “明儿,此次攻打倭寇,为师就不出面了,让玉儿下山相助,你们一定要拔掉倭寇的老巢。”云霞散人又和颜悦色地说道。

    葛明鉴大喜过望,跪了下来,再次磕头感谢。

    过不多时,戚莹玉换上青布衫子,与葛明鉴告别云霞散人,来到葛家村。

    葛明鉴打开家门,请戚莹玉进入院内,家人皆甚是吃惊。但见戚莹玉眉目如画,淡雅而不失娇媚。

    葛昭杰急忙询问来历,葛明鉴便讲了拜圣水观云霞散人为师,云霞散人派戚莹玉帮助攻打倭岛之事。

    戚莹玉立即向家人施礼问好,说话虽稍显稚气,可也落落大方,家人顿时有了好感。

    葛明鉴的婶婶拉着戚莹玉的手,嘘寒问暖,又赶紧安排饭食。戚莹玉随之来到厨房,帮助淘米洗菜做饭。

    次日,葛明鉴、戚莹玉骑马赶往王家山村。行至伟德山东麓,前方出现了一片云雾缭绕的大山。顺着山间小路前行数里,登上了一座小山坡。

    二人举目远眺,但见周围山峰绵延起伏,山林树木葱郁,有条小路蜿蜒通向树林掩映的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