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水浒
字体: 16 + -

郓城县杨戬修庙,秦淮河燕青设舫

第一百五十一章郓城县杨戬修庙,秦淮河燕青设舫

    宋江被徽宗皇帝毒死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吴用垂首顿足惋惜:“宋公明一身忠义,最后还是被他忠义的朝廷给毒死了。只可惜了李逵,铁铮铮一汉子,就这么给宋江陪葬!呜呼哀哉。”

    卢俊义:“军师言语差矣。其实先死的应该是卢某,只不过师弟相救,卢某才没怨死。”

    张清、琼英也颇感慨:“幸亏王头领让我等离开宋江,要不我们还不知道会是什么下场。”

    众人七嘴八舌议论纷纷,扈真拎着王伦的耳朵:“你个破秀才,为什么不救宋江李逵?”

    王伦咧着嘴:“哎哟,哎哟,老婆大人,你轻点!这宋江死得一点都不可惜,他可是为皇帝为朝廷尽忠,我如果能救他,李逵还会死吗。我这是成全了这个伪君子假仁假义的名声。你看,宋皇帝还赐下金钱,在郓县为他修庙,让他享受和孔老二一样的待遇。”

    扈真放开手,天真地说:“皇帝也真好玩,给钱修庙干什么?还不如把钱给宋江的家属,他们以后的日子还好过点。”

    王伦:“宋皇帝和我们老家哪里的领导一样,就喜欢修什么庙啦什么纪念碑啦还有什么烈士陵园等等,你知道为什么吗?”

    扈真摇头。

    王伦说:“活丑了吧,没得文化了吧!小朋友,我告诉你啊,修庙也好,修烈士陵园也罢,需要花钱,还要安排人维护,这样就源源不断花钱,而且这钱落不到宋江家人手里,到底花了多少无从查实,这些修庙的职能部门、管理部门、包工头等便可以巧立名目大肆贪污受贿,所以他们宁愿花几十倍几百倍的钱来做表面文章,也不愿意花点实在的钱让真正为人民为国家牺牲的人的家属收益!这就是统治阶级忽悠老百姓的高招。”

    扈真:“那哥哥,这样他们要贪多少呀,我们不给他修!”

    王伦:“扈真,扈真,还是这么天真,我不但给他们修,还要轰轰烈烈地帮他们修,大量提供劳动力,大量供应建材!有钱不赚,我傻呀!解珍解宝,你们带人设关卡,不让这些贪官带材料带劳工进入我梁山地区,我要他们高价使用我们的劳工,高价购买我们的建材。我要好好把握机会,为咱梁山人民捞点实惠。”解珍解宝领命走了。

    皇帝派来修庙的特使正是四大奸佞之一的杨戬,他刚到济州,便被解珍解宝给截住了:“站住,前方人马,干什么的?来我梁山何事?”

    杨戬见是梁山人马,客客气气说:“呵呵,原来是梁山解家兄弟,失礼,失礼!在下杨戬,奉当今圣上之命,为表宋江功德,特来郓县为其修忠义庙堂一座。”

    解珍:“可有我梁山的通行证?”

    杨戬:“解将军,所谓‘率土之滨莫非王属。’我是皇上派来的,怎么也要通行文书呀?”

    解珍:“杨大人,不好意思,我们军师说了,宋江新故,恐贼寇乘机暴乱,各个关口需要严加排查,不能让暴恐分子有可乘之机。杨大人,您我们是认识的,但您的手下我们可都不认识,所以,麻烦您跟我们去一趟梁山,见了我们军师和总理,他们会给您安排的,希望您不要为难我们这些当差的。”

    杨戬郁闷,超级郁闷,在大宋境内,他走到哪里,哪里马屁声一片,各地官员送吃送喝送钱送女人,大宋朝简直就是大送朝。可到了梁山的一亩三分地,人家根本就不买他的账,不但一分钱不送,还设个卡拦着他要什么通行证!这该死的梁山贼寇,非把你们平了不可!心里怨恨,嘴上还得客客气气:“将军既然这么说,我也不为难你们,我这就去梁山办通行证。”

    杨戬来到梁山,王伦吴用公务繁忙,没有接待他,而是让了萧让、金大坚来接待。杨戬说明来意,萧让、金大坚立即热情欢迎竭诚服务,为杨戬办好通行证。收取材料费、工本费以及梁山地区基础设施使用费共纹银十两。

    杨戬问:“二位,怎么一本通行证这么贵?”

