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三国无双之纵横天下
字体: 16 + -

第77章 献帝的抉择

辛锐一行进入陈留地界,竟看到远处路两边曹军整齐地排列,又有一队军马由远及近缓缓迎了上来。辛锐颇感纳闷,看曹军这架势不像来打仗的,便叫停住行军,来到前边观望。

    曹军行至近前,一个清朗的中年文士于马上施礼道:“前面可是辛小将军?”

    “正是小子,先生何人?有何见教?”辛锐回礼道。

    “在下颍川荀彧,闻小将军扶保天子回归,我等身为汉臣,理应前来拜见陛下,进献酒食,以尽臣子之孝道。”荀彧不温不火道。

    这曹操野心不小啊,若自己不是有贾诩前来投效,抢先得到第一手消息,只怕皇帝便如历时轨迹一般,叫曹操抢到许昌去了。

    如今曹操失了先机,却还想来讨野火,辛锐心中不由暗怒。面上却不动声色笑道:“天子自在军中,文若先生若是去拜见时,不可多带侍卫,恐陛下受了惊吓,你我罪责不小,只叫你随行的军士,弃了刀枪,携带贡品随我去拜见便是。”

    荀彧皱了皱眉,但还是点头道:“小将军所言极是,正该如此。”言罢便叫军士弃了兵器,自己下马,引着一众小校,便要去辛锐军中。旁边一个将领,急忙拦住荀彧道:“先生怎可轻易涉险,莫管这辛锐言语,他若不肯留下皇帝,我等便起兵杀过去,夺了皇帝过来,岂不更好?”

    “妙才何出此大逆不道之言?”原来劝阻荀彧的正是夏侯渊,辛锐之前战徐州时便认得此人,因此高声指责道。

    “你北海与我家本是敌对,便是杀了你等,又有何错,我和荀先生只为天子而来,你若聪明时,留下天子在此,便叫你等通过,若是巧言令色,不肯听从,便叫你来试刀。”

    “逆贼,叫你尝尝北海的厉害。”许褚火爆脾气,催马出来阵前,便要去讨教。

    辛锐急忙止住许褚,笑道:“文若先生,你等就是这样来拜见陛下的么?先前陛下蒙受劫难,险些遭遇不测,未见你曹营一兵一卒前来保驾,而今我北海众军不辞辛苦,转战千里之外,历经千辛万苦保护陛下无恙,你们却想起陛下来了。夏侯将军竟然还想劫驾,只怕你们这等叛逆行径,就是我等愿意叫陛下留下来,陛下也必然不肯吧。”

    荀彧聪明绝顶,也知自己一方失了先机,现在主动权完全在北海这边,但皇帝这个人对于任何势力都太重要了,挟天子以令诸侯虽然在董卓、郭、李这些人手上玩不转,但若是换成曹操和辛锐,必然成为决胜天下的一大利器。

    因此他也早打定了主意,即使留不下皇帝,也不能叫辛锐得了便宜,但毕竟皇帝在辛锐军中,己方投鼠忌器,断断不敢行冒险之事,再者荀彧对汉朝也颇忠心,也不肯加害皇帝。

    荀彧左右为难半天,还是决定以自己智计过人,前去说服皇帝留下,于是对夏侯渊道:“妙才,迎接天子之事,主公已全权交予我办,你若还念主公将令,便不可多言,我这便去拜见天子,量有天子在,北海必不敢加害于我。”

    夏侯渊心中不忿,但想到曹操之命不敢不从,只好讷讷而退,荀彧便引着一众小校,径入北海军中。

    于天子驾前,荀彧恭敬地进了贡,而后向献帝启奏道:“陛下,我家将军曹孟德,正在汝南讨伐黄巾,闻知陛下驾幸陈留,命微臣前来接驾,万望陛下看在孟德公勤劳国事,又是已故费亭侯和大司农之后的份上,准臣所请。”

    献帝也犯了难,按理说曹操家世颇为显赫,他的太监爷爷曹腾伺候过四朝皇帝,并被桓帝封侯,父亲曹嵩,也就是曹腾的养子,曾任大司农,位列三公,曹操之前也是洛阳西园八校尉之一的殿军校尉,可以说曹家与皇室亲近之极,从这点上看,不卖曹操面子,实在说不过去。

    但是这次长安之乱,救驾的乃是北海辛锐,这一路上历尽艰难险阻,想尽办法救自己逃脱魔掌,其情谊非是一般,何况老太尉杨彪就在北海安身,以杨彪所言,北海不论从物质上还是精神上来说,当真是个好去处。

    辞了曹操吧,先前联合十八镇诸侯,挑起义旗讨伐董卓,现下又在汝南征讨黄巾,其忠心可悯,叫献帝不忍;辞了辛锐吧,这小将军年纪虽小,但一路行来,诸事用心,无论军政大事,都有建树,这正是自己要找的治世之臣,献帝又颇舍不得。一时纠结无比,只好将求救目光转向杨彪。

