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绮台
字体: 16 + -

第二章 出手相救

    tue sep 06 21:48:25 cst 2016

    葛明鉴抓起一柄钢刀,冲到左边廊厅里,闪身到旁边墙后,穿过狭窄的过道,跑进侧院,爬上院墙边大树,抓住树支,踩在墙头青砖上探看。

    三个清兵还在东院内,发现了两名清兵尸体后,挨个房间搜查。

    葛明鉴回头看了看邻院,也进去了清兵,而院内三个清兵正向近处走来。他迅速前行十多步,爬上旁边屋顶,伏卧在背面瓦片上,听着清兵的咒骂声,还有不时摔砸物品声。

    过了一炷香时间,忽有青烟升起,愈来愈浓,继而出现了火光,夹杂着噼里啪啦的燃烧声。

    大火已蔓延过来,热浪升起,烤得瓦片发烫。

    葛明鉴急忙从屋顶爬下,借着烟雾的掩护,小心翼翼地在院墙上行走,走到一处狭窄胡同,只有十多个百姓向前奔跑,便纵身跳下来,随人群向前跑了两里多路,忽见对面大群人涌来,再后面是追杀的清兵。

    百姓慌作一团,有的人停下来,呆立原地,不知所措,大多数人掉头便跑。

    葛明鉴随人群跑了十多步,见旁边木门上了锁,院墙较矮,便先将钢刀掷入墙内,接着猛跑数步,飞身跃起,右脚登在墙上凸起,双手抓住墙头青砖,侧过身翻爬上墙,轻巧地跳进院内。

    这处院落较小,另一面只有三间残破正房,院内胡乱堆放着些木柴。

    葛明鉴从木柴堆上拔出钢刀,持刀走进屋内,里面没人,中间屋有个后窗。捅开窗户纸,只见外面有个池塘,东边有十多株柳树。推开窗跳下来,跑到一棵大柳树后,伸头观察周围情形。

    池塘对岸跑过来三十多个百姓,后面有二十多个清兵追赶上来,将百姓围在湖边。百姓们吓得瑟瑟发抖,站立原地,没有人反抗。

    清兵们先是抢走财物,接着挑出十多个青壮年,用绳子捆成一串,然后屠尽剩下的老弱病残百姓,驱赶着青壮年离开。鲜血流到池塘里,在冰面上甚是耀眼。

    葛明鉴握紧钢刀,怒视着清兵的背影,恨不得立即冲上去砍杀。可是自知势单力孤,没有莽撞出击,耐心地等待机会。

    过了一盏茶时间,忽然有个二十多岁大汉持刀奔来,后面有六个清兵追赶。

    见大汉到了池塘边站定,最前边的一个清兵迅速刺出长枪。大汉闪身躲过,左手抓住枪杆,右手挥刀向清兵砍去。另一个清兵赶上来,挥刀架住钢刀,后面四个清兵挥舞着兵器向前猛冲。

    大汉高声断喝,飞脚踢在左边清兵脸上。鞋底有钢钉,加上力道大,清兵顿时血流满面,松开长枪,双手捂住脸叫唤。大汉右手钢刀急转,使了招裹头缠脑,削下右边清兵脑袋。随即呼地掷出钢刀,直奔后面四个清兵。吓得清兵停下脚步,躲闪迎面飞来的钢刀。大汉快步走到池塘冰面上,用长枪轻点冰面,身体如箭般弹出,眨眼间到了池塘边,纵身跳上东边土坝。

    清兵们气急败坏,纷纷取出弓箭,瞄准大汉射去。

    大汉舞动长枪,打落射来的三支羽箭,便迅速向柳树林跑去。他却并未看到,一个身体粗壮的清兵拉开五石大弓,如同满月,狼牙箭头指向他的后心。清兵松开弓弦,狼牙箭倏地飞出,直奔大汉而去。

    葛明鉴敬佩地看着大汉跑到柳树旁,忽见一道白光由远及近,急忙上前挥刀砍出。铛的一声,一支狼牙箭被钢刀劈落。

    “你救了俺一命!”大汉跑到柳树后,拍着葛明鉴的肩膀说道。

    “鞑子追来了,大哥快跑!”葛明鉴看到清兵走下池塘,正在冰面上行走,急忙领大汉跑出柳树林,冲进一条小巷中。

    两旁的房舍大多被点燃,小巷里浓烟弥漫,看不清四五步远的景物。二人放慢了脚步,小心向前走去。

    走出小巷,迎面是一条宽敞的街道,虽然有些烟雾,可是能看清周围情形。街上百姓尸体枕籍,既有白发苍苍的老人,也有襁褓中的幼儿,有的人被刀砍,有的人被枪刺,还有的人身上插着羽箭,内脏散落,血流遍地,令人目不忍视。

