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世辕门
字体: 16 + -

第三十一章 强征

乞儿亲眼目睹官差的横行霸道,心中怒火冲天,想跑下去帮助老板又担心自己势单力薄。在官差走完之后,他一边痛骂自己的胆怯,一边忙跑到老板边上扶起他。这时,陆陆续续客人都下了楼,即使是六爷和娇娘也是闻声赶来。怎么这样强势?”

    旁边有人道:“那还用说,肯定死节度使的。”

    “这个世道还怎么让人活啊?”

    “是哦,本来税收就加了三成,现在浙东兵败,浙西又要筹措粮饷征兵讨伐浙东,各种搜刮更是到了啃骨吸髓的地步。”

    “难道就没人管吗?”娇娘不经意的问道。

    这脆耳的声音立刻把大家关注的焦点吸引了过去,一个个看着这眼前贝齿柳眉,体态轻盈,眼睛视而生媚的姑娘,都愣了神。乞儿见状,只好自己大声回答道:“那些当官的只知道明哲保身,废民自肥,那管你百姓死活。”乞儿的高声言语终于惊醒了众人,大家回过神忙道:“对,是这样,哪有好官。”

    乞儿已经扶老板站了起来,由于自责自己没有能力去帮助老板,乞儿只好对老板道:“老板,你看都是我们住在这给你添了不少麻烦,要不这样吧,我们可能在这住的时间的有点长,你可以把房租提高个一倍。”乞儿心思如果当面给钱的话就显得有点施舍的感觉,他做个乞丐知道这样的事其实挺伤人的,雨丝干脆换了法子通过加房租来做点微薄之力。好在离开荆州时,八岭山和卫伯玉都给了不少盘缠,所以一路上也吃喝不愁,这点钱还是能够支撑的起的。

    老板忙推辞道:“客官,怎么能让你破费呢?”

    乞儿道:“既然来了这家店,遇到这件事,只能说明我们有缘,那就一起承担吧。”说着就从怀中掏出一锭金子,塞到老板手中,道:“老板,这就是我们先交的定金。”

    旁边客人倒是不支声,他们明白如果一旦支持乞儿那么说明他们也要提高房租,如果不支持,则显得他们没有同情心,干脆一个个借口有事都回到了客房。偌大的店面瞬间便安静了下来。

    乞儿和六爷、娇娘回到客房。六爷叹道:“看来天下的确没有一个安乐窝啊。”

    “当初看到那个韩滉我就觉得不是好人,现在看他更讨厌了。”娇娘想起湖心亭那一幕,怒不打一处来。

    乞儿笑笑:“过去的事咱就不想了,咱来这,也不去见他,何必想着他来气。你看着夜也深了,我们还是早点睡下,明天说不定还有什么事呢。”

    这一晚乞儿和六爷住一间,娇娘则隔壁住着。三人本是格外劳累,可是白天的各种烦心事却让一个个睡不着。乞儿一晚翻来覆去的认真思考,六爷笔直的躺着,看着一旁的孙子辗转反侧,自己也不知如何安慰,只好默默的闭着眼,心里注视着这个越来越琢磨不透的孙儿。最终两个人还是挡不住这绵绵困意,朦朦胧胧的睡下了。

    第二天,店老板早早就来乞儿房间布置好热水毛巾和早点,有了昨天的恩情,这店老板待乞儿一伙就是比别的客人殷勤。

    三人食罢,乞儿提出润州当前太乱,自己先去外面看看在回来领六爷和娇娘。这一老一小答应好后,六儿就出了门。

    这润州是富庶之地,乃是江南运河的入江口,江南半数漕运都是由此处集散,所以东南凡有战乱这里总是成为兵家必多之地。至德元年,永王李璘谋反,就曾带着李白攻占了此地,但是不久就遭到朝廷反攻兵败,李白也因此逃到了九江;两年后,乾元元年,江淮都统刘展又起兵,润州再次攻陷,接着朝廷重兵围剿,刘展也失败自刎,润州再次回到朝廷,自此之后朝廷才设立浙西观察使,派亲信驻守此地来守护江南粮道。可惜仅仅不到十年修养,浙东越州已经被陷,润州再次成为战火焦点。

    乞儿走在街上,虽然战乱不断,而且每一次战乱无不是兵火屠城,但是地处要道的润州复苏的确很快,街上依然很繁华,尤其是瓜州一带,开元年间,刺史瀚开开辟瓜州运河后,连贯长江和江淮运河,成为华夏驰名的码头。这一带船舶林立,搬工络绎不绝。不过这些劳力却是辛苦万分,监工坐在船上,喝茶吆喝,时而又大骂不已,船下打手见有懒散的便冲上去猛踢几腿。现场虽然人数不少,气氛却是极为压抑。

