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水浒
字体: 16 + -

吴用智取生辰纲,王伦诚邀青面兽

    thu sep 08 19:19:26 cst 2016

    第十九章 吴用智取生辰纲,王伦诚邀青面兽

    其实这一路上杨志自作聪明。所谓不怕贼偷,就怕贼惦记。多路强盗已经惦记上这趟生辰纲,包括桃花山李忠、二龙山邓龙、东溪村晁盖等,就等生辰纲的到来了。

    杨志的镖队走了快二十天,正是六月六大热天,正午时分,太阳晒得石头烙饼水里煮饭,老天偏不挂点云彩来遮太阳,树上的蝉声扰得人五心烦躁,天杀的蔡京,偏偏要六月天过生日!

    军士们挑着担来到一处山冈,见到了大片树荫,再管不得许多,丢下担子躺在树荫下喘气。杨志拿了藤条,恶狠狠来赶,赶起了这个躺下了那个,众军士就是不走。后面两虞候拖了老管家来到冈子上,老管家道:“哎呦,杨提辖,实在走不动了,你就让这些人歇会吧!”

    杨志:“老管家,您是不知道呀,这冈子叫黄泥冈,下了冈要走四十里才有店,如果现在不走,到客栈可就是夜里了,路上忒不安全了!”

    管家:“杨提辖,照大人的吩咐,我们得听你的,但你看,这军士他也是人不是,又挑了这么多东西,哪能不累着,你就让他们歇会,养足了精神走得也快些。”

    “就是。”众军士附和。

    “不行,这里我说了算。”杨志喝道:“快起来,谁不起来,打二十军棍!”

    一个军士申辩道:“杨提辖,你只叫走,我们都挑着担子,不像你,空着两手,见别人挑担不吃力,站着放屁不知道腰疼。”

    杨志火“腾”就上来了:“你这畜生欧洒家,洒家揍死你!”举藤条就打。

    “杨提辖。”老管家喝住杨志,“想我在太师府上当差时,手下至少也有千而八百的人,对我都唯唯诺诺,可我从不打人骂人,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想你受中书大人抬举,做个提辖,动不动就打人骂人,把人得罪了谁还理你?把人打伤了打死了,谁还为你挑担?”

    杨志知道这老管家倚老卖老,只得劝道:“老管家,他们都是城里长大的,哪里知道路途险恶,出点事要丢命的。”

    管家:“我这把年纪了,两广两湖都去过,什么风浪没见过?没见你怎么神经质的。”

    杨志:“哎!老管家,如今不是太平季节呀。”

    管家:“杨提辖,你积点口德,如今怎就不太平了?”

    杨志刚要回话,却发现冈子上有人,叫道:“看,那些不是强盗吗?”丢下藤条,抄起龟灵宝刀,跳了过去,喝问:“对面是什么人?”

    对面七个乡巴佬**着上身,都倚这独轮车打盹,听见叫声,全都挑了起来问:“你是什么人?”

    杨志:“我是路过的客商,正走到着冈子上,怕遇到歹人,故此惊动了诸位,不好意思,不好意思啊。”

    这七人就是晁盖一干人,他们化妆成小商小贩,在此等杨志送礼来了。他们见杨志来了,故意弄点声响,将杨志引过来。

    公孙胜见杨志手按刀把往那一站,威风凛凛仪表非凡,禁不住暗挑大指:这杨志果不简单!他满脸堆笑:“大家都是商客,只是我们贩些大枣,小本生意。”

    杨志回到镖队,管家问:“那些是什么人?”

    杨志道:“一些贩枣的。”

    管家:“那既不是歹人,咱就先歇会。”

    杨志抱着刀,倚着一棵松树打盹。

    “赤日炎炎似火烧,田间禾苗半枯焦,农夫心中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随着一阵歌声,一个汉子挑了两个桶来的冈子上,停在一棵大松树下,将扁担往通上一搁,一屁股坐扁担上,摘下帽子当扇子,扇着风休息。这汉子,个子不大,但太有特色了:两颗大门牙比普通人长了一倍!

    军士已经闻到了酒香,齐聚过了问:“这桶里装的什么?”