    前行一百多步,葛明鉴忽然打个冷战,本能地拉了下大汉。

    “嗖嗖嗖”三支羽箭从大汉身旁掠过,一支狼牙箭贴着大汉的脖颈过去,擦破大汉咽喉处的皮肤。紧接着传来满语呐喊声,四个清兵挥舞着兵器冲来。

    大汉惊出一头冷汗,急忙拉着葛明鉴飞奔十多步,冲进街旁一个开门的大宅院里。到了第六进院子,清兵已追上来,大汉急忙拉着葛明鉴冲进小楼,登上了三楼。

    屋内摆着书桌、书架,还有一张雕花楸木床,上面的被褥整齐开净。

    “我们不能上楼,若是被鞑子包围,可就无没逃跑了!” 葛明鉴一边劝说着大汉,一边挣扎着。可是他的手被大汉攥紧,根本就抽不出来。

    “你且看我如何杀鞑子!”大汉引葛明鉴走到窗户前,捅破窗户纸。

    “小兄弟救了我两次,应该学过武艺!”大汉盯着窗外说道。

    “我的师父在辽东打过仗,杀过十多个鞑子,教给我的本领简单实用,可都是他从战场上学来的绝技啊!”葛明鉴骄傲地说道。

    “你的反应真快,天生就是打仗的料。”大汉夸奖道。

    “我完全是凭感觉,觉得有危险,就顺手拉了一下,想不到碰巧救了你。”葛明鉴得意地说道。

    见四个清兵走进院里,大汉立即从怀中取出一个牛皮袋,解开扎绳,拿出一支小手弩,拉开弦,放入一支小箭,瞄准清兵后,松开板机,小箭射向最前方的清兵。

    这个清兵挥刀格挡,小箭却射在手背上,气得他拔下小箭,高声咒骂。其余清兵见状,抓紧兵器,严加戒备。

    葛明鉴甚是不屑,思道:“用小手弩杀敌,如同隔靴搔痒!”可是接下来发生的一幕,又令他甚是吃惊。

    只见那个中箭清兵嚎叫一声,扔掉头盔,抡刀冲向其余清兵,大砍大杀。

    在清兵们慌乱躲闪之时,那个粗壮清兵夺下钢刀,将他踢倒在地。这个清兵却爬到他身边,抱住他的腿乱咬。粗壮清兵大怒,揪住他的小辫子,提起来当胸一拳,把他打到旁边。这个清兵摇摇晃晃,转了两圈,冲到院中一颗老槐树前,搂住树干啃咬起来。

    见这个清兵状若疯癫,其余清兵尽皆骇然。

    大汉又装迅速上一支小箭,趁清兵注意力分散,射入另一个清兵脸上。这个清兵惊叫一声,随即倒在地上,抽搐数下,便登腿死去。

    剩下两个清兵吓得立即后退,顾不得拖走还搂着树的清兵,狂奔到前院。

    “想不到这把小手弩有如此威力!”葛明鉴赞叹道。

    “这些箭皆上了药,箭杆做了黄色标记,那是上了使人疯狂的药;红色标记的箭杆,这上面的药可是见血封喉;还有一种绿色标记,那只是暂时使人麻醉。这把手弩和小箭皆为锦衣卫使用,偷袭还可以,上战场却因射程太近,比不得强弓硬弩。”大汉说罢,取出一支红色标记的小箭,射杀了院内清兵,便把手弩放进牛皮袋,揣入怀里。

    “鞑子肯定不会善罢甘休,咱们快走!”大汉话音刚落,数支羽箭飞来,有的射在窗棱上,有两支透窗而入。

    随后传来叫喊声,大群清兵涌入院内,有的向楼上射箭,还有的跑到楼下,试图冲上楼。

    大汉藏在楼梯拐弯处,猛然出枪刺伤一名清兵,后面的清兵慌忙拖着他后退。

    楼下清兵大怒,轮流射箭,羽箭如同飞蝗般飞入屋内,葛明鉴与大汉急忙躲到箭矢射不到的地方。数个清兵趁机冲入楼内,向楼梯上冲来。

    葛明鉴在书桌旁,眼疾手快,抓起一只花瓶向清兵掷去,结结实实打在最前边清兵头上。大汉在书架旁高声断喝,轰然推倒书架,堵住狭窄楼梯口,暂时挡住清兵。

    “鞑子上不来了,俺们可以喘口气!”大汉得意地说道。

    “若是鞑子放火烧楼,我们可就变成烤猪了。”葛明鉴皱眉道。

    “俺不怕死,但还有大事要做,这可怎么办?”大汉焦急地说道。

    “我们先放火!”葛明鉴坚定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