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台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绿绮台传奇

    fri oct 07 20:33:19 cst 2016

    “此人应该就是张可大,世袭南京羽林左卫千户,因擒贼有功,先后升为游击、参将,多次击败入侵倭寇,又升任副总兵,后任总兵,确是一代忠臣良将。” 董樵一拍脑袋,激动地说道。

    “冥冥之中自有定数,想不到张可大将军从其父手中继承瑶琴和兵书后,南征北战,杀寇屠倭,后来竟任登莱总兵。张将军到任后,对登州城里的戚氏家族极为关照,两家多有走动,我在他府中还看到祖父赠送的绿绮台。”戚建功道。

    见说到紧要之处,葛明鉴和董樵没有再插话,静静地听下去。

    “人都说天有不测风云,其实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张可大将军到登州上任后,处处受到巡抚孙元化掣肘。孙元化从师徐光启学西洋火器法,曾在辽东筑台制炮,协同袁崇焕驻守宁远,为朝廷立下大功。但他就任登莱巡抚后,接收了皮岛叛将孔有德、耿仲明等人。”戚建功缓缓说道。

    “孔有德叛乱时,孙元化没有用雷霆手段镇压,只是一味地安抚。张可大将军率部奋勇杀敌,打得叛军死伤累累。可孙元化的副将张寿突然调头攻击,张可大将军猝不及防,以至兵败退入城中。而孙元化固执已见,听信耿仲明的所谓安抚之策,打开城门,放孔有德入城,登州城顿时陷落。虽然孔有德放走孙元化,可朝廷后来又处死他。”

    “张可大将军坚守水城数日,终因寡不敌众,水城陷落。他把官印交给自己的部下,保护弟弟张可度、儿子张鹿征侍奉母亲从海上去天津,再从陆路到京师,把官印交送朝廷。事毕,他神情自若地登上太平楼,看着蜂拥而来的叛军,厉声斥责,拔刀自尽。”

    “孔有德知道张可大将军家传我祖父赠送的瑶琴,入城后,率兵闯入张可大将军府第,在书房里找到了绿绮台,据为已有。”戚建功甚是悲痛,掉下了眼泪。

    董樵、葛明鉴甚是气愤,皆大骂孔有德,安慰戚建功。

    “孔有德叛逆入城后,污辱妇女、抢掠财物,登州城顿时变成了人间地狱。叛军还将城中的居民驱赶到东门外,大肆屠杀,残杀百姓数以万计,地上的泥土皆被鲜血染红。我杀死数个叛兵后,抱着只有两岁的女儿,从南城墙底下的阴沟里逃出,家里其他人都遇害了。” 戚建功泪流满面。

    “叛贼孔有德丧心病狂,以登州城为据点,派兵到处杀戮,屠杀百姓不可胜数。听说攻破平度城后即屠城,城东南一个村庄里的村民被杀殆尽,劫后余生的只有两名少年,犯下的罪行当真是罄竹难书!”董樵气愤地说道。

    “如此恶魔必遭天谴!”葛明鉴怒骂道。

    “戚兄能够逃出魔掌,实在是幸运!”董樵叹道。

    “我逃出了登州城后,来到城外十多里远的一处道观,把女儿托付给一个本家道姑。当日晚上,我心中愤恨难平,手持祖传的戚家刀,又从南城墙下的阴沟里爬入登州城。趁着叛贼防守松懈,翻墙进入孔有德住的宅子里,刺伤孔有德和他的侍卫官白云龙,夺回了绿绮台,放了一把火,趁乱逃走。”

    “出城后,又抢了叛贼一匹马来到道观。随后就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我赶紧让道姑抱着我的女儿,骑马从道观后面的小门离开。前门被撞开后,六个叛军急冲进来。我挥刀上前抵挡,虽然杀死了三个叛军,但自己也身受重伤。估计道姑跑远了,我趁黑钻入一片树林中,方才逃脱。”

    “崇祯六年,朝廷收复登州,孔有德与耿仲明渡海投降东虏。我到处寻找女儿,可是没有得到音讯。孔有德贼心不死,想方设法夺取绿绮台,利用闻香教的眼线,四处查找我的下落,逼得我逃亡江湖。前些时日,我在济南差点被抓住。”

