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台
字体: 16 + -

第十四章 阳塘偶遇

    mon sep 19 08:10:34 cst 2016

    看到邝露痛不欲生的模样,嗓音已变成沙哑,便劝解安慰他。邝露哭声愈来愈低,几不可闻,随后便停止了哭泣,坐在地上发呆,紧盯着火堆,似乎心事重重。

    “大哥,喝水润润嗓子!” 葛明鉴拿起葫芦,揭开盖子,向杯子里倒了些水,端给邝露。

    邝露接过杯子,喝了几口水,深深呼吸了几口空气,向火中添加一把枯树枝,神色恢复了正常。

    “兄弟,这首《浴火凤凰》曲子大有来历,为兄刻骨铭心!”邝露热切地说道。

    “这首曲子与青青有关。”葛明鉴微笑道。

    邝露点了点头,脸上顿现无限柔情,思续飞到了那座遥远的大山,自己坐在一堆篝火旁,看着一群瑶家姑娘跳舞唱歌,有位美丽的姑娘正热辣辣地看着自己……

    “大哥怎么不讲了?”葛明鉴催促道。

    “兄弟,那年我冲撞了南海县令黄熙,被逼得远走他乡避难,历时五年之久,却也游历了名山大川。”邝露回过神道。

    “大哥身无盘缠,怎么能周游各地?”葛明鉴好奇地问道。

    “为兄浪迹于山水名胜之间,触景生情,诗兴大发,沿途赋诗数百首,诗名远扬,自有送礼求索诗稿者。况且为兄书画亦是一绝,故每到一地,当地人都要以嘉宾之礼相待,争相索要书画,还供我食宿,并要赠送盘缠。”邝露自豪地说道。

    “大哥有经天纬地之才,颇有李太白遗风。”葛明鉴赞叹道。

    听到葛明鉴将他和李白相比,邝露虽有些飘飘然,但亦有自知之明,赶紧摇了摇头。

    “李白被世人称为‘诗仙’,乃千古难遇的奇才,任何人都难望其项背。为兄虽薄有才学,但写诗只是有感而发,有时还是为生计所迫。”邝露道。

    “大哥也是太过自谦,你的才气少有人能比,快讲讲《浴火凤凰》琴曲的来历!”葛明鉴微笑道。

    “为兄当年流浪到广西时,流连于深山老林之中,与土人、苗、瑶等族人民多有交往,便做诗记叙山寨奇特的风俗民情,当地人争相传诵,因而小有名气。来到桂林后,醉心于当地的山水景色,尤其喜爱阳塘。”邝露道。

    “听说桂林山水甲天下,看来阳塘湖水甲桂林。”葛明鉴怡然神往。

    邝露沉浸在往事中,眼睛绽放出了光彩,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风和日丽的日子,荡舟于阳塘湖中,置身于天光水色,观赏着人间仙境。

    “那日,我游览完阳塘,来到酒楼,喝了碗美酒,顿觉文思泉涌,遂挥笔记叙阳塘景色。不料满座皆惊,众人无不叫好。”邝露说起往事。

    “大哥见到如此美景,写出来的文章定然脍炙人口!”葛明鉴点头道。

    “为兄喝多了,是用狂草写字,酒楼里的人不识草书。”邝露摇头道。

    “他们不识字,为何还要称赞叫好?”葛明鉴奇怪道。

    “众人见我写字动作颠狂,甚是好奇,遂围拢过来观看。”邝露道。

    “原来他们欣赏的不是大哥写的字,而是动作神态,就如同在镇里地上写字一般。”葛明鉴大笑道。

    “兄弟真把我看扁啦!似是我在故弄玄虚,装疯卖傻。”邝露不屑道。

    “大哥的字写得更好。”葛明鉴急忙说道。

    “当时,我确有人字合一的感觉,兴之所至,写出来的字尽情放纵,宛若飞沙走石,又如行云流水,可谓酣畅淋漓。既使不懂书法的人见之,亦要出声称赞。酒楼主人更是索要草稿,声明不收酒钱,还要再送纹银一百两。我题字盖章后,即把草稿送给酒楼主人,却未曾想引出一段奇遇。”邝露娓娓道来。

