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133章 大战在即

北海大将军府议事厅中,文臣武将齐聚一堂,也不知是谁将辛锐决意进兵兖州之事传了出去,看堂上众人尤其是武将们那兴奋的表情,辛锐便知这些人八成是都听到风声了。

    辛锐倒是淡定得很,先把大军不参与秋收,以钱帛抵人头之事跟孙乾、糜竺交待了,再将黄承彦和马均捣鼓出的水碓和连枷向众人展示一番,并叫杨修尽快责成有司监造成品,安装配置在水磨坊和打谷场,以便叫百姓收割完粮食之后能迅速脱粒。

    而后,才由郭嘉向众人正式宣布了辛锐的大将军令--五日之后,大军集结并向兖州开拔。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辛锐口中证实了大军即将出征的消息之后,孙乾作为将军府的东曹椽,也是北海的大管家,自然是先将府库中的家底做一番汇报。

    “北海官仓存粮八十万斛,由于去岁丰收,百姓口粮足备,不需要赈济,安抚流民需要留出二十万斛,压仓二十万斛,因此剩余的四十万斛粮食可供十万大军用上半年之久。今年看情形庄稼长势又很好,只要不起蝗灾,下个月应该能收上一百万斛的粮食。这些只是从平原到琅琊的统计,豫州和南阳并未算在其中。”孙乾在副手陈群的帮助下,翻看着冗繁的账本,不疾不徐地总结道。北海已经富了很久,因此再多的钱粮在孙乾眼中,也只不过是一串不断增加的数字而已。

    “新粮既然就要下来,那就往豫州调配二十万斛。叫元龙做主分配,尽量多照顾张绣一些,他们那里人少兵多,口粮有些吃紧。”辛锐盘算一番,对孙乾道。

    “诺,趁秋收还有半月时间,属下即日便加紧调配。”孙乾点头领命。

    “方才只是向大伙说了个大概,但具体行军方略尚未定下,既然粮草之事已经解决,没了后顾之忧,诸公不妨议一议,看此番如何进兵?”辛锐目光在众人脸色扫过,开始集思广益。

    终于说到了关键,一干武将和谋士都竖起了耳朵,尤其是被辛锐强行戒酒半月的吕布,一脸的期待,恨不能这便夺下将令去砍下曹操的脑袋,才快活些。

    北海留守的武将有吕布、马超、许褚、马云騄、张辽和高顺,谋士以郭嘉为首,有陈宫、诸葛亮、庞统,可谓人才济济,加上各路驻守的大将副将和参谋军师,这阵容绝对足以傲视大汉十三州,能把袁绍甩出八条街,更不消说新近丧失了戏志才,又有不少精英正在北海接受劳动改造的曹操了。

    只是居安必要思危,想想历史上那一幕幕血淋淋的教训,辛锐仍旧不敢有半分大意。官渡之战前,袁绍雄踞河北,文臣武将不计其数,最终被弱势的曹操所败,一统长江以北。同样的一段历史,相隔不数年的赤壁之战,曹操却是走了袁绍的旧路,被孙刘联军以弱胜强,撵回北方去了。何为英雄?笑到最后,才能笑得最好。

    “主公,虽然前番袁术进兵徐州之时袁绍未曾南下,但亦不可不防,因此平原的太史将军所部不宜轻动,另外为防袁术报复,宣高将军的汝阴军和元龙太守的汝南军也有必要原地驻守,我等不如先发兵巨野,汇合黄、甘二位将军,再乘势围了昌邑,若曹操引军来援,我军可就地设伏,消灭援军,另外飞鸽传书许昌的徐将军和宛城张将军,叫他们在陈留边境待命,只要曹操被我军主力缠住,便可命南阳军和许昌军北上陈留,趁曹军后方空虚,直接杀向其腹地,若是丢了老巢,曹军不战自溃,不足为惧。”陈宫第一个发言,这些日子他每想起濮阳之失,都痛不欲生,夜不能寐,只想尽快报仇雪恨。

    “公台先生所言似乎有些冒进,北海目前只有四万多人马,算上巨野不过六万余众,围下昌邑倒是绰绰有余,但对付曹操十万大军却是稍显不足。曹操颇有韬略、足智多谋,未必识不破我军的意图,届时若是他丢卒保车,舍了昌邑和陈留而直接从鄄城绕过泰山进军北海,则我军就变得被动了。依我之见,我军过泰山直接西向鄄城,寻到曹军主力之后将其向西南定陶方向引诱,同时约会宛城、许昌、巨野三路一齐将曹军主力围困在定陶一境之内,寻机歼灭,如此便稳妥的多了。”庞统也是早已打好腹稿,起身在地图前侃侃而谈道。