    萧让认真耐心地礼貌地解释:“杨大人,说这工本费、材料费,其实只值两个铜板,其余呢是交通设施费。您是知道的,大宋各地都收交通设施费,你们那里都是乱石子路面,花费不大,收费也低。我们梁山的道路都是水泥路面,修这样的路是要花很多钱的,所以收费也高。当然,我们梁山本地人呢,因为修路出了钱出了劳力,作为回报,我们只在他们违反交通规则的时候才处罚性收费。您没有为我们梁山建设出力出钱,这些设施对你们来说是要有偿使用的,所以收了基础设施使用费。您持有这张通行证,可以在我们梁山的任何地方免费使用国家的基础设施如道路、河流、公共照明、学校、会场、剧院等。我们呢不会乱收费,给你出具统一的行政收费**,您可以回去报销。另外,我们两人还有点额外优惠,就是给你虚开**,我们开二十两的**给你。”

    杨戬被说得哑口无言,会场、学校、体育设施,他用得着吗?**,要这**有屁用,修庙这样的建设工厂根本就是一堆烂账,没有具体账目好查,这通行费还用报销?可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拿了通行证回济州,带人前去修庙,结果又被解珍拦住了。杨戬问:“解将军,我有通行证,不就可以过去了吗?你怎么又不给过去?”

    解珍:“对不起,杨大人,您有通行证,可其他人没有,您可以自由出入,其他人不行。对不起,我忘了告诉您,我们的通行证是一人一证,您请看,上面有您的画像,如果其他人用您的通行证还是不可以通行。所以其他人要想过去,也要办理通行证。

    这下杨戬难受了,自己强征并带来几百号劳工,每人办一张通行证,就要花去白银几千两,如果再运点材料物品,那这庙还做不做了!杨戬火了,气冲冲对解珍说:“哪有这样敲竹杠的?我找你们领导评评理。”

    解宝:“杨大人,您要找我们领导,我们不拦着,您有通行证,随便哪里都能去,但您的手下不行,您快去找咱军师说明白,不要为难我们兄弟。我们当差吃饭也不容易。”

    杨戬气呼呼再到梁山,冲萧让金大坚就发火:“我说你们二位,你们就这么来回折腾我,给我办一张通行证,我的手下不能来,那我的安全怎么办?我一个人来还能办什么事?”

    萧让笑脸相迎:“杨大人,对不起。是我们的错,我们见你来办通行证,只顾帮您办理了,忘了提醒您,这证件只能您自己用,其他人不可以使用。我们负责首任接待,您有什么疑问我们全力解决,或者带您去办理。”

    这事要是在东京,杨戬早翻脸杀人了,可这是梁山,只能发火,你发火,人家笑脸相迎,你能太过分吗?搞砸了人家不给你办,皇差还怎么交?杨戬满肚子不高兴:“得了,我知道你们在王伦手下当差不容易,我直接去找他。”

    萧让:“好的,我带您去。请!”

