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类水浒
字体: 16 + -

吴用游说阮氏三雄,杨志押送金银珠宝

    wed sep 07 20:01:50 cst 2016

    第十八章 吴用游说阮氏三雄,杨志押送金银珠宝

    梁世杰在大明城任中书,变着法的挂地皮,弄得民怨沸腾,却一直稳做官位,根本原因就是他每年都向他老丈人太师送礼,蔡京在皇帝面前说话很管用,老百姓再闹也没用,所谓领导一句话,能抵万民书呀。

    入云龙公孙胜早盯上了这些贪银,多次组织劫取,但得手的并不多,不是因为人的问题,就是因为地点问题,今年的生辰纲快起运了,公孙胜又计划截取这生辰纲,他听说晁盖为人仗义,扶危济困,便来庄上相约。

    晁盖对公孙胜的行为表示赞同,便请吴学究前来商议。吴学究请晁盖邀请一两个本领高强的人相助,晁盖便想到了东潞州外甥村上的刘唐,给外甥写了封家信,就说村上想招一个教头,请刘唐前来。

    公孙胜还觉得人手不够,要求吴用再请几个人,吴用想到石碣村的阮氏三兄弟。晁盖派人去请,哪知这阮家兄弟不买晁盖的账,时间紧迫,吴用只得快马加鞭连夜前往石碣村。

    吴用本是石碣村人,对石碣村老熟悉,紧走慢赶,下午赶到石碣村,轻车熟路直奔阮小二家,看到门前晒着渔网,知道阮小二没出门,便叫一声道:“二哥在家呢。”

    阮小二听见叫声,觉得耳熟,急忙跑出屋子,一看是吴用,乐了:“哎哟,我的大教授,是哪阵香风把您吹到这儿来啦,快,屋里坐,屋里坐。”

    吴用坐定,便问小二:“二哥,学究有件事想二哥出趟山。”

    阮小二:“哎哟教授,您客气和啥,有什么是您尽管说。”

    吴用:“是这样的,我离开家也两年多了,现在在一家财主家做了教书先生,生活也过的去,如今有一趟子买卖,想请三兄弟入个伙,不知道三兄弟愿与不愿。”

    阮小二:“那我得问问兄弟的意思。先生请稍候,我这就去找两弟弟前来。”

    吴用:“不劳二哥了,咱先找家酒店,定上酒席,边喝边聊。”

    二人来到石碣村最高档的酒店,吴用定了包间,在里面等着,阮小二去找小五小七。时间不大,三兄弟都来了。

    吴用见了三兄弟客气了几句,便叫来店小二点菜:“小二,咱到这水边,该吃点鱼,先来个清蒸鲑鱼,要一斤左右的;再来个水煮青鱼,别拿草鱼冒充;酸菜黑鱼来一条,五斤以上的;鱼子酱有没有?再来个刀鱼馄饨,冷盘就来点驴肉,好下酒。”

    小二听了直摇头:“唔,对不起客官,您要的菜小店供不起!客官如果想吃这些,从这划船到对面去,那里属梁山管辖,您要的菜一定有。”

    吴用能不知道这里没有这几道菜菜?他是故意的,目的就是试探阮氏兄弟的反应,他听得小二的回答,便故意问阮小二:“怎么了,这石碣村是专业的打渔村,连这些鱼都没有?”

    阮小二摇了摇头:“教授明知故问哪,咱这村是以打渔为生的,但对面梁山泊的人也要打渔,咱有协定,为了保证有足够的鱼,只在规定区域规定时间内打渔,这样鱼才不会越打越少。可官府却出了规定,咱村上的税收加倍了,打来的鱼都得卖了缴税,官府强买强卖垄断鱼价,好鱼价格高,大家都卖了,谁舍得吃呀!小店也买不起!这驴全身是宝,早被官府抢光了!这村上好多人觉得官府太过分,便将家搬到对面的梁山去了。留下的都担心梁山那边是贼寇,不敢搬去!”

    吴用:“那你们的日子过得也太艰苦了!”

    阮小二:“是呀,这日子真没法过了!如果不是内人反对,我也搬对面去了。”

    吴用重新点了点草鱼、牛肉之类,时间不大,酒菜上齐。哥几个边吃边聊:“兄弟,你们的生活太艰苦了,现有一堆财宝,不知想不想要?”

    阮小二:“什么财宝?”

    “是这样的,”吴用压低声音说:“大明城梁贪官收刮了大量民脂民膏,每年都给老奸臣蔡京送礼,名曰‘生辰纲’,价值百万白银,这些都是该是咱老百姓的,保正约了我等商议,我特来请兄弟们帮个忙劫了他!”

    阮小二:“你不要命啦,这是要杀头的!”

    吴用:“咱劫他神不知鬼不觉,谁会知道?再说了,附近梁山贼寇作乱,咱可以将事情做得让官方认为是梁山贼寇所为,不就得了?”

    “这……”阮小二迟疑不决。两兄弟都望这他哥呢,意思:哥,听您的!

    吴用见阮小二迟疑,便趁热打铁:“二哥,咱怎么着也是江湖上有点名号的,不为老百姓做点事,也亏对江湖人士对咱的尊敬,更何况咱劫的是不义之才,用来救济老百姓,这是大丈夫做为,难道二哥不敢?”

