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
字体: 16 + -

第三十四章 神秘的佛珠

    wed aug 10 20:09:48 cst 2016

    三郎不解地望着他爹:“我不是说过了嘛,这是云林寺一个大和尚仰慕你儿子的才华,赠送于我啊。”

    郑班头又问道:“你可知道这把念珠是些什么材质,价值几多?”

    三郎懵懵懂懂地摇摇头,心说我知道又咋的,不知道又咋的。老娘抓过儿子的手,无限惋惜地揉搓着。

    郑班头痛苦地叹口气,吩咐福寿在大门口守着方招手唤过三郎,用手指拨弄着一堆珠子轻声细语道:“儿子啊,别说你爹妈、姨娘诈你,我们都是活了几十岁的人啦……你看看这颗,黑坨坨似的,但如果用猪鬃刷子沾碱水刷一下,可以看到它的本色,实际上它就是个金坨坨,还是几十年前洪武年间的老金子。还有这颗,是个银坨子,其他的且叫你姨娘与你分解分解。”

    陈姨娘移形换位接替了郑班头讲解的位置,她先福了福,充满歉意地道:“少爷,妾身做姑娘的时候,家里边上有家银楼,我和他家小媳妇甚是相与,经常走往,一来二去也知晓些许珠宝。少爷,请问这些珠子都是一串佛珠上的吗?”

    三郎点点头心里直稀罕,没想到不哼不哈的陈姨娘不但识得几个字,还懂这旁门左道的冷僻知识。

    “那就对了。佛珠不过是信徒念佛时为了摄心一念而拔动计数之物,中土始自隋唐,之后各种寓意、说法层出不穷,我也不一一解说了。以这串佛珠为例,应当有五十四粒才好。”

    “没错啊,大和尚为教化我,特意扯断的,我收捡了一番,还是少了两颗。”三郎不由重新打量起陈姨娘。

    陈姨娘详细解释道:“五十四,是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五十四阶位,即表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和十地,再加上四善根。具体的我也不记得那么多,不解说了……”

    “说关键,说关键。”郑班头催促道。

    陈姨娘抱歉地向老娘一笑,这才续道:“我佛向来都有七宝之说,得三宝而国泰,得七宝而民安。少爷,你这七宝得全了啊。”

    郑班头捧起七宝珠子再也不舍得撒手,老娘瞪着珠子也不再眨眼。三郎却蹙眉反复思考,大和尚为什么要当我面扯断穿绳,仅仅为了断喝提醒我的需要,记得大和尚扯断之后说了‘非一因生,非无因生,……你就是佛,佛就是你’的偈语,那他扯断穿绳……

    郑班头问道:“还有五宝是什么?”

    “大概应是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吧。”陈姨娘道。

    郑班头马上追问道:“如果五十四颗集齐了,价值多少?”

    陈姨娘迟疑了片刻,低着头期期艾艾道:“不,不知道,不过十座像我们家这样的房子,再,再加上良田几百亩,我想也不抵这串佛珠的十一!”

    老娘一屁股坐回椅子上捂住胸口,满脸涨得通红。郑班头干脆坐地上了,将手里死死抓着的各色珠子放在眼皮前细细观察,好像要吃进肚里才觉得安全。三郎的眉头已皱成川字,这么珍贵的佛珠,大和尚怎么说送人就送人了?他盯着陈姨娘,一字一句道:“这串佛珠透着古怪,姨娘你确认?”

    陈姨娘脸色发白,再捡看了几颗珠子,肯定地点点头。三郎想了想,快步走出堂屋,把福寿拉了进来,还不忘关好堂屋的门扇。

    “老爹也算见多识广,可曾听说有几个和尚拿价值连城的佛珠随便送人?”三郎问道。郑班头这时头脑也清醒了,思忖半天艰难地摇摇头。三郎仰头望着屋顶的椽子若有所思,一会儿皱眉,一会儿又叹息摇头,等到他回过神时,这才发现几个人都眼巴巴地盯着他不放。

    三郎重新包好珠子郑重交给老娘,压低声音对着父母也是对大家说道:“这不是横财,乃大和尚留给我的念想。从这串手珠可以看出来,大和尚定非凡人。他临走前告诫‘收好了万勿轻易示人’,我当时也不了解价值,随随便便收下了,现在也不知道是否会福荫家族。十多年来时局如何大家都知道,事出反常必有妖,我们只当没有这串佛珠,我只知道以后就是要饭,这辈子也不能拿出来一颗换钱!”

    大家都被三郎的脸色和告诫吓住了,个个点头如捣蒜锤。郑班头忍了又忍终于没忍住,可怜巴巴开口问道:“三郎,不圆满哈,咱们什么时候去找找哪两颗啊?”