    酒楼主人把邝露写的字挂在墙上,客人们围拢上前,指点品评,皆是赞叹不已。有个瑶族青年面露喜色,走到邝露面前深施一礼,端上一杯水酒。

    “久闻先生大名,今日得见尊颜,小生不胜荣幸!我敬先生一杯酒。”瑶族青年激动地说道。

    邝露见瑶族青年说话声甚是悦耳,如同泉水叮咚流动,忙接过酒杯,一饮而尽,然后开始打量此人。只见这人身材不高,弯眉大眼,秀鼻微翘,面色红润,穿着绣边白裤,留着发髻,插着雉毛装饰,并以红布帕包头,实是个英俊的瑶族小伙。

    “这位兄弟过来共饮几杯如何?” 邝露邀请道。

    瑶族青年也不客气,径到桌旁坐下,吩咐酒楼伙计又上了四道菜,再来一坛酒,便和邝露频频举杯,谈笑风生。邝露讲了周游各地的见闻,瑶族青年听得津津有味。

    “山外真是精彩有趣,我好想出去看看。不过我们瑶寨虽处大山,但山连着山,树连着树,四季碧绿,鲜花盛开。寨子里有竹楼茅屋,还有茶树古道,古榕参天,四季如春,如同你们汉人所说的世外桃源。”瑶族青年说道。

    接着又讲到当地风俗习惯,诸如祭祀祖先的盘王节,还有用‘鸟盆’捕鸟腌制为酢。”

    “兄弟,我听得心里发痒,你要领我到瑶寨去看看!” 邝露听得心驰神往,忍不住抓住瑶族青年的手,急切地说道。

    “先生能够到小寨,实是我们的荣幸。”瑶族青年看了看四周,脸稍微有点发红,急忙抽出手。

    “您叫甚名字?在瑶寨做何事?”邝露问道。

    “我叫云亸,在寨子里当记室,类似于你们汉人执掌文书,我们何时出发?”瑶族青年道。

    “最好现时就走,我实在等不及了!”邝露急不可待地说道。

    “先生暂且在此等候片刻,我先去买些杂货,山寨里缺少的物什。”云亸站起身,匆匆出了酒楼。

    不到半个时辰,云亸买好瑶寨需要的物品,搭在马背上,骑马来到酒楼。邝露道别酒楼主人,与云亸一起策马出发。云亸活泼好动,一路上说个不停。

    出了桂林城后,山逐渐多了起来,道路变得曲折。登高向山坳远眺,漫山遍野都是油菜花,竞相绽放,把大地染成一片金黄色。

    行走在古道上,两旁绿树成荫,鲜花从野草丛中冒出,娇艳欲滴。树上鸟雀鸣叫,花丛蜂飞蝶舞,偶有野兔横穿道路,处处皆是生机盎然的景象。虽说景色宜人,可是山路起伏不定,行走愈来愈是困难。

    “先生,我们歇息一会再赶路!”云亸道。

    “走得人困马乏,腹中还有些饥饿。”邝露跳下马,把马拴到树上,找块大青石坐下。

    “那边有个清泉,我去淘米做饭。”云亸指着路旁河流说道。

    云亸拴好马,提着包裹来到泉水旁,用水洗净了稻米,放到竹筒里,塞上木塞,又打了竹筒泉水,顺着小径返回。

    “啊!”突然传来邝露的惊叫声。

    “出了什么事?“云亸急忙跑过来询问。

    “适才被毒蛇咬伤,小腿有些发麻。”邝露皱眉道。

    “你先别动!我给你治伤。”云亸道。

    云亸挽起邝露的裤管,用刀在小腿伤口上划了个十字,拿出一个小瓷瓶,喝了些烧酒漱口,用嘴吸出蛇毒。吐出几口黑血后,伤口流出红色的鲜血。云亸迅速用烧酒漱了漱口,又从包袱里找出蛇药抹到伤口上,撕了块布条包扎好。

    “多谢云亸兄弟!若不是你舍命相救,我不死也得残废。”邝露颇为感动,拱手施礼。

    “先生不用客气,山里人没有这么多讲究。大山上蛇特别多,我们出门都带着蛇药,以防万一。”云亸咯咯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