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76章 天子幸北海

这几日保皇军行的甚是辛苦,断粮近两日,眼看连天子都吃不上饭了。好歹到了孟津渡口,刚寻了船要过河时,远远地望见一队人马从北面而来,众人皆是吓得魂飞魄散。

    辛锐深知这几百军士疲饿交加,已是无力再战,又看来那支军马并未冲锋,安慰众人道:“那支军队从北面而来,必然不是郭汜、李傕的兵马,又没冲杀过来,可见并非是要劫驾。我等先安排天子、百官渡船,再看看对方什么来路。”

    众人应命,连忙把皇帝、百官都送上船,先行渡河,这时北面那支军马已行到近前。为首一人四十开外,面相忠厚,于马上喊道:“天子何在?”

    辛锐回道:“天子已经渡河,你是什么人?来此保驾还是劫驾?”

    那人见这边竟是一个小孩为首,颇感奇怪,但想到当前正事,赶忙回道:“下官张杨,是河内郡的太守,闻听天子蒙难,特地引兵来此靖难,不知小将军怎么称呼?”

    辛锐见是张杨,心下大定,忙道:“小子是扬威中郎将北海辛锐,张太守有礼了,既是前来保驾,可与我等速速过河,护卫天子驾临洛阳,以防不测。”

    张杨亦知辛锐之名,点头称善,赶忙引军上来协助辛锐众人渡河。

    这回总算吃得上饭了,张杨此来军马虽少,但粮食带的颇多,众人都在河南岸饱餐一顿,张杨又拜见了皇帝,而后护着车驾,向洛阳赶去。

    徐晃在洛阳已等候多时,闻探马来报,忙收拾军队,接应辛锐一行。

    洛阳自前些年被董卓一把火烧成灰烬,现在仍是残壁断垣,一副衰败景象,献帝下车,于故宫前站了许久,大哭而回,众人皆是心酸不已。

    辛锐此时却顾不得触景伤情,身后郭汜、李傕不知会不会追来,众人处境仍是相当危险。前番去北海求援的张三应该到了,不知此时北海军已行至何处。

    见洛阳如此破败,不宜还朝于此,辛锐与杨彪商议道:“老太尉,如今洛阳这般模样,怎能委屈天子、百官在此,您老不妨劝劝陛下,叫陛下驾临北海,我等为他起座皇宫,暂时定都在那里岂不是好?北海物阜民丰,天子在彼不会受半点委屈,再者临淄自古为齐都,虽不及长安、洛阳,也颇有些王者气象,不辱没汉室祖宗。”

    “嗯,天子若是去北海,在临淄建都,倒是不错,老夫也可日日伴君,略表寸心。”杨彪深以为然道,当下便求见献帝去了。

    思想工作很简单便做通,献帝见洛阳这般模样,又怎能安心地呆在这,且不说物质条件太差,就是身后追兵,也足叫他惊惧不已。

    见天子应允,辛锐便不再耽搁,吩咐众人略事休息便启程往东继续赶路。众人虽是疲乏,但也知道此地不宜久留,只好强忍着难受,起身收拾。

    辛锐鼓励众人道:“此处离兖州已经不远,只要进入兖州境地,便安全了,况且东边不远便是虎牢关,若是身后追兵上来,我军现在有些粮草,便可以上虎牢关暂避,固守待援。”众人闻听此言看到希望,于是稍微精神了些。

    行不到二十里,郭汜、李傕追兵又至,张杨慷慨道:“小将军保陛下先行,我自断后,待你们到了虎牢关,我随后就来汇合。”

    辛锐点点头,郑重道:“那便拜托张太守,我遣孟起、公明携马军与你同去。”

    分拨已定,辛锐与杨奉众人率几百残兵,保着皇帝先走,张杨和马超、徐晃引着三千军士往敌阵中杀去。

    郭、李二人是铁了心要把皇帝拿下,这回真是拼了老本,像极了两个输了的赌徒,穷凶极恶,舍上老婆房产,做最后一搏。

    见贼兵势大,徐晃对马超、张杨道:“你我率骑兵穿插,扰乱贼军阵型,张太守正面冲击,以攻为守。”二人点头称善。

    郭、李二人像两块狗皮膏药,疯狂地粘上保皇军,一时战况胶着,形势对张杨三人极度不利。

    辛锐只顾向东北逃窜,心急如焚,正行间,忽听前头军士喊道:“不好了,前面有伏兵。”辛锐在马上观望,见从荥阳方向开出一支骑兵,盔明甲亮,刀枪映日。

    完了,完了。若是曹操所部,今天不光皇帝要被他带走,自己也见不到明天的太阳了。辛锐惊恐地想到。

    那队骑兵越行越近,只听他们在马上整齐地喊着口号,喊口号的骑兵?辛锐大喜,除了北海军和自己后来训练过的濮阳军,哪里还有第三家部队会喊口号。

    再近一些方才听得真切,只听那队骑兵喊着“迎回天子,保卫北海”。辛锐喜极而泣,策马便冲上前去,这些天担惊受怕,一路被围追堵截,如今见着自家军士,叫他如何不激动,劫后余生,莫过于此。