    “这几日,刚入莱阳即被他们发现,结果被堵在峰火山上,庙里的四位师父皆被杀死。若不是您们出手相救,我也要被他们擒获。” 戚建功接着说道。

    “为何没有见到绿绮台?看来戚建功把琴藏在秘密之地。”葛明鉴思道,尽管心存疑问,却也不便询问。

    戚建功咳嗽了一声,吃力地站起身来,险些摔倒,葛明鉴赶紧伸手扶住他。

    “我们到吕仙洞去看看。”戚建功道。

    董樵捡起单刀,递给戚建功。葛明鉴右手持铁棍,左手搀扶着戚建功,来到吕仙洞前。

    “登莱之乱后,母亲得知城里的亲戚大多遇害,甚是悲伤,派我到处打听下落,可是一直找不到建功兄。” 于七急忙跑上前,握住戚建功的手,激动地说道。

    “为躲避汉奸孔有德追杀,再者怕连累亲戚,我隐性埋名,远走他乡,流落江湖。”戚建功悲愤地说道。

    “我让江湖朋友们扬声,若有谁再敢为难建功兄,绝不轻饶!” 于七拍着胸脯说道。

    “先把洞里的这些汉奸擒住,我必亲手刃之,方解心头之恨。”戚建功气愤地说道。

    “这些家伙发射了几次暗器,便没有动静了。”于七奇怪道。

    “糟糕!我忘了件重要的事?”董樵忽然说道。

    “何事引得先生惊慌?”于七问道。

    “传说吕洞宾曾经在这个山洞修炼过,因此称作‘吕仙洞’。山洞深遂,有的人说通到大海,有的说在山的别处另有洞口。”董樵道。

    于七收集些枯枝乱草,放置洞口点燃。浓烟顺风飘入,可洞中仍然没有动静。他让董樵、葛明鉴留下照顾戚建功,带领众人举着火把进洞搜索,可走了数里亦没有发现踪迹。火把快要燃尽,他只好带领众人返回洞口。众人掩埋了道士们的尸体,便向山下走去。

    到了山下,但见宋应亨同两个好汉正焦急地等待。董樵讲了山上发生的事,并介绍了戚建功。

    “戚继光将军乃我大明不世出的名将,老夫可是佩服得五体投地。戚壮士气节高尚,当效仿戚继光将军建功立业。”宋应亨赞道,接着取出名帖,说道:“这伙贼人虽然逃跑,我们可要赶紧禀报官府捉拿!”

    董樵安排一个好汉骑马,拿着宋应亨的名帖,先到官府报案。众人来到淘漳庄后,进入董樵宅子。董樵派人找来郎中,给戚建功治伤,并安排一个房间给他歇息。

    当日晚上,董樵备了一桌丰盛的酒席。众人开怀畅饮,相谈甚是投机。席间,葛明鉴说起要回成山卫葛家村。

    “我多次到过成山卫,那里三面环海,一面接陆,是大明东边陆地伸向海洋的最远处。成山头还被称为‘天尽头’,秦始皇东巡时建有秦宫,汉武帝祭祀时建有汉祠。”董樵道。

    宋应亨亦是侃侃而谈,说道:“成山卫城的建置比天津卫还要早六年。洪武十三年,倭寇屡扰东部沿海,太祖遣襄武王汤和在成山设卫筑城。”

    “我外祖父曾在成山头以北的摩天岭取得大捷,消灭倭寇千余人。”于七道。

    葛明鉴对老家成山卫的印象甚是模糊,听闻众人所言,不由得为之骄傲。

    “近两年,我潜心研究地理,发现大明是一条龙,山东是龙头,登莱之间是龙口。而更奇怪的是,成山头有两个地名亦暗合规律。”董樵又道。

    “在成山头西北面有个海湾称作‘龙眼湾’,在其南面海边有大片沙滩,所在地称作‘龙须岛’。” 见众人吃惊地看着自己,董樵得意洋洋地说道。

    “正因为成山卫有龙眼、龙须,此地位置更显重要,可以说关系到大明的生死存亡!” 董樵面色随即变得严肃。

    众人见董樵高谈阔论,似乎是在故弄玄虚,可偏偏有理有据,急切地想知道他为何这样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