    一旁随驾的杨彪见献帝看向自己,知道该替皇帝出主意了,躬身施礼道:“陛下,曹将军既然诚意拳拳,陛下也不能拂了忠臣之后的一番美意,但老臣以为凡事皆有主次,我等历经艰险到此颇为不易,陛下、和众同僚都已决议去北海听政,而北海孔文举、陈汉瑜等人都翘首以盼,望眼欲穿,因此老臣斗胆劝谏陛下以国事为重,先去北海将朝廷之政令整顿一番,广诏天下,再召曹将军前去觐见不迟。”

    杨彪不愧人老成精,虽然和陈珪、孔融等人成天耍脾气闹别扭,但在大事上一点也不含糊,这个忠臣之后说得好有讲究,你曹操的父亲和太监爷爷是忠臣,你未必就是忠臣。再者朝廷不能因为长安之乱就没了动静,得赶紧回去,向天下各路诸侯发广播,说你皇帝还在,叫他们赶紧上表祝贺,这才是重点。

    献帝点点头,道:“老太尉所言极是,朕自长安之乱后,至今数月未曾颁诏,朝廷大事不可荒废,就依老太尉之言,先去北海听政。”而后对荀彧道:“卿等的忠心,朕已尽知了,你便照老太尉原话回复曹卿。”

    荀彧深感不妙,这杨彪可不是好惹的,不知他为何如此心向北海。原来杨彪从去年随辛锐到的北海,天下间皆不知情,这事说起来还要感谢郭汜、李傕,当初将杨彪驱逐之时,封锁消息,诸侯都只道当今太尉仍是这老头。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杨彪这老鬼更是不好对付,看来还是要从他这里下手,看皇帝对他言听计从,只要先说服杨彪,想必留下皇帝不难。

    当下荀彧向杨彪施礼道:“老太尉雄姿不减当年,叫晚辈感佩不已,昔日彧之父辈皆与老太尉同朝为官,都仰慕太尉风采。老太尉方才所言之事,晚辈亦有一番考量,请老太尉详查,天子听政之事,若等到了北海,颇为延误时间,不如就在陈留之南的许昌,那里早已为天子备好宫殿,一应俱全,可以直接上朝理政,再者北海偏僻之地,路途艰难,政令下达效率怎能比得上中原腹地?而我家曹将军自董卓乱政以来,便第一个发起号召,出兵勤皇,之后于兖州、徐州、豫州各地转战,剿灭黄巾,如此忠心,天地可表、日月可昭,若是陛下弃之而去,岂不是寒了忠臣之心?”

    杨彪拿眼瞪着荀彧,不悦道:“免礼,你颍川荀家皆王佐之才,比我们杨家倒也不差,只是你这后生怎能不分好赖,去做了曹阿瞒的幕僚?若是你在朝为官,老夫也不与你争竞,就你私自建造宫殿一事,便是大逆不道的欺君之罪!你道是为了迎接天子,我还道是曹阿瞒欲行篡汉之举。天子于哪里执政,自有朝廷众议,天子决断,岂是你等说去哪里便去那里的?你左一个曹将军,右一个曹将军,天子在长安受难之时,你的曹将军身在哪里?怎么不见他来救驾?北海众人历尽千难万险救得圣驾,走到这里你们倒是出来了,你这是要抢功劳?哪家做了什么,天子心中自然有数,用不着你等在这里巧言令色。讨贼讨贼,天底下那么多贼?就你家曹将军成天忙于讨贼,连天子安危都不顾!”

    荀彧越听越心惊,这杨彪分明是和曹操有仇的架势,咄咄逼人,但又说得冠冕堂皇,叫人难以辩驳。他一个当朝太尉,又一把年纪,唤曹操乳名也就罢了,怎地连叛逆造反的言论都搬了出来?这分明就是和辛锐一条心的嘛!这一路上辛锐到底给这个老头灌了什么迷魂药?

    荀彧哪里知道,辛锐的迷魂药都灌了快一年了。

    杨彪见荀彧讷讷无言,叹口气,缓和语气道:“荀小子,也不是老夫为难与你,你生在世家,你祖上都是那般出色的汉臣,你当有忠君爱国之心才是,曹操小儿为何要拦阻圣驾,你难道不知?你既知之,为何还要助纣为虐?你觉得陛下在曹操处才能最安全?还是在曹操处才能政令通达?这些怕都是对曹操自己而言吧?你也三旬开外的人了,何不好好想想前程?”

    杨彪说罢便转身走了,留下荀彧呆呆立在当地,心头纷乱如麻。

    辛锐远远地看见杨彪走过来,笑问道:“老太尉怎么一脸惆怅?谁惹您老不开心了?”

    杨彪笑骂道:“你这贼小子,速速启程回北海,我有些日子没去那儒学堂,心里怪想念。”