    萧让带杨戬来见王伦。杨戬见了王伦,自己先矮半截:王伦不是个讲理的主。

    王伦见杨戬来了,满脸皮笑肉不笑:“哎哟,杨大人,杨大财主,哪阵香风把您刮到我们梁山来啦?您看您,到咱梁山来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小弟我这里什么准备也没有。”

    杨戬被王伦的话说的摸不着北。这王伦从来都是蛮不讲理的主,今天怎么这么客气?一定没安什么好心。我该见风使舵,别弄不好把小命搞丢了。赶紧抢步上去躬身施礼:“王头领,折煞下官了。”

    王伦:“杨大人不必客气,有话直说。想我梁山众好汉,几乎个个都被蔡京、高俅、童贯迫害逼上梁山的,唯独您杨大人没有迫害过我们梁山好汉。所以您有什么困难,我们梁山好汉一定鼎力相助。”

    杨戬听王伦这话,心里真不是个味!平时自己贪了不少,可确实没有参与迫害梁山好汉,皇帝还真会用人,换做其他三人来,还真不好办。他见王伦这么直白,也就实话实说了:“王头领,下官奉皇上的旨意来郓县为宋江宋大人修忠义庙,可在济州被解家兄弟拦住了,需要通行证。下官想,梁山建设确实不容易,收点基础设施使用费还是合理的,可下官来的监工民工运工数百人,实在交不起这么多费用,王头领是否可以变通变通,减免部分费用?”

    王伦:“杨大人,不是我说你呀,你呀,不懂市场经济。你想,你为宋江修庙,何苦从那么大老远的带这么多人?还要运这么多材料?这运费、劳力不是钱呀。我建议你这样:人呢,在咱梁山地区直接招,需要什么样的人就招什么样的人,咱梁山教育水平高,能工巧匠比比皆是,虽然生活水平是比其他地方稍高了那么一点点,但劳务工资并不高,按照年收入二十两白银计算,一天也就六十个铜钱。就算为你干半年,也只要十两是不是?还有就是咱梁山经济发达,好多材料可以就近采购,而且价廉物美,你可以在采购的时候和供货方定合同,价格包括送到工地的运费,所花费用绝对比从外面买来运来便宜,而且你可能还能拿回扣!你只要带几个监工做做管理工作就可以了。你看,这样你能节约多少钱?要不要我们总理给你算算?”

    杨戬:“那在下的个人安全问题?”

    王伦:“这个杨大人请放心,你和你手下的人只要不违反我梁山法律,安全问题我绝对保障,而且还是免费的。可是蔡京高俅手下那些人作威作福惯了,他们在我梁山惹事,我可不能保证,你呀,一定要约束好你的手下。”

    杨戬:“那就有劳裴总理帮在下算算,在下好做个决断。”

    裴如海找来专业的精算师七算八算,将结果告诉杨戬:“杨大人,根据您提供的图纸,您建庙堂需要材料费五千一百两,劳务费用一千二百两,土地使用费一千两,总共纹银七千三百两。您和您的监工个人开支我们不能算,由您自己决定。”

    杨戬:“土地使用费是什么意思?”

    裴如海:“杨大人,是这样的,宋江的家人居住梁山地区,根据我梁山《土地法》的规定,居住面积是三十平方米,宋江的庙修在这里,没有居住指标,只能用银子购买一百年的土地使用权,按照每平方米每年十文计算,庙堂占地一亩半亩约一千平方米,每年需要交纳十两,一百年就是一千两,您也知道,一亩地每年产粮食是不止六百文的。”

    杨戬经裴如海这么一算,也无可厚非,再算一下自己的私账,三万两白银,只要用七千多两,比蔡京下达的一万八千两的指标低太多了,自己能多捞一万多两。太合算了,太合算了!立即满脸笑容表示同意,赶紧为手下办了十张通行证,将征来的劳工全部遣散回家,在郓县就近招收劳力,欢天喜天修他的庙。蔡京对杨戬那是真放心,没有派贴心人监督,杨戬发了不小的一笔财他半点都不知道。

    杨戬做庙,“无意”中遇到了孙二娘。孙二娘见了杨戬,立即笑脸相迎:“哎哟,这位不是杨侍郎杨大人吗?怎么有空到我们梁山来了?要不要到我的店里坐坐?我们店除了玉田的特色服务,又推出了鸳鸯戏水,三潭映月等新式服务,杨大人可想见识见识?”