    阮小二:“不是不敢,但咱得有个万全之策,千万别羊肉没吃着惹身羊骚味。”

    吴用:“二个说的有理!一切我来安排,只要二哥你给个话,愿意还是不愿意,如果愿意,咱即刻就去东溪村晁盖家,合计如何动手,我能保诸位周全。如果不愿意,我另请他人。”

    阮小二:“晁保正也参与?”

    吴用:“就是他要劫的,你们该知道,保正是出了名的义气,如果有什么闪失,保正一定会扛着的,

    阮小二:“行,既然保正也参加,那我们参加,我和内人请个假,咱这就动身。”

    阮小二回去扯个谎请个家,跟吴用在夜色掩护下来得晁盖家。七个人密谋这般如此如此这般……

    这事恰巧被王伦林冲以及朱仝雷横撞上,着实让晁盖惊出了身冷汗。

    梁世杰果然派杨志押送生辰纲。杨志不敢推辞,道:“中书大人,此去东京路途虽不远,但都是旱路,经过紫金山,二龙山,桃花山,伞盖山,黄泥冈,白沙坞,野云渡,赤松林,这几处都是强盗出没的地方。单身客人不敢独自经过。如果让人知道是金银宝物,那还得了!此事难那。”

    梁中书道:“我多派些军士,换上便衣跟着你,应该没什么问题。”

    杨志:“大人,您就是派一万人跟着也未必能保周全,这些兵只会欺压百姓,见到强盗就撒脚丫子,说不定他们知道是财宝,自己先劫了!前几次送礼,不也多有被劫的吗?”

    梁中书:“照你这般说,那生辰纲就不送去了?”

    杨志:“我们怎么可以误了太师大寿?大人,你如果能依小人一件事,小人便敢去送。”

    梁中书:“我既派你去,一切你做主便是了,有什么事你尽管说。”

    杨志:“小人觉得,这次送礼,咱不用车拖马拉,那样太张扬,只把礼物都装做十余条担子,洒家在所部军士中挑选十多人,装做客人的打扮;您只派个管家和小人一起去,他也打扮做客人,悄悄连夜上东京交付,这样目标小,不会引起贼人注意。另外,为了保险起见,大人再派索超带出一队人马,车拖马拉军队护送,作为这次押运任务的幌子!”

    梁中书不学无术,觉得杨志的话有道理,便答应了:“就照你说的办。我写封家书并礼单,你一并带去,到时蔡大人自然赏你,回来再升你的官。”

    杨志:“谢大人栽培。”当日在本部挑选了二十人,乔装打扮后交代清楚,随时准备出发。

    正当杨志收拾停当赶早出发的时候,梁中书叫住了他:“杨志稍等,夫人也有些个人的物品托你一并带去,他差了两个虞候跟你一起走。”

    杨志:“可以,但大人要预先跟虞候打好招呼,路上他们需得听从我的安排。”

    梁中书:“没有问题。”

    杨志将物品装担,一共十一担,军士各挑一担,另有十一个军士作预备队,老管家领队,杨志和两虞候做监督,二十六人天不亮便出发,沿官道往东京去了。

    当时正是农历五月(公历六月中下旬,北方没有梅雨季,正是高温季节),天气已经很热了,杨志令军士每天天不亮起程,中午睡会午觉,下午三点到六点赶路,太阳落山前一定打店休息,每晚都安排士兵站岗,两个虞候不定期查岗,确保万无一失。

    从大明城出来,走了七八天路程,开始进入人烟稀少的地区,而且都是山路。杨志为了保险起见,每天早晨都在客栈备足干粮饮水,中午也不敢多休息。

    远途没轻担。杨志一行人走了十来天,军士再也走不动了,尤其两个虞候,欺压老百姓是好手,可走了这么多天路,脚上起满了泡,只背了两包裹还在后面慢腾腾跟着。

    杨志在后面催促:“你们两虞候,平时挺能的,怎么到了路上怂了?就背这点东西还拖后腿?照你们这么慢慢爬,哪是给太师拜寿,倒像是给太师拜年了。”

    两虞候是夫人派来的,不是杨志的军士,所以不服杨志管:“杨提辖,这大热天的,又背着东西,实在走不动,前些天你早出晚归,中午还休息,怎么这些天偏偏中午走了,迟出早归?”

    杨志:“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前些天那是人多的地方,中午太热不必赶路,这段路人烟稀少,如果出来早了或回去晚了,很容易遇到遇到强盗,那是该怎么办?更何况这里靠这梁山,万一遇到了梁山贼寇,我们几个可以保得性命,这些士兵和老管家能对付吗?大人的生辰纲还能保住吗?别磨叽,咱快走吧。”

    虞候:“哎呦,杨提辖,我实在走不动了,你能不能让我们休息一会,就一小会!”

    “不行。”杨志斩钉截铁地回答。

    老管家过来了,对虞候说:“虞候,大人说让杨志全权负责,如今只能先忍耐一下了。”

    军士们也累得不行,动不动就将担子搁下来休息,杨志对虞候还客气,对军士则不客气了,自己手下的兵能这样散漫?看见谁搁挑子,马上过去举藤条就打。

    军士怨声载道,老管家只得安慰:“大家就辛苦点,等到了东京见到太师老大人,我为大家多讨点赏。”

    得,好人管家做,杨志当了恶人,渐渐地军士天管家不听杨志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