    长牙汉子:“酒。”

    军士:“酒送去哪里?”

    长牙:“挑到城里去卖。”

    军士:“什么价?”

    长牙:“每桶五两银子。”

    “卖我们。”军士凑了银子买酒,杨志马上过了制止:“你们干什么?干什么?都给我回去!”

    长牙:“你这人真奇怪,他们买酒喝,关你什么事?”

    杨志不理,只对军士说:“你们都听好了,出门在外,凡事小心为上,假如这酒里放了蒙汗药,你说会有什么结果?”

    众军士面面相觑。

    长牙汉子不干了:“你这人怎么这样说话啊?我卖酒的,你说有蒙汗药,那我以后的生意还怎么做呀?我老婆孩子你帮着养活呀!”

    卖枣的乡巴佬听得吵架声,一起凑了过来,劝道:“小哥,别介意,人家在外跑商,凡事谨慎是应该的,你这酒卖我们一桶,四两银子可好?”

    长牙:“不,四两银子我要亏本的,不卖。”

    卖枣的:“那四两半可好?我们也是做小本经营的,钱不多。”

    长牙:“不卖,少一个铜板也不卖!。”

    卖枣的:“行,行,小哥,就依了你,五两银子。这大热天的,喝点酒解解渴,再美美睡上一觉,对了,这热天,你的酒不会酸了吧。”

    长牙:“客官说得什么话,这酒我不卖了!”

    卖枣的:“玩笑,玩笑。”

    七位乡巴佬拿起酒瓢,你一瓢我一瓢喝起酒来。一桶酒顷刻间喝完。一人说道:“好酒,好酒!小哥,再饶我喝一瓢吧。”说罢将另一桶打开,舀了一瓢就喝。

    卖酒的人赶紧抢,那人边喝边走,将一瓢酒给喝了。另一乡巴佬从自己车上拿来个瓢舀了酒就喝,被卖酒人抢了过来,倒回桶里,赶紧护好酒桶:“你们怎么这样呢,说话了一买桶,怎么抢我的酒喝。”

    几个乡巴佬喝了酒,继续在松树下聊天休息。老管家看乡巴佬喝了就没事,而且另一桶酒也给喝了一瓢,应该都是干净的,便对杨志说:“提辖,我请众兄弟喝点酒,喝了酒咱上路。他们也会感谢咱的恩情,干活更卖力些。”

    杨志故意多等了一会,见乡巴佬谈笑风生,便叫卖酒的汉子:“卖酒的,过来,那一桶酒洒家买了,也五两。”

    “不卖,不卖,咱这酒里有蒙汗药。”长牙说罢,将两桶酒匀了匀,担起来就要走。

    杨志:“小哥,对不起。刚才是我不对,我向你赔不是,这酒卖于我吧。”

    乡巴佬过来劝和:“小哥,你挑到城里也只卖五两银子,还要赶这许多路,卖给他们不是省事?人家说句错话,赔了不是就行了,干嘛这么顶真呢?生意人,和气生财。”

    “好吧。这酒被他们喝了一瓢,我找你们十文钱。”长牙将酒卖给杨志等人喝了,找了钱,挑了两空桶回头走了。

    杨志等人喝了酒,起身挑上担子走路,却觉得头重脚轻,两腿不听使唤,一个个瘫软在地。七个乡巴佬看了乐了:“倒也,倒也。杨制使,梁贪官这些金银珠宝归咱们了。”几个人将枣丢在路边,将生辰纲装车推走了。

    杨志只得叫苦,可全身一点力气没有。

    晁盖等人劫了生辰纲往东溪村来,却在冈下遇见了王伦拿着铜钱在石头上磨,阮小二觉得不可思议,问王伦:“秀才,你闲得没事,何不拿块土坯到河边洗洗,在这里磨钱,磨坏了不是损失吗?”

    王伦不直接回到,而是笑着说:“吴学究的戏法变得真不错,将蒙汗药放在第二个瓢里往酒里混,别说杨志,就算我也未必能识得。”

    吴用笑了笑:“王义士,我说生辰纲劫得,这不得手了?而且咱可答应了王义士,没有害那青面兽的性命。他现在还在冈子上睡觉呢。”

    王伦:“你们劫是劫了,却不知能不能保住。如果有什么情况不能应付,请去梁山泊找我!”