    杨戬自玉田享受过特色服务后,一直想再享受一番,今天见到孙二娘,能不高兴?可考虑到梁山法律,他只敢享受正规的按摩捏脚等服务,过分要求不敢乱来。庙建好后,他多贪的一万两白银还给了孙二娘五千,不过这次他学到了一个特殊本事,回家后召募了好多年轻美貌女子,在东京城开设了红楼、天上人间等类似的服务机构,赚了数不清的的银子,连太师蔡京都觉得搞第三产业比当官挣钱多,巴结着找他入股。

    王伦扈真救回卢俊义,敲了杨戬的竹杠后,便安排江南旅游。出行人员有:王伦夫妇,林冲一家、武松一家、秦明一家、孙新一家、张青一家、张清一家,另外特意带上了卢俊义、鲁达、公孙胜和燕青,有家的以家庭为单位,没家的两个人组合成一家,每家一条高俅“送”的大泥鳅船,三十个水兵船员,还特意开了一条改装过的橄榄船,拖着十条大泥鳅船沿运河而行,过江都,首站为金陵。

    金陵为六朝古都,最著名的地方便是秦淮夜曲,沿秦淮河两岸密布这大大小小数百家青楼花院,王伦坏坏地对燕青说:“燕青兄弟,我看到秦淮河畔这个院那个远的,不免想起了李师师。这里有八条船,共两百多军士,我想交给你一个光荣而有艰巨的任务:你在这秦淮河畔开八家画舫,因特色明显,你又能歌善舞能言善辩,保证能赚很多钱,而且说不定能在这里见到你的师师姐。如何?”

    孙二娘冲扈真挤眼睛:“六妹,秀才又冒坏水了,你见识过他在玉田的手段,这温柔乡最销魂蚀骨,他这是想从思想上精神上打垮宋人。”

    王伦:“二娘,咱心知肚明就好,干嘛说出来呢?燕青,我给你黄金百两做本钱,这任务你能完成吗?”

    燕青:“我试试看吧。”

    王伦:“不是试试,是必须。还有,”王伦将嘴凑到燕青耳边,跟燕青耳语,“这两百多人都经过特殊训练,我们不但要从精神上和社会风气上腐败宋朝,更要收集他们的情报,随时报告梁山总部。”

    燕青:“我还以为真是什么好事。行,我一定完成任务。”

    王伦:“注意安全,兔子可不能吃窝边草,服务员你自己就近招聘。哎,要是李师师在就更好了。”

    燕青在秦淮河开画舫,招来的女服务员个个才艺出众,王伦又让孙二娘将现代色情行业的那些按摩、桑拿、捏脚等特殊技能写成专著,让燕青教给这些服务员,生意自然比其他青楼花院好多了。李师师听说燕青在南京秦淮河开设花舫,不远万里赶来帮忙,最后虽没嫁给燕青,却也成了秦淮画舫的一大股东,在她的言传身教下,秦淮画舫相继出了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苏小小、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等歌妓界的博士后,加上李师师,并称秦淮十艳。王孙达官们乐此不彼,有诗人用“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樯犹唱《**花》”的诗句来描写当时秦淮河的画舫的繁荣和屈辱。后来燕青将连锁店开到了杭州西湖。有多出了“只把杭州作汴州”的诗句。燕青出色地完成了王伦交给的“从灵魂上彻底腐烂大宋朝”的任务。

    燕青等人留在秦淮河畔,十条船全部留给了燕青,大船由水兵开往西湖待命,旅游团其他成员骑马坐车,沿沪宁线经镇江、常州、无锡、苏州、嘉兴到杭州。沿途城市沿用宋朝吏制,老百姓生活也谈不上好。毕竟统治者只想着怎么维护自己的统治地位,从来没有像王伦那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大力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江南风光远比山东好,绿柳扶风,莲叶接天,花草遍地,翠柏满山,典型的鱼米之乡。让人流连忘返,回去了还想再来。扈真大发感概:“如此好去处,让宋皇帝给糟蹋了。”