    “你说公台先生冒进,偏你不冒进?你这计策也险得很。我北海四万军马有一半都是步卒,机动力不强。深入敌后还要诱敌深入,被曹军围住看你怎么脱困!那曹操的细作都是吃干饭的?”诸葛亮白了庞统一眼,霍然起身道:“最稳扎稳打的方法莫过于从东平出其不意突袭范县,趁鄄城和东阿来援之前将其占据。这三座县城互为犄角,若能将范县拿下,则东阿和鄄城之间联系便被切断,我军只需在此严守城池,待曹军有所动作之后再飞鸽传书宛城和许昌,若曹操起兵范县,则令他两地进取陈留,若曹操不为所动,则命他两地陈兵边境严阵以待,同时可以在泰山和任城等地调拨军士一万前往巨野,叫黄、甘两位将军率这总计三万军马和我军同时动作,拿下昌邑,而后不必坚守,返回巨野即可,这是一处疑兵,只做扰乱曹操视线之用。曹操那时必然成了惊弓之鸟,我军接下来便可徐徐图之。”

    诸葛亮性格虽是和历史上相比俏皮了许多,但用兵到底稳健,他的战略部署一出炉,对比方才二人所言,高下立判。

    见众人都点头赞许,辛锐笑而不语,只是目视郭嘉,叫他来做个总结。

    郭嘉会意,放下茶盏缓缓起身道:“亮哥儿所言在下觉得最是稳妥,此番进兵便按这个计划行事。只是有一点在下需要稍稍改动,宛城张将军所部不必汇合徐公明兵发陈留,在下之意叫他直接挥师北上,过洛水前往河内,汇合张太守一起守住虎牢关。”

    郭嘉总是一语惊人,众人闻他所言都是一愣,而后诸葛亮、庞统、陈宫才陆续恍然大悟,不由点头赞许。

    “军师之意可是要防止曹操西进?”张辽算是武将中最有战略眼光的,因此先于其他武将反应过来。

    “看来文远想到了,正是这个意思。”郭嘉微微一笑,“曹操相比我北海军力,毕竟还是弱势一些,以他的智计,既然无法北上和东进,向西占据司州几乎是不二之选。司州沃野千里,又没有成气候的诸侯在彼,只有些黄巾余党和白波贼,曹操最喜欢‘讨贼’,有怎会放过这个大好机会?再者司州结连并州和凉州,取了司州就等于有源源不断的战马供应,换做是你,会不会去取?”

    “军师深谋远虑,在下佩服。既然如此,就请大将军和军师下令吧,辽愿做先锋。”张辽深深敬服,请令道。

    “既然诸公都无异议,那便请奉孝分兵派将吧。”辛锐点点头,向郭嘉使了个眼色。

    “诺!奉北海侯、大将军辛锐将令,现对出征兖州分兵派将。”郭嘉打开一张写满军令的纸,高声读到。堂下众人尽皆起身,恭听将令。

    “着平东将军、并州营主将张辽为前锋,将军司马、骠骑营主将马超,平西将军、飞熊营主将许褚为左右两翼,平南将军、陷阵营主将高顺为合后,各引本部军马起兵兖州,大将军辛锐、前将军吕布、左右军师将军诸葛亮、庞统共领中军,于五日后辰时进兵。余下众人尽皆留守北海,各司其职,待大军凯旋,论功行赏,不得有误。”郭嘉这回将机会留给了新人,自己却甘愿留下来看家,实在高风亮节。陈宫和马云騄见郭嘉都自动留下,也不好再去争辩,只得怏怏不快地领了军令。

    吕布没捞着先锋,却也不敢犟嘴,他深知自己上次错的太离谱,这回能得到出征机会已经是辛锐法外开恩,再看看留守接受再教育的陈宫和郝萌、曹性,一时间幸福的想要哭。

    既是分拨已定,众人尽皆告辞大将军,各自准备去了,辛锐对于此次郭嘉将出征机会让给两个小年轻感到不解,见众人都散了,向郭嘉疑惑道:“奉孝,此次出征非同小可,我一直对曹操这人忌惮的很,临派将时你怎么竟然将自己换成两个小哥儿?”

    那将军令原本是辛锐和郭嘉拟定好的,随军的军师乃是郭嘉本人,是以辛锐才有此一问。

    “主公,此次出征我看必然大获全胜,既然如此,还不如将这实战的机会让给这些年轻才俊,叫他们多些临阵的经验,也好早日堪当大任。”郭嘉微微一笑,颇有些成竹在胸。

    “你直这般笃定?可我见你谋划行军策略时,无比小心谨慎,完全不似这般轻松啊。”辛锐越发好奇地道。

    “料敌于先,才能百战不殆。正因为我前番苦思冥想,已经把所有事情都考虑进去了,才会有今日的自信不是?那曹操也是人,所谓足智多谋、深谙兵法也不过是凡事考虑的全面细致罢了,既然我等先于曹操考虑了他该考虑的一切事情,又有什么值得再考虑的呢?”郭嘉仍是不疾不徐,仿佛说绕口令一般地回道。

    “也罢,你的话我信。”辛锐重重点了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