    ﹌﹌﹌﹌﹌﹌﹌﹌﹌﹌﹌﹌﹌﹌﹌﹌﹌﹌﹌﹌﹌﹌

    郑班头究竟是个劳苦命,上午在家里被吓得不轻,中午还要强颜欢笑去赴白司狱的“鸿门宴”。按照儿子的分析和叮嘱,他没敢多喝酒,也对白守礼白司狱提出合作参股的建议敬谢不敏。谁都知道,从自己碗里舀肉出去,和割自己的肉没太大区别,真要有那个时候,恐怕也就是大家翻脸动刀子的时候。席间郑班头反复为儿子致歉,还表示当天下午一定会带不肖子去赌坊当面赔礼道歉。

    白司狱十分意外,这老郑实在太过谦让,像换了一个人。一个县城里混饭吃,谁不了解谁的斤两,合作参股本来只是客气一下,当不得真,但郑班头反过来要上门赔礼,未免也太客气了吧。觥筹交错间白司狱始终没忘这次请客的意图,可是他怎么老感觉自己更像个客人?白司狱思前想后找不到对己不利的地方,花花轿子人抬人,也就半推半就答应了下来。

    白守礼、白守信兄弟没想到,下午郑班头带着一大家子全都来了,所谓道歉更像是他们全家还愿游园的顺带小事。郑家女眷在云林寺门前盘桓购物的时候,郑班头带着三郎溜溜达达去了趟赌坊,一进门郑班头便从儿子肩上卸下两吊制钱,说是感谢白守礼白司狱昨晚的馈赠,其实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当时白守礼倒是有这么句话,那也被逼撑场面用的,并没真给。白司狱脸再大也不好意思收下这两吊制钱,再三推辞,郑班头也不肯收回,于是最后双方达成妥协,郑班头在骰桌上压了个天门,当给赌坊做了笔生意,加个彩头,大家皆大欢喜。

    两父子回到云林寺门前时,兴奋异常的四郎、嫣儿早等得不耐烦了,远远看见父亲、哥哥,踉踉跄跄跑上去迎接,把郑班头欢喜的大嘴咧到耳根上了。寺里的知客僧妙照伺立在老娘身边,有一搭没一搭地陪两位夫人东拉西扯聊着天。

    郑班头夫妇是云林寺的老主顾,不但礼佛节日里必定到寺里拜佛布施,日常也没少走动,单是上次为三郎堕马得救还愿,老娘就在大殿上点下了两盏长明灯。

    见郑班头父子到了,妙照满脸笑容,极有分寸地站在老娘身后,请大家入寺礼佛,同时也代方丈表达了必要的敬意,以茶待客。

    在等待老娘、陈姨娘不厌其烦进行繁琐仪式的时候,三郎打发福寿、秋香带着四郎、嫣儿去寺院旁玩耍,又和候在廊下的妙照聊了起来。跟和尚能聊什么,无非请他帮忙解释一下几个佛教名词,大千世界、四维上下、非一因生、非无因生、非多因生等等。论起待人接物、迎来送往,知客僧妙照如果说自己第二,大约寺里没谁敢称第一,但你和他探讨佛法、证悟宇宙,那真有种和瞎子抛媚眼的感觉。妙照知道大千世界,也可以解释一下四维上下,但非那个什么因生,在他嘴里就成了芋头煮浆糊,乱成了一锅粥。

    三郎仿佛无意间提到昨天在寺墙外巧遇的大和尚,妙照马上轻松了下来,笑道确有其人,是修行问道的游方僧,从四川来的,不过可不是一个,林林总总来了二十多个,方丈亲自接待的,没让别人插手,所以他也不太了解。三郎又请教大和尚法号上下,妙照偏着头想了一下,说好像叫个悟空。

    三郎顿时感到脚上像系了个实心铁球,整个人直溜溜地向黑魆魆的地狱之门深处滑落而去。

    郑红旗读过刘美姝滥竽充数的考据文章《历史上的‘悟空’》。事实上,除了耳熟能详的孙悟空之外,历史上确有法号叫悟空的高僧,一个是俗名叫车奉朝的唐朝名僧,西游取得真经,被认为是小说《西游记》孙悟空的原型。

    而另一个悟空曾经姓朱,叫朱五六,嘿嘿,耳熟吧,没错,这个悟空禅师乃是朱元璋朱重八的小叔叔。

    朱五六先于朱元璋出家,法号法仁。在老朱家死的多活的少、四散逃命的元末乱世,法仁不知怎的云游西藏、印度去了,归国时还带回来一部真经——贝叶经。法仁没回安徽凤阳老家,也没去叨扰当了皇帝的侄子,一个人颠簸辗转到了四川崇州街子镇不远的凤栖山下光严禅院,后来还做了主持。直到洪武二十三年,朱元璋第十一子朱椿就藩成都,造访光严禅院时才知道还有这么位叔公活着。得了,马上奏禀父皇吧,朱元璋经证实无误后很高兴也很感慨——洪武元年正月乙亥日上午他在南京称帝,下午便将自己的伯父、亲兄、堂哥及侄子们一一封王,可惜啊,都是阴间为王,也就是说朱元璋登基的时候,他们家除了他之外的男丁都死了,甚至连两个姐姐、姐夫也未能幸免——冷不丁得知叔叔居然还在世,他能不高兴嘛。但这位皇叔一心向佛,屡请不至,朱元璋无奈之下只好敇赐法仁徽号(尊号)为悟空,助其扩建寺院,弘扬佛法。

    更为传奇的是,悟空禅师坐化后肉身不腐不灭,此谓之全身舍利。光严禅院的僧人们专门在正殿旁建一座佛塔,安放其全身舍利供世人瞻仰摩拜,佛塔门柱题联曰:从今日回头大悟,是浮云过眼皆空。光严禅院和悟空禅师的全身舍利,尽毁于六百多年后的**浩劫。

    现在,就在现在,知客僧妙照居然说,昨天和自己探讨佛理哲学的大和尚法号叫悟空。

    真是白天见到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