    晁盖笑道:“多谢。我等即劫得,就能保得。”

    王伦不多言,摇了摇头笑了笑,来到冈子上,杨志等人还没醒。

    大约过了两个多小时,杨志才恢复过来,对这老管家说:“老管家,我怎么说的?咱这么仔细,还是着了人家的道,你自己看怎么去回那蔡大人吧!老糊涂蛋,枉搭上杨志的性命。”

    杨志解了个担绳,绕过树干打个结扣,将脑袋伸进去上掉自杀,不想“咔嚓”一声,树枝断了,找个树枝重新挂上,“嘣”一声绳子又断了!杨志突然明白,老天眷顾,自己命不该绝,该干一番惊天动地的大事!其实还不是王伦不让杨志死?只不过杨志一心求死,没注意王伦暗中救他。

    杨志挂了刀,将文书甩给老管家到:“老管家,你回去告诉蔡太师,或告诉梁大人,说杨志无能,将他的生辰纲丢了,至于你怎么说都无所谓了。杨志本欲求死,但阎王爷不愿收留,只得流落他方去了。”

    杨志下了冈往前走,正遇上王伦。王伦笑道:“杨兄弟,生辰纲丢了?”

    “嗯,丢了!”杨志那个郁闷。

    王伦:“上吊自杀也死不了?我可听说有人在看守所里用鞋带就能上吊自杀的呀。”

    杨志看了看王伦,心中纳闷,他怎么知道我上吊死不了,莫非?

    王伦见杨志疑惑,赶紧打岔,笑了笑说:“别瞪我,这生辰纲不是我劫的。”

    杨志纳闷:“王兄弟,这酒怎么就会有蒙汗药呢?怎么那些打劫的人喝了就没事?”

    王伦:“药在第二个瓢里!那些乡巴佬用第一个瓢喝酒,而且还将第二桶酒喝了一瓢,让人相信两桶都没药,却用第二个瓢下毒,这手段确实高明,如果不是吴用、公孙胜那样江湖上耍把戏变魔术的人还真想不起来。但杨兄弟只要动脑子想想就会明白了,哪有卖枣的专门准备喝酒的瓢呢?”

    杨志一拍大腿:“哎哟,我怎么没看清这个细节!王兄弟似乎知道劫生辰纲的事?”

    王伦:“是的,但我却不能帮兄弟您!这梁贪官挂来的民脂民膏怎么能送给蔡京老贼呢?应该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才对。”

    杨志:“算了,我也不追究生辰纲的事了,只是这么一来,蔡京一定不会放过我。”

    王伦:“那你跟我去梁山泊,我们的根据地安全着呢。”

    杨志:“不给兄弟惹祸了。蔡京要抓我一个很难,但要对付梁山泊,一定得调动兵马,那时战乱一起,多少老百姓要流离失所。”

    王伦:“杨兄弟多虑了,这些人劫了生辰纲,想藏家里根本不可能,只能到梁山避难,到头来老贼还是要对梁山泊动武。”

    杨志:“如果我现在上看梁山,岂不是告诉蔡京是梁山劫了他的生辰纲?那样梁山不是代人受过了嘛!这种不义之事杨志绝不会做。谢兄弟盛情了,洒家还是走江湖的好。”

    王伦:“行,不为难兄弟,只要兄弟记住,梁山泊永远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杨志与王伦道别,消失在茫茫暮色中。

    王伦回到东溪村,晁盖等人正在摆香案!他们今天成功截取了生生辰纲,决定歃血为盟,结为异姓兄弟。他们见王伦到来,想拉了王伦加盟,王伦笑了笑道:“晁村长,我跟你们的理想不同,你们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我考虑的是全天下的老百姓能幸福快乐平等自由地生活,信奉的是‘平等自由民主博爱’,等你们明白了我的理想,再加入到我的行列中来不迟。我来只是想告诉你们一声,那卖酒的并不知道这生辰纲的事,而且他的两颗大门牙很有特色,极易被人认出,你们还是早作打算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