    老远便看见一个灰头土脸的小孩骑马冲过来,北海军早已报知主帅赵云,赵云带着许褚,迎上来才知是辛锐。

    赵云自前些日子接道张三急报,点了许褚带飞熊营,自领骠骑营,共一万马军,日夜兼程前来接应。

    于路经过曹操领地陈留界,少不得打了几仗,纠缠一番,好在曹操现在正在经营颍川、汝南,自己兵粮又不济,见北海并非入侵,便没有多做阻拦。

    即便如此,北海军还是耽搁两日,于今天才赶过来与辛锐相会。

    当下辛锐顾不得叙旧,叫赵云许褚带兵去助张杨三人,飞熊、骠骑都是骑兵,又训练有素,得令之后风驰电掣便开过去救人。如此军势叫杨奉等人大为赞叹。

    正在苦苦抵挡的张杨三人眼见不支,却见身后烟尘滚滚,一队长枪重骑兵中间开路,两翼又各有一支手持长柄马刀,颇似西凉铁骑的轻骑兵,三路一齐杀上来,马上坐着的,都是雄壮之士,眼神坚毅,队形齐整。

    张杨暗道我命休息,叹息一声高喊道:“马、徐二位将军引骑兵赶紧突围,前去保驾,我拖住敌军。”他以为前面来的也是是郭、李二人埋伏下的部队。

    徐晃正自犹疑,却见马超大笑道:“我们有救了,这是我北海骑兵,张太守、公明兄长速向后退,汇合天子一行,贼军便交给他们收拾。”

    这时许褚、赵云都来到近前,与三人略略致意,许褚挥刀大笑道:“孟起还能厮杀否?带着你的骠骑营,随某再去杀他一阵?”

    马超豪气顿生:“今日便和你沙场上比个高低,看看谁杀的多。”说罢提起大枪,与许褚各领一路军马,反身又杀向贼军。

    郭、李联军近日连番追击,士气本就低下,原先指望以多打少,追杀皇帝,又得二人空头承诺,只要杀了皇帝,众军士皆受重赏,这才一时有些斗志,此时见对方来了援军,并且军容齐整、势不可挡,一时间心情跌落谷底,哪堪再战。

    北海军以逸待劳,又有赵云、马超、许褚这三只虎带头冲击,势不可挡,两边骠骑军对贼兵实现分割之后,中间飞熊军便似一头巨大猛兽,直挺挺地撞了过去,贼军无论装备还是单兵素质,都距北海军相去甚远,瞬间崩溃,只有个别凶性大发的羌、氐骑兵在负隅顽抗,但瞬间便被湮没在铁甲之下。

    郭汜、李傕知道大势已去,再耗下去,恐怕连命都保不住,只好收拾残军,慌忙逃窜了。自此郭、李二贼成了流寇,像过街老鼠一般东躲西藏,都没落到个好下场。

    大局已定,赵云收兵回来,与辛锐相见了,辛锐又引几员将领拜见了皇帝,这才算彻底逃出生天,圆满救驾。

    张杨见北海军来接应,知道众人已经安全了,于是辞别皇帝,引兵自回河东去了,辛锐于离别时嘱咐张杨,叫他戒备曹操,若曹操攻略河东,可差人来北海求援,另外叫张杨小心帐下部将,见张杨莫名其妙,辛锐笑道:“我于昨夜观星象,太守将星晦暗,旁边又有一团黑气,欲吞噬将星,因此料定太守身边必有小人,务必提防,千万千万。”

    见辛锐说得笃定,张杨亦不敢不信,素知辛锐师从神仙,言无不应,因此郑重谢道:“小将军之言,杨当铭记肺腑,多谢小将军教诲。”

    北海一众,保着天子浩浩荡荡回归,听辛锐说起一路上惊险,赵云、许褚感慨万分,后怕不已。

    许褚道:“早知恁地时,就该尽起北海之兵前去,怎至于落到这般地步,差点送了主公性命。”

    辛锐笑道:“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此行我也颇有收获,不仅救了皇帝,更是得了公明这般大将,有惊无险,也算是一次历练了。”

    “将军是北海军民的灵魂,将军的安危关系北海数十万百姓,云也觉得此次前赴长安,有些冒险,将军日后万万不能再这般行事了。”赵云也坦诚劝诫道。

    “是了,子龙所言我当铭记肺腑,这次虽说结果不坏,但凶险异常,今后我当引以为戒。”辛锐郑重接受道。

    赵云见辛锐从善如流,心里颇为感动,怎奈他一直为刘备之事所纠结,见状不再言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