    王伦:“怎么,你想要江南?没问题,三年内这里一定变成我们共和国的土地。”

    扈真摸了摸王伦的额头:“老公,你又发烧说胡话了吧。”

    孙二娘:“六妹,这秀才坏着呢,你看啊,先让燕青开色情场所,将那些官员拉下水!他们***三奶的,要花大把的钱,这钱哪来?贪!贪不来咋办?刮!这样一来,大树从里面烂了,还用得着动军队?老百姓自己就将他们推翻了。”

    这话还真应验了,燕青开画舫不到一年,江西老百姓便被逼造反,推举杨幺为首领,占据了洞庭湖以东、鄱阳湖以西江西湖南大部地区,如果不是忌讳梁山王伦的威势,只怕湖南、江西、四川等地都要被他们占领了。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王伦一伙旅游团逛过苏州园林,又到太湖榆柳庄看看李俊。李俊见到王伦扈真,高兴得差点叫爹:“王兄弟,你心中还有兄弟,这么忙还大老远的来看看兄弟!”

    扈真:“就是,我们家秀才绝不是娶了媳妇忘了朋友的人。这次我们长途旅游,顺便过来拜望各位兄弟。”

    李俊:“王兄弟结婚了,太好了,恭喜恭喜,小扈,赶紧给王兄弟生几个儿子。到这儿一切都由我安排,咱绿柳庄其他没有,鱼绝对够。都说吃鱼补怂,你可得在这里多补几天。”

    孙二娘哈哈大笑:“哈哈,大兄弟,你还有这个目的,我怎么没想到呀。”

    王伦给了李俊一生姜:“你小子知道就行,干嘛说出来呀!”众人热闹非凡!

    几天以后,王伦离开绿柳庄,经嘉兴,来到了赵构的统治中心临安。

    赵构早知道了宋江卢俊义等人的死讯,这小子好几次在梦中乐醒了:皇兄只知道听信谗言,将肱股大臣全部整死。他们只知道内部争权夺利,却忘记了还有山东王伦、蒙古、大金等外患!人家巴不得你将那些能征惯战的将军都搞死,这样侵略起来毫无抵抗!东京皇帝一倒台,我赵构便是宋朝合法的皇位继承人!庶出也一样做皇帝!

    赵构是南宋开国皇帝,不光会做美梦,也会未雨绸缪。自从江南方腊的农民起义平息后,先着手组建自己的军队和政府管理机构。他不是皇帝,不能开科举考文武状元,所以他变相地搞了个大奖赛,每年在杭州举办文韬武略大奖赛,奖励文采出色武艺出众的人,同时将这些人召集起来,经过培训,充实到各个领导岗位,并将他们的家属接来临安。现在的赵构文有李纲刘世光,武有宗泽张锁之辈,文足以安邦,武足以定国。

    赵构的这种做法给了王伦很大的启示,梁山不但要靠现在的将领们,更要靠后辈才俊,所谓江上代有人才出,只有靠不断出现的新人才,才能保证国家永远强大!国力的强大,不仅是经济的强大,技术的先进,更需要人才的充裕。为此,王伦特意电告吴用、裴如海,在推行民主制度和义务教育的同时,广泛开展文、武竞赛,利用比赛选拔人才,让人才在梁山经济建设和军事建设中挑起大梁。

    离开杭州后,王伦沿海经舟山群岛一路南下,特意去钓鱼岛看看,那里能不能穿回现代,结果大失所望,只得在钓鱼岛插了面象征国家主权的五星红旗,然后前往祖国的宝岛台湾。再经台湾入南沙,在李宋国帮助李俊建立人民政府。又去爪哇、马六甲海峡,沿越南海岸回海南岛,所到之处,王伦让人立界碑竖国旗,确立了自己的国土边界。最后回到海南的天涯海角,在那里享受冬季的阳光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