    “那路上走的,给我停下。”乞儿闻声好像是朝自己说的,忙循声望去,但是说话的人还没有找到,就有打手把自己团团围住。

    “我看你鬼鬼祟祟的,是不是暴民派来的奸细?”监工已经来到乞儿身边,大声喝道。

    乞儿惊慌不已,急忙解释:“大人,我只是赴润州访亲,不是奸细啊。”

    “那好,我问你,你家住哪里,亲戚又在哪?”监工紧逼道。

    乞儿何来有家,只好回答道:“我居住在荆州江陵,亲戚在…宾至客栈的老板乃是我远方表叔。”

    宾至客栈虽然不是豪华之所,却也是个老店,在场中人也多为知道。监工何其精明,他轻轻道:“那公子,我问一下你这个贵姓名谁,家有几口人啊,祖籍何方啊?”

    “大人……”乞儿想不到监工会来这这样一遭,触不及防,一时之间没了对策。他忽然想到宾至客栈的官差的事,忙从怀中掏出十多枚开元通宝悄悄递给了监工。

    监工手下后果然神情大变,点头道:“你看这样的年轻人怎么可能是奸细呢?行,你快走吧,省的亲戚担忧,记得向我朝老板问声好,我在他那也是吃喝过的。”

    乞儿忙称是,惊魂甫定,心中大定注意快点带着娇娘和六爷离开润州。可是乞儿刚迈开十余步,又有一句话传入耳中:“站住。”

    乞儿回望,两个士兵站在了他面前。其中一个盘问道:“你干什么的?”

    乞儿心中已经惊吓怕了,这才来没两天,已经被盘问多次了,这个润州到底是个什么地方啊,哪还有百姓的安生之处。他诚惶诚恐道:“我是来润州探亲的。”

    另一个士兵道:“我管你干嘛的,如今浙西暴民叛乱,你可愿应征入伍。”

    原来是募兵的,乞儿明白过来,虽说乱世是个将士的世界,但是底层士兵却是个生不如死的世界。乞儿入过多个节度使幕府,见过将士战场无情,痛不欲生,也目睹过相州之战的惨不忍睹,自己的父亲陈老怪便是被强征入伍的。他对军队是已经怕了,哪敢答应,忙道:“官爷,我只是一个弱不禁风的小民,何况刚大人已经放我走了。”

    乞儿指向监工,但是监工已经背过身子,朝船头走去。士兵道:“他是他漕运的事,我是我军府的事。生为朝廷的子民,朝廷实行募兵制,朝廷有难,你便得上。”

    乞儿已经彻底崩溃了,他忙掏出自己身上所有的钱粮递给士兵,但是士兵笑嘻嘻的接下后,两个一左一右架起乞儿就走。乞儿想挣脱,但士兵马上喝道:“你再敢反坑,立马以奸细罪名处死。”

    乞儿只好顺从的跟着士兵。几刻之后,士兵带着乞儿来到浙西节度使辖制军门宁国军府。此时军府门前已然张贴募兵榜文,有兵曹正一遍一遍的念着募兵榜文,榜文下边是一个校尉正坐在案桌上登记前来应募的士兵。不过案前一长排队伍一个个低垂着头颅,边上则是虎视眈眈的守卫。

    士兵一把把乞儿推进队伍中,站在他前面的是一个穿着喜庆红袍,满头堆花的青年,很明显是新郎的打扮,这在穿着朴素的人群中显得格外惹人眼。乞儿心中想着娇娘和六爷,嘴上却是不敢言语,他扯了一下前面那个新郎的衣服:“兄弟,你也是被抓来的吗?”

    可是不问还好,一问,**立刻泪流雨下。他哭诉着道:“今天是我拜堂的日子,可是我还没和我家娘子还没拜堂就被官军抓到这里来了。”话毕,哭声越来越大,一石激起千层浪,一行队伍马上就有人应和道:“凭什么浙东兵败,我们浙西人受罪啊。”

    新郎听此更加激愤,他大嚷着回去。旁边守卫见此,立刻把新郎提了出来,一脚踹在他膝盖上,新郎应声跪下。

    校尉站起身来,大喝一声:“竟敢军前大声喧哗,乱我军心,来啊,给我提下去好生收拾。”

    守卫立刻提起新郎要走,忽然远远道了一句:“停下。”

    声音刚毕,所有士兵都跪了下去。接着又有虞候高喊道:“浙西观察使韩大人,浙西节度使李大人,浙东节度使王大人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